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食用菌孢子分离过程中,大都使用钟罩法采集伞菌类孢子或悬钩法采集耳类孢子,这些方法所占体积大,操作较繁琐。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了一种简便的孢子采集法,介绍如下: 取直径6cm或9cm的培养皿,包扎、高压蒸汽灭菌、烘干,再取比培养皿直径大点的滤纸或普通纸,在纸的中央剪一比菌盖略小的圆孔,灭菌、烘干备用。按常规收集孢子的标准采集种菇,将种菇放入无菌箱(室),切去菌柄,用75%的酒精作表面消毒,将菌盖覆  相似文献   

2.
平菇栽培在我县农村已普及,但由于技术措施陈旧,产量不高。笔者通过比较试验,发现渗灌出菇比常规管理出菇可增产30%以上。长荡乡菇农徐跃文用此技术,投料3000kg,收鲜菇5682kg,生物效率接近19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培养料配制、灭菌接种同常规。待菌丝长满袋后,在菌袋周围用刀片划3~5个宽3~5cm、长20~25cm的口子,移至事先用砖铺好的出菇场所,然后一层菌袋一层泥堆积,最上层泥要厚些,并做成蓄水沟,利用泥的渗水性和保水性,通过菌袋上的口子将泥中的水渗灌到菌袋中起到补水作用。故在出菇时期水沟内要灌满水或营养液,采菇后每天灌1~2次水,其它管理方法同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刀片划口时不要伤害菌丝;菌袋堆积高度一般为1~1.5m,不宜太高;所用的泥土事先进行消毒,易板结的土不宜采用。 采用渗灌出菇,菌墙牢固不易倒,菌袋的两头出菇整齐,便于管理,菌袋出过二潮菇后也不用浸泡补水,  相似文献   

3.
采用20%麸皮水预先浸泡方便筷4 h,然后煮沸30 min,粘付少许麸皮后灭菌;由麦粒母种接种、培养完全后再接种杏鲍菇菌袋。杏鲍菇菌袋一端系口,另一端采用空心棒封口,接种时拔掉空心棒、塞入方便筷菌种,在封堵接种口即可。此方法既经济实用,又减少中间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的杏鲍菇菌棒菌龄一致性强、出菇整齐。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原种历来均在实验室内分离,一般采用孢子弹射和组织分离两种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将试管孢子分离法加以改进,就地采种分离,效果很好,成功率均达90%以上。将现场采下的种耳用冷开水浸两小时,并冲洗3~4次,放入灭菌培养皿或搪瓷盘内,盖上无菌纱布,收尽耳面余水,再用灭菌剪刀将木耳剪成蚕豆大小的耳片。用灭过菌的接种铲挑取一小块种耳,迅速地移入试管,并贴在事先涂放少许培养基的试管壁上,种耳长孢子的一面,朝向斜面培养基。于18~20℃下培养24小时,当斜面上有孢子印时,用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的母种分离,一般是采用常规袋栽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因菇体小,菌肉薄,柄中空,出菇时要求相对湿度大污染杂菌机会多,分离时用酒精消毒又使组织块受伤,所以分离成功率很低。为提高成功率,笔者采用现蕾后在无菌条件下套瓶法培养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于1995年1月各试验15支试管,成功率为86.7%和93.3%。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蘑菇疣孢霉病时,首先要分离和大量制作纯疣孢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现将其分离和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疣孢霉菌的分离(一)组织分离法 选一个刚发病不久的病菇,去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菌盖上表皮10~15块.在培养皿中倒入 2/3体积的 0.1%升汞液,投入病菇块浸泡5分钟,不断用玻棒搅动.用镊子把消毒过的病菇块镊置培养皿内,倒入无菌水洗涤3次.用镊子把病菇块放在消毒过的滤纸上以吸干其表面水分.在培养皿中倒入1/3体积的PDA培养基,将消毒过的病菇块放入培养  相似文献   

7.
郁正中  李振国 《食用菌》2003,25(5):40-40
秀珍菇作为一种新开发的食用菌品种 ,目前还没有一套严格完善标准的生产工艺 ,众多的生产商只能借鉴其它类似品种的种植方法来进行操作 ,由于管理失当 ,使秀珍菇菌包在出菇过程中的霉变问题相当突出造成惨重的损失。今春上海市周边地区大的菇场 ,遭致青霉、菇蝇等病虫为害烂袋的霉包甚多 ,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1 造成烂袋霉包的主要原因 ①培养料的pH值偏低 ,尤其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 ,pH下降快 ,易使料变酸 ,适宜青霉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②培养料含水量偏高 ,造成菌包内缺氧 ,延长了培养时间。③出菇后 ,死菇和断残菇脚清理不…  相似文献   

8.
李正飞 《食用菌》2008,(1):21-21
1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①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间应注意喷头不要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即是幼小菇营不喷,以防其“肿死”。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防引起细菌性病害。空气湿度大时不喷,菇床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②浸泡法是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1-2潮菇后,如果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到恢复到接近原基时为止。采用浸泡的方法添加营养液,只需在营养液中放入菌袋后压上重物即可,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菌袋失水过多,可以分几次浸泡。③灌穴法主要在菌袋上使用。当菌床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将菌床按10cm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灌配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要覆好土。  相似文献   

