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凤丹白”为试材,利用热电偶测温仪测定萌芽过程中不同部位(老茎、鳞片、幼叶、幼茎、苞叶、萼片、花瓣)组织的过冷点及冰点温度,分析牡丹萌芽过程中不同组织抗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洛阳红”和“凤丹白”在萌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组织的过冷点和冰点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抗冷能力逐渐减弱.“洛阳红”抗冷能力强于“凤丹白”.比较相同时期花器官的过冷能力,7个部位有差异,其中新生幼茎和萼片抗冷性最强.表明牡丹开花前具有抵抗-3~-5℃左右突发低温天气急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姚胜蕊 《落叶果树》1991,23(1):44-46
过冷是指温度降到某种溶液的冰点以下时水仍然不结冰的现象。深过冷则为远远低于冰点条件下仍不结冰的现象。过冷和深过冷是避免植物组织细胞结冰伤害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发现被子植物有33个科,裸子植物1个科,共242种植物有深过冷现象。有些果树冬季可通过深过冷耐-40℃严寒。 一.深过冷的存在部位 水在有冰核存在的条件下,温度稍低于0℃就结冰,但纯水则可以过冷到-38℃,到-38℃时即使没有冰核存在,水也结冰,-38℃是水的同质晶核点。 深过冷并非整株出现,而是只有部分组织出现,如苹果树出现在木射线薄壁细胞和髓部,桃出现在花芽中的花原…  相似文献   

3.
引言 冰点,即果实汁液的凝固(结冰)温度(包括果实整体内、果肉组织内和果汁的测定值)是果实的生物物理指标之一。它对于研究果实冻藏、冷藏、冻害和冷害以及果实的冻结过程、贮、运最适温度,果实的耐藏性等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处于一定低温下,果实汁液冻结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见图1)。纵座标为果温。横座标为时间,ABCD……为冻结过程之果温变化曲线。B点温度称过冷点(即过冷却状态),CD间最高温度称为冰点。冰点高低因果实汁液浓度而异,浓度大,冰点低;浓度小,冰点高。曲线形状则因样品、样量和取样方式等而不同。测冰点就是测 C D问的…  相似文献   

4.
柿果液藏法     
新鲜柿果不耐贮藏,尤其是脱涩后容易软化而腐烂。广西柿产区群众对硬食品种的脱涩,系采用冷水、温水或石灰水浸泡,虽然脱涩容易,但经水浸7—10天后,果皮已破裂而腐烂,不能久藏。 我国南北柿产区,柿果采收期往往遇到霉雨,一遇霉雨就无法晒制柿饼.以致大量腐烂,造成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群众恢复与发展柿果的积极性。因此,解决柿果贮藏问题。是发展木本粮食生产的重要课题。 据最近国外报导:鲜柿贮藏采用低温气调法,如甘柿“富有”品种应用含有5%氧气与5-10%二氧化碳气体的薄膜袋冷藏,可延长柿果的贮藏寿命。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气调冷藏可使“胜…  相似文献   

