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氏珠母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马氏珠母贝的遗传育种、插核育珠以及珍珠层的结构、成分和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马氏珠母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考察调研、试验验证和综合分析,总结了广西南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8个关键环节,包括马氏珠母贝优良品种培育、马氏珠母贝生态养殖与育珠、珠母贝(黑蝶贝)的养殖与育珠、企鹅珍珠贝的特色珍珠培育、南珠高值化加工、珍珠无损检测、技术标准的培训和示范与推广、珍珠加工配送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降低能耗、减少成本、提高效益、建立品牌,为政府产业与科技管理部门、科研与质量检测机构、生产销售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以标准化促进南珠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珠是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海区采用马氏珠母贝养殖的海水珍珠。南珠闻名遐迩.饮誉海内外.被誉为宝石中的皇后。广西合浦南珠和广东流沙南珠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南珠产业已成为环北部湾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相似文献   

4.
海洋珍珠贝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洋珍珠贝是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多个国家的海洋珍珠贝出现大量死亡[1-6],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推动了对海洋珍珠贝病害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珍珠贝的病害研究进展进行概括。1 养殖海洋珍珠贝的种类目前世界上能够养殖海水珍珠的贝类约有20种[7],但在世界各地大规模进行养殖的海洋珍珠贝主要有大珠母贝、马氏珠母贝和珠母贝三种。1.1 大珠母贝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俗名白蝶贝,是目前世界珍珠养殖母贝中…  相似文献   

5.
海洋珍珠贝是人工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多个国家的海洋珍珠贝出现大量死亡[1-6],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推动了对海洋珍珠贝病害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珍珠贝的病害研究进展进行概括。1 养殖海洋珍珠贝的种类目前世界上能够养殖海水珍珠的贝类约有20种[7],但在世界各地大规模进行养殖的海洋珍珠贝主要有大珠母贝、马氏珠母贝和珠母贝三种。1.1 大珠母贝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俗名白蝶贝,是目前世界珍珠养殖母贝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热带海水大型珍珠贝类的白蝶贝、黑蝶贝、企鹅珍珠贝,是培育大型游离珍珠与附壳珍珠的优良贝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就3种大型贝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详细分析我国大型珍珠贝类养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加大力度保护珍珠贝资源,建立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提出大型贝类深水养殖新模式,旨在促进海水珍珠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矿化基因、贝壳和珍珠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7个培育优质珍珠的马氏珠母贝,测量贝壳的壳宽、壳高、壳长、绞合线长、总壳重、左壳重、珠层厚度及珍珠的直径、重量、珠层厚度,并分析矿化基因msi60在外套膜内缘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珍珠经济性状和贝壳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珍珠的珠层厚度、珍珠直径和珍珠重量3个经济性状均与受体贝贝壳的壳宽、壳长、总壳重和左壳重呈显著相关,推测育珠贝的生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珍珠的培育;msi60在外套膜内缘的相对表达量与珍珠重量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9),贝壳和珍珠的珍珠层厚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9),推测在马氏珠母贝中,贝壳的矿化和珍珠的矿化可能具有共同的上游调控元件。[结论]msi60在形成贝壳珍珠质层的外套膜内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与珍珠的经济性状相关。该研究为马氏珠母贝生物矿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马氏珠母贝是目前中国用于海水珍珠生产的主要贝类。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马氏珠母贝贝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未插核和插核马氏珠母贝的贝肉脂肪酸和醚溶性成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未插核贝和插核贝的脂肪酸的种类没有差异,都从中鉴定出了13种脂肪酸,但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存在差别,未插核贝的SFA、MUFA和PUFA的含量分别为:34.51%、14.31%和31.26%,插核贝中SFA、MUFA和PUFA的含量分别为:28.88%、8.47%和34.11%;在未插核贝的醚溶性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在插核贝的醚溶性成分中鉴定了37个化合物,在未插核贝中发现了角鲨烯的存在,相对百分含量为5.22%。鉴于脂肪酸中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醚溶性成分中的活性物质的存在,马氏珠母贝贝肉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海营盘新马氏珠母贝养殖区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了解北海营盘新马氏珠母贝养殖区养殖容量,为养殖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海区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马氏珠母贝有机碳含量、滤水效率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能流模型计算贝类生产量,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后计算贝类养殖容量,并通过食物限制性指标法进行检验.[结果]北海营盘新马氏珠母贝养殖区的百亩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含壳重)为16.41 t,即马氏珠母贝总养殖容量为2.5×108个,且两种模型估算结果一致;对模型结果进行食物限制性指标分析,发现两种模型估算所得的养殖容量不会对生态系统构成显著压力.马氏珠母贝适宜放养密度为:壳高2~3cm的小贝放养密度为3.00×105~4.50×105个/ha,壳高3~5 cm的中贝放养密度为1.50×10~2.25×105个/ha,壳高5 cm以上的大贝放养密度为1.20×105~1.50×105个/ha,植核育珠贝放养密度为1.05×105~1.20× 105个/ha.[结论]进行北海营盘新马氏珠母贝养殖区养殖规划时可以16.41 t/亩作为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马氏珠母贝与大型海藻的最佳混养体系,分别设置马氏珠母贝稚贝与针叶蕨藻、麒麟菜、长茎葡萄球藻混养实验组及马氏珠母贝稚贝对照组,记录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NH_4~+-N,NO_3~--N的浓度变化及马氏珠母贝稚贝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养殖过程中可保证较好的水质状况,稚贝存活率也高于对照组;长茎葡萄球藻混养实验组对养殖水体的NH_4~+-N,NO_3~--N处理效果最优,分别在第47天和第49天达最低值[(0.015±0.003)mg·L~(-1)和(0.266±0.002 mg·L~(-1)],该组的稚贝存活率和藻体日增体质量(0.86 g·d-1)均最高(93.33%);不同混养实验组的马氏珠母贝平均壳高日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