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干旱区不同水盐处理对向日葵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美国油料向日葵G101为材料,研究在干旱区不同水盐处理对作物(油葵)的生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群体叶面积、叶片水势和产量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水盐处理下,轻度盐土结合(55%~65%)θfc的水分处理是适宜的。含水率在(65%~75%)θfc,含盐量在0.3%~0.5%时对油葵的生长及最终产量的形成影响不大,其叶面积指数、叶水势和产量与轻度盐土的分别相差5.90%、0.27MPa和5.92%。而含盐量超过0.5%时,高水分处理也对油葵的生长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产生严重抑制,其产量是轻盐土的57.39%,低水分处理减产率达62.32%。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是山西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主要为食用向日葵和油用向日葵。向日葵是喜温作物,但又耐低温,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很强,生育期85~130d,而且食用、油用或中间型品种很多,所以它能跨越较大范围,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工接种和田间采集、观察,对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列当为害情况、向日葵列当发生情况及列当对向日葵寄生部位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向日葵列当的产生是伴随向日葵的生长发育而寄生的,并随着向日葵的生长而不断寄生。列当的成熟时间也不一致,列当的寄生部位为土表5~10cm处,也是向日葵毛细根最为发达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油用向日葵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区种植广泛,为当地生产油料和生态休闲旅游观赏的主要高效经济作物。现结合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气候特点、土壤类型、适种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我国油葵栽培机械化程度等因素,提出本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 油用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高,几乎各种土壤上都能种植,从轻沙壤到重壤黏土,从偏酸性到盐碱性土壤都可以种植。选择前茬未种植向日葵作物,未喷施杀灭双子叶植物除草剂的非涝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的向日葵种子的分选问题,结合近红外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了根据向日葵种子内部含油率高低不同的自动分选系统设计开发。依据不同含油率种子在近红外光下的成像特征,将向日葵种子区分为两个级别。该系统由Labview计算机视觉系统、红外光发生器、图像采集卡、黑白照相机、40 W的环形灯、白色的照相纸及X射线图像处理工作站组成。运用所设计样机进行向日葵种子分选试验,结果表明: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较,本系统设计含油率分选准确,从而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向日葵种子分选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提高了向日葵种子的市场价格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盐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不同水平水盐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向日葵幼苗对水分、盐分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盐量低于0.5%的盐渍化土壤中进行节水灌溉是可行的。幼苗初期灌水方案的选取对其生长影响较小,苗期灌水量维持在(35%~45%)θfc即可。现蕾期的灌水量则制约株高的生长,此段时间适宜灌水水平为(55%~65%)θfc。盐分水平不同对向日葵种籽的萌发时间和出苗率影响不同,含盐量达到0.8%时,则超过其耐盐能力向日葵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盐碱土的效果,明确滨海农区向日葵生产适宜暗管埋设间距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研究设计10 m(S1)、15 m(S2)和20 m(S3)3种不同暗管间距和100%有机肥(100%OF)、75%有机肥+25%无机肥(75%OF)、50%有机肥+50%无机肥(50%OF)、25%有机肥+75%无机肥(25%OF)、100%无机肥(0%OF)和不施肥(CK)6种施肥处理,观测向日葵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和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全盐含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暗管间距下,25%OF施肥处理增产效应最为明显,而相同施肥处理下,S2间距向日葵产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处理以S2条件下25%OF施肥处理向日葵产量最高,达到3.82 t/hm2;有机肥施用比例提升有利于增加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施肥处理明显增加了向日葵植株氮素吸收量,S1、S2和S3间距下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8.1%~47.2%、8.6%~40.5%和8.8%~34.5%;向日葵氮素利用效率随有机肥比例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S2-25%OF和S1-25%OF处理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向日葵花盘发酵燃料乙醇酸解前处理获取还原性糖的工艺,以还原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5、反应温度100℃、硫酸质量分数2%和反应时间2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向日葵花盘酸解后还原糖含量达10.40%。  相似文献   

9.
