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黄连合剂对由海豚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发病的预防效果,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含30、60、120 mL/kg三黄连合剂的饵料投喂吉富罗非鱼,连续投喂7d,给药后第8d进行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感染后第7d测定脾脏指数,同时于感染后0、12、24 h和7d采集血清样本,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补体C3、IgM抗体水平等免疫学指标.[结果]三黄连合剂连续给药7d对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指标均有一定影响,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血清SOD活性(P<0.05,下同).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后第7d,3个三黄连合剂处理组的罗非鱼脾脏指数较感染不给药组明显升高;在免疫指标方面,高剂量组(120mL/kg)罗非鱼的血清SOD活性、AKP活性、LSZ活性、补体C3活性、IgM抗体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P<0.01)高于感染不给药组.[结论]三黄连合剂可减轻因海豚链球菌感染而造成的免疫抑制,保护机体免疫系统,提升免疫力,对罗非鱼感染海豚链球菌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4.
一种复合中草药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一种复合中草药对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0.20%的复合中草药,以空白饲料组为对照,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为30尾草鱼。通过测定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组织溶菌酶(Lysozyme,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atase,SOD),评价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实验组草鱼白细胞吞噬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0%组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高于0.05%组(P0.05)、与0.20%组无显著差异(P0.05)。0.05%组、0.10%组和0.20%组的血清LSZ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63%、28.60%和21.96%(P0.01)。0.10%组肝胰脏的LSZ活力极显著高于0.05%组和对照组(P0.01),0.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鳃LSZ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合中草药对血清和肝胰脏的SOD活力无显著影响。但对草鱼鳃SOD活力有显著影响,0.10%组和0.20%组鳃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中草药可通过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组织溶菌酶(LSZ)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增强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中草药为无抗生态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536.67(±15.23)g的褐牙鲆,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2、10、20d,研究饥饿胁迫对褐牙鲆血浆皮质醇、溶菌酶(LSZ)活性及免疫组织中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0~20 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血浆皮质醇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在饥饿10、20d时与饥饿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肝脏与脾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在饥饿10、20 d时与饥饿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浆LSZ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与脾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饥饿2d时与饥饿前相比显著升高,在饥饿20d时均降低,并且肝脏SOD与AKP活性与饥饿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饥饿0~20 d过程中,脾脏与肾脏LSZ活性、肾脏AKP活性、肾脏ACP活性与饥饿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短期(2 d)饥饿胁迫可激活褐牙鲆非特异免疫酶的活性,而长期(20 d)饥饿胁迫能够降低褐牙鲆免疫机能,同时皮质醇激素可能对褐牙鲆非特异免疫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质量浓度(0、0.05、0.10、0.15、0.20、0.25 mg/L)下草鱼血清和肾脏溶菌酶(LSZ)活性.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结果显示,汞对草鱼血清和肾脏LSZ活性有剂量-效应关系和Hormensis现象.在0.05和0.10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激活作用;在高于0.05和0.15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试验表明汞离子对草鱼具有显著的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黄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饵料中添加2%、5%和10%不同比例的大黄粉来投喂仿刺参,分析其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变化情况。[结果]LSZ活性在第21天时,3个剂量组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92.86%、96.43%和90.10%,酶活达到最高;SOD活性在第7天时,3个剂量组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4.36%、8.87%和9.28%;AKP活性,2%和5%剂量组均低于空白组,10%剂量组在第21天时达到最高值,其酶活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2%和5%剂量组分别在第21、28天时ACP酶活达到最高,但与空白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0%剂量组在第14天时酶活达到最高,与空白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大黄对ACP活性的影响与添加剂量不呈正相关。