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马立克氏病(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与雏鸡免疫的免疫保护力。检查其鸡胚免疫的安全性,探索MD的免疫性质和免疫发生规律。本实验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18只龄鸡胚免疫鸡。1日龄雏鸡免疫鸡和非免疫对照鸡不同时期MD强毒攻击后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检查。并对各组未攻毒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进行了动态观察。对各组淋巴器官的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了统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与雏鸡免疫比较,能促进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提前获得免疫保护力,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不引起MD病变,是安全的:MD免疫以T淋巴细胞为主,同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用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对18日龄鸡胚免疫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中的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浆细胞数量明显高于1日龄雏鸡免疫组,而后者又高于未免疫对照组。表明18日龄胚胎免疫比1日龄雏鸡免疫能更早地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能更早地促进免疫器官的免疫成熟。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感染禽流感病毒抑制鸡的细胞免疫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只禽流感阴性健康从肉鸡随机均分为2组,严格隔离饲养;在26日龄全部进行ND油乳剂苗肌肉注射免疫,在30日龄试验组接种禽流感病毒,对照组仅接种健康鸡胚尿囊液,以探讨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显著降低,试验组出现脾、胸腺及盲肠扁桃体的出血性变化;经新城疫油乳剂苗免疫后10d和15d,试验组血清中抗NDV的HI抗体水平虽然稍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而且法氏囊未出现可见病变。表明该病毒具有显著抑制鸡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对鸡的体液免疫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不同的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疫苗接种方法的比较,得出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免疫方法。方法:选取孵化示范基地,孵化5组试验鸡群,每组100羽,试验组分别采取出生1日龄免疫、18日龄鸡胚免疫、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鸡胚免疫+出生二免、空白对照,自60日龄起对试验鸡群抽样开展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病理检测等试验室检测工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个疫苗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效价、IFN-γ、IL-4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MD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其中,以18日龄鸡胚免疫和鸡胚免疫+出生免疫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鸡胚免疫技术能有效提高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9只,6—21日龄鸡胚的胸腺和腔上囊的位置、形态大小、分叶、重量进行观察。对14—21日龄鸡胚的胸腺作II.E染色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主要结果:1,胸腺和腔上囊在胚胎期生长发育迅速,17日胚龄以后的胸腺生长发育更快。从生长倍数看,每日增重倍数为两倍以上,大于同期胚重的生长倍数,但在出壳前夕,胚重的生长发育相对的增高。2,15日胚龄鸡的胸腺小叶已出现,16—17日胚龄时,皮质和髓质能明显区分开,19日胚龄时,髓质中出现胸腺小体。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79型)LaSota毒株(简称N-79)能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在第1、2代可引起细胞病变,并能测出血凝现象。随着病毒在鸡胚细胞培养传代次数增加,血凝现象也消失,但出现明显血吸附(HAd)现象。鸡胚细胞培养物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内,能致死鸡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价可达1∶1280—1∶2560。 N-79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连续传15代,对18日龄雏鸡经2次饮水免疫(首免后60天进行再次免疫),获得良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效果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用IBD疫苗进行鸡胚免疫的可行性,探讨了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将IBD中等毒力疫苗接种18日龄鸡胚,出壳后按常规免疫方法进行ND免疫,检测抗体水平、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和免疫保护力等.结果表明,胚期接种IBD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ND常规免疫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饲喂青刺果多糖对鸡红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日龄鸡饲喂400和800 mg/kg的青刺果多糖,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进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玫瑰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总花环率的测定。[结果]青刺果多糖400 mg/kg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各日龄均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21日龄时,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数值有所升高。