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果桑大10、台湾46C019和白玉王3个品种的桑堪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10和台湾46C019的平均单粒桑椹质量、pH值相近,平均单粒桑椹质量分别为3.1g、2.8g,平均pH值分别为3.84、3.77;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差较大,分别为11.99%和9.12%.白玉王的单粒桑椹质量为1.3g,远不及大10和台湾46C019,但平均pH值为5.71,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6.89%.这些数据为制定国家标准<桑椹>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4个果桑品种桑椹在65℃恒温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不同品种干物含量的差异性,并采用SPSS分析其总失水率和干物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4个果桑品种桑椹含水率为88%~92%,桑椹失水率在烘干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恒定,且不同果桑品种烘干过程中其失水率和干物率存在差异,大10和红果2号的总失水率极显著低于46C019和72C002,大10和红果2号的干物含量极显著高于46C019和72C002。  相似文献   

3.
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生长结实特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果桑品种在汉中市的生长结实特性,对大10等12个果桑品种资源的叶片性状特性、桑椹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果桑品种资源间鲜果单果质量差别较大,大10、台湾72C002、四季果桑、中椹2号、苏蕾1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3.76、3.46、3.27、2.98、2.87 g;苏白椹、云龙桑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小,分别为0.83、1.02 g。而四季果桑、中椹2号、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红果2号的每667 m2果桑园的桑椹产量较高,分别为1 264、1 136、860、772、692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白玉王的桑椹产量次之,分别为296、292、252、100 kg;苏白椹的桑椹产量最低,为40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831A、红果2号可以作为果叶两用的品种栽植;四季果桑、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中椹2号可以作为果用的品种栽植;云龙桑可以作为叶用和观赏的品种栽植;苏白椹的桑椹产量低,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4.
果桑不同留条长对桑椹质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田间条件下以果桑品种大10树龄13年的植株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年生枝条留取不同条长对桑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调查果桑的发芽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单枝留条长对果桑发芽率及米条长产果量没有明显影响,产果量随着单枝留条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桑椹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单枝留条长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桑椹产量与品质表现较高的是单枝留条长120 cm单株条长1 080 cm的C处理,单株产果量2 840.00 g,单果质量3.7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47%;其次是单枝留条长150 cm单株条长1 250 cm的D处理,单株产果量2 192.33 g,单果质量3.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3%。因此,生产上建议以枝条基部5 cm处直径1.0 cm及以上,单枝留条长120~150 cm,每667 m~2果桑园留条长4 000~5 000 m,每667 m~2果桑园留条数3 000~4 000条为宜。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可溶于水,具有抑菌、杀菌等生物活性。利用自行合成的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处理桑椹鲜果后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寻找新的桑椹保鲜剂提供理论依据。采摘的桑椹鲜果分别经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的混合物、5 g/L壳聚糖、0.225 g/L咖啡酸和蒸馏水处理后低温(4℃)储存,于不同时间段测定各处理组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及含水率。结果表明,5 g/L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溶液处理可以减缓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及含水率的降低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至储存第18天桑椹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5倍、1.40倍、1.93倍,至储存第15天时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蒸馏水对照组的1.21倍、1.26倍。试验结果提示:壳聚糖咖啡酸衍生物用于桑椹鲜果的保鲜可以较好地保护桑椹的营养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6.
“脆光”是以“巨峰”作母本、“早黑宝”作父本,人工杂交选培育出的脆肉型葡萄新品种。2020年4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冀S-SV-VV-011-2019。该品种果穗圆锥形,中等大,平均单穗质量672.3 g,最大穗质量1630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实紫黑色。果粒椭圆形,平均单粒质量10.9 g,最大单粒质量14.4 g,果粉中等厚,果皮薄至中等厚。果皮不易剥离。果肉脆,果汁中等。每果粒1~3粒种子,多为2粒,百粒重10.6 g,种子与果肉易分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9.0%以上,可滴定酸含量0.52%,固酸比38.5。品质上等。  相似文献   

7.
正"美红"是以"红地球"为母本,"6-1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葡萄新品种。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穗圆锥形,穗形整齐、紧凑,果穗长、宽为20 cm×18 cm,平均穗质量716 g;果粒长圆形,着生中等紧密,大小均匀,纵径2.8 cm、横径2.4 cm,平均单粒质量9.1 g,最大单粒质量10.3 g;果皮紫红色,较脆,果肉脆、硬,汁液多,酸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9%,总糖为13.8%,总酸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果桑种植存在桑椹期雨水过多、大棚栽培果桑桑花不掉、易遭受冻害、桑椹甜度低等问题,开展了大棚井水微喷雾系统保温防冻效果试验、不同肥料对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不同留条数对大棚果桑桑椹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果桑设施栽培安全生产模式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遇到严寒或倒春寒的异常天气时,通过建立新型大棚和井水微喷雾保温系统,在棚外分别为-6^-5℃(每3行铺设1条喷水管)和-10^-9℃(每1行铺设1条喷水管)的低温时,棚内温度均在0℃以上,保温防冻效果明显;通过增施惠多利复合肥(N∶P∶K=15∶15∶15)30 kg+稼美钾镁肥20 kg+翰羽有机复合肥750 kg,桑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2%,比仅施用史丹利高钾复合肥(N∶P∶K=17∶17∶25)30 kg的10.4%高3.8个百分点;每株果桑留条5根的单果质量可达4.7 g,比留条8根的3.5 g高34.29%;通过建立顶膜可完全打开的新型大棚可解决大棚栽培果桑桑花不掉的问题,实现果桑避雨栽培,且有利于桑椹菌核病的药剂防控。  相似文献   