9.
杨自轩 《食用菌》1995,17(1):10-11
金针菇母种分离由于其菇柄、菇盖小,接触外界面广,易粘上杂菌,且分离时用酒精消毒易使组织块、孢子受到伤害的特点,分离不易成功。对此笔者采用在克氏瓶和未开袋无菌条件下长成的子实体进行孢子和组织分离,成功率达90%以上,且菌丝生长迅速、洁白,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1):65-65
我地长丰县,个体种菇户很多,除了双孢菇外,多数用塑料袋栽。栽培场地接种室长期得不到更换,使杂菌基数逐年增多,致使不少种菇户接种后菌袋受杂菌感染加重。杂菌感染袋,有些虽能发好菌,但出菇偏少,病害多。上述情况发生,究其原因跟接种时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有些种菇户把灭菌后的料袋放到室内或菇棚内简单的点燃一些灭菌药品即接种导至如此。笔者用简便方法可使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具体做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尹亭  题正芳  刘怀珠 《食用菌》2004,26(2):34-34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墙栽培法的优点于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简单,且品质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的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菌坯粘结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该法的优点主要有五条:①筑菌墙前,先让菌坯出一潮菇,用已收  相似文献   

13.
在收集蘑菇、草菇等有菌膜的食用菌的孢子时,一般是选取菌膜将破未破的种菇,用升汞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装进孢子收集器,给以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持适当的透气性,进行培养、收集孢子。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采孢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因种菇的成熟度较低,培养收集孢子的时间较长(2~3天),且往往不能充分开伞弹射孢子,或只能弹射少量孢子。对于草菇,种菇甚至未充分开伞弹射孢子即已自溶腐烂,造成采孢失败。 (2)种菇的菌膜很薄,在消毒和洗涤时容易破裂,致使消毒液或洗涤水渗入菌褶,杀死孢子或引入杂菌,从而影响孢子的质量。 (3)种菇采下后,营养来源断绝,孢  相似文献   

14.
王玫 《食用菌》2003,25(1):38-38
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又名白灵菇 ,其肉质肥厚、口感细腻、味似鲍鱼 ,有“素鲍鱼”之美称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近年在华北地区发展很快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销售价格下滑。有菇农反映 ,生产白灵侧耳产量低 ,成本高 ,不赚钱。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菇不整齐 ,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一套搔菌管理模式 ,不仅使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 ,且出菇快、整齐 ,朵形好 ,是提高白灵侧耳产量的好方法。现将搔菌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搔菌的时间 栽培菌袋发满菌后 ,继续培养 ,菌…  相似文献   

15.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16.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17.
夏香菇出菇期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生产上因菌袋补水而发生坏袋的现象屡有发生。通过对夏香菇出菇期一、二茬次的菌袋适宜补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补水量对夏香菇菌袋坏袋率及出菇产量、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覆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食用菌》2008,30(5):43-44
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规覆土方法是将菌袋脱去再覆土出菇。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脱袋覆土出菇时,每丛菇丛过大,单个菇体较大,个别单个菇体超过1100g,市场销售较困难,因国内市场以单个菇体重量150-300g最受欢迎。并且脱袋覆土全部脱去菌袋,一旦有个别菌棒发生绿霉感染,不易控制其蔓延。笔者在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时,总结出一种新的覆土方法。新法覆土一能有效地控制菇体过大,菇体大小较均匀,商品率高;二能有效控制绿霉成片大面积发生,即使某个菌棒感染绿霉,易于及时处理,控制其蔓延。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同仁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9.
麒麟菇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麒麟菇由香菇和阿魏蘑杂交而来,子实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略大于杏鲍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开伞后有浓郁的海鲜味道,口感不亚于阿魏蘑。为引进食用菌新品种和栽培技术,推进闽清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本中心从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引进麒麟菇母种45支和栽培种5包进行试验推广。现将试验过程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的驯化培育和试验出菇1.1室内试验品种引进后进行母种扩大培育和栽培种扩大繁殖,首批先在室内进行菌种驯化培育和栽培试验,使其适应闽清的气候环境。部分菌袋进行出菇试验,室内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适温是15~25℃。将菌袋放在四层楼顶楼,不用空调降温,约在28~40℃进行耐温试验。经过一个夏天,到了秋末子实体仍可在菌袋上长出,得出该品种与其他菌种相比菌丝较耐高温。1.2出菇试验充分了解菌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抗病虫害能力。以室内试验得出的初步数据,在海拔900m的后佳和海拔800m的下祝高山地区进行试验栽培。菌袋制作时间,下祝乡在4月间,后佳在3月间。下祝乡菇农有栽培白木耳和杏鲍菇的管理技术,对麒麟菇管理技术易于掌握,试验按照菇农习惯用长菌袋(长40cm,宽12cm)制作菌筒(打三个接种孔)。由于这种菌袋容量...  相似文献   

20.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畸形菇。明花菇被称谓花菇中的珍品,是它在气温3~18℃的初冬或初春季节生成。笔者根据我国中原气候,从霜降到第二年春天的谷雨季节,用立体大棚袋栽香菇的模式,在平均气温8~18℃的晴朗天气条件下,探索出几种催育花菇方法,现将其中的同步催花技术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1选蕾上架 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每袋间隔15cm左右摆上出菇棚。有菇蕾的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