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和脉压指数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增大和脉压指数增高导致靶器官损害的机制。方法:对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APP)<40 mmHg、40~60 mmHg和>60 mmHg分为3组;按脉压指数(PPI)<0.35、0.35~0.45和>0.45分为3组进行分析。结果:①24 h APP或PPI与年龄、左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APFV和A/E(APFV/EPFV)呈正相关(P<0.01),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EPFV呈负相关(P<0.01),与收缩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②在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面,脉压指数与脉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PPI相关性似乎更好(r值更接近于1)。结论:脉压升高和脉压指数增大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下降,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早期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在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TI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0例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与常规脉冲多普勒(PWD)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比较。结果:2组间Ea、Aa、Ea/Aa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E、A、E/A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DM组Ea/Aa〈1者占55%(11/20)。E/A〈1者占15%(3/20)。结论:2型糖尿病(DM2)患者早期即可能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DTI新技术能够定量评价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优于传统的PWD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P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再以PP≥60 mmHg、脉压<60 mmHg分为2个亚组.结果 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24 h平均脉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PP≥60 mmHg组左室肥厚发生率较PP<60 mmHg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频谱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有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二尖瓣口舒张期充盈血流E峰峰值速度(VE)降低、A峰峰值速度(VA)增高、VE/VA比值(S/D)〉1,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后,再检测上述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VE、E/A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而VS、VA较治疗前的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60例CHF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X线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似,包括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5-25mg/d。定期来门诊随访,服药1a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判断疗效的终点事件为病死率及临床心功能状况。结果1a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46.7%和86.7%(P〈0.05);病死率分别为16.7%和26.7%(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心功能(NYHA分级)和心肌耗氧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未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未内径(LVESd)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恶化,LVEDd、LVESd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心脏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竹心康汤,疗程1个月。以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每分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即E/A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间心衰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CG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CO、FS、LVEF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A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竹心康汤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氯沙坦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联合应用是否可以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复发。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经电转复或药物恢复窦性心律的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每组89例。两组恢复窦律后均选用胺碘酮维持窦律,氯沙坦组以氯沙坦100~150mg/d作为基础用药,氨氯地平组以氨氯地平5~10mg/d作为基础用药,疗程为1a。观察两组患者1a内的房颤复发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量(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量(LAES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氯沙坦组房颤复发率比氨氯地平组明显降低(16.9%哪32.6%,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LAD、LAEDV及LAESV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氨氯地平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的LAEF均明显增加,且以氯沙坦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可以延缓左心房扩大,进而改善心房的电重塑与结构重塑,从而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王军  张秀凤  霍军  程会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3-13104
[目的]探讨白术、白芍水煎液对鸡离体空肠运动张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试验法,以鸡的空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为指标,将鸡的离体空肠置于恒温通气台式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4.00、8.00、16.00g/L的白术和白芍的水煎液,以观察白术和白芍对不同肠管运动张力的影响。[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白术水煎液使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运动增强:溶液浓度为4.00g/L时,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显著(P〈0.05),舒张张力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O.0t)。与用药前比较,白芍水煎液可使空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运动受到抑制:溶液浓度为4.00g/L时,舒张张力差异显著(P〈0.05),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白术水煎液能显著增强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而白芍水煎液明显抑制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二者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及其与盐酸贝那普利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ACE基因分型,并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8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WF)的变化。结果CHF患者的Ⅱ、ID、DD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7%、33.3%、35.0%,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8%、44.2%,患者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P〈0.01)。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后,DD基因型患者的NYHA分级及EDV改善值大于Ⅱ、II)基因型患者(P〈0.01)。