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蛋的重量是孵化成败的内在因素之一,不仅影响孵化成绩,关系到雏鸡初生重及成活率,对于今后鸡群的健康及将来的生产性能都有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证实,种蛋重量与孵化、育雏等方面关系,本试验选用了三类型种蛋,即来航鸡种蛋、农大黄鸡种蛋、洛岛红×来航鸡杂交种蛋,进行了蛋重、孵化率、雏鸡初生重、育雏成活率统计。试验随机取东北来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探索了不同蛋重对汶上芦花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挑选的324枚健康种蛋按蛋重分为3组:Ⅰ组(39.65~44.82 g),Ⅱ组(45.07~49.44 g),Ⅲ组(50.18~56.78 g),测算种蛋3个胚龄的失重和失重率,并对孵化效果和雏鸡初生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Ⅲ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种蛋的失重随蛋重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但失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雏鸡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汶上芦花鸡蛋重区间为50.18~56.78 g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一鸡群均匀度的影响因素 1鸡苗的质量雏鸡初生重与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呈正相关关系。雏鸡初生重不同会造成鸡群内个体发育情况差异较大,均匀度低。而雏鸡初生重是受入孵种蛋蛋重影响的,一般初生重占入孵种蛋重的65%。  相似文献   

4.
旨在确定蛋重、雏鸡初生重和以后发育之间的相关。用作孵化的为960只白来航种蛋。孵化前按蛋重分为6组——45、45—49.9、50—54.9、55—59.9、60—64.9、65克及以上。孵出时雏鸡称重并分类。次日性别鉴定,雏鸡重雌雄每二周称重一  相似文献   

5.
蛋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和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将豫州褐壳蛋的种蛋按重量大小分成6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蛋重在53-56克的种蛋,其受精蛋孵化率最高;不同的蛋重对雏鸡的初生重以及雏鸡在1-3周龄的体重影响较大,蛋重与初生重(γ=0.9899)、1周龄体重(γ=0.9528)的相关极显著;蛋重与2周龄体重(γ=0.9032)、3周龄体重(γ=0.9040)相关显著,与3周龄以后雏鸡体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禽蛋质量对孵化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孵化条件及操作技术。种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和雏禽的品质,因而种蛋质量与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密切相关。为此,人们对种蛋质量做了广泛研究。在种蛋内部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蛋重、蛋型指数、蛋壳颜色、蛋比重、蛋壳厚度及蛋壳气孔数(通透性)对孵化率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作简要综述,可望为选择优质种蛋并提高孵化率提供科学依据。1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蛋重是评定家禽产蛋性能和所含营养物质多少的重要指标,种蛋的重量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及初生雏禽的体重。早在1…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蛋形指数、蛋重对平原地区藏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成都平原地区4050周龄藏鸡种蛋按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不同分为A(蛋形指数<1.30)、B(蛋形指数1.3050周龄藏鸡种蛋按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不同分为A(蛋形指数<1.30)、B(蛋形指数1.301.35)、C(蛋形指数>1.35)3组,分别对3组的蛋形指数、蛋重、孵化情况、雏鸡初生重等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藏鸡种蛋蛋形指数均值为1.33,蛋重平均为48.49 g,蛋形指数与蛋重总体呈正相关;3组藏鸡种蛋受精率分别为86.38%、96.11%、93.68%;受精蛋孵化率B组最高(91.67%),分别比A组(83.85%)、C组(89.88%)高7.82%和1.79%;3组雏鸡初生均重分别为33.63、35.78、37.05 g,与各组蛋重呈正相关。因此,蛋形指数和蛋重对平原地区藏鸡的孵化影响很大,但蛋形指数的选择有一个较宽的适应范围,蛋重与雏鸡初生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初生雏鸡(鸭)失重及雏鸡增重规律的试验研究党佩珍(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0100)王丽琴,旭明(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查明:雏鸡出壳重与种蛋重呈高度正相关;种蛋重与孵化期中各阶段蛋重亦里高度正相关,随着孵化天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拉萨白鸡蛋重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孵化至第11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4.11±0.71)g、(6.73±1.67)%;孵化至第20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最大,为(7.81±1.27)g,Ⅳ组的胚胎失重率最大,为(13.08±2.59)%;蛋重在60.0 g时,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最高,分别为85.19%和86.79%;不同组别的第11日胚龄蛋重、第20日胚龄蛋重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雏鸡的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显著正相关(r=0.94)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组别的雏鸡初生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蛋形指数(纵径/橫径)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1342枚,按照蛋形指数由小到大分为4组(Ⅰ~Ⅳ组,蛋形指数均值组间差异极显著)进行孵化,比较各组种蛋在孵化期不同时间点的蛋重、失重、失重率以及孵化成绩和雏鸡初生重。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孵化至第11日时,Ⅰ组种蛋的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3.35±1.30)g和(6.64±2.17)%;孵化至第20日时,Ⅱ组种蛋的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为(6.66±1.43)g和(13.30±2.52)%;Ⅰ组种蛋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及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最高,分别为98.23%、80.53%、81.98%、(69.82±3.55)%;Ⅲ组种蛋的雏鸡初生重最大,为(36.69±4.35)g,显著高于Ⅰ、Ⅱ、Ⅳ组(P0.05)。综上提示,蛋形指数越大,种蛋失重和失重率越小,受精率越低。研究结果为了解拉萨白鸡种质特性,开展拉萨白鸡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种蛋的质量,其中包含贮存时间,蛋重和蛋形等都对孵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雏鸡出壳重又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笔者为探讨上述因素对孵化率和雏鸡出壳重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所用种蛋职自罗斯蛋鸡 D 系育种群1985年4月1日至4月20日连续收集20天种蛋,共300枚.对种蛋逐个编号、称重,用游标卡尺测量蛋宽和蛋  相似文献   

