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立地条件差的山区造林绿化新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用工和降低成本为目的,2016—2019年利用4年时间,建立了直播造林示范区32 hm~2;筛选出适合青石山区和砂石山区直播造林的树种各3个。研究集成了适合山区直播造林的技术规程,并成功推广0.27万hm~2,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为山地区域直播造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侧柏容器苗造林按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由于荒山立地条件差,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严重影响成活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摸索总结,侧柏在荒山造林中,保证苗木质量和苗龄,选择最佳造林时期,掌握栽植技术要领,就能提高侧柏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河北省西北地区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该区域的立地条件及社会条件制约着造林成效,造林成活率低是当前人工造林中的主要问题。要想提高造林成效,必须把抗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现将实践中可行的抗旱技术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凤翔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渭北黄土台塬西部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干旱,土层稀薄,适生树种少,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为了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难题,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石质山地特点及多年的山区造林工作经验,从提高规划设计、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等方面总结石质山地造林技术,以期提高当地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对树木生长造成生理障碍,植物群落不易形成,使盐碱地植树造林举步维艰。盐碱地造林首要任务是成活、成林。因此,要保证立地条件差的盐碱地的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首先采取措施改良盐碱地,改善立地条件,使之符合造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崔岩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3):90-91
该文针对石质山地与沙化土地立地条件差、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弱、造林成活难的现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结合实际,从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各个环节入手,探讨提高造林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8.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下将我局采用的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塞罕坝林区近几年造林任务增加,造林成活率越来越高,有林地面积增长显著,剩下的地块大多是施工难度大、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难的地块。为增加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目标,塞罕坝机械林场实施了宜林荒山地造林措施。该文就如何提高宜林地荒山造林成活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山区营造油松的一项成功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区面积大,母岩多为石灰岩片麻岩,石砾多土层薄,立地条件差,降水少且多集中在7月至8月。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荒山绿化进程,影响着林业发展速度。笔者结合多年太行山区造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总结出几项实用的造林措施和技术。经多年实践,造林成效显著,造林成活率一般都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就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谈些看法。1、从做好造林设计入手,坚持适地适树造林前,通过对造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编制造林技术方案,作为施工的依据,真正把造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林设计要以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为依据,根据地形地势、气候、  相似文献   

14.
兰州北山干旱区云杉卡氏造林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卡氏、干旱造林方式进行云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3%以上;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5.
油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成功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通过近年来各林场在建设中的应用和对比分析,该技术效果较好,适宜土石山区和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可大面积推广。基于此,就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容器苗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造林技术,尤其是对于我们常年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的贵州高原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效果更好。近年来,各地普遍采用塑料大棚容器苗直接播种法。由于该技术具有更多优点,根系发育好,侧根、须根数量多,造林效果好,是当前容器苗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类型,既延长了造林时间,又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植树造林常用的几种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验收标准,是多年来林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速生丰产林整地退耕还林的实践证明,其主要原因除了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和管护不良及苗木质量差外,造林技术方法不当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播种造林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与裸根苗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木荷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表现为:好的立地条件〉中等的立地条件〉差的立地条件,差异达极显著:经造林成本比较。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本低14.6%。研究认为,采用容器苗造林,木荷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造林成本低,防护效果较好.在绿化造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造林3年后幼树生长量(生物量)平均增加50%以上。各集流整地模式造林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造林绿化及封山禁牧项目深入实施,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均已绿化成林。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快人工促进造林绿化被提到日程,喀左县自2010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很好的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类似立地条件造林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措施,仅供类似立地条件地区造林绿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