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和自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特别是褐飞虱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为严重,对我国当前水稻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核心种质及其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现有核心种质资源状况,结合我国水稻核心种质研究存在的问题,联系国外种质研究的新动向,提出我国水稻新种质研究中构建抗褐飞虱兼抗自背飞虱的核心种质,为解决我国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育种种质基础狭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水稻上为害较严重的害虫。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水稻品种的更替,杂交稻和迟熟品种的推广,施肥水平提高及气候因素,两种飞虱的种群水平不断提高,大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助。研究证实,白背飞虱、褐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并已明确我国的初始虫源主要来自国外地区。但在各稻区两种稻飞虱在早、(中)晚稻上主害代的虫源性质有所不  相似文献   

3.
李懿静  李春光  林英  王东  黄文 《广西植保》2007,20(Z1):69-71
稻飞虱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县1a可发生7~8世代,主害代是第3代(早稻)和第6代(晚稻);田间主要的稻飞虱种群有: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等,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褐飞虱、白背飞虱并重发生[1].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属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是我国发生普遍的水稻重大害虫,也是全州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州县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为褐飞虱Ni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rucifera(Horváth)。20世纪80年代以前,稻田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褐飞虱的数量呈下降趋势,白背飞虱的数量迅速上升,成为为害水稻的主要种群,并且发生程度加重,进入21世纪褐飞虱比例又攀升。笔者对全州县植保站30多年的灯诱数据和田间系统观察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包括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 和白背飞虱 Sogatalla fucifera Horvath)为我国水稻上的首要害虫。近十几年来,每年发生面积均在1.5亿亩以上,即使在防治的情况下,每年为害所造成的稻谷损失高达10亿公斤以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除我国两广地区南部及其以南  相似文献   

6.
稻飞虱是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褐飞虱及其不同虫态造成危害,为准确预测预报稻飞虱对水稻产量的损失提供依据,开展了这项研究。一、研究方法:1、盆栽试验:A、处理:试验设①白背飞虱小若虫(二龄);②白背飞虱大若虫(四龄);③白背飞虱长翅型雄虫;④白背飞虱长翅型雌虫;⑥白背飞虱短翅型雌虫;⑥褐飞虱小若虫(二龄):⑦褐飞虱大若虫(四龄);⑧褐飞虱长翅型雄虫;⑨褐飞虱长翅型雌虫;⑩褐飞虱短翅型雌  相似文献   

