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对甘肃榆中地区的适应性,以便为该地区引进推广良种肉羊提供依据。以兰州奉特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榆中肉羊繁育中心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6—2018年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8年无角陶赛特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断奶)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2016年到2018年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的繁殖率、产羔率、双羔率均在逐年提高;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1月龄重以及2月龄重均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克塞尔羔羊1月龄胸宽、2月龄胸宽和体长均显著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P<0.05),其他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两个肉羊品种在甘肃榆中地区均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以及较高的生长性能,均可在榆中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探讨了适合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的模式,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肉羊三元杂交的亲本,并进行饲养试验,对细毛羊×细毛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提出:肉羊三元杂交中无角陶赛特、德国美利奴可作为优良的第一父本;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羊均可作为供选择的第二父本;第二母本首选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杂交后代增重效果明显,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杂交后代,而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组合羔羊,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测定,评价无角陶赛特羊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这个特殊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与生产性能暴露,给种畜管理部门及饲养者提供参考性资料,为无角陶赛特羊的引种与生产性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2)无角道赛特羊无角道赛特羊(Polled Dorset),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适合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的模式,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肉羊三元杂交的亲本,并进行饲养试验,对细毛羊×细毛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提出:肉羊三元杂交中无角陶赛特、德国美利奴可作为优良的第一父本;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羊均可作为供选择的第二父本;第二母本首选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杂交后代增重效果明显.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杂交后代,而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组合羔羊,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当地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选用健康小尾寒羊繁殖母羊50只(分成2组,每组25只)、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繁殖母羊25只,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成年种公羊自然交配,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及羔羊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母羊的产羔率比小尾寒羊低,但羔羊成活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羔羊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特×陶×寒杂交组合羔羊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组合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羔羊的生长性能均低于特×陶×寒组合。  相似文献   

7.
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观察、试验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引自新西兰的无角陶赛特品种羊的杂交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无角陶赛特羊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与土种羊的杂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角陶赛特公羊和土种母羊的F1外貌与无角陶赛特羊更为相似;F1公羔初生重5.08kg±0.94 kg,周岁重46.92kg±4.59 kg;F1母羔初生重5.55 kg±0.70 kg,周岁重43.45kg±4.93 kg.F1各年龄阶段体重与土种羊相比,提高效果极显著(P<0.01);②可通过回归方程预测F1的体重体重(kg)=0.126×体长(cm)+0.290×体高(cm)+0.473×胸围(cm)-26.539(r=0.879 2).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周岁期的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的生长发育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萨福克公母羔初生重均大于无角陶赛特公母羔,无角陶赛特公母羊的30日龄、断奶和周岁时的体重均大于萨福克公母羊。经t检验得出:两肉羊品种之间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30日龄、断奶和周岁时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绵羊超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超排方法 ,使用相同FSH剂量对德国肉毛兼用型美利奴羊和无角陶赛特羊进行处理 ,两组羊超排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结果如下 :平均排卵数为 :15 4 6± 1 5 1个(德国肉毛兼用型美利奴羊 )、 14 6± 2 5 0个 (无角陶赛特羊 ) ;平均采集可用胚胎数为 :13 15±4 85枚 (德国肉毛兼用型美利奴羊 )、 12 4± 2 5 6枚 (无角陶赛特羊 )。  相似文献   

10.
CIDR、PMSG、FSH联合使用对初产供体羊Borderdale(波德代)3♂15♀、Poll Dorset(无角陶赛特)5♂18♀和Ger-man Mutton Merino(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德美)3♂15♀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同期化发情波德代、无角陶赛特和德美分别为100.00%、88.89%和93.33%,羊只同期化发情时间经历和各时间点分布3个品种各有特点。超数排卵效果品种间存在差异,波德代、无角陶赛特、德美分别为6.60±2.97(枚)、3.63±2.25(枚)、5.50±3.32(枚),波德代极显著地高于无角陶赛特(P<0.01)。超排有效率波德代、无角陶赛特、德美分别为100.00%、87.50%、92.86%。未受精卵波德代极显著地高于德美羊和无角陶赛特羊(P<0.01)。胚胎总数德美羊极显著地高于波德代(P<0.01)。有效胚胎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德美羊分别为2.40±2.31、2.75±2.05、4.07±3.79,德美极显著地高于波德代(P<0.01)。同一方法进行同期化发情,羊只经历时间和各时间点均衡分布能否有效控制是同期发情的焦点问题,是有效胚胎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观测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3品种产羔母羊年龄与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第1胎较低,第2胎开始递增,第5胎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比较,小尾寒羊的多胎率是其它两个品种所不及的,多羔率(2~4羔)平均66.2%,但与羔羊成活率呈弱的负相关,比两个外引品种分别低12.4个百分点(P<0.01)和12.6个百分点(P<0.01);双羔率以无角陶赛特羊最高,平均51.5%,比特克塞尔羊高6.6个百分点.但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的三羔率较低,四羔为0;羔羊初生重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羔羊分别高于特克塞尔羊7.33%(P<0.05)和11.75%(P<0.01).  相似文献   

