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豆黄酮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选用14头产奶水平相近的泌乳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日粮添加10mg/kg的大豆黄酮,持续30d。结果发现:大豆黄酮能缓解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乳蛋白有所升高,乳脂率有所下降。试验30d时血浆中GH(P<0.05)和PRL(P<0.01)的含量显著升高,E2、T3和T4的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提示大豆黄酮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而间接地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不同剂量大豆黄酮对热应激奶牛血清CK、D-B1L、T-B1L的影响,将40头体能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00、300、400mg/d大豆黄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试验前及试验后10、30、60d尾中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4组奶牛血清中CK、D-BIL、T-BIL的舍量。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对热应激奶牛血清中CK、D-BIL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在试验后30d,试验Ⅰ组的血清T-BIL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热应激奶牛血清CK、D-BIL、T-BIL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豆黄酮对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黄酮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及胎次配对随机分成3组(n=8),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30mg/kg(DA1)和60mg/kg(DA2)的大豆黄酮。于第1,10,20天,测定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最终试验组平均Et奶产量分别提高7.62%(DA1,P〈0.05)和15.18%(DA2,P〈0.01)。乳脂率3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乳蛋白含量DA2组比对照组增加20.0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用6月龄、体重约16 kg的雄性辽宁绒山羊9只,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3 mg·kg-1)及大豆黄酮与半胱胺协同应用(3 mg.kg-1+100 mg.kg-1 BW)对绒山羊生产性能和血浆T3、In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黄酮组增重提高16.67%(P<0.01),血浆T3和Ins水平分别升高29.82%和9.76%(P<0.01);协同组增重提高5.56%(P<0.05),血浆T3和Ins水平分别升高35.77%和11.18%(P<0.01)。且两试验组均明显改善山羊绒品质,使绒纤维明显增长、变细,协同组作用效果大于大豆黄酮组。提示大豆黄酮及其与半胱胺协同应用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来提高绒山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大豆黄酮对1日龄黄羽肉鸡体重、饲料利用率、死亡率等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中分别加3,7,10,14mg·kg-14个水平的大豆黄酮。每天测定相关生产指标,计算饲料的转化率,同时通过试验所得数据,建立了大豆黄酮不同含量对增重的回归方程,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大豆黄酮在肉鸡生产中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选取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试验期30 d。奶牛对照组日粮组成是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0%发酵饲料替代等量的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每头日均产奶量提高了0.64 kg,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升高0.08 g/100 mL和0.02 g/100 mL;试验组畜舍有害气体H_2S、CO_2的浓度以及粪便中氮、磷的含量均显著降低,NH_3含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微生态发酵饲料品质优良,饲喂效果良好,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亚临床酮病是否会对奶牛繁殖性能造成一系列影响,分别从产后奶牛中筛选出41头亚临床酮病奶牛、非酮病奶牛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奶牛,统计2组奶牛受孕前配种次数、受孕率、分娩至受孕间隔。另从以上试验组、对照组奶牛中分别挑选出8头奶牛于分娩后2~34d、配种后3~9d进行生殖激素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受孕前配种次数、分娩至受孕间隔均要大于对照组奶牛(P>0.05);试验组奶牛在第1、3次配种时受孕率小于对照组奶牛(P>0.05),在第2次配种时受孕率大于对照组奶牛(P>0.05);试验组奶牛在分娩后2~34d内的P4最大值、最小值均小于对照组奶牛(P>0.05);试验组奶牛首次排卵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奶牛(P<0.05);首次配种后3~9d内,试验组奶牛的孕酮含量在配后第9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P<0.05),雌二醇含量在配后第5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会导致奶牛的繁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选择24头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头.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从产前21 d开始在日粮中添加20 g·d-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产后添加量根据配方设定为30 g·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高了6.83 kg(P0.05),牛奶中的乳蛋白率升高了0.14个百分点(P0.05),体细胞数下降了26.80万个·m L-1(P0.01).产前14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和尿素氮浓度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P0.05);产后14 d时,试验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降低(P0.01);产后70 d时,试验组奶牛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浓度也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HMBi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的脂代谢;同时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有效降低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9.
孵化早期蛋内注射大豆黄酮对仔鸡生长与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胚胎发育早期接触大豆黄酮(Da)对仔鸡生长的影响,在孵化7 d(7胚龄)的种蛋内注射0μl和100μl白油以及100μl 1 mg/ml、10 mg/ml的大豆黄酮白油溶液,分别作为空白对照(C)、溶剂对照(O)、低剂量(d)和高剂量(D)大豆黄酮组。结果表明,蛋内注射大豆黄酮显著降低出雏率(P<0.05),但不影响出壳重;与O组相比,D组1日龄仔鸡肝重和肝体比分别提高12.8%和13.4%(P<0.05);7日龄时,d组体重显著高于O组,此差异一直保持至20日龄,而D组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0日龄时,d组和D组的肝体比与O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5.7%和21.8%(P<0.05);大豆黄酮对20日龄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对母鸡无显著影响,而D组仔公鸡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O组(P<0.05);d组和D组仔公鸡的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和O组,并呈现剂量效应(P<0.05);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均未见显著差异;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表明,1日龄d组和D组仔鸡血清中游离T3(FT3)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O组(P<0.05),而T3和T4水平无显著差异;20日龄D组仔鸡血清中的FT3与O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T3和T4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早期蛋内注射低剂量大豆黄酮对出雏后仔鸡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高剂量大豆黄酮对代谢相关的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提示不同剂量大豆黄酮的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大百黄酮是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中的一种,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综述了大豆黄酮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奶牛瘤胃发酵、增加产奶量,改善乳成分、提高血清和乳中激素含量以及增强奶牛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指出了大豆黄酮在奶牛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持续20d。第二阶段A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A’组),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200mg·kg^-1(B'组),持续15d。结果显示,A组奶牛产奶量略高于B组,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奶量;但A’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可能由于添加Da剂量过大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同时与A’组相比,B’组乳蛋白略有提高,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2.
