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实现优良林木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优良性状保留,为林木扩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和机理研究等提供材料。但其仍存在诱导率低、褐化现象严重、愈伤分化困难和再生植株生长较弱等问题。文中从生理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体胚发生机理,包括内源激素含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等,并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对未来林木体胚发生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林木体胚发生体系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2种早实核桃高效和稳定的体胚发生体系,为离体快繁技术及其基础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也为核桃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实生核桃‘林早香’和嫁接核桃‘中林6号’花后42~77 d的幼胚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统计体胚诱导率,筛选体胚的最佳诱导时期;统计多次继代的体胚畸变率,并筛选最适ABA调节浓度;选取发育成熟的体胚进行饱和NH_4NO_3溶液脱水处理,分别处理0、24、48、72、96和120 h后统计失水量和转株率,探讨脱水程度对体胚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发育时期对体胚发生至关重要,以‘林早香’和‘中林6号’幼胚为外植体进行体胚诱导,最佳诱导时期分别为花后约49 d和56 d,体胚诱导率分别为88.32%和86.67%。体胚经多次继代培养后产生较高畸变率,适量ABA处理不仅降低体胚畸变率,且提高体胚发生率,最佳ABA调节浓度为1.0 mg·L~(-1)。随着体胚脱水时间的延长,体胚失水量逐渐增加,植株再生率先升高后降低,脱水72 h时,‘林早香’和‘中林6号’的体胚萌发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6.67%和53.33%,此时失水量分别为38.73%和40.56%。[结论]早实核桃幼果发育过程中,合子胚的体胚发生率随着发育时期变化,适宜发育时期是提高体胚诱导发生的关键;适量ABA在体胚多次继代培养过程中对畸形胚起重要调节作用;适度的脱水处理对核桃体胚再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细胞胚胎发生作为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繁殖和保护策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NA甲基化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与转录沉默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是控制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开展基于DNA甲基化的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对于调控体胚发生、林木改良和种质资源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林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变化情况、DNA甲基化与体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去甲基化剂(5-氮杂胞苷)如何调控林木体胚发育及DNA甲基化如何调控相关基因转录、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建立有效的楸树遗传转化体系,为今后楸树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农杆菌EHA105介导以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而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楸树基因组中。【结果】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梯度浓度的卡那霉素(Kana)进行选择压力筛选,在添加了60 mg·L~(-1)Kana的1/2 MS培养基中,楸树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0.00%,存活率仅为5.71%,因此确定60 mg·L~(-1)为遗传转化的选择压。采用正交设计L18(37)进行农杆菌介导的楸树遗传转化试验,通过GUS化学组织染色统计瞬时表达率,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预培养时间为2天,采用农杆菌菌株EHA105、菌液浓度OD600值为0.7、添加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300μmol·L~(-1)、侵染时间为10 min,共培养时间为5天的条件下,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且对转化效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是乙酰丁香酮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对浸染后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8个月的筛选培养,共获得32个抗性组织团,对其中15个增殖较多的抗性愈伤组织进行PCR检测,表明86.67%的抗性组织团中有外源基因整合到楸树基因组中。内源激素水平会对植物体细胞胚分化产生影响,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促进体胚发生,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体胚发生有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内源激素可知,转基因的抗性组织中内源CTK和ABA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而内源IAA和GA则显著高于野生型胚性愈伤组织,推测内源激素水平可能是转基因抗性组织体胚分化能力比较差的原因。【结论】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对筛选获得的15个抗性愈伤组织进行PCR检测,其中13个抗性愈伤组织中有外源基因的整合。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楸树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难以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植物磺肽素(PS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物质,具有促进单细胞的分裂增殖等生理功能.以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来源的体胚发生体系为材料,探索PSK-α在植物体胚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PSK-α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有利于胚性细胞的形成.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初期添加0.1 mg·L-1的PSK-α可提高未成熟胚的脱分化率并能有效改善培养细胞的状态;0.5 mg·L-1的PSK-α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殖;体胚形成后期添加0.8 mg·L-1的PSK-α利于其正常发育以及再生植株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和优化火炬松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为火炬松优良基因型体胚繁育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火炬松优良基因型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从基因型、球果采集期、基本培养基、植物外源激素组合及浓度等方面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选取增殖效果好、具有胚性胚柄细胞团(ESM)的胚性愈伤组织开展体胚成熟的正交试验,选择发育正常的子叶胚进行萌发,8周后移栽。