12.
无角道赛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是目前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肉用绵羊舍饲条件下前胃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在相同舍饲条件下,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结构基本相似.前胃胃壁上皮角化层厚度表现为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最薄的为特克塞尔羊;前胃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绵羊差异均显著(P<0.05);瘤胃和网胃黏膜下层厚度在不同品种羊间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网胃和瓣胃粘膜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瓣胃中央肌层厚度以德国美利奴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无角陶塞特羊(Poll Dorset)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内毛兼用型半细毛羊。该品种采用复杂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杂交母本是雷兰羊和有角陶塞特羊,父本为考力代羊。其杂种再与有角陶塞特公羊回交,从后代中选择无角个体进行培育而成。无角陶塞特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FSH剂量和不同超排处理方法对无角陶赛特羊超数排卵的效果,分别用总剂量为120 IU、180 IU、240 IU和300 IU四个剂量水平的FSH进行超数排卵.结果表明:240 IU的FSH对无角陶赛特羊的超排效果最好,回收胚胎数和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120 IU(P≤0.05),同时效果也明显优于120 IU和180 IU剂量组;两种超排方案FSH+PG和CIDR+FSH进行超数排卵对无角陶赛特羊排卵数、回收胚胎数以及可用胚胎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永昌肉用种羊场的无角陶赛特羊、F1、土种羊三个群体血清转铁蛋白基因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Tf位点上均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并且都由TfA、TfB、TfC和TfD四种等位基因控制.无角陶赛特羊转铁蛋白基因座有5种表型,即TfAC、TfAD、TfBC、TfBD、TfCC,其中TfCC和TfC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基因;土种羊具有TfAA、TfAB、TfAC、TfAD、TfBC、TfCC、TfCD、TFCD等8种基因型,TfA和TfA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基因;杂种一代羊表现为TfAA、TfAC、TfBB、TfBC、TfBD、TfCC共6种基因型,TfCC和TfC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基因.无角陶赛特羊和杂种一代羊转铁蛋白占优势的基因型均为TfCC,与体重、体尺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用小尾寒羊和引入绵羊品种建立最佳的杂交体系,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小尾寒羊(H)母羊级进杂交,或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杂交母羊(罗姆尼小尾寒羊F1,陶赛特小尾寒羊F1)进行终端杂交.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羊0~6月龄生长速度快,高于级进杂交三代羊;三元杂交母羊均为全年发情,级进三代母羊春季发情比例较低;三元杂交母羊产羔率也高于级进杂交三代母羊.  相似文献   

18.
为客观评价无角陶赛特羊产肉性能,及对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实际效果,于2012年7月~2012年11月对90日龄断奶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和陶寒F2代羔羊(DHF2)的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月龄断奶陶寒F2代体重与纯种无角陶赛特羔羊差异不显著;陶赛特羊与陶寒F2代的公母羔体高、胸围均差异显著(P<0.05);公羔尻宽、胸深差异显著(P<0.05);母羔尻宽、胸深差异不显著(P>0.05);公羔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母羔体长差异极显著(P<0.01);管围公母羔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见从杂交育种到羔羊肉生产方面,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在新疆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新疆畜牧厅从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羊270只,在玛纳斯南山牧场纯繁。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萨福克成年公羊体重达102.20kg,母羊80.65kg,无角陶赛特成年公羊体重达88.40kg,母羊76.63kg。萨福克羊繁殖率为141.7%~157.7%,无角陶赛特羊为137.5%~175.5%。通过五年多来对进口种羊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生理指标、抗病力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说明: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羊已能够适应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主要生产指标和繁殖性能均达到该品种在澳大利亚的相应水平,两品种在新疆的总适应能力分别达到98.8%和98.7%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纯种肉用绵羊精液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饲养管理水平、年龄、采精频率、季节等条件一致的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夏洛莱羊、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种公羊,采取相应精液进行品质比较。结果表明,所选种公羊的采精量、精子密度、鲜精活率、畸形率、顶体完整率都有差异,但采精量、鲜精活率、畸形率3个指标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密度与顶体完整率两个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4个品种中萨福克种公羊的精子密度最高,其次为特克塞尔种公羊和夏洛莱种公羊,最低的为无角陶赛特种公羊。4个品种中无角陶赛特种公羊的精子顶体完整率最高,其次为特克塞尔种公羊和萨福克种公羊,最低的为夏洛莱种公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