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微生物法测定莫能菌素并筛选出合适的工作菌,分别选用短小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工作菌摸索条件、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μg/ml,较短小芽孢杆菌的1.25μg/ml要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3,较短小芽孢杆菌的0.994要高,说明实验有良好的线形关系;五组工作曲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和1.7%,说明本方法重现性较好。因此,应提倡采用枯草芽孢来检测莫能菌素。  相似文献   

2.
细菌固体培养具有对设备条件要求低、耗能低、细菌繁殖量高的特点。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计数细菌的繁殖数量 ,探讨了最适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固体培养基的组成和收获时间。1 材料1 .1 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菌种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1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全都自行制做。2 方法2 .1 菌种培养 将芽孢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 ,然后在恒温箱内 37℃培养 2 4 h,即可见到一层白色圆整、边缘光滑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分离并鉴定的1株高效短短芽孢杆菌,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能够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葡萄球菌及黄曲霉等多种动物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本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和最徒抓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经验证优化后获得的抗菌物质的效价达到1 229μg/mL,较基础培养基效价提高了57.56%。  相似文献   

4.
复方硫氰酸红霉素中的三甲氧苄氨嘧淀(TMP)干扰常规的抗生素微生物效价测定法,以致无法检测硫氰酸红霉素的含量。本实验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对氨基苯甲酸(PABA)选择性地拮抗TMP的抑菌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63501作检定菌,顺利地应用了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来测定硫氰酸红霉素的效价,测定浓度为5~20U/ml,本法对数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良好,实验结果可靠性成立,平均生物效价的可信限率可达≤7%,平均回收率为99.0%,CV%为0.53%。  相似文献   

