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鸡腺胃炎是多因素引起的鸡腺胃或肌胃炎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或不食,机体消瘦,剖检腺胃有明显的充血、肿胀,胃内有大量黏液,重病患鸡在腺胃表面有大面积的坏死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近期鸡腺胃炎疾病呈区域性流行高发趋势,该病病原还没明确说法,有的认为是腺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腺胃型传支、真菌毒素中毒等。鸡群发生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时,腺胃炎发病也随之增多,有时在鸡痘之后继发,有时并发。山东地区  相似文献   

2.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于1997年6月始在我省的淮南、合肥、巢湖等地的鸡群中发现此病。主要表现为病鸡羞明、流泪、肿眼,有呼吸道症状,且有拉稀、消瘦等症状;剖检特征病变为腺胃肿大如球状,胃壁增厚,腺胃乳头有出血等,很易误诊为鸡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病,死亡率30%左右。该病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与呼吸型及肾型传支有着明显的不同,使用现有的呼吸型及肾型传支疫苗对本病没有保护作用,所以研制出能有效预防鸡腺胃型传支病的疫苗是当务之急。鉴于此,我们利…  相似文献   

3.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传支,是由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腺胃肿大、腺胃乳头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疫病,该病多发生于雏鸡,成鸡也有发病,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在3%~90%.近几年,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扩散流行趋势,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刘俊栋  刘海霞 《中国家禽》2002,24(14):42-43
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WP)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新型传染病,也称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传支).  相似文献   

5.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变型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腺胃;鸡的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霉菌性传染病。今年 9月份,我站禽病咨询门诊接待了一起以口腔、食道、嗉囊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绒毛样伪膜,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病变的病死鸡。经诊断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白色念珠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与治疗等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1999年 8月 19日,哈尔滨市太平镇聂某从本市呼兰县购进 AA肉仔鸡 2 000只,在 8日龄…  相似文献   

6.
鸡患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ATBV)时,除其它症状外,重要的是腺胃常常出现一定的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即腺胃显著肿大,如乒乓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个别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乳头凹陷,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料型、营养水平对快大型白羽肉鸡腺胃发育的影响,评价饲粮因素与腺胃发育及其与腺胃炎发生的联系。选用体重45 g左右的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公雏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4组肉鸡分别饲喂正常营养水平颗粒料、正常营养水平粉料、低营养水平粉料、低营养水平颗粒料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对腺胃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料型对腺胃发育有显著的影响(P0.05);颗粒料能明显的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但可导致腺胃发育异常,引发炎性反应;饲喂粉料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颗粒料(P0.05),腺胃发育正常,腺胃炎性浸润明显低于颗粒料;对各组试验鸡进行腺胃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未检测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各组腺胃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饲喂粉料肉鸡腺胃发育正常,而饲喂颗粒料肉鸡腺胃炎性浸润,腺胃乳头结构异常。综上所述,饲喂粉料有助于腺胃的正常发育,而喂食颗粒料则可使腺胃明显增大,发生炎性浸润;营养水平对腺胃发育无明显的影响;腺胃炎的发生并非一定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等。  相似文献   

9.
<正>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传支,是一种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新型传染病。1994年江苏省海安、盐城等地首次报道,并分离和鉴定出病原。1996年在山东青岛,随后在河北、辽宁、山西等省也发现此病,只是零星发生。近几年,由于养鸡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以鸡腺胃为主要病变的流行病:以鸡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表现采食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鸡肌胃腐蚀症又称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黑胃病,主要发生于鸡,尤其是2—8周龄的肉用仔鸡。它的特点是,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显突起;肌胃、腺胃以至嗉囊的内容物呈暗棕色或黑色;倒提病鸡时,从口中流出黑色水样物。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以鸡"腺胃"为主要病变的流行病:以鸡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表现采食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自1994年以来,在我国江苏、山东等地先后流行一种以腺胃肿胀、腺胃乳头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现已蔓延至全国许多养鸡地区。本病多发生于雏鸡,主要表现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剖检除较常见的腺胃炎变化外,还可见胸腺、法氏囊萎缩,胰腺坏死。常因继发感染而造成大批死亡。由于病因复杂,故该病有“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腺胃炎”、“鸡病毒性腺胃炎”等多种称呼。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在山东省、河北省沧州市、北京等地陆续发现了以腺胃肿胀为主要特征的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和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极为相似,给诊断上带来一定困难。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 病原学 腺胃型传支为冠状病毒属,嗜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2 流行病学 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育成鸡,病死率在3%~9%之间。腺胃型马立克氏病多发于80~140日龄,发病率因鸡群注苗等不同差异很大,两者在其它日龄段也有发生。3 临床症状 腺…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nchitis of Chickens,IB)是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本病在临诊上常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IB),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  相似文献   

16.
在商品蛋鸡的生产过程中 ,腺胃型传支与马立克氏病在外观上难以区别 ,许多畜牧兽医工作者不认识腺胃传支外观及剖检症状 ,往往把腺胃传支误诊为马立克氏病 ,给蛋鸡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 ,结合实验室检测 ,作一总结 ,以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1 病原性1 .1 腺胃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鸡腺胃型支气管炎病毒。本属病毒为多形态 ,略呈球形 ,有囊膜 ,囊膜突起成皇冠状 ,所以称冠状病毒。该病毒鸡胚尿囊液内可增殖 ,主要侵害鸡的消化系统。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患腺胃传支的病鸡 ,往往出现…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省某鸡场疑似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死鸡的腺胃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初步鉴定为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通过疫苗免疫与其他辅助措施,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动物回归试验表明,IBV毒株单独感染并不能导致鸡产生腺胃炎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鸡腺肌胃炎是以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肌胃和腺胃是鸡的主要消化器官,当二者出现病变时,鸡的消化功能减退,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其粪便中携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饲料转化率低。各品种、年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季节交替时发病率高些),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鸡腺肌胃炎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应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不长期饲喂单一饲料,并应加强清洁消毒,做好饲养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腺胃病又叫腺胃型传支,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变异型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 (三)腺胃型传支以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要明显,严重,且有下痢症状。死亡比较缓慢、拖延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鸡的明显特点是非常瘦。解剖后发现腺胃明显肿胀,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周围出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防治的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耨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产蛋鸡群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高。(一)症状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可见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