5.
<正> 柿为我国原产,年产量约43万吨,以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五省栽培最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成熟柿果含糖量高、质软、皮薄、果汁多,极不耐贮运,且成熟期正值三秋大忙季节,致使柿果不能及时采收和加工,霉烂损失颇大.而柿饼加工多靠太阳晒制,费工费时,若遇阴雨,损失更大,这对柿子的生产和发展影响很大.如1975年,山东邹平县西董公社产柿果300-400万斤,由于腐烂造成损失竟达100万斤(还不包括制作柿饼的损失).如将其加工成柿子发酵酒,既节约了酿酒用粮,又增加了社队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以长清车头柿和青州小萼子涩柿为试材,用乙醇脱涩、真空包装脱涩和CO2脱涩,比较3种脱涩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乙醇脱涩无法保持柿果硬度,食用价值较低;真空包装脱涩可使柿果保持较大的脆度,但果顶易发生褐变,脱涩时间长,只可用于长时间贮藏和长时间供应货架;95% CO2脱涩3天即可完成,且能较好地保持柿果硬度,脱涩程度均一,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柿果加工产业逐渐兴起,为了充分了解柿果的综合利用价值,从经济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五个方面对柿果加工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柿果的市场占有率稳步增加,政府给予柿农经济补贴和种植技术支持,企业带动柿果产业快速发展,柿农与产学研建立创新发展合作机制,为柿果再加工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通过政府、企业与柿农建立双向合作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贮藏技术的适宜性并确定最佳贮藏温度,分别测定了‘巨峰’葡萄果实、果浆和果梗的冰点。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粒的冰点温度为-1.4℃,果浆的冰点温度为-1.5℃,果梗的冰点温度为-1.4℃。为避免‘巨峰’葡萄在贮存期间发生冻害,综合‘巨峰’葡萄测定出来的果粒、果浆、果梗的冰点温度,最终确定‘巨峰’葡萄的冰点温度为-1.4℃。临界低温高湿贮藏最佳温度的确定,为‘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成熟期‘富平尖柿’(Diospyros kaki L.‘Fuping Jianshi’)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柿果实中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EG)cDNA,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检测采后常温下柿果及GA,、ABA和1-MCP处理柿果软化过程中该EG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特点。试验结果:获得了一个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eDNA,命名为DKEG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HQ222561),长2叭1b口,编码545个氨基酸,末端含有CBD区域。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检测发现常温下对照组柿果采后3d时出现DKEGl基因表达高峰,下降后又逐渐上升,并在12d时出现第2个高峰;赤霉素明显抑制了柿果实在整个后熟过程中DKEGl基因的表达,尽管在6d时也有升高,但与对照相比全程表达量均极低;ABA处理大大提高了DKEGl基因的表达量,没有出现采后3d的表达高峰,但在6~18d期间其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的最高峰值,其表达高峰出现采后9d;1-MCP处理的柿果表达高峰比对照推迟9d,且前期表达量显著降低,但后期又上升。据此推断柿果实DKEGl的表达受乙烯生成和乙烯信号转导的调控,进而参与果实的后熟软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冰温贮藏对柿果褐变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磨盘柿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析其贮后褐变指数、品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系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环境对2种柿果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0.5~-0.2)℃条件下,磨盘柿和次郎甜柿的褐变指数均低于冷藏(0±1)℃果实,且磨盘柿褐变指数低于次郎甜柿.冰温处理减缓了2种柿果的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的...  相似文献   

11.
柿果上市时节.正是保鲜贮藏、特色加工的好时机。市场上的鲜柿果零售价一般每千克1-4元,而加工成柿饼,每千克就能卖到6-8元.如果加工成酒柿子、柿子酱、柿子干等特色产品,更能填补市场空白,卖上高价钱。因此,柿果的保鲜加工成本低,利润大,是农民朋友的一条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C,钙、磷、铁等,矿物质也很丰富,含糖量13%-24%。为使柿子转化增值,要及时做好脱涩、加工等工作。一、脱涩未成熟的柿子,因含有单宁,吃起来很涩口。要进行脱涩。脱涩方法有①石灰水浸泡法:把柿子果装入桶或缸内,倒入石灰水,石灰水要淹没柿果为宜,石灰与水的比例为1:10;②喷酒精法:用75%的酒精喷雾在柿果上,密封4-5天;③温水浸泡法:将柿果装入缸内、然后灌入50℃左右的温水,封盖保温15-30小时;④密封祛:柿果放入米缸内,与鲜松针混合密封,以促进柿果呼吸达到脱涩的目的。二、加…  相似文献   