[结论]青刺果多糖能明显影响鸡的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鸡新城疫(ND)疫苗接种18天龄鸡胚的安全性和免疫抗体产生情况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多种ND疫苗接种18天龄鸡胚均能诱导出壳雏鸡产生较高的血凝抑制抗体(HI),但疫苗对鸡胚有较强的致病性,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抽蛋清、延长空气与胚胎接触时间的方法,就空气对X期鸡胚原壳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种蛋开孔0.5 cm,用蛋壳皿立即封口后进行孵化,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0,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高达80.0%.种蛋抽取1.0 mL蛋清后,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也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31.3%,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81.3%.开孔后在空气中暴露2 h,然后封口孵化,结果孵化鸡胚的死亡明显加快(P<0.01),7日龄鸡胚的存活率立即封口组为51.6%,2 h后封口组为25%.上述实验表明,开孔与空气接触、抽蛋清使蛋内进入空气或延长空气与X期鸡胚接触的时间都可使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死亡加快,从鸡胚死亡的幅度来看,空气可能是影响鸡胚体外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特异性抗体对新城疫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鸡源抗体与Ⅰ系苗制备的复合物(ND-IC)对有、无抗体的1,28日龄雏鸡安全,能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14 d后获得完全的攻毒保护;18日龄鸡胚免疫接种后不影响孵化率和8日龄内雏鸡的死亡率,14日龄小鸡血清抗体滴度在5 log 2(HI)左右及获得80%~100%的攻毒保护率.特异性抗体与灭活病毒混合后制备的油佐剂苗免疫1,28日龄鸡,血清抗体水平高于传统油佐剂苗,且免疫原性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鸡源特异性抗体能提高Ⅰ系苗的安全性,而不影响免疫原性;对灭活抗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鸡胚肥大细胞(MC)发育与鸡胚发育的关系,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日龄鸡胚肺脏中MC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胚肺脏中MC发生于15日龄,零星分布在三级支气管黏膜固有层、16~21日龄鸡胚肺脏中MC分布在三级支气管间结缔组织、呼吸性毛细管,肺房、血管周围,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并且MC数量和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中草药对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只1日龄的海兰褐公雏养至37日龄,随机分为4组,A、B、C组为试验组,分别每天灌服高剂量(9.0 mg/ml)、中剂量(6.5 mg/ml)和低剂量(4.5 mg/ml)的中草药,D组为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55、66和73日龄的鸡法氏囊和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试验组鸡法氏囊和胸腺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中草药对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有增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120只1日龄AA肉鸡均分A、B、C、D四组,饲养至8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剂量分别为:60g/kg(A)、40 g/kg(B)、20 g/kg(C),持续7d,D组为对照组.各组试验鸡于15、22、29日龄时3次扑杀,采取血液样品,分别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黄芪试验组均能提高鸡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添加黄芪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D组对照比较,A组差异极显著,B组差异显著,C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主要以NDV弱毒株为实验对象探讨了几种培养因素对鸡胚尿囊液收量和血凝效价的影响。实验选择9、10、11日龄非免疫鸡胚以三个接种剂量分别接种NDVLasota株病毒液于鸡胚尿囊腔中。实验结果表明选用10日龄鸡胚接种,接种剂量为0.1ml/枚时获得尿囊液量和血凝效价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1986年4月至1987年7月,先后在孟津县老城乡繁殖场、洛阳市食品公司繁殖场,选用14、16日龄的三照鸡胚,从气室和卵白等不同部位接种微量NDⅡ系苗,进行鸡胚免疫效果研究的观察。本试验表明,鸡胚免疫对出雏率未见明显影响;但当试验鸡HI抗体低于免疫临界水平时,用10~(-4)/1mlND强毒攻击并无保护作用。近年来国内有关资料相继报导,用微量弱毒疫苗接种鸡胚,可使之获得对甘一传染病终生免疫的效果。对此,一些专家认为,无理论根据,报导不可靠;而另有学者则言,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此报导是对现有免疫理论和免疫方法提出的一种挑战。我们本着理论来源于实践,于去年春天开始了本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D型矮洛克鸡,是近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家禽研究室选育成的一种含有矮脚基因的肉鸡品种,目前国外仅少数几个国家有此矮脚基因纯系,被认为是肉鸡业的方向之一。各国家禽杂志分别对此鸡作了各方面的报导,但关于解剖、组织结构方面的报导尚没有发现,为此在畜牧所的协助下,我们从87年5月开始对D系鸡作了全面的解剖,组织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145日龄及300日龄D系鸡大体解剖及组织学观察进一步证实该鸡品种的质量性状,为质量性状的鉴定提供结构的依据,同时也力图找出生理解剖中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对孵化至18日龄的鸡胚进行胚胎免疫注射,胚胎免疫后出壳雏鸡淋巴脏器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显示,18日龄胚胎免疫鸡对淋巴器官的早期发育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马立克氏病胚胎免疫是以细胞免疫为主,同时有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积极参与的联合免疫。另外,本试验对鸡胚淋巴器官的组织发育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以种鸡蛋为实验材料 ,分别在孵化 0、3和 6d后 ,抽取 1mL蛋清 ,用石蜡或自配封口胶封闭针孔 ,以探索抽蛋清和不同封口方法对不同日龄鸡胚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抽取蛋清对 3日龄鸡胚的发育和孵出的影响较小 (P <0 .0 1) ,孵化率达 76 .3% ,而对 0日龄、6日龄鸡胚发育和孵出的影响较大 ,孵化率只有 30 .6 %和 4 1.2 %。与石蜡封口相比 ,自配封口胶封口组的鸡胚孵化率明显提高 (P <0 .0 1) ,自配封口胶封口组的鸡胚孵化率为 76 .3% ,石蜡封口组的鸡胚孵化率只有 2 1.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