5.
南疆某乳品企业生产的奶粉偶尔会出现异味、凝固、微生物检验超标等问题。为研究品质异常奶粉是否存在芽孢杆菌污染,试验将品质异常奶粉通过水浴80℃处理20 min后,接种于锰盐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嗜冷培养基,分别于高温(55℃)、中温(37℃)和低温(4℃)3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分离培养后,通过革兰染色和芽孢染色后,对镜检有芽孢的单菌落进行菌体扩增、DNA提取、16S rDNA序列PCR扩增、克隆、鉴定后送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品质异常奶粉中分离鉴定出3株短小芽孢杆菌和7株地衣芽孢杆菌。对地衣芽孢杆菌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该菌与登录号为KU986668、CP025226、MK063874、MN493780、MG97702的地衣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且同源性为100%。对短小芽孢杆菌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登录号为FJ641024、MT367713、FJ641028、KU662344、DQ275671、KR780437、KF463141的短小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且同源性为100%。该检测结果为企业建立科学、准确、高效的微生物污染防控体系,从源头分析和控制微生物的污染途径,提高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有益芽孢杆菌对4株病原细菌的体外拮抗试验潘康成(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徐静(四川省南溪县大观镇食品公司,644101)微生物种群与种群之间的生物拮抗作用已得到证实。王红宁等研究表明来自动物的12株芽孢杆菌对6株动物病原细菌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是一类无毒、无副作用、无毒性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目前用于制造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主要菌种按使用微生物种类将其分为以下几种:①芽孢杆菌制剂,此类菌属在动物肠道中零星存在,由于其能形成芽孢,故具有耐高温、耐干燥、耐制粒过程、耐消化道环境的优点。目前最常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②乳酸菌制剂,此类菌属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能够分解糖类。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Pab02产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主要对目前饲料领域应用广泛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产纤维素酶能力筛选及发酵优化条件的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Pab02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及生产纤维素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筛选分离到具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Pab02。通过分析初始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枯草芽孢杆菌Pab02产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初始pH为8.0、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8h。在该条件下发酵液酶活达到358.751u/mL酶液,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TS-01芽孢杆菌在不同pH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了耐酸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H超过4.0的环境中,TS-01芽孢杆菌的活菌数量基本不变,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羚牛肠道微生态环境,试验对健康羚牛新鲜粪便进行了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出3株革兰阳性长杆菌,均具有芽孢;其中2株菌为兼性厌氧菌,1株为需氧菌,都可在pH值为5.7的培养基和7%NaCl培养基中生长,但对糖和盐的利用具有特殊性;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最终确定这3株菌依次为苛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栗褐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平皿分离培养及生理生化反应,对桑园土壤中的芽孢杆菌分布及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上层土和下层土中的芽孢杆菌分布及种类存在较大的差异,在1~5cm、5~10cm土层中,芽孢杆菌占细菌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3.37%和2.32%。共检出芽孢杆菌15种,并将其中11种确定到种,在土壤分布中占优势的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前,茅孢杆菌是公认有发展前景的优良菌种之一,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能够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养殖环境。文章综述了目前在水产中常用芽孢杆菌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eparate Bacillus from healthy pig feces by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method and conventional anaerobic bacteria isolated method, and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traits, biochemical tests, PCR, bowel toleranc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vaccinated animals and other screening methods to identify stable properties and probiotic Bacillus. As a result, a total of six strains of Bacillus, which were one strain of huge Bacillus, one strain of Death Valley Bacillus, two strains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nd two strains of Bacillus subtilis.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polymyxin and penicillin,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other 12 kinds of commonly used drugs, and had better bacteriostatic action to pathogenic E.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Four kinds of Bacillus were available under acidic,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bile salts, in particular Bacillus megaterium and Bacillus subtilis were strong tolerance. Those isolated Bacillus were not pathogenic to mice, wherein Bacillus megaterium and Death Valley Bacillus ha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animals. Finalized, the Bacillus megaterium and the Death Valley Bacillus could initially be as probiotic Bacillus choice.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温处理和常规厌氧菌分离法从健康肥猪粪便中分离芽孢杆菌,并通过培养性状、生化试验、PCR、肠道耐受、抗菌活性和接种试验动物等方法鉴定筛选性状稳定、优良的益生性芽孢杆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株芽孢杆菌,其中1株巨大芽孢杆菌、1株死谷芽孢杆菌、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和2株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对多黏菌素和青霉素耐药性较强,对其他12种常用药物较敏感,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4种芽孢杆菌均可在酸性、高胆盐和高温条件下生存,特别是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耐受能力较强;分离的芽孢杆菌对小鼠均无致病性,其中巨大芽孢杆菌和死谷芽孢杆菌有较明显的促进试验动物生长的作用。结果提示,巨大芽孢杆菌和死谷芽孢杆菌可作为益生性芽孢杆菌的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生牛乳杀菌后残留少数芽孢具有极强耐受性,在一定条件下芽孢大量繁殖,使牛乳发生变质,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健康。采集并选择含有芽孢杆菌的生牛乳样品,进行需氧芽孢杆菌和嗜热需氧芽孢杆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分离到的嗜热需氧芽孢杆菌进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出10?株芽孢杆菌,其中3?株为嗜热需氧芽孢杆菌,7?株为需氧芽孢杆菌,其中能耐受115?℃/15?min热处理的有凝结芽孢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121?℃/20?min热处理可以将生牛乳中芽孢杆菌全部杀灭,致死率达100%,芽孢数下降4?个数量级;生牛乳中芽孢杆菌的优势菌有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明胶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耐热性较强的有凝结芽孢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最高能耐受115?℃/15?min热处理。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在粗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的饲料为发酵饲料。本文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几种发酵饲料原料和发酵饲料工艺,以及固态发酵、液体发酵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枯草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结果显示,枯草杆菌经灌肠治疗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厌食、乏力、倦怠等症状消失,结肠功能恢复正常。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枯草杆菌培养液更有效。该结果表明,枯草杆菌不仅能够调节结肠的生理功能,而且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8.
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选择16窝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按分娩日期、产仔数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4窝。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01%金霉素,试验组(Ⅱ、Ⅲ、Ⅳ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05%和0.10%的枯草芽孢杆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猪与金霉素对照组相比,仔猪平均日增重明显提高、腹泻发生率得到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各组均高于金霉素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以0.10%添加为最好,但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有良好的效果,枯草芽孢杆菌完全能够替代饲料中的金霉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地衣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性,研究通过5个试验评定地衣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酸性、耐胆盐、抑菌性和黏附性,于85℃水浴分别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5 min、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值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的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85℃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后活菌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25%(P>0.05);用pH值为2,3,4的胃液分别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活菌数分别提高0.77%(P>0.05)、1.54%(P>0.05)、1.34%(P>0.05);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和16.16 mm;在黏附性试验中,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平均可以黏附27个地衣芽孢杆菌。说明制粒过程、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地衣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20.
The addition of trimethoprim to Mueller-Hinton medium was foun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est bacteria towards sulfonamides by 20—50 times. Depending on the test bacteria use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trimethoprim added to the medium are 1 μg per ml (Micrococcus luteus), 0.25 μg per ml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var. calidolactis) and 0.1 μg per ml (Bacillus megaterium). Using Micrococcus luteus or Bacillus megaterium a concentration of 0.25 μg sulfanilamide per ml may be detected, and 0.1 μg per ml may be detected when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var. calidolactis is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