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持续有效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强化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现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全覆盖,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明显下降,林草植被得到持续保护和恢复,规划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到2020年底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9248.35 km2,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8 300 km2的治理目标,目标完成率达114.43%。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及建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胜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96-98,215
湖南省由于近年来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和人口的增加,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的18 500 km2增加到47 000 km2,造成土地石化、淤塞塘库,水旱灾害加剧。治理水土流失必须要加强宣传和预防监督,增加治理力度和加强科学研究等,才能全面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彭阳位于宁夏东南部的六盘山东麓,土地总面积2528.6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 12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 129km2,辖3镇9乡,总人口26.3万人。1983年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孕育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创立了"与时俱进、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有机结合、布局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建管并重、完善水土流失治理机制,苦干实干、形成水土流失治理合力"的彭阳经验。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  相似文献   

4.
<正>栾川县作为全国知名工矿资源大县,曾经是豫西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2 477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87 km2。多年来,栾川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矿山生态治理,推进全域生态修复,截至2020年底,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2.8 km2,水土保持率达85.3%,森林覆盖率达83.51%,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栾川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水土保持专项成果、2018—2021年历年黑龙江省水土保持公报中的水力、风力侵蚀数据为研究对象,采取统计学方法对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黑龙江省水力侵蚀面积减少8 787.31 km2,减幅达10.72%,水土保持率增长1.99个百分点,呈现“一带一片高、东西中片低”的分布特征,全省土壤侵蚀总体已实现由高强度向低强度转变,并形成了以轻度侵蚀为主的水土流失格局;水力侵蚀覆盖全省128个县(市、区),80%分布在黑河、齐齐哈尔、哈尔滨等6个市,近50%分布在中部漫川漫岗土壤保持区;风力侵蚀主要涉及齐齐哈尔、大庆2个市的18个县(区),2011—2021年其侵蚀面积减少695.03 km2,减幅达8.00%。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土保持》2021,(3):49-49
本刊从水利部获悉:自2011年3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携手流域19省份稳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10年间,长江流域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75万km2,减幅达13.70%。据悉,10年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16.96万km2,全流域180万km2实现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龙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由贵州省水利厅于2000年兴建的集水土流失治理、科研试验、科普教育、培训与宣传为一体的示范基地,距省城贵阳35 km,园区面积近12 km2,已建成生态修复区、治理示范区、种苗培育区、科普区、休闲观光区、生态种养殖区、水土流失监测区等功能区,水电、交通、住宿、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是全省水利水保人才的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2014,(4):F0003-F0003
<正>自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流域内一系列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实施范围覆盖了流域18个省(区、市)的400多个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km2。各地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和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是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潼南区实际情况,以村为基本划分单元,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专题图层数据库,采用空间分析法进行了潼南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确定重点预防区面积为112.41 km2、重点治理区面积为495.23 km2,并针对不同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可为潼南区下一步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及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作为路径长、跨度大的典型线型工程,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丘陵地貌、山地地貌等山丘区进行建设,会破坏该区环境,加剧水土流失。为顺应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以沿线涉及黄土丘陵地貌、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的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钎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其水土流失特征、强度及其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具有点状线型分布特征; 其工程空间跨度大,侵蚀环境差异显著,侵蚀类型多且复杂。(2)输电线路工程在黄土丘陵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12 000~25 000 t/(km2·a)〕明显高于山地地貌〔3 600~9 500 t/(km2·a)〕和平原地貌〔950~2 000 t/(km2·a)〕,是该工程重点土壤侵蚀防治区。(3)站区和塔基区是输电线工程造成最大土壤侵蚀量的水土流失单元,其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7 267 t和37 478 t,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单元。(4)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基础上,融入近自然治理思想,优先选择乡土草、灌、树种,以此集成针对山丘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输电线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防治区划分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两区”划分条件及指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衢州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划分结果为:衢州市撑口水库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46.42 km2,衢州市柴家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3.98 km2。划分结果充分反映了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需求,能为水土流失分区防治、分类指导提供依据,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  相似文献   

13.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以来,国家先后投入资金11.15亿元,治理小流域476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 411.33 km2,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双下降,并逐步实现了生态治理产业化、监督管理“天地一体化”和监测管理自动化。随着2022年《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印发,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总结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编制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精准应用“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补齐水土保持监测弱项和突出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建设等对策,助推毕节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县域面积2 432 km2,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年平均降水量827.8 mm,县域内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境内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山地面积大,气候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上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属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1 805 km2 (1990年卫星遥感数据),占总面积的74%。经过多年治理,截至2022年,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500余km2,还有300余km2亟待治理,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低下,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凤县隶属宝鸡市,为秦岭山地重点预防区,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截至2022年凤县水土流失面积1 278.64 km2,占县域面积的40.62%,水土保持率为59.38%,低于宝鸡市平均水平73.11%,计划2050年水土保持率提升到72.03%。在全面剖析水土保持率低的原因后,提出了集中领导、加大坡改梯实施力度、加快小流域治理转型、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等措施,以推动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围场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结构疏松,抗蚀性差,易形成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仅为9%,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 104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7%。多年来,围场县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420 km2,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以上。2022年12月,围场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相似文献   

17.
镶黄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镶黄旗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该旗总面积的44%。有部分区域水土流失已达到极强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高达9000t/(km2·a)以上,沟壑密度2km/km2,植被盖度仅为15%。镶黄旗敖古特勒经调查分析是该旗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典型代表,对这一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主要研究了降雨、坡度、坡长、植被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关系;人类生息活动、畜牧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在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治理措施测  相似文献   

18.
童珊      曹广超    张卓      闫欣      刁二龙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18-27
土壤侵蚀是威胁人类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重要因子。为实现土地资源更加有效的保护与治理,基于RUSLE模型和GIS/RS空间信息技术,分析和讨论了祁连山南坡2000—2019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土壤侵蚀重心迁移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南坡土壤侵蚀模数在空间变化上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由2000年的1 966.63 t/(km2·a)增加至2005年的3 228.51 t/(km2·a),最后下降至2019年的2 299.06 t/(km2·a); 草地土壤侵蚀量最大,为2.65×107~4.25×107 t/a,虽侵蚀较为严重,但土壤侵蚀重心并未发生较大的迁移,五县中祁连县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且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侵蚀量为3.01×107~4.83×107 t/a,共迁移351.89 m,迁移速率为17.59 m/a,说明祁连县土壤侵蚀不稳定,土壤低级侵蚀更容易向高级侵蚀转化; 土地利用类型中冰川迁移最大为367.78 m,迁移速率为18.39 m/a。综合得出,对于土壤侵蚀较轻且重心迁移不大的区域可以采取定点治理,对于祁连县应长时间监测,全力推进祁连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缓解水土流失; 相较于其他生态系统,对于草地与林地应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据统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3万km2,年输入黄河泥沙量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低下,土壤质地变粗,团粒结构遭到坡坏,加剧了土壤缺水,改变了土壤成立过程。根据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集水深蓄耕作技术,被改梯及打坝淤地工程措施及人工林草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田水土保持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田是全国著名的老水土流失区,自从1940年12月建水土保持站开始治理,至今已有60周年.这60年中的前40多年,治理工作打打停停,收效甚微.直到1983年4月,原省委书记项南同志视察了河田,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并组织省农业厅、水电厅、林业厅等8大家承包支援河田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决定5年内每年由省水土保持办公室拨给煤炭补贴款30万元,由龙岩行署拨给煤炭指标1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