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闫世平  周洋  庄柯 《绿色科技》2013,(5):295-297
结合国内某电厂脱硫系统中气-气换热器的运行现状和气-气换热器的本体特征,分析了GGH堵塞的原因,包括烟气挟带浆液、烟尘含量过高、设计不合理、吹扫或冲洗不正常等。通过研究GGH堵塞原因,结合GGH运行实际情况提出了GGH调整方案和运行控制优化方案,为提高GGH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2.
单轨车是运载设备,在负载和空载状态时单轨车系统有着不同的运行要求,单轨车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单轨车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单轨车总体机构设计方案,在考虑空载和负载两种载荷情况下,从整体上分析研究单轨车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钢包车运行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减少操作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基于西门子S7-200型PLC设计全自动钢包车控制系统,在常规电气控制基础上,引入了变频调速、激光测距等技术,提升了钢包车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需求、设计方案、硬件模块功能和软件编译思路,通过生产现场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钢包车运行定位准确率、操作故障率、控制响应时间等指标均达到自动化控制要求,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木材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结合木材细胞组成特点,采用高速旋转式磨削粉碎方法制取微纤丝,设计出制取微纤丝设备的整机,其包括主机部分、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蒸汽发生装置和电控系统等,针对制取微纤丝主机部分进行重点介绍,并对原料破坏细化过程,制取微纤丝的原理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微纤丝抽取工艺是采用木材锯末作为加工原料,将木材锯末放入通入蒸汽的进料漏斗进行蒸煮,高温高压蒸煮2h后,将蒸煮好木材锯末借助高温高压的蒸汽送入主机部分的研磨室内进行高速旋转研磨,在研磨室内进行激烈的研磨剪切和撞击细化,得到微纤丝。本项研究还分析论证制取微纤丝的可行性,为今后实验台的加工制造和微纤丝制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热与太阳能驱动汽车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和太阳能驱动汽车空调是一门新技术,目前还未见报道.木技术撇开传统汽车空调的核心部件-机械压缩机,采用化学压缩制冷.直接利用一次能源(余热热能)驱动,且几乎不需运动部件.小功率汽车发动机余热不够驱动空调系统,可以加以太阳能辅助驱动.节能环保,低碳高效,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原理、构造和自动控制三个方面上详细阐述了利用发动机余热和太阳能驱动的汽车新型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热风干燥毛竹帘的基础上,采用3~5 mm塑料多孔带作为毛竹帘的隔层,并添加微真空除湿系统,研究2种干燥方式对毛称竹帘干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5 mm塑料多孔带改进毛竹帘的隔层,增强了对流效果;采用微真空除湿系统及时排出滞留室内的湿热空气并回收其潜热,提高了对流换热速度,同时微真空有利于水分从毛竹帘中排出。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改进后的微真空除湿系统和多孔带干燥方式,不仅干燥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节能效果也比较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座椅悬架专家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强  冯海生 《森林工程》2010,26(1):41-44,64
为提高货车、工程车辆等座椅的减振性能,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代替座椅悬架中的被动阻尼器,构建半主动车辆座椅悬架系统。针对此系统,利用Adams建立了车-椅-人七自由度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设计了基于专家PID的控制器,并对整个系统进行Adam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策略能使系统较好地抑制垂直振动加速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丘陵地区林果快速集运系统,降低运输成本和鲜果褐变几率,实现节能减排、顺应车辆轻量化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基于摩擦驱动的轻质电动林业单轨车。该单轨车兼容轮毂电机直接驱动和调隙转向装置,省去了变速箱、离合器等装置,配装72V20Ah的锂电池供电,使得单轨车车体结构简单轻巧,轨道不需设置齿条,使得轨道部署方便且节约成本,在车体转弯时车轮受到轨道的压力能自由调节间隙。根据所设计的单轨车结构,建立车体转弯的接触模型,分析车体动力学模型和ADAMS仿真模型以验证该设计方案。结合设计参数及仿真试验结果研制样机,所得样机中单轨车车体质量减少50.54%、轨道质量减少22.46%。试验得出样机能通过20°坡道和最小转弯半径6 m的弯道,并通过电机自带的适配器将电机限速至30%和线性调速部件组合控制行驶速度在0.5~1.5 m/s范围内,提高了单轨车的运行效率。本研究所设计的轻质电动林业单轨车为实现丘陵山区的快速运输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持,为后续自巡航无人遥感电动单轨车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车筒竹热解及其竹炭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筒竹材热解工艺及其竹炭的基本性能,测定了车筒竹竹炭净化空气的性能.结果表明,车筒竹的热分解过程与毛竹相近,在制取车简竹竹炭时可以采用现有的毛竹炭烧制工艺和设备.采用机械炉烧制的502℃、542℃车筒竹炭及用特制箱式电阻炉制取的700℃、800℃、900℃车筒竹炭在空气净化方面性能均较优良,适合用于生产空气净化类吸附性产品.已开发成功车简竹炭微纳米炭雕.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槲皮素超细颗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以槲皮素、乙醇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6μm范围内的槲皮素超细颗粒;且操作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体积流率比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王琪  刘彬  相慧 《绿色科技》2019,(8):21-25