13.
柿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柿是我国北方重要果树之一。以前我们曾想延长鲜柿的贮藏时间,以加长供应期。但在一般常温条件下,涩柿脱涩后只能贮存1~2周,不耐贮运,所以柿果的贮藏难度较大。为了延长柿果的贮藏期,保持鲜脆和良好风味,我们从1983~1985年对柿果的贮  相似文献   

14.
柿果综合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柿果贮藏期采用乙烯抑制剂、乙烯吸收剂、涂膜刺、CO2释放剂、脱氧剂等对无核甜柿进行处理,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保鲜贮藏.研究各种保鲜因素对柿果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硬度指数的因素顺序为:贮藏方式>乙烯抑制剂>乙烯吸收剂>涂膜剂>CO2释放剂>脱氧剂.贮藏方式达极显著差异,乙烯抑制剂、乙烯吸收剂、涂膜剂均达显著差异,CO2释放剂和脱氧剂无显著差异.说明最优柿果综合保鲜技术工艺是:篮子贮藏;质量百分数0.02%赤霉素浸果;丙二醇、丙三醇混合涂膜;吸附有高锰酸钾的沸石作为乙烯吸收剂;柠檬酸、NaHCO3、活性炭为CO2释放剂;铁粉、CaC12为脱氧剂.  相似文献   

15.
<正>1柿树圆斑病1.1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深褐色,中心色浅,周缘黑色,病叶渐变红色,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环,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囊果)。发病严重时,病叶在7~8d内变红脱落,仅留柿果,柿果也逐渐变红、变软、脱落。柿蒂病斑呈圆形、褐色,病斑小。  相似文献   

16.
以11年生"阳丰"甜柿为试材,对结果母枝进行轻短截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阳丰"甜柿柿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短截能明显改善其柿果生长情况,坐果率、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商品果产量可增加76.8%。11~20cm长结果母枝以短截1个芽为最好;而21~30、31~40cm结果母枝以短截2个芽为最好;40cm以上的结果母枝短截3个芽最好。  相似文献   

17.
柿果以其色泽美观、甘甜似饴、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也为广大果农带来了商机。如何做好柿果的贮藏与保鲜,延长市场的货架新鲜时间,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就柿果的贮藏与保鲜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柿属于柿树科,柿属,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 柿果营养丰富,富含糖、类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是人们喜爱的大众果品。但柿果采收后很快成熟,果肉变软,不耐贮运,所以柿果贮藏有一定的难度。 一、不同品种的耐藏性 一般来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含水量少的柿果比含水量多的柿果耐贮藏,同一品种迟采的比早采的耐贮藏。河北的大盖柿、莲花柿、绵羊柿,山东的牛心柿、镜面柿,陕西的火罐柿、鸡心黄柿等,都是耐贮藏的优良品种,可贮5~6个月。甜柿中的富有、次郎等品种耐藏性也较好,而涩柿中的燥柿、盆柿…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桂北地区的‘红阳’猕猴桃自然生长果和CPPU处理果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对比两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较快生长"4个阶段,果实横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3个阶段;6月3日(落花45天)靠近果心的果肉开始转为红色,7月1日(落花75天)有少量种子变为黑色;果实的果心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生长变化呈单曲线缓慢增大或增高趋势;果实果汁率的生长变化呈"高-低-高"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全糖含量的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的"S"型增长趋势;在落花25天用10mg/L CPPU溶液处理幼果后,可促进果实生长膨大,提高内质,加快成熟,降低果实干物质含量,增大果心,但没有改变果肉和种子颜色的变化时间以及各指标生长峰值的出现时间,果实大小、内质的生长变化趋势基本和自然生长果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北斗苹果霉心病又称红霉病、果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初期在果心处产生淡褐色小班,尔后融合成褐色斑块,不久出现桔红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引起果心变褐坏死。发病时先向果心一侧腐烂,然后由局部烂至果面,此时在果面可见到淡褐色至褐色的不规则病斑,最后果实腐烂,果肉味苦。此病不仅危害贮藏期苹果,而且也可危害树上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