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研究添加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对舍饲育肥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体重水平相当、健康状况良好的麦洼牦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Ⅰ、Ⅱ、Ⅲ组在TMR基础上分别添加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试验结果表明:(1)四个处理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st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小肽和酵母培养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拟杆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属水平分析,拟杆菌科的BS11菌属(Bacteroidetes BS11 gut group)、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1)、克里斯滕森菌科的R7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 R 7 group)为四个处理组共有优势菌属。添加小肽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理研菌科RC9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疣微菌科UCG-010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0)、帕匹杆菌属(Papillibacter)、柔膜菌纲RF9菌属(Mollicutes_RF9)的相对丰度(P<0.05)。(2)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添加或同时添加对瘤胃中pH和氨态氮(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降低了瘤胃中乙酸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1%酵母培养物组和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组显著提高了瘤胃中丙酸浓度(P<0.05),0.75%小肽组虽提高了瘤胃中丙酸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添加或同时添加都显著降低了乙/丙(P<0.05),表明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有利于能量利用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或同时添加都促进了瘤胃有益菌群生长,使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合用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外源纤维素酶(EFE)添加水平对舍饲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添加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EFE的添加水平(0、0.2、0.4 g/kg日粮干物质),选取24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的麦洼公牦牛,根据体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0.2、0.4 g/kg EFE添加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结果表明:0.2、0.4组牦牛的日增重(AD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91%和21.42%(P=0.014),同样,2个试验组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此外,试验组的饲料增重比(F/G)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69),其中以0.4 g/kg添加组最低;试验组牦牛对日粮GE、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0.4组最高,而对CP(P=0.235)和OM(P=0.191)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组牦牛的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VFA浓度则以0.4组最高(P=0.005),而乙/丙值最低(P=0.024)。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牦牛日粮中EF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灭活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胃肠道重量的影响。选择3.5月龄、体重(35.65±1.84) kg的断奶杂交健康公羔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灭活酵母培养物0、5、10 g/(只·d)和15 g/(只·d)。结果表明:①随着灭活酵母培养物添加量的增加,各组间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ADG)逐渐增加(P>0.05),干物质采食量(DMI)逐渐减少(P>0.05),试验Ⅳ组料重比(F/G)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②试验Ⅱ、Ⅲ、Ⅳ组干物质(DM)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Ⅳ组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Ⅳ组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③各组间胴体重、屠宰率和胃肠道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灭活酵母培养物不能显著改变羔羊生长性能,但可以显著降低料重比,提高DM、CP、GE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酵母培养物对獭兔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192只胎次、日龄、体重等相近的健康獭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4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1.0%、2.0%、3.0%的酵母培养物,各替代二分之一的豆粕与麸皮。预饲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测定各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免疫指标。结果显示:(1)日粮中添加2.0%的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獭兔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日粮中添加3.0%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降低獭兔料重比(P0.05)。(2)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2%可以可显著提高粗纤维与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P0.01);日粮中添加3.0%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3)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2%可以可显著提高血清IgA与IgM的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3.0%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IgA与IgG的含量(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免疫机能,添加量为2.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30%:70%。研究TMR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增加,CF、NFE、NDF和ADF表观消化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试验Ⅱ组CF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和Ⅳ组;试验Ⅲ组NDF表观消化率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Ⅱ的ADF表观消化率组较高,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比较发现,当TMR日粮中粗饲料比例在60%~65%时各试验组CF、NDF、ADF和NFE表观消化率均较高,即碳水化合物消化利用最充分。因此,TMR的精粗比例为(40%:60%)~(35%:65%)是中产奶牛TMR较适宜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至精油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月龄、体重(21.87±0.70) kg的健康湖羊公羔80只,随机分为4组(n=20),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Ⅰ组)、1.0(Ⅱ组)、1.5 g/kg(Ⅲ组)牛至精油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前7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记录体重和采食量,试验结束时采血,测定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随着牛至精油添加量的增加,羔羊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逐渐增加,其中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Ⅲ组羔羊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Ⅱ组、Ⅲ组羔羊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不同水平牛至精油对羔羊干物质、总能、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Ⅲ组羔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 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5%(Ⅰ组)、15.5%(Ⅱ组)和18.5%(Ⅲ组)的全混合饲粮(TMR)。