指出了海岸线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浙江省点多线长且类型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对浙江显得尤为重要,海岸线不仅是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和保障要素。近年来随着浙江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不断加大,近岸空间资源过度开发、海岸线无序利用现象日益加剧,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渐突出。前期海岸线保护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差别化管理模式,如何有效管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浙江省大陆自然海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大陆自然海岸线分类保护,整治修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提出了综合管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浙江省大陆自然海岸线综合管控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地域文化与乡土材料2个层面探讨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意象的表达策略;它并不是走仿古或复古的路线,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吸收优秀的地域文化,寻求精神文化与物质景观的契合点为目标,以期通过景观来凸显地域特色,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4种水性聚氨酯漆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漆料和基材类型、涂饰工艺对水性漆表干、实干时间和漆膜硬度、附着力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漆料的表实干时间及漆膜性能很大程度受成膜树脂本身性能影响;基材影响漆料表实干时间、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对漆膜耐磨性影响不大,漆料涂饰在樱桃木和水曲柳上的干燥速率最快,在樱桃木、沙比利和水曲柳上的硬度最佳,达2 H,在樱桃木、沙比利和红橡上的附着力最佳,达0级;涂饰工艺对漆料的表干、实干时间以及漆膜硬度、附着力、耐磨性的影响都不明显,3种工艺涂饰后漆膜硬度和附着力分别为2 H和0级,漆膜耐磨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地公园位置特殊、地貌复杂等原因,在城市快速的更新过程中出现发展停滞、地域特色缺乏、设计趋同等问题。以杭州市昌化镇南屏山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山地的风貌特征为基础,从山城架构、功能空间、景观风貌3方面入手,提出地域特色的表达策略,实现公园整体环境的优化升级,以期对同类型山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淳安县林业总场科技创新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0年,淳安县林业总场(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林业厅以上科技奖53项,在林木种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创新。完成30项专利和4项技术规范,涉及林下经济、森林防火、森林抚育、苗木培育、森林康养,特别是生态修复、经济林栽培等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多个领域。发表科技论文402篇,专著5部,在森林培育、生态保护、调查规划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当下,淳安县林业总场要以千岛湖林业生态安全和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科技创新薄弱环节补齐短板的工作力度,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国有林场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国有林场可持续而又充满活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村落景区基于宜居、宜业、宜游、宜文4个方面的更新策略。宜居即生态优先,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宜业即三产融合,调整产业结构;宜游即资源整合,塑造旅游品牌;宜文即继承保护,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以临安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实践为例,验证了所构建四宜策略的合理性,以期对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夏晶晶  徐斌 《福建林业科技》2019,(1):117-123,133
美丽乡村精品线指的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建设风景化的乡村。精品线集合"精品"打造与"线"性联系为一体,为打造景区化提供可能。现今精品线建设全面开展,但出现了"景观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为解决精品线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精品线实践提炼出UAR策略,以305省道渌渚段精品线为例,从"利用"、"活化"和"重生"这3个角度提升景观质量,提供乡村规划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磐安以湖南道县的中间型2年生厚朴实生苗为嫁接砧木,以收集的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贵州等种源地厚朴优树的枝条为接穗,用嫁接的方法开展了厚朴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嫁接苗中,来自湖南桑植、广西融水、湖南安化等3个种源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后新稍生长较旺盛;湖南桑植种源嫁接苗苗高、地径生长量突出,广西融水、湖北利川种源嫁接苗叶片生长较好,江西庐山种源嫁接苗根系生长较好,贵州习水、江西庐山、广西融水种源嫁接苗生物量较大;中间型厚朴与中间型及凹叶型厚朴嫁接亲和性较高,且嫁接苗生长良好,适合用嫁接方法对其种源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地方史志和相关资料的整理,通过绘图、统计等方法探究古代杭州山水城市的发展与洪旱适应性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杭州古城经历了择山水而居、治山水而兴、合山水而美的过程。在选址上杭州古城趋利避害,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在城市形态上,杭州古城积极地与周围山水环境相适应,营造了山水城相融的格局。南宋时期,杭州山水田园城共治模式形成,洪旱适应性建设日趋成熟,其中的生态智慧和美学智慧值得当今城市建设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杭州主城区19条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结构及频度,计算了各道路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共33种,隶属于24科31属。其中乔木12种,灌木为21种,樟(Cinnamomum camphora)与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的出现频率超过50%,分别达60.71%与53.57%。各道路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相差各异,多样性综合指数排名前10的为庆春东路(0.9570)>环城北路1(0.9428)>艮山西路1(0.9373)>天目山路1(0.9218)>文一西路(0.9162)>凤起东路2(0.9113)>天目山路2(0.8958)>环城北路4(0.8462)>环城北路3(0.8288)>环城北路2(0.80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