12.
禽蛋的最佳失水率与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紧密正相关。定期监测种蛋失重是孵化厂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对"高产"批次种蛋失水率的监测,可获得该批次蛋的最佳失水率,继而在下一批次孵化生产中,定期监测种蛋,并通过相应地调整湿度可达到最佳失重率、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因此,监测种蛋失重不仅是确定不同胚胎发育阶段适宜湿度的最准确方法,也是孵化厂最好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种蛋     
<正> 一、种蛋的条件 1.种蛋的大小:种蛋的大小决定雏鸡的大小,因此种蛋的重量十分重要。理想的种蛋重量应是54—63克。大的种蛋孵化率好,雏的质量也好。明显的小蛋或大蛋孵化率都不好,而且雏鸡的质量也多较差。一般大蛋的孵化时间长,为了要生产整齐一致的雏鸡可将种蛋分成三等分别入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拉萨白鸡种蛋蛋重和蛋形指数(纵径/横径)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Ⅰ组(≤45.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Ⅱ组(45.1-50.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Ⅲ组(50.1-55.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Ⅳ组(55.1-60.0 g)蛋形指数为(1.28±0.05),Ⅴ组(〉60.0 g)蛋形指数为(1.31±0.05)。结果表明,种蛋的蛋重越大,其纵径均值、横径均值、蛋形指数均值、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初生重越大,即Ⅴ组(〉60.0 g)种蛋的蛋重均值、纵径均值、横径均值、蛋形指数均值、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初生重均最大,分别为(61.03±0.82)g、(58.13±1.68)mm、(44.59±0.79)mm、(1.31±0.05)、98.15%、85.19%、86.79%和(42.48±1.98)g;Ⅱ组(45.1-50.0 g)的健雏率最高,为96.09%;Ⅰ组(≤45.0 g)的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大,为(69.91±2.71)%;蛋重与纵径、横径、蛋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蛋重和蛋形指数对拉萨白鸡种蛋的孵化率影响较大,应选择较大种蛋(〉45.0 g),蛋形指数的范围则较宽,在≥1.27时即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种蛋的质量对于孵化场来说,与种蛋孵化率、雏鸡质量紧密相关,因此种蛋从产出到入孵各个环节的控制对于提高雏鸡孵化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种蛋的管理作以简单介绍。1鸡场的要求鸡群要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窝内的垫料要保持洁净,自动产蛋箱中的底垫及传送带要定期冲洗消毒,保持洁净。提供足够数量的产蛋窝,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孵化实验,研究了蛋重对孵化失重、羊水及尿囊液量、雏鸡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蛋越重,失重越大,羊水及尿囊液的量越多,雏鸡初生重也越大;蛋重在60.0~64.9 g范围时,失重率最大;蛋重与雏鸡初生重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8.  相似文献   

17.
何飞 《中国家禽》2001,23(19):32-32
绝大多数生产者都希望种蛋越大越好,因为从传统观念上来说,蛋重如低于50克是不能用作种蛋的。蛋小孵出的雏鸡也就小,当这些小鸡同较大的鸡放在一起饲养时,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对于超过45周龄的老种禽,要考虑尽量减少或至少限制蛋重的进一步增加,保证蛋壳质量;此外体积过大的种蛋在孵化时有着不同的孵化要求,这在孵化场中通常被视为一件麻烦之事。种蛋的大小影响着新生雏鸡的大小,反过来,雏鸡的大小又影响着肉仔鸡随后的生长。最近对高产肉鸡的研究表明,蛋重相差1克,肉仔鸡42日龄时体重差竟达10克。就单只肉仔鸡而言,10克仅占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为探讨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和田黑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440枚和田黑鸡种蛋根据蛋形指数和蛋重分布范围各分成4个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孵化,并分析蛋形指数、蛋重与种蛋孵化率、雏鸡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按蛋形比较,第2组(0.72~0.76)的种蛋受精率分别比第1(小于0.72)、3(0.77~0.81),和4组(大于0.82)高5.20%、0.18%和2.14%,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第1、3和4组高8.73%、2.53%和6.96%,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第1、3和4组高4.05%、2.42%和5.14%;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这3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50~60g范围的种蛋平均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达到了97.64%、92.94%、95.19%,分别比第1组高3.32%、6.58%和3.62%,比第4组高3.52%、10.59%和7.69%;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种蛋蛋重与雏鸡初生重呈强正相关关系(R_2=0.993),其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和田黑鸡种蛋选择过程中对适宜的蛋重和蛋形指数范围可以适当的放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输氧对拉萨白鸡种蛋和藏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选用5世代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进行孵化,于孵化过程及孵化结束时测定各品种鸡种蛋的相关孵化指标。结果表明:与输氧条件下相比,拉萨白鸡种蛋和尼木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更高,而山南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较低;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入孵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29.40%、35.01%、14.72%;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受精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31.55%、39.49%、11.91%。综上表明,缺氧是高原优良种质资源鸡种蛋孵化率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该研究为今后提高高原环境下种蛋的孵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前言蛋重是孵化业始终加以重视的一个因素。自本世纪早期以来,家禽蛋重和雏禽初生重之间的关系一直吸引着研究者。最早的研究者之一Halbersleben和Mussehl(1922)指出蛋重和出壳雏鸡的重量密切相关,出壳鸡雏重约为未经孵化的蛋的76%。在一定的生长期内,雏禽生长率受蛋重影响的程度无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但已有许多迹象表明,蛋重和雏禽初生重在最初阶段密切相关,但这种相关后随着雏禽的生长很快就减小到没有任何意义的程度(Halbersleben和Mussehl,19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