大豆黄酮对山羊血液中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芙蓉  王老七  王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2-6442,6530
为了研究大豆黄酮对反刍动物血液中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4只1 a左右的本地空怀母山羊为试验对象,进行对照期(每天通过十二指肠瘘管灌注生理盐水5 ml)和试验期(灌注含200 mg大豆黄酮的生理盐水混悬液5 ml)各12d的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山羊血清中GH、T3、T4、17-β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表明,十二指肠灌注大豆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液中T3、T4、GH和E2水平(P<0.01),分别比对照期提高128.57%、124.12%、106.49%和72.34%。表明大豆黄酮可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来间接调节反刍动物的生长和瘤胃的消化代谢。该研究为开发新型无公害的、易于推广应用的植物源动物生长促进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半胱胺、大豆黄酮对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仔鸡 72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日粮添加半胱胺 (CS)组和添加大豆黄酮 (Da)组。研究这两种物质对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5~ 4 9日龄两种物质均使血清中的胰岛素 (INS)和脂蛋白酯酶 (L PL)、肝中的苹果酸脱氢酶 (MD)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S组肉仔鸡增重提高 10 .30 % ,Da组增重提高 7.10 % (P <0 .0 5 ) ,CS组和 Da组增重至 4 9周龄达到高峰。CS组、Da组皮下脂肪厚度及腹脂率比对照组减少(P <0 .0 5 ) ,Da组减少尤为明显。试验结果提示半胱胺和大豆黄酮均有降低肉鸡脂肪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产蛋后期鸡产蛋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36只8月龄海兰褐产蛋后期鸡,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半胱胺组、大豆黄酮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半胱胺(Cysteamine,Cs)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s80mg·kg-1(体重),大豆黄酮(Daidzein,Da)组在基础日粮每千克饲料中添加Da3mg。结果表明,Cs组及Da组均能显著提高产蛋后期鸡产蛋率,且二者产蛋率总体水平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1.39%(P<0.05)和14.19%(P<0.05);去掉直径>1.344cm卵黄的卵巢称重,Da组卵巢最重,比对照组增加37.3%(P<0.05),半胱胺组卵巢重比对照组增加2.5%;大豆黄酮组平均蛋重有升高趋势;Da组及Cs组孕酮水平均是对照组的1.063倍;Da组雌二醇总体水平分别是对照组及Cs组的1.2倍和1.24倍。  相似文献   

15.
16.
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基本一致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5头,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1组每头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菌草杏鲍菇菌糟,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甜菜粕1.5 kg,其他日粮组成与对照组相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菌草杏鲍菇菌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菌草杏鲍菇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牛乳IgG含量、奶牛血清IgG和IgM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后,对照组、试验1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较试验前下降8.21%、3.72%,试验2组的产奶量较试验前增加1.21%,表明用菌草杏鲍菇菌糟替代甜菜粕或直接添加可以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趋势;试验组的牛乳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中的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和2组牛乳中的IgG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59、0.09 g·L-1,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奶牛血清中的IgM含量较对照组增加0.12 g·L-1,差异显著(P<0.05);试验2和1组较对照组相对每月增收分别为197.66、244.27元.  相似文献   

17.
高产酶活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高产酶活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产奶量及奶成分的影响。[方法]挑选出品种、胎次、体重、产奶量、泌乳期等生理状况基本相似的黑白花奶牛24头,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均一致的状况下,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水平上添加不同剂量的高产酶活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照组正常饲养,分别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各组的产奶量和奶成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泌乳量都有不同幅度地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C组提高了26.34%、试验D组提高了20.53%。随着试验期的增加,各组泌乳量之间表现出差异显著性,在试验3期,试验C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试验C组与试验B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期,试验C组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试验C组与试验B组差异也极显著(P<0.01)。随着各组泌乳量增加的数量不同,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对照组乳脂肪下降3.16%,乳蛋白增加1.41%;试验C组乳脂肪下降3.21%,乳蛋白增加1.40%,与对照组处于同一水平;而试验D组乳脂肪提高0.68%,乳蛋白提高2.04%,增加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结论]高产酶活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泌乳牛的产奶量,并且不同的添加剂量对泌乳量的提高数量不同。在提高泌乳量的同时,减少乳脂率降低的百分点,提高乳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