9.
以火龙果和桑椹为原料发酵制作复合果酒,研究火龙果与桑椹的配比以及火龙果原浆护色剂用量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采用焦亚硫酸钠作为火龙果原浆护色剂,其用量为0.4 g/L的护色效果最佳。根据2种水果共同发酵后复合果酒中的乙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甲醇、高级醇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含量,优选火龙果和桑椹的混配质量比为8∶2,在此条件下发酵酿制的复合型果酒酒体透亮、酒色稳定,具有清新和谐的果香和酒香,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野酿3号’毛葡萄是‘野酿1号’自然群体中发现变异单株而育成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20.0 g;果粒圆球形,平均单粒质量1.36 g,果皮黑紫色;果肉囊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比‘野酿1号’高3~4%。在南宁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植株生长势强,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易栽培。  相似文献   

11.
用果胶酶澄清桑椹果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果胶酶对桑椹果汁进行了澄清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果胶酶的最小用量为 0 15mL/L、温度 4 0~6 0℃、pH 3~ 4的工艺条件下澄清的桑椹果汁 ,透光率达 95 %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正>酿酒葡萄新品种"新北醇"由"北醇"芽变选种而来。2013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穗圆锥形,单果质量178.7 g。果粒近圆形或椭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2.27 g。果皮厚,果粉厚,果肉与种子不易分离。果汁浅红色。果实中性香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8%,可滴定酸含量0.57%。出汁率66.7%。平均每果粒种子数2.5粒。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桑椹鲜果采后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为预测桑椹储存期的品质变化情况,以果桑品种大10的桑椹鲜果供试,采用Gompertz模型建立桑椹储存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模型方程:5℃下的模型方程为Y=2.329 0×EXP[-EXP(2.143 1-0.502 8 t)],R=0.988 1;10℃下的模型方程为Y=2.819 3×EXP[-EXP(1.405 6-0.658 4 t)],R=0.990 4。2个模型均在α=0.01水平显著,能较好地拟合桑椹在储存期间的微生物生长动态变化。以菌落总数105cfu/g为桑椹腐败水平临界值,检测桑椹5℃储存8 d、10℃贮藏4 d后的菌落总数105cfu/g。结合桑椹采后储存期的质构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评价桑椹采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模型预测桑椹菌落总数与腐烂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预测菌落总数分别与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当菌落总数低于腐败水平临界值(10~5cfu/g)时,桑椹果实腐烂指数20%,硬度3.5 N,可滴定酸(H+)浓度25.0mmol/kg,可溶性总糖质量比40.0 g/kg,维生素C质量比50.0 mg/kg,总花色素苷质量比0.5 g/kg,果实可视作商品果,即桑椹的各项品质指标在消费者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桑椹成熟期理化性状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不同成熟度的桑椹进行检测发现,桑椹进入成熟期后单果粒重快速增加(由2.3g上升到3.8g),果汁含量提高(由58%上升到79%),可溶性固形物和色素含量迅速增加(前者由6.0%上升到11.0%,后者由14上升到50),酸含量不断降低(由34.4g/L下降到12.0g/L)。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桑椹加工用途适时采摘。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2月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葡萄‘无核翠宝’在云南元谋栽培试验,通过3a对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抗性等进行观察和测定。该品种在元谋长势旺,栽培管理容易,成熟早,果粒着生紧密,皮薄肉脆,香甜怡人,平均单粒质量3.6g,果粒最重6.3g,平均单穗质量351.8g,果穗最重546.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20.2%,具有较浓郁的玫瑰香味,外观漂亮,深受大众喜欢。  相似文献   

16.
<正>"北馨"是山葡萄与欧亚种品种杂交而来的酿酒葡萄新品种。2013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质量155.5 g。果粒近圆形或椭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3.62 g。果皮厚,果粉厚,果肉与种子不易分离。果汁绿黄色,果实具有极微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可滴定酸含量0.64%。出汁率67.9%。平均每果粒含种子3.2粒。酿制的葡萄酒呈鲜亮的宝石红色,香气清新,具有玫瑰香气,入口甜  相似文献   

17.
为贵州‘玛瑙红’樱桃果实分级提供参考,对贵州省6个主要产区‘玛瑙红’樱桃进行随机采样,测定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果实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玛瑙红’樱桃果实质量的主要范围为2.2-3.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分布在11-15 %之间,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关系,避雨栽培和‘开心形’树形能提高果实品质。建议‘玛瑙红’樱桃的果实单果重≥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 %为一等果,单果重≥2.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为二等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不同桑树种质资源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的适应性,以30份引进种质资源及2份本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果实农艺性状,包括结果枝条数、单芽坐果数、坐果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径,检测果实理化性状,包括总糖含量、pH、桑椹红色素含量和出汁率.结果表明,坐果率>95%的品种有21份,单果质量>4 g的种质资源有12份,果汁总糖质量分数>20%的种质资源有1份.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四季果桑、大兴4、72C002、大兴1号、嘉陵30号、云果桑1号、一串红、粤椹大10、46C019等品种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综合表现较好,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几个果桑品种桑椹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的多酚、黄酮类物质能够抗脂质过氧化,起到延缓衰老及润肤美容的功效。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生产上大面积栽植的4个果桑品种鲜桑椹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总还原活力进行测定,4个品种鲜桑椹中的总多酚含量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依次为红果2号、大10、5801、红果1号,总黄酮含量大小依次为红果2号、大10、红果1号、5801,其中红果2号桑椹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的质量比分别为3.683、4.095、3.164mg/g。测定结果可作为桑椹制品原料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引进早熟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在云南元谋栽培试验,通过对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抗性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元谋地区长势中等,平均单粒质量4.7g,平均单穗质量400g,平均株产10.7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1.5%,成熟时为红色,具有较浓的玫瑰香味,4月中旬开始成熟,外观漂亮,深受欢迎。根据2年的试验栽培经验,从建园定植、架势、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