7.
秀山县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稻飞虱是秀山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频率高,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严重。秀山县稻飞虱优势种群为白背飞虱、褐飞虱.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2006年,稻飞虱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加之栽培管理条件及气候条件适宜.秀山县白背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hm^2.是继2001年之后连续第6个大发生年份。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达1.0万hm^2,是1998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著,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著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著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著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著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著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著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华南双季稻区水稻抗稻飞虱种质资源‘Rathu Heenati’(RHT)和广东省超级稻主栽品种‘玉香油占’上褐飞虱、白背飞虱及田间捕食性天敌的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和‘玉香油占’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1年内在华南双季稻区存在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晚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高于早稻,其中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数量要大于褐飞虱,而晚稻情况相反,褐飞虱的发生数量显著大于白背飞虱。当害虫虫口密度较低时,‘玉香油占’对上述两种害虫的控制作用与‘RHT’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当稻飞虱数量急剧增加,‘RHT’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显著强于‘玉香油占’。抗性水稻‘RHT’和‘玉香油占’田的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盲蝽和隐翅虫虫口密度均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aichung Native 1’田。捕食性天敌年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蜘蛛在3个品种水稻上早、晚稻各有1次发生高峰;盲蝽在晚稻有1次发生高峰,在早稻发生数量很低;隐翅虫在早稻有一个发生高峰,晚稻发生虫口密度较低。通过比较3个品种上害益虫口比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早、晚稻3个品种的害益虫口比均呈现“双峰型”,‘RHT’和‘玉香油占’对水稻害虫稻飞虱具有十分显著的控制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华南双季稻区抗虫品种的培育和改良以及与其他防治措施配套综合防控稻田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水稻白背飞虱是都匀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8年以来连年大发生.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白背飞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吸食水稻汁液。使水稻生长受阻,同时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媒介…。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大田期白背飞虱在水稻上传毒为害的重要措施嘲。目前用于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品种较多.为了解不同药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11年用7种药剂对白背飞虱进行了田问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1.
车琳  蒋沁宏  王也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3):233-241
为掌握我国水稻各产区害虫的发生形势和防控现状,为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11年来水稻五大产区(华中稻区、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东北稻区和华北稻区)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五大产区的害虫发生情况不同,二化螟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华北稻区整体发生较重;“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在华中稻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发生较重。水稻病虫害防控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应进一步提升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比重,推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在国内发生很普遍,也是我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八十年代初以来,白背飞虱的数量迅速上升,成为稻田飞虱的主要种群,笔者从1987年至1989年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就其种群上升的原因浅析如下:一、稻飞虱种群结构在我县的变化稻飞虱(包括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种群在我县的主害代是为害早稻的第3代,晚稻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13.
泸州地区稻飞虱监测预警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飞虱是四川南部稻区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泸州是四川稻飞虱的常发区,重灾区。20世纪80年代前,本地区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间隙暴发为害。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已取代褐飞虱成为本地区稻飞虱的主要虫种,暴发频率显著增加,到90年代几乎间隔1年大发生1次。2000年后,泸州南部稻区(叙永县、古蔺县及合江县南部)白背飞虱几乎年年偏重至大发生(表1),已成为影响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经济害虫,必须加强监测控制,减轻其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武陵山区,全县稻田面积23万亩,稻飞虱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8—15万亩,损失产量500—1000万斤。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南岭及其以南稻区杂交水稻和常规中迟熟品种大面积推广和种植,引起我地稻飞虱种群发生了几个新的变化:1.白背飞虱、褐稻虱始见期及迁入主峰明显推迟。2、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逐年加重。3、8月上、中旬褐稻虱主害时期,褐稻虱、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危害现象日渐突出。4、随着白背飞虱、褐稻虱种群发生数量高峰期的延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田间种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东省稻田发生的稻飞虱主要种群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种群的变化与水稻品种布局的改变关系密切。70年代主要种植感褐飞虱的常规稻,稻田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80年代大面积推广种植感白背飞虱的杂交稻,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90年代优质稻种植发展迅速,区域性品种布局发生了变化,以种植优质稻、常规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褐飞虱为主,以种植杂交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三个品系均种植一定面积的地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交替出现为害,互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为害诱导水稻防御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2种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差异,于室内测定了水稻在分别受褐飞虱或白背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时,其茉莉酸、水杨酸、乙烯、H_2O_2以及挥发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尽管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产卵雌成虫的为害均可以诱导水稻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和H_2O_2等防御相关信号分子以及一些水稻挥发物含量的增加,但是二者的诱导作用存在差异。水稻在受白背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时,茉莉酸的含量在3 h时就显著升高,12 h时含量达到最高;而受褐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时,6 h时茉莉酸含量才显著升高,72 h时含量达最高;并且在2种稻飞虱为害的3~48 h内,白背飞虱为害诱导的茉莉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受白背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24 h后诱导的水杨酸含量、为害48 h后诱导的乙烯含量、为害72 h后诱导的H_2O_2含量及为害24 h后诱导的挥发物释放量分别是褐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诱导的1.28、1.45、4.10和1.77倍。表明水稻能识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为害,从而做出针对害虫种类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并且水稻对白背飞虱产卵雌成虫为害所做出的防御反应比对褐飞虱的更强烈。  相似文献   

17.
系统调查研究了近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粤西双季早稻田中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在广东肇庆地区早稻种植区稻飞虱田间种群一般 5月上旬、5月底到 6月初出现 2个发生高峰。近年白背飞虱成为早稻上稻飞虱中的优势害虫。在当地水稻栽培品种中以茉莉新占、山溪占类品种稻飞虱发生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锐劲特防治水稻主要害虫最佳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成英 《植物医生》2002,15(4):29-30
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8月底到9月初,因此,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锐劲特对白背飞虱、褐飞虱、螟虫、纵卷叶螟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为了确定合理的防治策略,达到总体防治用药一次,既能防治白背飞虱、褐飞虱又能兼治螟虫的目的,2000年至2001年作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早稻稻飞虱发生量预测方法初探李锴员(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植保植检站413002)稻飞虱是为害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种类是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但褐飞虱对早稻的为害有上升趋势。早稻主要为害世代是第三代,晚稻是第四、五代。稻飞虱的发...  相似文献   

20.
王利兵  张占英  匡辉 《湖北植保》2012,(6):42-43,47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eifera(Horvath)。稻飞虱是一种喜栖高温高湿、低光照环境的害虫,早、中、晚稻都能受其为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造成严重灾害,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