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8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敏感性检测,从中选择3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的菌株,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分别诱导成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按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LSI)推荐的方法测定了红霉素和环丙沙星对同一亲本的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测定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存在的情况下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的MIC变化情况。微量稀释法测定的MIC结果显示:在所选的6种抗生素中,氟苯尼考和氨苄西林对临床分离的38株猪链球菌的作用最好,抑菌率都为100%,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有一定作用,耐药率分别达39.5%(15/38)和28.9%(11/38),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差,耐药率达100%。浓度递增法成功诱导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其MIC值分别由0.001 8 mg/L上升至128 mg/L。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存在的情况下,抗菌药物对部分猪链球菌2型菌株的MIC值下降。结果提示:逐步增加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猪链球菌2型菌株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而且猪链球菌2型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河南郑州、许昌、周口等20个地市101个鸡场的161份疑似沙门菌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鉴定出33株沙门菌,且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药敏试验发现,33株分离株除对头孢曲松较为敏感(51.5%)外,对其他13种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为81.8%(27/33),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且表现为交叉耐药现象。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75.7%(25/33),对诺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占69.7%(23/33),对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占63.6%(21/33)。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同一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7~2009年内从广东省10多个地市分离得到的378株禽源大肠杆菌进行15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MIC),调查该区域禽类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演变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株开展MIC测试.结果显示临床分离株对多数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在30 %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药物的半数抑菌浓度( MIC50)和有效抑菌浓度( MIC90)水平高且保持逐年升高的趋势;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多集中在5~12耐,提示细菌的耐药能力逐渐提高.表明,广东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已经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应加强食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对六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源、猪源、人源、食品源的沙门氏菌进行了鉴定,对敏感菌株进行了耐药性诱导;并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和体外诱导的68株沙门氏菌的MIC,结果表明临床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61.8%(37/60),而且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牛支原体病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宁夏地区分离鉴定的74株牛支原体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恩诺沙星的MIC分布范围最小,MIC50与MIC90最小,其次是大观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试验菌株对大观霉素的耐药率最低(12%),其次为恩诺沙星(22%),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且相同(36%);肺分离株耐药性最强,关节液分离株次之,乳汁分离株最弱。[结论]恩诺沙星对牛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但易产生耐药性,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长;肺分离株耐药性最强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牛支原体的概率大且频繁使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艾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质控菌株ATCC25922和临床菌株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艾叶制剂提供基础,试验采用K-B法检测受试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检测其耐药性;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艾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质控菌株和临床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为耐药菌株,艾叶水提物对受试大肠杆菌菌株的MIC值为31. 25~62. 5 mg/m L,艾叶醇提物对受试大肠杆菌菌株的MIC值为6. 25~12. 5 mg/m L。说明艾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受试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分离株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特点,本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对肉鸡屠宰场117株弯曲菌分离株进行9大类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117株菌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的菌株占93.2%(109/117),对头孢氨苄耐药菌株占96.6%(113/117),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占比均大于89.7%(105/117),对碳青霉烯类及氯霉素类药物较为敏感,且94%(110/117)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有90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17、结肠弯曲菌73)检出了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进一步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其中20株aadEsat4-aphA-3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20株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中共有12株对庆大霉素耐药,MIC值最高为256μg/mL,共有11株对受试的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耐药,且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MIC值≥256μg/mL。表明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综上所述,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对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部分药物耐药性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空肠弯曲菌与结肠弯曲菌中均有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分布,且部分该耐药基因簇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畜禽养殖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弯曲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兽医临床分离的26株猪链球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猪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及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敏感菌株均占73.0%;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和盐酸多西环素,敏感菌株分别占57.7%和50.0%;分离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2.3%、69.2%、69.2%;此外,分离菌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磺胺嘧啶钠、复方新诺明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耐药率均为57.7%。分离的猪链球菌对部分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哈尔滨地区奶牛的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48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除1株为敏感菌株外,其余菌株对各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分离株中存在多重耐药现象,3耐及3耐以上的菌株占总菌株的53.19%;分离株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健康食品源动物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从3个规模猪场、2个鸡场分别采集58份肛门拭子、50份泄殖腔拭子,分离率100%。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四环素最为耐药,耐药率达96.55%;其次是氨苄西林、链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1.92%、59.85%、52.09%、50.99%、43.84%、37.81%;分离株对头孢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黏菌素较为敏感。研究表明,健康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合理选药,可不同抗生素交叉用药、协同用药,已达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4个动物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采集了214份粪便样品,经过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等分离鉴定出88株克雷伯氏菌,分离率为41.12%。