[结果]基因型、球果采集期、基本培养基和外源激素(PGR)组合及浓度等因子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火炬松6种基因型中荣山5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3.33%;处于裂生多胚期的合子胚为外植体的最佳采样期(7月20日左右);6种基本培养基中,在DCR基本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40.00%;不同PGR组合及浓度中,以0.5 mg·L-1 6-BA+1.0 mg·L-1 2,4-D+2.0 mg·L-1 NAA+5.0 mg·L-1ABA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0.00%。胚性愈伤组织在基本培养基MLP上培养1...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针叶树体胚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探究外源激素对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不同培养阶段的影响,优化日本落叶松的体细胞胚发生条件并提高体细胞胚的质量,为研究外源激素调控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的生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为落叶松的规模化繁育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首先确定生长曲线的延迟期、对数期和平台期,然后根据生长曲线,采用正交设计研究胚性胚柄团在2,4-D 0.15、0.30、0.50 mg·L-1、6-BA 0、0.15、0.30 mg·L-1和ABA 0、0.50、1.00 mg·L-1浓度下培养7天、14天、21天的鲜质量增长情况和14天的体胚发生能力,采用析因设计研究悬浮细胞在2,4-D 0.15、0.30、0.50 mg·L-1和6-BA 0、0.15、0.30 mg·L-1浓度下培养7天、14天、21天的细胞鲜质量增长情况和14天的体胚发生能力,结合鲜质量增长和体胚发生能力2种结果确定胚性胚柄团增殖和悬浮细胞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最后,以不含GA3、IAA的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对照,分别研究了GA3和IAA 0、10、20、30、40 mg·L-1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7、14、21天分别处于日本落叶松胚性胚柄团增殖和悬浮细胞生长的延迟期、对数期和平台期。在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2,4-D、6-BA、ABA对胚性胚柄团增殖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的激素浓度是2,4-D 0.15 mg·L-1+ABA0.50 mg·L-1;在悬浮培养阶段,2,4-D、6-BA组合对悬浮细胞生长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激素浓度是2,4-D 0.15 mg·L-1+6-BA 0.15 mg·L-1; GA3、IAA对成熟子叶胚的数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10~20 mg·L-1GA3或IAA时成熟子叶胚数量显著升高,而更高的GA3或IAA浓度将会抑制体胚发生。【结论】外源激素可有效调控日本落叶松的体细胞胚发生,适宜增殖阶段胚性胚柄团增殖和体胚发生能力保持的激素组合为2,4-D 0.15 mg·L-1+ABA 0.50 mg·L-1,适宜悬浮培养阶段细胞生长和体胚发生能力保持的激素组合为2,4-D 0.15 mg·L-1+6-BA 0.15 mg·L-1,添加GA3或IAA 10~20 mg·L-1可以显著提高成熟子叶胚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植物体细胞胚胎(SE)发生作为上世纪中叶以来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之一,相比其它无性繁殖方法,具有诸多优势。松树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林树种,松树SE研究是开展松树育种与繁育的热门领域。文章综述了松树SE的研究历程,对松属树种的SE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详细阐述了体胚发生技术在松树新品系选育(包括无性系林业及遗传改良)、苗木扩繁、遗传转化及杂种后代胚拯救方面的应用实例,以期为SE技术在松树上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体细胞胚胎发生在林木树种大规模繁殖上的应用及其自动化体系的构成,并阐述了体胚发生在低温保存、人工种子、基因转导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核桃体细胞胚发生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总结了核桃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进展,列表统计已报道的核桃5个种和3个杂种体细胞胚发生的外植体与诱导条件,重点论述了影响核桃体细胞胚发生与次生胚发生的因素,介绍了核桃体细胞胚萌发与转化的方法。还总结核桃转基因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用核桃体细胞胚发生系统进行外源基因转移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及培养基中氮源和无机盐浓度对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调控技术体系,为白刺花种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白刺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生长调节剂2,4-D(1.0、2.0、3.0、4.0 mg ·L -1 )、NAA(0、0.5、0.8、1.0 mg ·L -1 )、6-BA(0.2、0.5、1.0、2.0 mg ·L -1 )和TDZ(0、0.2、0.5、1.0 mg ·L -1 )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NAA(0、0.2、0.5 mg ·L -1 )、6-BA(0、0.5、1.0 mg ·L -1 )和TDZ(0、0.2、0.5 mg ·L -1 )组合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作用,筛选最优生长调节剂组合;并研究培养基中KNO 3和NH 4NO 3比例对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及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1/5MS 、1/4MS、1/3MS、1/2MS)对体细胞胚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体细胞胚发育及成熟萌发条件。【结果】白刺花叶片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 + 2,4-D 3.0 mg ·L -1 + NAA 0.5 mg ·L -1 + 6-BA 0.2 mg ·L -1 + TDZ 1.0 mg ·L -1 +蔗糖40 g ·L -1 +琼脂7.0 g ·L -1 ,诱导率为42.0%。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最佳的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为MS + NAA 0.5 mg ·L -1 + 6-BA 1.0 mg ·L -1 + TDZ 0.5 mg ·L -1 +蔗糖40 g ·L -1 +谷氨酰胺100 mg ·L -1 +琼脂7.0 g ·L -1 ,体细胞胚发生率为78.46%,总胚数为对照的3.6倍;MS培养基中,KNO 3浓度提高1倍、NH 4NO 3降至1/2时,体细胞胚发生率可提高至91.33%,总胚数为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的1.4倍;1/3MS培养基有利于体细胞胚的萌发,萌发率为82.75%,幼苗长势良好,单株平均鲜质量为76 mg,幼苗驯化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白刺花叶片接种于添加2,4-D、NAA、6-BA和TDZ不同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2,4-D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态和质地有较大影响。