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口腔和泄殖腔对SPF鸡人工感染传染性鸡法氏囊病毒(IBDV),于感染后12、24、36、48小时观察法氏囊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对法氏囊组织中淋巴滤泡和主要细胞成分的变化进行生物统计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染性法氏羹病毒感染初期可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中胚层来源的细胞,特别是前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2.
120只无IBDV母源抗体的雏鸡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分别于第1、2、3、4周龄时感染IBDV,或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感染,以后分2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进行免疫。结果发现,首次免疫后第14d,法氏囊、胸腺和脾脏中的浆细胞、TANAE+及淋巴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第14d各指标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二次免疫对照组。表明感染IBDV的雏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首次免疫呈严重的抑制状态,而对二次免疫仅有轻微抑制作用;同时证明,IBDV在引起体液免疫抑制的同时还能引起细胞免疫抑制,而且感染日龄越小,免疫抑制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消毒劲对鸡IBDV杀灭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与1%消毒劲作用,30分钟后接种鸡只,鸡只临床未见异常,法氏囊组织切片也未病变;感作时间少于30分钟接种鸡只,法氏囊组织均出现病变,部分鸡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发病鸡舍用1%消毒劲消毒后,证实IBDV对健康鸡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4.
用单克隆抗体双抗体ELISA法检测自然发病鸡和人工感染鸡的法氏囊及其它脏器和IBDV细胞毒,病鸡的法氏囊IBDV检出率约100%,其它脏器较低,IBDV细胞毒毒价明显低于组织毒。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新城疫(ND)2次免疫及强毒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巨噬细胞(MФ)和淋巴细胞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DV感染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对对ND苗的2次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提示BDV所致的免疫抑制不是可逆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sRNA核酸提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免疫沉淀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用差速离心法从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分离IBDV,再从分离的IBDV中抽提dsRNA。在dsRNA提取物受DNA降解产物影响时,可用DNaseⅠ消化去除,核酸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新城疫(ND)2次免疫及强毒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巨噬细胞(MΦ)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BDV感染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对ND苗的2次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提示BDV所致的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8.
120只无IBDV母源抗体的雏鸡机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分别于第1,2,3,4周龄时感染IBDV,或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感染,以后分2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进行免疫。结果发现,首次免疫后第14d,法氏囊,胸腺和脾脏中的浆细胞,TANAE^+及淋巴细胞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第14d各指标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二次免疫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采用DNA重组技术和蚀斑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制备了鸡生长抑制因子(SS)免疫原,与鸡传染性IBD、ND免疫原共同高免健康产蛋鸡,使其卵黄中产生高效价的抗鸡SS、IBD、ND抗体,利用含高效价的卵黄制成鸡抗病促生长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人工感染的IBD鸡治愈率为97.5%,预防保护率98.4%;对流行区自然感染的IBD鸡治愈率96%,预防保护率97%。对健康肉仔鸡应用,可使其育成出栏时间提前3天,每只平均比对照增重135.7g;饲料转化率提高8.37%。  相似文献   

10.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3重组质粒DNA及其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油乳剂苗肌肉注射14日龄仔鸡,免疫后14和21d测定血清ELISA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1d用IBDV南京野毒株攻击。结果显示:(1)VP2基因重组质粒DNA除可诱导产生较高的ELISA抗体外,还可明显降低仔鸡IBDV攻击所引起的急性发病率和死亡率;(2)VP3-GST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全菌裂解液可较早地诱导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透射电镜连续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人工感染雏鸡后不同时期法氏囊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法氏囊内SIgM,SIgG,SIgA3种抗体生成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液中IgM,IgA,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了严重变性、坏死,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溶解,线粒体溶解呈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溶解,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上皮细胞等细胞的胞浆中可见不同类型和排列方式的病毒粒子。IBDV感染后法氏囊内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中抗体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雏鸡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2.
