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省雅安市是茶文化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人工栽种茶树的地区。虽然雅安茶产业是当地农副产业经济的支柱,也是最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之一。但是,雅安茶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茶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陷入发展瓶颈期。本文通过对雅安茶产业的考察和调研,对当前雅安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阻力进行辨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静  周莉 《福建茶叶》2022,(5):15-17
在我国茶叶的产业发展方面,作为大叶茶树的重要原产地,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是遥遥领先的.但是伴随着我国茶叶的大规模生产,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渐明显,比如生产设施齐全设备差,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体系散,没有企业品牌意识等诸多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国茶产业的长期发展.本文对我国茶产业长期发展现状进...  相似文献   

3.
池玉洲 《福建茶叶》2014,36(6):9-11
宁德以清新的自然环境,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茶树良种,造就了独特的传统支柱产业—茶业.在宁德市的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茶树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3年,全市茶园面积96.8万亩,茶叶产量8.09万吨,产业规模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居福建省之首,茶产业已经成为宁德最具特色的重要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淳安是浙江省的重点产茶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规模庞大,全县采摘茶园17万亩,2016年千岛湖茶总产量4345吨,产值65250万元。进入"十三五"新时期,淳安的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在传统茶产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应该怎样去丰富茶产业结构,延伸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效益?笔者认为茶树花的开发利用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现结合淳安县茶产业现状和茶树花的利用,就淳安茶产业发展中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5.
袁清 《福建茶叶》2016,(5):100-101
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茶产业发展大国。茶业会展经济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拉动茶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茶业会展经济与茶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进一步阐述了茶业会展经济与茶产业发展的互促作用。  相似文献   

6.
闽南茶产业兴起于唐朝时期,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到了民国时期开始逐渐衰落。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优秀做法得到了其他茶产业的认可和借鉴。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问题成为了产业发展不可规避的一个课题。本文基于当前闽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尝试从环境法律的角度出发,对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闽南茶产业经营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茶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茶树的原产地。但是当前我国茶业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茶产业发展将受到市场需求与生产要素的双重制约,我们应当推动持续发展,培育产业后劲,促进增量提质,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调整结构,积极应对挑战,以求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8.
曾建明 《中国茶叶》2006,28(6):24-26
二、影响我国茶树种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茶产业对种苗业的影响总结分析我国茶树良种化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发现茶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行业景气度对种苗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茶产业对种苗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苗需求量、品种结构和种苗价格等方面。(1)对种苗需求量的影响①行业对无性系良种的认知度。认知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无性系良种的整体认同度,高度的认同度是产生大量需求的前提。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我国  相似文献   

9.
<正>古茶树资源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形成,是先民们栽培管理下生存下来的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遗传多样性。古茶树资源在研究茶树起源、演化,进行种质创新,提升茶产业,打造普洱品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生物资源大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云南普洱市景东县古茶园总面积为1724公顷。如何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参加普洱  相似文献   

10.
浉河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区茶树良种发展起步晚,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空间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浉河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实行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个人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浉河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茶叶种植的国家,长期以来产茶叶作为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拳头产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我国茶产业在国内市场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存在茶业品质下降,茶业深加工水准不高,茶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故而需要在绿色环保理念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实现产业整体化与系统化就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从电子商务的方向提升基本的产业市场内涵与强度。  相似文献   

12.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陆德彪  金晶  毛祖法 《茶叶》2015,(4):184-187
基于对"十二五"浙江省茶产业规模、茶树品种改良、生产机械化、公共品牌建设、质量安全保障、生产流通多元化等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浙江省"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提升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阐述了推进"机器换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园保障能力、培育龙井茶品牌、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等五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戚敏  戚荣荣 《茶叶》2015,(2):83-85
浙江慈溪大山村为了解决当地茶树品种单一与茶类单一的产业问题,引进了适制红绿茶的新品种浙农117,开发茶叶新产品,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育成了大批的优良茶树品种,为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种子法》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要求茶树进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介绍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对象、条件、需提交材料和登记程序,重点讨论了茶树品种登记前要准备的具体材料,简单分析了2018-2019年已经完成登记的48个茶树品种的基本情况,并对未来茶树品种登记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茶产业是国内的绿色化重点产业之一,这一产业注重对自身的管理环境和安全环境进行优化,并且也在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下的全新产业链。但是现阶段的茶产业发展,却呈现出了明显的茶产业环境安全问题,有待于采取一些合理的法律进行应对,以提高茶产业环境的安全发展,确保接下来的产业链较为健全。本文主要研究了绿色发展背景下茶产业环境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两大国家都被认为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综观两大国的茶叶,茶产业已经成为两国一项必不可少的增加人民收入的产业。随着茶叶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两个国家在茶叶种植管理、茶叶的生产加工、茶叶销售和推放等方面都具有大差不差的问题。本研究内容正是通过对区域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发展有影响的因素做出探讨,寻找我国茶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想出合理的对策使得我国茶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茶业也定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松阳茶叶采摘用工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日渐减少,采茶工短缺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松阳县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浪费了大量的茶树资源,影响了茶农增收和茶业增效。松阳县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希望有效破解茶叶采摘用工荒问题。一、茶叶采摘用工荒现状茶叶产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采茶环节,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比较大。目前我国的名优茶生产基本还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