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核、两屏、三带、六星、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并探讨生态网络、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森林长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滋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城市特色分析和评价,明确了规划期限、范围、目标及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一城、两轴、三区、四水、多廊、群点"为框架的松滋市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体系和5大配套工程,以期为我国森林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与《河南省省级森林县城评选考核办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汤阴县35项指标中有25项已达标,10项不达标。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定位为"人文古县,绿色汤阴",以建设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城市为目标,构建"一心、一核、一轴、三带、三区、多点"的森林网络结构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保障建设四大工程阐述汤阴县省级森林县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5.
蒋静 《绿色科技》2022,(6):172-174,178
凯里-麻江中心城区是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黔东南中心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根据"凯里-麻江"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对供水量的需求进行预测计算,通过各个产业需水量计算出该区域2025、2030、2035年总需水量为:15543万m3、19101万m3、21969万m3.因此,大力...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威县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福利、提高生态意识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构建功能完备、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任务,突出以农业为主体的平原地域特色,融合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扩展绿色生态空间,完善森林生态网络,提升城乡生态品质,繁荣森林生态文化,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努力将威县打造成冀南大地上的绿色明珠,为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临沧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目标,结合《临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二网、三廊、八片多点"总体布局,将创建工作项目化、具体化,着力推动七大工程的实施。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沿江、沿路、沿边"三线"区域为重点,依托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陡坡地生  相似文献   

8.
在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永康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分析永康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二屏、三廊、九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网络、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山、水、绿、城"互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9.
正永州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生机勃发的森林城市。2011年,永州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并于2015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授牌国家森城市。作为湘江的源头,永州森林建设不仅关系到永州人民的幸福,更事关整个湖南的生态。创森成功并不意味着"国家森林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就留在了永州,留住这块金字招牌,巩固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是自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宝鸡市为例,在广泛深入分析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宝鸡多样性生态圈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其林业建设存在问题和建设潜力的具体分析,从城市森林规划实证性与规范性兼顾原则出发,提出了"一轴、两山、三网、多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梳理保亭县地理区域特征、特色文化及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对森林城市创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命共同体、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师法自然"作为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理念,在空间结构上提出"一心两点三区四水多核多星"的森林城市生态体系。作为海南省首个创建森林城市的城市,为其他热带海岛城市创建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13.
系统回顾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森林城市建设相关的论述,提出了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指导森林城市建设.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目标;把"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家园"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把"建设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为森林城市建设最重要的社会服务目标;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林...  相似文献   

14.
对临沧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从市域和城市主城区2个层次,分别探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的规划思想和布局理念,将市域城市森林网络体系构建成"一核、二网、三廊、八片多点"的森林景观格局;按照"基质—斑块—廊道"的生态体系,将城市主城区布局为"一轴、五片、绿网纵横"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并详细阐述市域和城市主城区2个层次森林体系布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昆明市2008年全面启动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和市域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森林昆明"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2013年9月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主要做法是坚持和发展了三个创新。创新思路,以科学规划引领森林城市建设为科学规范地推进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昆明市编制了《昆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以市域森林生态资源为基础,确立了"城乡统筹、政府主导;生态优先、师法自然;林水相依、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开展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在对湖北省咸宁市的生态格局、林业产业格局和森林文化特色等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咸宁市森林城市建设"一心、五翼、二廊、三带、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并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支撑体系四大工程框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使规划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昌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两屏、五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四大建设规划体系,确定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为:"山水森林县、绿色宜居城"。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平利县的地理、社会、森林资源等基本情况,通过分析其森林城市的建设潜力,包括森林资源质量提升、绿化面积增加、生态产业发展富民三方面的潜力,对平利县提出了建设省级森林城市的规划愿景、目标及规划布局,以形成“一核,两横两纵,三园、多廊多点”的城市森林生态空间体系,最终建成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河南省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确立了以“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为主的建设理念和“一心、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多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支撑保障4方面,阐述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内容,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提高森林质量,让更多的森林进城、环村,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宜居度。  相似文献   

20.
正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创新行动,也是致力于"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重要宣传实践活动。7月20日至23日,本刊记者在4天的时间里对北京平谷、河北承德和秦皇岛三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平谷区争创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7月20日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平谷,正赶上京冀地区大到暴雨,当时风大雨急。记者一行先后参观了马坊森林小镇小龙河湿地公园、京平高速路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