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向日葵种植试验,分析了脱硫副产物改良苏打碱土对ESP、SAR、pH值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脱硫产物改良苏打碱土的合理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研究设4个脱硫副产物水平(18750、22500、26250和30000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脱硫副产物后各处理的ESP、SAR和pH值都明显降低,向日葵产量明显提高;经过2年的改良后,耕作层土壤的ESP、pH和SAR分别小于15、8.5和13,向日葵产量达到1100kg/hm2;脱硫副产物存在利用效率问题,实际选用的脱硫副产物用量应在理论计算量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1.32;对于碱化度较高的土壤,应选用分批连续施用的方式,以避免形成盐害。  相似文献   

10.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试验研究——以白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共设计了5个脱硫石膏施用水平(0、11.25、22.5、33.75、45 t/hm2).通过种植向日葵进行了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施用量试验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苗期向日葵在不同脱硫石膏施用水平条件下的出苗、株高、根重、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提高向日葵的出苗率,综合土壤pH值和全盐量以及向日葵的出苗和生长指标,初步得出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3.75t/hm2时,对重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最好,最有利于向日葵的出苗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覆盖及合理施肥种植技术在向日葵种植产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向日葵产业重点关注覆盖和施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分析了覆盖和施肥对土壤水热特性、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覆盖和施肥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向日葵农田覆盖与施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不同水氮组合对向日葵生长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河套灌区开展了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水氮组合对向日葵生长发育、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以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3个灌溉定额(W1、W2、W3)分别为135、180、225 mm;选用文丘里施肥器进行追肥,3个施氮水平(N1、N2、N3)分别为120、160、200 kg/hm2。【结果】施氮量对向日葵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达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水氮显著影响了向日葵干物质积累(P<0.01);在灌水定额W2和W3处理下,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的产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小,但在W1处理下,籽粒产量的变化情况与施氮量正相关;在不同灌水施氮处理下,向日葵的收获指数(HI)在0.476~0.603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在1.49~2.61 kg/m3之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吸氮量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结合灌区生产条件和环境气候因素,建议选择灌水量为180 mm且施氮量为160 kg/hm2的处理作为灌区滴灌条件下向日葵的灌水施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吕梁地区向日葵种植分布比较散乱、种植户观念落后、品种选择不科学、自繁自留种子比较普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迎茬比较普遍,以及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吕梁市农业技术站结合多年对向日葵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现状。向日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高产、优质、高抗病虫害的食用型杂交种;生产投入少;管理粗放,病虫草害严重;品种更新和成果转化速度慢,向日葵种子市场混乱,部分地区轮作制度不合理等。提出了我国向日葵育种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微润灌溉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微润灌溉在盐渍化灌区大田作物适用性,以向日葵为研究对象开展微润灌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润管埋深为20cm更能促进向日葵的生长,显著提高了向日葵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生育期向日葵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微润管埋深为20cm各处理优于埋深为10cm的各处理。微润灌溉各处理较对照产量分别提高了69.4%、50.6%、36.7%、35.8%、57.7%、37.3%、26.2%、10.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73.6%、79.9%、68.2%、60.4%、61.4%、64%、55.3%、30.9%%。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向日葵生产机械化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向日葵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向日葵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葵花,属菊科植物。向日葵在栽培中对土壤的选择并不严格,在瘠薄盐碱地上也能生长,特别是耐盐的能力比一般作物强。一般含盐在0.4%以下的盐碱地都可以种植向日葵,而且在盐碱地上种植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河套灌区中下游畦灌条件下盐渍化农田向日葵增产的适宜灌溉量与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溉水平180、195、210 mm(分别记为W1、W2、W3)和3个施肥水平450、525、600 kg/hm2(分别记为N1、N2、N3),研究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盐渍化农田向日葵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施肥可显著影响向日葵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高水高肥(W3N3)处理与中水中肥(W2N2)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向日葵株高生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高水高肥(W3N3)处理可显著促进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向日葵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对于增产而言,高水高肥(W3N3)、中水中肥(W2N2)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17.60%、14.78%;对于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而言,中水中肥(W2N2)、低水低肥(W1N1)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分别提高5.95%、6.3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经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寻优,初步得到适宜河套灌区中下游盐渍化农田向日葵较优的水肥管理措施为中水中肥处理,即灌水量195 mm(春灌120 mm,现蕾期75 mm),施肥量525 kg/hm2(基肥磷酸二铵225 kg/hm2,追肥尿素3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灌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油酸含量的油用向日葵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微咸水灌水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评价和分析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灌水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93.29%的灌水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客观性,可用于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的评价。河套灌区油葵微咸水灌溉的临界矿化度为3.5g/L,最适宜进行水分亏缺的时期为现蕾期。当微咸水矿化度处于较低水平时(<3.5g/L),微咸水调亏灌溉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较小。当微咸水矿化度达到3.5g/L时,最为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现蕾期灌80%充分灌溉的灌水定额,其他生育期充分灌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威胁孝义市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向日葵菌核病、锈病、褐斑病、黑斑病和霜霉病。根据对这几种主要病害的为害损失、病症特点及发病规律的调查,提出以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处理、加强农业技术措施为内容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