TDZ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形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组合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对体细胞胚的形成和发育具有调控作用,降低MS无机盐浓度可提高体细胞胚萌发率,本试验体系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体胚不同发育阶段、大量元素和维生素C、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移栽基质对体胚苗萌发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雷型胚萌发效果最好;3/4 MS培养基较适合体胚苗的萌发;Vc有利用保持体胚苗维持正常形态。不同基因型体胚苗萌发差异较大,基因型1×5002萌发效果最好,成苗率为84.26%;而1×4088仅有13.24%。KT 0.1 mg/L+IBA 0.1 mg/L有利于促进体细胞胚的萌发。不同基因型体胚苗移栽存活率有差异,黄心土较混合泥炭土更适合体胚苗移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受多重因素影响。为了完善樟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技术,提高其遗传转化效率,满足樟树用材的需要。【方法】本研究以樟树未成熟种子为试材,探讨了预处理、不同采种时间、活性炭、肌醇及激素浓度对樟树胚萌发早期的影响,并对不同种源樟树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分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预处理对樟树幼胚萌发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的采种时间对胚萌发率和平均出芽数影响很大;随着活性炭浓度的升高,胚萌发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肌醇浓度对樟树幼胚萌发率和平均出芽数均无显著性影响;对6-BA、NAA、IBA和链霉素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为:6-BA> NAA>链霉素> IBA;长沙和郴州种源樟树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6.67%,但生长情况最好的是长沙和岳阳种源胚性愈伤组织;岳阳、郴州、醴陵、长沙、怀化、娄底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发生最大诱导率分别为56.41%、42.31%、48.96%、64.71%、63.25%、56.31%;各种源樟树生根率良好,长沙种源有最高生根率89.25%,郴州和醴陵种源樟树最佳生根激素配比为1 mg/L IBA+0.1 mg/L IAA,其余种源生根最适激素均为1 mg/L IBA+0.1 mg/LNAA。【结论】浸泡处理不利于幼胚后期生长发育;附加150 mg/L的活性炭,培养基褐化率较低;6-BA对幼胚早期萌发占主导作用;实验时选择7月未成熟合子胚的长沙种源樟树最佳。  相似文献   

16.
栓皮栎体胚的增殖、成熟和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栓皮栎实生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调查碳水化合物、渗透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胚增殖、成熟和萌发的影响,建立体胚增殖、成熟和萌发的培养基方案.叶片外植体在附加1.0 mg·L-1NAA和0.5mg·L-1BA的起始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前胚性团块.这些胚性团块在增殖培养基上培养6周,在附加1 mg·L-1BA、0.25 mg·L-1NAA和3%蔗糖的MS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将单个体胚转接到成熟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蔗糖浓度对栓皮栎体胚成熟以及后续的萌发有显著影响.成熟培养基中附加5%的蔗糖,体胚成熟率和萌发率分别达到63.5%和33.8%.虽然在成熟培养基中附加ABA有利于体胚成熟,但对体胚的进一步萌发没有促进作用.为了提高萌发率,成熟体胚在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萌发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及进行预冷处理.成熟体胚4℃冷处理没有促进胚根和上胚轴的发育萌发.在附加0.5 mg·L-1BA和0.25 mg·L-1 IBA的1/2 MS萌发培养基上,体胚萌发率达到65.9%,再生植株转化率达到9.4%.  相似文献   

17.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年国内外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的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入和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今后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方面应加强以下五方面工作:1)珍稀优异种质规模化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和应用;2)林木成年优树的复壮及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系统建立;3)进一步加强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4)进一步扩大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体系建立的树种数量;5)加强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系统在林木转基因方面的应用技术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步骤;影响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因素。展望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提出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A high-efficiency somatic embryogenesis protocol of Japanese larch (Larix leptolepis Gord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our investigation. Calli were induced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of female cones of L. leptolepis and then subcultured regularly on to a modified Gupta and Durzan (DCR) basal medium for 5 years. Embryogenic tissues showed distin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omatic embryo development when 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a maturatio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abscisic acid (ABA) com-pared with the morphology in a medium lacking ABA.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polyembryony was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during early embryogeny and somatic embryos at later stages showed normal histodifferentiation. In addition, hist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bundant starch granules and proteins accumulated in mature embryos, indicating that the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of normal plantlets from somatic embryos on hormone-free germination me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