用核酸的组织化学方法,对东北马鹿脾脏T、B淋巴细胞及其DNA和RNA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马鹿脾脏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脾索中;T-淋巴细胞分布在脾小结外周、动脉周围淋巴鞘、边缘区和椭球内。DNA存在于T、B淋巴细胞核内.RNA存在于胞浆中。东北马鹿脾脏白髓不发达,脾小结未见生发中心。红髓发达,脾窦宽大。椭球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脾小梁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树舌多糖在小鼠脾淋巴细胞上的定位,应用胺化还原法在树舌多糖(GAP)的还原性末端连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取代度,xCELLigence RTCA DP全自动实时细胞分析仪检测GAP荧光标记前后生物学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的GAP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观察GAP在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在荧光标记GAP (FITC-GAP)前后的细胞毒活性不变,并且其荧光取代率为0.9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小鼠脾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的荧光信号强度与FITC-GAP加入量成正相关,荧光显微照片显示GAP定位于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并可转运至细胞核.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后,1~8周外周血液的 ANAE~+淋巴细胞(T 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其血液中 ANAE~+,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雏鸡,表明其细胞免疫机能降低;4周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其 ANAE~+淋巴细胞数量呈一过性降低,变化不如1日龄感染雏鸡明显,说明 IBDV 对雏鸡存在感染年龄差异;对 ANAE~+淋巴细胞绝对数的检测较百分比能更真实地反映 IBD 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与DT40 sIgM λ轻链的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sIgM λ轻链在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靶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DT40细胞sIgM λ轻链与IBDV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蛋白表达、VOPBA试验、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检测了sIgM λ轻链及DT40细胞结合IBDV的能力。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多种不同毒株的IBDV,这种结合与病毒毒力无关;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DT40细胞可以结合IBDV,这种结合能够被sIgM λ轻链特异性单抗有效阻断。研究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是DT40细胞膜表面上IBDV的重要结合位点之一,这为进一步利用DT40细胞研究IBDV感染B淋巴靶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对1日龄感染和未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雏鸡接种ND疫苗后,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等免疫器官组织中的各型浆细胞、ANAE~+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感染IBDV雏鸡接种ND疫苗后,无论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胸腺),还是外周免疫器官组织(脾、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中浆细胞总数和成熟浆细胞数、ANAE~+淋巴细胞总数和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数量,与未感染IBDV对照组雏鸡比较,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减少。所得结果揭示,1日龄雏鸡感染IBDV后,其免疫器官组织对ND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P)对正常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其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后培养活性的影响,并用Griess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试验结果表明:25~400μg.mL-1的SP能协同伴刀豆球蛋白(ConA)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400μg.mL-1的SP显著促进脂多糖(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SP提高正常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段的NO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SP提高PRRSV感染的猪脾细胞体外培养分泌NO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培养8 h时200μg.mL-1SP、12 h时100~400μg.mL-1SP、24 h时100μg.mL-1和400μg.mL-1SP均能显著地促进NO分泌(P<0.05)。400μg.mL-1SP极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猪脾细胞分泌IL-2(P<0.01),100μg.mL-1和400μg.mL-1SP显著促进PRRSV感染猪脾细胞IL-2和IFN-γ的分泌。结论:马尾藻多糖通过促进猪脾细胞增殖和分泌NO、IL-2和IFN-γ来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雏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后,不同阶段免疫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病理形态学变化作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IBDV人工感染雏鸡后,攻击的靶器官是法氏囊,致法氏囊萎缩坏死。同时,对脾脏、胸腺、盲肠扁桃体及哈德尔氏腺等免疫器官组织亦造成一定的损伤。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早期各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出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核变形、溶解,淋巴细胞坏死和崩解等变化,并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及盲肠扁桃体网状细胞内发现病毒粒子。受损的免疫器官组织能够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 IBDV-MA5787对雏鸡的致病性,本试验采用解剖学、组织学、电镜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对2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 IBDV-MA5787(内蒙株)后不同时期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IBDV 攻击的靶器官是法氏囊,首先引起法氏囊急性炎性水肿,而后发展为坏死性炎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另外也引起睥、盲肠扁桃体、胸腺、肝、肾和心脏等器官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该病毒主要损害体液免疫。内蒙毒株毒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Garlic (Allium sativum, Liliaceae) has been safely used for more than 5000 years, and research on garlic extract is rapidly increasing because of its multiple biological functions. The in vivo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arlic mixture (GM, water-soluble extract) on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infected specific pathogen free male white leghorn chicken were examined through histopath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5 mg·kg1 BW GM (Group GM1) on bursal lesions after IBDV infection. In particular, protein expression of IBDV in the bursa decreased in Group GM1, indicating that GM administration decreased IBDV replication in the bursa. Furthermore, immunoglobulin M- and A-bearing B lymphocy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7 days post infection in bursae in Group GM1 (P<0.01), suggesting that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5 mg·kg1 GM offers moderate protection against B cell destruction after IBDV infection. During infec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bursal interferon gamma (IFN-g) increased and peaked in Group GM1 earlier than in Group T (IBDV-exposed), demonstrating that GM administration prompted the production of IFN-g to protect against IBD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