预试期3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牦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牦牛的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牦牛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研究表明,中蛋白质水平饲粮在牦牛育肥过程所呈现的育肥效果较好,冷季集中育肥牦牛推荐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5%。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舍饲条件下牦牛和犏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特性的差异,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选取10头体重为(167.15±5.01)kg、年龄为4周岁左右的麦洼公牦牛和F1代公犏牛,分别设为牦牛组和犏牛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两个处理组饲喂相同日粮。结果表明:犏牛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日增重(ADG)和净肉率显著高于牦牛组(P0.05),犏牛组屠宰率有高于牦牛组的趋势(P=0.065);犏牛组粗蛋白质(C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牦牛组(P=0.046),但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有低于牦牛组的趋势(P0.10);犏牛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牦牛组(P=0.011),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有高于牦牛组的趋势(P=0.073);犏牛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牦牛组(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犏牛的生产性能和CP的表观消化率优于牦牛,而纤维类物质的消化率则低于牦牛,两者在瘤胃发酵特性上无明显差异,而犏牛的体液免疫应答强于牦牛。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记为第0天。羔羊第-7、7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记录羔羊腹泻情况并采集直肠粪样。断奶后继续饲喂至74日龄,试验期共59 d。结果表明:1)处理显著影响哺乳羔羊腹泻率以及腹泻频率(P<0.05),对照组哺乳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处理×时间对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处理对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Ⅰ、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羔羊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显著影响了DMI、CP、EE...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崂山奶山羊产奶性能、乳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年龄、体重、产奶量与产羔日期相近且胎次相同的健康崂山奶山羊4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粮参照NRC(2007)绵羊饲养标准配制,试验1、 2、 3组分别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0、 25和40 g/(d·只)酵母培养物,其余饲粮成分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结果表明:试验2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料奶比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25 g/(d·只)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崂山奶山羊的养分表观消化率、产奶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水平对周岁后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特征及甲烷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甲烷排放预测模型,旨在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甲烷排放规律和甲烷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将45头体况良好,平均为15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牛:低日粮NDF/NFC组(NDF/NFC=0.60)、中日粮NDF/NFC组(NDF/NFC=0.75)和高日粮NDF/NFC组(NDF/NFC=0.90),试验期为70 d,包括14 d的预饲期和56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提高日粮NDF/NFC水平显著降低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有机物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P<0.05);2)提高日粮NDF/NFC水平显著增加了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乙酸的相对含量和乙酸/丙酸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丙酸的相对含量(P<0.05);3)随着日粮NDF/NFC水平的提高,瘤胃甲烷和甲烷能产量、甲烷/代谢体重、甲烷/干物质采食量、甲烷/有机物采食量、甲烷/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甲烷转化因子也随着日粮NDF/NFC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4)基于体重、采食量、营养物质含量和NDF/NFC分别建立了甲烷预测模型,其中基于干物质采食量和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R2=0.77)。因此,提高日粮中NDF/NFC水平可显著降低周岁后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内丙酸的相对含量,可显著提高瘤胃甲烷产量和甲烷转化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肉牛场不同牛群全混合日粮(TMR)的粒度和饲料消化率。[方法]在固原市瑞科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选取西门塔尔牛犊牛、母牛、育肥牛各120头作为试验牛群,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头,试验组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对照组未添加。[结果]结果表明,断奶犊牛和育肥牛TMR日粮粒度第2层比例最高分别为51.60%,52.9%。母牛第1,2,3层比例基本相同,在20.30%~21.85%之间。犊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后第1,2层筛上物合计35%,比例下降,说明犊牛消化程度增加,消化率提高。育肥牛日粮第1,2层筛上物合计分别为64%,48%,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24%。[结论]肉牛TMR日粮粒度越大,粗饲料越长,过瘤胃速度越慢;育肥前期粗饲料长度为2.5 cm,育肥后期粗饲料长度3.5 cm。断奶犊牛和育肥牛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AYC-X6提高了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日粮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Candida utilis)对肉牛育肥增重性能的影响,选取15月龄体重(376.53±30.31)kg的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杂交F1代公牛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T)与产朊假丝酵母菌组(CU),CT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CU组在TMR中按10 g/100 kg体重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粉剂(活菌数≥4×109 CFU/g)。饲养期为120 d,每隔30 d测定TMR剩料粒度、体重变化,并采用粪筛对粪样分布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在TMR投料配方比例与制作粒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育肥期的延长,宾州筛第1层(粒径>19 mm)比例下降,说明添加产朊假丝酵母菌可以提高肉牛对长粗饲料的采食;15月龄肉牛体重变化随饲养天数呈一元线性增长模式;CU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比CT组降低9.9%(P<0.05);CU组平均耗料增重比(F/G)比CT组下降了15.4%(P<0.05),日增重(ADG)有所提高(P>0.05),说明CU组可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CU组胴体重高于CT组4.2%(P<0.05),但屠宰率无显著差异;利用粪筛对CU组与CT组粪便粒径分析,中上层比例有所降低表明CU组肉牛对TMR中饲料颗粒消化更加充分。综上所述,日粮添加产朊假丝酵母可以提高15月龄肉牛对TMR中长纤维的采食,DMI降低9.9%,F/G降低15.4%,胴体重提高4.2%。