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曙区种植的常规优质连晚新品种,以嘉禾236、嘉禾239等5个优质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连晚试验,对其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米饭口感等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嘉禾239、美香占2号、浙湖粳25和泰粳X田间表现较好,适合本地作连晚种植;其中以泰粳X作为粳型优质米代表和浙湖粳25作为粳型高产优质兼顾米表现较为突出,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浙优18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优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12年在诸暨市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示范,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等优势,平均产量达1168 t·hm-2。介绍浙优18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甬优17"是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8),2014年建德市引入试种。为促进"甬优17"的推广种植,现对该品种在建德市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0~2021年福清市引进浙粳优1578作中稻试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较强、稻米品质优等特点.本文通过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阳下街道作中稻的种植表现,总结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浙优1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2020)。玉环市2013年引进试种,5年来在当地的种植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2017年种植面积扩大到3 000亩以上,现将浙优18在玉环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及生育期表现1.1生育期浙优18在玉环市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杭州市于2014年冬引入该品种试种并进行示范推广。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通过收集、整理"浙油51"于2014~2016年在杭州市进行的多点展示试验结果,总结了"浙油51"在杭州市的种植表现,并从适期早播、壮苗稀植、合理施肥、化学调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粳优1578"在浙江省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剑叶挺、穗大粒多、着粒密、米质优、熟期中等。为促进该品种在杭州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介绍"浙粳优1578"在杭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播种、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等环节,总结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江苏省吴江地区引进了"武运粳1 9号"进行试种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吴江地区种植的生育特性和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30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宜兴市于2013年引进"武运粳30号"并进行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突出。为促进"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的进一步种植推广,介绍了"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培育适龄壮秧、大田移栽、科学肥水运筹、提高水浆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在机插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2019年引进试种鲜食春大豆品种"浙鲜16",该品种表现为株型收敛、长势繁茂、抗性强、产量高、豆荚鲜绿、商品性好、食味佳.为促进"浙鲜16"在富阳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浙鲜16"在富阳区的示范表现的基础上,对集成的"浙鲜16"稻板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于萧山区第二农垦场区域内种植的优良鲜食大豆品种,笔者从萧山区农科所引进试种了"浙农6号"鲜食大豆新品种,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品种"甬优12"在象珠镇引种试种取得高产,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将其试种表现、高产田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连粳7号"系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为促进该品种在建湖县的推广种植,根据该品种近几年在建湖县的试种和示范推广工作实践,总结了"连粳7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81"系宁波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7年引入象山县试种后,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稻瘟病、适应性广、感光性强、较耐迟播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在象山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甬优17为粳型三系杂交晚稻品种,亲本来源于甬粳4号A×甬恢12,分别通过浙江审定和国家审定,近些年在永嘉县种植综合表现优良。文章结合甬优17在永嘉县试种表现和田间调查结果及试验数据对比,对该品种主要种植特性表现进行介绍,并提出几点关键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当地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粳22由浙江省农科院张小明研究员育成,2006年引入萧山区种植,由于表现突出,2007、2008连续两年被浙江省种子总站列入萧山点国家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品种,全区种植面积迅速突破1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已成为萧山区晚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7.
"旱优湘晴"是闵行区种子公司选育的迟熟晚粳新品种。经试种,该品种表现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产量较高、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于浦东地区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其栽培技术要点主要为适时播种、化学除草、平衡施肥运筹等。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种植在海宁杨渡基地、松阳斋坛乡大路村和松阳四都乡庄河村3个不同地区的浙粳86、浙粳96、浙粳99和浙粳100共4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浙粳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好, 因此, 浙江范围内北粳南移适宜在浙南高海拔地区种植;浙粳99在各试验点表现高产稳产, 浙粳96和浙粳100可在浙南高海拔地区作为优质稻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常农粳10号"属于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试种及示范,表现为生育期适中,株型优异,品质良好,产量高。为促进该品种在南通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进行肥料运筹、精细化进行水浆管理、科学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机收等方面,总结了其配套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南粳3908"在江苏省太仓市种植,表现出成熟期早、全生育期短、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等优势,可用于替代部分水稻"老"品种在太仓市进行推广种植。现对"南粳3908"在太仓市的示范种植表现进行总结,并从培育壮秧、精准栽插、精确大田管理、适时收获等环节,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该品种在太仓市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