[结论]拌饵投喂不同剂量的大黄对仿刺参体腔液中4种酶的影响不同:10%剂量组提高酶活的时间要早于2%和5%剂量组,因此建议拌饵投喂2%和5%大黄的饲料21 d或10%大黄的饲料14 d,可提高仿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但持续投喂时间不宜过长,停止投喂14 d左右各免疫指标可恢复至平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对胭脂鱼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在室内用苏州河原水对胭脂鱼做了32 d的毒理实验.血液学指标测定表明,在(15±1 )℃和(25±1 )℃水温下,2龄胭脂鱼的平均Hb含量为(77±9.50) g/L,RBC为(1.98×1012±0.13×1012)ind/L,WBC为(2.06×1010±0.12×1010) ind/L,SOD活性为(106.21±4.09) U/mL,溶菌酶活性为(224.53±16.98) U/mL.毒理实验表明,在(15±1) ℃水温下,经过曝气、循环、消毒后的两河段苏州河水对2龄胭脂鱼的Hb含量影响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两实验组间无差异;三组间的RBC均无差异;三组的WBC均有所减少,且三组间差异极显著;三组的SOD活性较接近,组间无差异.这显示苏州河有机毒物和重金属对胭脂鱼有胁迫.研究预示,低溶氧和有毒微生物可能是阻碍苏州河大型鱼类生存的关键生态因子,改善溶氧和消除有毒微生物应是下一阶段苏州河的整治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饥饿胁迫对饲喂槐属植物黄酮的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00尾罗非鱼(平均体重为(11.52±2.85) g/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饲料SF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800、1600 mg/kg,试验鱼正常饲喂7周后饥饿胁迫15天,测定饥饿胁迫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罗非鱼肝胰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1600 mg/kg的SF可显著降低饥饿胁迫试验期末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和CAT活性(P<0.01),显著提高应激时T-AOC水平(P<0.01)和SOD活性(P<0.05);随SF添加水平的升高,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升高,1600 mg/kg SF添加组最佳。表明,SF可提高饥饿胁迫状态下罗非鱼肝胰脏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健康滩羊羔羊24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试验组(T1、T2)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试验期60 d.分别于试验期30和60 d测定全血中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MDA含量、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T3、T4浓度;试验期60 d时测定组织硒含量.结果发现,在30和60 d时,T1和T2组羔羊组织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T3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1或P<0.05);血浆MDA含量及T4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在3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在6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T1组羔羊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T2组(P<0.05).结果表明,有机硒源提高羔羊机体硒状态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无机硒源,但在提高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T3浓度以及降低血浆T4浓度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硒源对羔羊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及T3、T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健康滩羊羔羊24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试验组(T1、T2)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试验期60 d.分别于试验期30和60 d测定全血中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MDA含量、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T3、T4浓度;试验期60 d时测定组织硒含量.结果发现,在30和60 d时,T1和T2组羔羊组织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T3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1或P<0.05);血浆MDA含量及T4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在3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在6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T1组羔羊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T2组(P<0.05).结果表明,有机硒源提高羔羊机体硒状态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无机硒源,但在提高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T3浓度以及降低血浆T4浓度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试验研究了在饱食状态下各种大小的河蚬在下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和河蚬的个体大小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河蚬耗氧率与其体重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排氨率与其体重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而温度对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则表现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某一温度,则随温度的的升高而降低。还发现,河蚬的耗氧率存在着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在饱食状态下各种大小的河蚬在下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和河蚬的个体大小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河蚬耗氧率与其体重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排氨率与其体重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而温度对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则表现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某一温度,则随温度的的升高而降低。