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1年8月15~18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繁育研究室2011年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颜龙安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出席并全程参加了会议,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以及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等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主持,会议就四川育种进展、育种思路、转基因育种以及种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国际山羊生产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2—26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农工大学召开。来自印度、中国、马来西亚、埃及、摩洛哥、以色列、埃塞俄比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玻利维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与山羊生产有关的育种、繁殖、营养、经济学以及市场方面的生产技术。会上,代表们共发表论文12篇,其  相似文献   

3.
美国82届畜牧年会于1990年7月31日—8月4日在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成员主要是美国畜牧学会会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畜牧科学家,包括各大饲料公司和养殖场的技术专家等,共计3900多人。 美国畜牧年会每年召开1次,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实用畜牧学、遗传育种、环境和行为学、生长和发育生物学、肉品科学、单胃动物营养、反刍动物营养、生理和内分泌学等。笔者主要参加了单胃动物营养组的讨论,其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第6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于1999年8月3~7日在美国芝加哥市举行。世界大豆研究会议是国际大豆界的定期会议 ,每5年召开1次。此次会议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国家大豆实验室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 ,代表人数有1809名。中国有15个省(市、区)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64篇 ,分别以大会发言、专题分会场发言和墙报形式交流。会议出版了论文集。论文的内容涉及到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营养与加工、食物与健康、信息技术、市场与贸易等…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水稻抗旱能力 ,构建节约淡水资源的水稻旱植技术体系 ;应用生物技术提高水稻育种效率 ,扩大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等两个研究热点作为主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于2000年3月20~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的外国专家及国内26所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基金管理部门和种业公司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了大会学术报告、分专题的学术讨论和旱稻种植现场的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6.
第5届国际小麦会议概况第5届国际小麦会议于1996年6月10-14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大会紧密围绕小麦育种这一主题,内容涉及育种、农学、生理、种质资源和国际合作等领域。1.高产育种与产量的稳定性产量育种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育种目标,世界小麦产...  相似文献   

7.
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简述了世界转基因(GM)农作物的应用现状、应用面积和国家、GM作物种类和性状等,并依据美国GM农作物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以及生物技术育种对传统育种的发展带来的冲击等。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植物育种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国际种业的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布局,可以为中国的植物育种研究方向的确定和研究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美国两项重要的植物育种研究计划的目标、研究重点、特点与影响,发现其育种正从单纯地关注技术向关注粮食安全、环境和可持续性转变,植物育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多学科融合将催生育种领域突破性技术的产生。为此提出中国应重视基因资源的保存和信息化管理及共享,加强作物遗传改良的新方法与新工具的研发,注重作物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在育种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由国家玉米产业体系主办的"2013年国家玉米产业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处长邹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主任郭庆法,以及包括中农集团种业控股在内的44家合作企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 1990年10月下旬,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日本国米可多育种场(株式会社),在济南联合召开了“十字花科蔬菜育种技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主要交流和研讨了大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和育种手段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认为,日本国的蔬菜育种界同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国际红花会议于2001年7月23~27日在美国举行,来自世界12个国家的4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内容涉及红花的栽培与管理,红花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保存、鉴定和利用,红花的遗传与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饲用红花的研究、病虫害及其防治和红花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利用等。从此次会议的内容上看,红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和饲用红花的研究显得格外突出。美国于 1972年开始了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1983年首次培育出杂种红花,至今已培育出的杂交种品种30个,其中高油酸型红花杂种20个,高亚油酸型红花杂种10…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2017年工作研讨及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项目全体成员和承办单位科研人员等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黄圣彪副主任以及育种专项主管和专员出席会议;专项  相似文献   

13.
美国育种产业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育种产业的投资以私人投资为主,公共投资为辅,实现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因此研究美国育种产业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对中国育种产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育种产业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状况,主要就农业科研投资、农作物育种投资资金、技术人员时间投入及育种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美国育种产业公、私投资结构合理转化的原因,总结出对中国的启示与提高中国种业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美国,德国,法国和国内玉米育种现状,趋势以及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可供我省玉米育种借鉴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商业化育种战略研究:历程、特点、模式及政府管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中美对比视角,分析了商业化育种的历程、特征与模式,并以四川省商业化育种管理为例探讨了中国商业化育种发展策略。对比结果表明,美国经历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政府主导的半商业化育种、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国际垄断商业化育种"四个阶段,中国经历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与商业化育种萌芽、政府主导的半公益性与半商业化育种"三个阶段,中国种子企业整体上不具备商业化育种主体的实力,中国育种整体进程滞后美国25-35年。分析认为,商业化育种具有"国际化竞争、高投入保障、高技术支撑、市场化导向、专业化分工"的基本特征,可采取企业自主育种、企业订购/收购品种、事企合作育种三种模式,美国主要采取第一种模式,中国以后两种模式为主。四川商业化育种政府管理行为体现了"品种引领、市场导向、人才支撑、企业主体"的理念,精准把握了商业化育种中的品种定位、管理定位和实现路径定位,辩证处理好了政府与市场、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分散与集中、自律与他律等"六大关系",对全国商业化育种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表明,中国将长期处于专家育种向产学研联合育种、公益性育种向商业化育种的双重转型期。因此,建议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种子市场监管体系,注重激发育种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并根据市场规律和科研体制改革进展稳步推进商业化育种。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的葡萄生产与科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美国加州的葡萄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栽培技术、贮藏保鲜、病虫害防治、脱毒技术以及无核葡萄品种与育种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同时强调指出 ,我国进行葡萄引种时除重视经济性状外 ,还应特别注意病虫检疫。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2月16—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在罗马主持召开了谷类作物诱变育种会议。会议正式代表36人,来自16个国家。会议重点讨论谷类作物的半矮秆诱变育种以及半矮秆突变体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情况,并对谷类作物诱变育种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就有关报告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专用稻米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专用稻米的育种目标、种质资源、育种策略以及育种途径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