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到的88株克雷伯氏菌进行了22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8株均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程度最高的是羧苄青霉素(耐药率为95.45%);敏感度最高的是阿米卡星(敏感率为77.27%)。88株克雷伯氏菌分离株均有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耐8~15种抗菌药物的菌株最多,有64株,占分离菌株的72.73%;耐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有63株,占分离菌株的71.59%。从不同动物园分离的克雷伯氏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来看,在所调查的4个动物园中,重庆某动物园(CQ)和北京某动物园(BJ)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间耐药率无差异(P>0.05);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间耐药率无差异(P>0.05);而北京某动物园(BJ)与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相比,其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重庆某动物园(CQ)与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相比,其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四川地区牦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并确定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采集了四川地区不同养殖场患呼吸道疾病牦牛肺脏、咽拭子、鼻拭子共127份病料组织,分离得到了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合PCR扩增法检测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4种药物耐药率较高,为65.12%~90.70%;对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大观霉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在20.93%~48.84%之间;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3药物的耐药率在18.60%~25.58%之间;多数筛选分离得到的菌株均呈现出多重耐药性,耐9、10种药物的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3.3%和20.9%。通过使用PCR扩增法检测分离菌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结果表明:blaTEM、blaSHV、sul2、sul3、floR 5种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在62.8%~69.8%之间;ant (3″)-Ⅰa、aph (3')-Ⅱa、aac (6')-Ⅰb、aacC2 4种耐药基因检出率较低,检出率在7.0%~20.9%;blaCTX-M、Mcr-1、qnrA、qnrS、rmtB 5种耐药基因未检出。综上所述,本试验中分离得到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携带有较多的耐药基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四川省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应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并通过药敏试验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从13个动物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采集了384份粪便样品,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后,并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53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9.84%。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得到的153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2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3株均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耐药性,其中,羧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5.42%,而亚胺硫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0.20%;且153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n≥2),其中1株的耐药数可达18种之多,耐2~12种抗菌药物的菌株多达123株,占分离菌株的80.39%。从不同动物园分离的沙门氏菌对22种抗生素耐药情况的方差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13个动物园中,不同动物园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16.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也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对30份奶牛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共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3株,遗传进化树关系显示分离菌株KP1、KP3与CP031810株、CP031562株、CP032185株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KP2则相对较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本研究为奶牛场针对该菌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鸡源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性和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蛋鸡新鲜粪便60份(雏鸡36只/产蛋鸡24只),通过分离培养、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耐药表型、耐药基因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和复方新诺明表现出高度耐药,耐药率范围为50.00%~100.00%,对奥格门丁、庆大霉素、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较低,耐药率范围为14.58%~27.08%,对黏菌素和美罗培南敏感;75.02%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表现为8重耐药,占10.42%。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aadA1、tetA、oqxA、oqxB、blaTEM和qnrB 等6种耐药基因,以及entB、wabG、uge和kfuBC 等4种毒力基因,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用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健康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西南宁市猪源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及致病力情况,在南宁市某生猪屠宰场随机直接从131头屠宰猪的肠道采集样品,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的方法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5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最后对分离株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31份屠宰猪的肠道中共分离到沙门氏菌45株,检出率为34.35%;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4株,甲型副伤寒杆菌2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45株分离菌株全部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中44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97.78%。45株沙门氏菌中有40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致病率达88.89%。这表明南宁市的屠宰猪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以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门氏菌在猪群中的污染和限制抗生素在养猪过程中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上海和河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情况,对采集自上海和河北两地的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进行克雷伯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选择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经革兰染色、镜检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采集自上海地区的100份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有18份乳样存在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8%;采集自河北地区的100份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有14份乳样存在克雷伯菌,分离率为14%;且上海和河北地区2017年下半年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克雷伯菌分离率均高于上半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对所测试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单一耐药菌株占21.88%,多重耐药菌株占53.13%,全部敏感的菌株占12.50%。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上海、河北地区奶牛发生的乳房炎是与克雷伯菌感染有关;且分离得到的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上应及时监控克雷伯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性变迁,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哈尔滨市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Lm)的污染状况及耐药状况.在哈尔滨市市场随机采集158份鲜肉样品,采用显色培养基分离,API试剂条和PCR鉴定等方法对样品中的Lm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Kirby-Barer法测定分离菌株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从鲜肉中共分离到Lm 23株,检出率为14.56%,其中鲜猪肉检出率最高,达20.00%(14/70);23株分离菌株中耐药菌株为22株,耐药率高达95.65%.这表明哈尔滨市鲜肉中存在一定程度的Lm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应加强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防止耐药菌株产生进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