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芩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鸡10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在对照组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4%、0.06%的黄芩提取物,处理42 d。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肉鸡21日龄体重分别显著提高10.5%、9.3%(P<0.05),试验1、2、3组肉鸡42日龄体重分别显著提高8.7%、11.9%、10.4%(P<0.05)。1~21日龄,试验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11.2%、10.0%(P<0.05);22~42日龄,试验1、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9.5%、12.5%、10.9%(P<0.05),试验2、3组FCR分别显著降低12.7%、8.2%(P<0.05);1~42日龄,试验1、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8.8%、12.2%、10.7%(P<0.05),试验2、3组FCR分别显著降低11.0%、7.8%(P<0.05)。试验1、2、3组肉鸡对饲粮中氮的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8.2%、9.8%、7.5%(P<0.05),试验2、3组肉鸡对GE的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8.5%、7.3%(P<0.05),试验2组肉鸡对饲粮中DM的消化率提高8.0%(P<0.05)。试验1、2、3组肌肉第5天的滴水损失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4.9%、15.7%、15.2%(P<0.05)。表明,黄芩提取物可以促进肉鸡生长,改善养分消化率和肉质,添加量为0.06%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全价颗粒饲粮代谢能/总氮(ME/N)和性别对全舍饲简州大耳羊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2×4两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况良好的5月龄简州大耳羊64只,公羊(26.56 kg±2.96 kg)和母羊(25.75 kg±2.46 kg)各32只,公母各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羊,分别饲喂ME/N为0.59、0.51、0.43、0.35的全价颗粒饲粮,过渡期5 d,预饲期10 d后进行30 d饲养试验,再按照平均体重每组选择4只羊开展为期11 d的全收粪尿消化代谢试验(预饲7 d,正试期4 d)。【结果】①饲粮ME/N显著影响试验羊平均日增重(ADG)和干物质采食量(DMI)(P<0.05),在ME/N为0.43时ADG达到最佳(259±58 g/d);试验公羊ADG和DMI显著高于试验母羊(P<0.05),饲粮ME/N和性别对DMI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随着ME/N降低,试验羊尿能(UE)显著增加(P<0.05),对总能摄入量(GEI)、粪能(FE)、消化能(DE)和总能(G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公羊GEI、FE、DE均显著高于试验母羊(P<0.05)。③随着饲粮ME/N降低,试验羊摄入氮(NI)和氮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公羊NI、沉积氮(NR)、净蛋白利用率(NPU)和氮的生物学价值(BV)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④随着饲粮ME/N降低,试验羊粗脂肪(E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P<0.05),其他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公羊干物质(DM)、磷(P)、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性别和饲粮ME/N对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当全价颗粒饲粮能量一致,适当降低ME/N(增加N浓度)可以显著提高全舍饲生长育肥期简州大耳羊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但继续降低ME/N不能提高试验羊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的饲粮ME/N为0.43;生长育肥期公羊对养分消化代谢及生长性能均优于同期母羊。  相似文献   

16.
The tes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un-dried cassava stem and leave in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Hainan Black goat. 20 weanling Hainan Black goats with similar day old and body weight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s Ⅰ,Ⅱ,Ⅲ,Ⅳ) which the concentrate to cassava stem and leaf ratio were 3:7,4:6,5:5 and 6:4,respectively. The test period was 60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ADFI and ADG of group Ⅲ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And the ADG of group Ⅲ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Ⅰ (P<0.05);ALT of group Ⅰ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Ⅳ (P<0.05),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ther indexes (TP,ALB,GLB,AST,BUN,TC,TG and GLU)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0.05).Th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in group Ⅲ were the highest,and all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groups Ⅰ to Ⅲ, and then decreased in group Ⅳ. Therefore,in the actual production,the recommend ratio of concentrate to cassava stem and leaf was 5:5 when feed fattening Hainan Black goat. On this basis,it could also be appropriate to reduce concentrated content and increase cassava stem and leave content to reduce the feeding cost,but the proportion of cassava stem and leave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60%.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不同颗粒日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70±10)日龄的滩羊羯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5)、试验Ⅰ组(n=15)、试验Ⅱ组(n=15)、试验Ⅲ组(n=15).对照组饲喂自配全混合日粮(40%自配精饲料+60%自配粗饲料),试验Ⅰ组饲喂50%自配全混合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益生菌发酵红薯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肉牛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用10%、15%、20%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粮中的玉米,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6.9、14.1%(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9%、12.4%(P<0.05);(2)试验2、3、4组干物质、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4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2.7%、11.0%、18.9%、16.4%(P<0.05)。综上,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料中15%玉米,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乌骨羊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乌骨羊90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空白对照组,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60 d。试验期间测定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3组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较1组提高5.57%、31.16%(P<0.05),3组料重比较1组降低18.05%(P<0.05)。(2)3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组分别提高14.23%、19.19%、16.69%(P<0.05),2、3组的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综上,基础日粮中添加10.0%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乌骨羊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