结论CHF患者ACE基因分型与盐酸贝那普利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及血管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82例高血压患者及65例健康自愿者的心脏、颈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心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均增厚52例、左房扩大42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者有72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36例、肾段动脉阻力指数RI〉0.70者50例、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106 cm/s者67例,而对照组分别为5、17、12、11、14、15、22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心脏、颈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均出现异常表现者43例(52.4%),对照组均无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颈动脉内膜情况及肾动脉、脑动脉血流改变。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39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Vs、V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也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或0.01);R1异常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早期股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50例、正常健康人群35例。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实时跟踪描记股总动脉运动轨迹,记录各指标,包括内中膜厚度(IMT)、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脉搏波速度(PWVβ)等,所得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参数比较:高血压组Eρ、β、PWV8均升高(P〈0.01);AC降低(P〈0.01);两组间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中有15例局限性IMT〉0.9mm,对照组中有10例局限性IMT〉0.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早期股动脉病变,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脑康(PENTAL)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丹参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心脑康200mg,每天3次。疗程为20~30d。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缺损积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Ⅷ因子相关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抗原及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则明显升高,且患者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值、舒张末流速及平均流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只是在神经缺损积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其它指标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心脑康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原发性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及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ANCA表达。结果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ANCA表达的阳性率为36.1%(13/36),肾脏组织ANCA表达阳性率为47.2%(17/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4,P〉0.05),但血浆和肾组织中的ANCA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伴有高血压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组织ANCA表达的阳性率(71.4%,15/21)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13.3%,2/15)(P〈0.01),不同年龄、尿蛋白的高低则与ANCA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熟悉ANCA在狼疮性肾炎表达特点,有利于对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活动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B型利钠肽(BNP)值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名CHF患者(CHF组)和心功能I-Ⅱ级的167名对照者(对照组)的BNP值及使用心脏彩超检测两组LVEF值。比较分析两者BNP水平与LVEF值。结果CHF组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随着心功能级别的递增,LVEF渐下降,BNP渐升高。治疗半年后,CHF组患者LVEF值较前明显升高(P〈0.05),于此对应的是BNP值较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CHF患者LVEF值明显下降,伴有BNP值的显著升高。提示CHF患者血浆BNP值可作为快速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OLT)围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麻醉处理。方法:终末期肝病患者24例,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在无肝期P脚、MAP、CV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在新肝期即刻PAWP、MPAP、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AP下降(P〈0.01);术毕PAWP(P〈0.05)及MPAP(P〈0.01)继续维持较高水平;CA)在无肝期30min和新肝期即刻时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发生于无肝期和新肝早期。此期间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酸、补钙、补充促凝药物等措施,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情况。方法:将被检测者分为开角型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眼动脉(OA)、睫状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三支血管的收缩末期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对照组OA的Vmax、PCA的Vmean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辽东山区次生椿中具有典型性三种面积人工林窗(林窗I〉林窗2〉林窗3)为对象,对生长季初期林窗内部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舍水量(O,15cm,15-30cm)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林窗中央PPFD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且均明显高于昧内:三棘窗各点平均PPFD峰值出现在林窗中心,且北部高于南部;不同的林窗面积、林窗内不同位置及其交互作用时直射先指数(DSF)、散射光指数(ISF)、全光指数(GSF)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林窗的全光指数与其平均PPFD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林窗l、2的地温与其PPFD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林窗3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土壤上层含水量爱蛛窗面积因素影响显著(P〈0.05)。下层含水量受林窗面积影响不显著(P〉0.05);空气相对湿度随林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但在三林窗之间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林窗面积及林窗内位置的不同.使其小气候环境发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物种群分布等.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华毅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217-218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别于入院d2和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抽取血清作cTnI、CRP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54.1%,CRP超正常范围占78.4%。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21.6%(P〈0.01),CRP超正常范围占35.1%(P〈0.01)。结论: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时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此过程随心功能改善而改变.部分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董艳珍  刘茂春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53-54,149
用金银花、鱼腥草两种中草药的提取液拌饵投喂金鲫,在开始投喂药饵后的第31d测定金鲫免疫器官(头肾、脾脏)指数以及免疫器官溶茵酶活性。结果显示,投喂药饵30d后,免疫器官指数金银花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0.01〈P〈0.05),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达到0.415和0.721,鱼腥草组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溶菌酶活性用药组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0.01〈P〈0.05),且金银花组效果更好(P〈0.01),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分别达到243.92U/ml和64.87U/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