还发现,河蚬的耗氧率存在着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将4种微生物基因组DNA腹腔注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在攻毒后24和48 h采血,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以及血液中病原菌感染量和死亡率,探讨注射4种微生物DNA对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作用.结果显示,注射大肠杆菌DNA的实验组,LSZ、AKP和SOD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现为先略低于对照组后升至正常水平;而注射鮰爱德华氏菌DNA、毕赤酵母DNA和生理盐水的实验鱼,LSZ和AKP表现出明显变化(P<0.05),LSZ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而AKP变化趋势则不同.注射感染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其中24h大肠杆菌组感染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48 h各试验组的细菌感染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以大肠杆菌组和嗜水气单胞菌组最低,且其死亡率也最低,表明注射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基因DNA和嗜水气单胞菌基因DNA能增强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金属及酸胁迫下枫香种子和幼苗的生理响应,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测定不同胁迫处理下枫香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等指标。结果表明:Pb、Cd对枫香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枫香种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下降,第10 d过氧化物酶(POD)、及第4、7 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多项式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Cd胁迫显著提高枫香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发芽初期(4 d)POD活性受到抑制,但随胁迫时间延长POD活性显著升高;pH4.5、pH5.5对枫香种子的发芽指数、幼苗生长均有促进的作用;随pH值减小,胁迫第7 d的POD活性及第10 d的POD、CAT活性均显著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在强酸条件下萌发初中期,枫香种子通过增加POD活性清除体内H2O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丙二醛(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未萌发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P0.05),说明胁迫造成枫香种子膜脂过氧化严重。综上,CAT活性变化是枫香种子响应Pb、Cd和酸胁迫的主要策略,SOD在枫香种子适应Cd胁迫、POD在枫香种子适应Pb和酸胁迫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450头刺参并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其基础日粮中添加含有0(A组)、0.2%(B组)、0.4%(C组)、0.6%(D组)、0.8%(E组)的复合益生菌粉(106CFU/g),进行饲喂试验,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复合益生菌对刺参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影响;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0.6%的复合益生菌提高了刺参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刺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而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则显著提高了刺参溶菌酶(LSZ)活性(P0.05)。在攻毒6 d和攻毒10 d后,各试验组的AKP、LSZ、SOD活性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攻毒6 d后,E组A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攻毒10 d后,C、D、E组ACP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增强刺参的非特性免疫能力,其添加量以0.6%为。  相似文献   

19.
在对胭脂鱼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在室内用苏州河原水对胭脂鱼做了32 d的毒理实验.血液学指标测定表明,在(15±1 )℃和(25±1 )℃水温下,2龄胭脂鱼的平均Hb含量为(77±9.50) g/L,RBC为(1.98×1012±0.13×1012)ind/L,WBC为(2.06×1010±0.12×1010) ind/L,SOD活性为(106.21±4.09) U/mL,溶菌酶活性为(224.53±16.98) U/mL.毒理实验表明,在(15±1) ℃水温下,经过曝气、循环、消毒后的两河段苏州河水对2龄胭脂鱼的Hb含量影响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两实验组间无差异;三组间的RBC均无差异;三组的WBC均有所减少,且三组间差异极显著;三组的SOD活性较接近,组间无差异.这显示苏州河有机毒物和重金属对胭脂鱼有胁迫.研究预示,低溶氧和有毒微生物可能是阻碍苏州河大型鱼类生存的关键生态因子,改善溶氧和消除有毒微生物应是下一阶段苏州河的整治方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极低氧(0.2、1.0、2.0 mg/L)、低氧(3.0、5.0 mg/L)和高氧(11.0、14.0 mg/L)处理28 d期间,大菱鲆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以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等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极低氧条件下,0.2、1.0和2.0 mg/L组的实验鱼分别在处理2 h、1 d和2 d内全部死亡,其余各组则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溶解氧(DO)对大菱鲆核异常包括微核及总核异常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到28 d时才在5.0、14.0 mg/L组和对照组中(正常充气,约7.0 mg/L)观察到微核现象。恢复正常充氧14 d后,高氧组和对照组中仍有微核现象出现。2 h时极低氧组SOD活力较高。其他各处理时间时,SOD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各组CAT活力在2 h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7、28和42 d时差异显著(P<0.05)。极低氧组大菱鲆肝脏MDA含量较低,低氧组和高氧组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恢复后低氧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还发现,对照组大菱鲆也会受到过氧化的胁迫作用,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