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区花园是城市优化绿色空间的良好途径之一,其在整合生产性景观和园艺种植的同时还能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和人文品质。文章在梳理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北美社区花园提升公共空间活力的4种主要模式,即自然科普教育模式、定期百家餐会模式、同乡会模式和移动装置模式,并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从规模、布局及功能作用等方面讨论了4种类型社区花园微更新模式对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和提升社区活力的适用性,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注重景观健康效益及多元社会价值的背景下,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完善的景观支持服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康复景观的类型之一,面向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愈花园对提供自然助益、舒缓亲职压力和促进社会关怀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医疗场地附属疗愈花园、自然生境疗愈花园以及社区疗愈花园等类型特点,结合相关研究在调节感觉障碍、舒缓情绪压力、促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设计依据,分析出有序空间布局、社交场景功能、感知体验氛围、柔性细节设计等4类设计要点,并通过案例研究对疗愈性景观的设计要点及空间元素进行对比解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城市更新从“大规模”建设转向“小而微”改造,小微空间越来越多地影响大环境网络的舒适度,健康城市思想正逐步融入社区空间组织和生态建设中。以社区微花园更新为基础,健康城市为导向,注重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和社区生活圈的完善,其治理内容包括健康文化治理、自然疗愈治理、社会公平治理、社会活力治理等4 方面。研究通过对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微花园设计治理体系的探索,归纳微花园设计治理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当前的健康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新兴形式的社区花园,探讨了城市社区花园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城市双修背景下河北省城市社区花园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省内社区花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植物园中有一个儿童花园。名叫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占地约2公顷。这是一个专门致力于通过游戏去探索的儿童花园。也是亚洲的第一个儿童植物园。儿童花园旨在通过自然环境和各种娱乐设施,让孩子在花园里了解植物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孩子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花园里的神奇经历.激发孩子们天生对植物和自然的兴趣,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游客提供了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儿童植物园是培养儿童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在儿童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中,按年龄阶段划分了自然启蒙(适合2~3岁儿童),探索花园(适合4~6岁儿童),探险森林(适合7~12岁儿童)三个区域,从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区域功能及植物配置特色景观、适宜性的项目设计及互动活动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儿童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及具体实施内容,为其它儿童植物园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儿童花园的建设是近年来国内外园林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儿童花园旨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在自然中游戏、学习,从小树立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本文希望通过对儿童花园设计理论的梳理和实践探索,能够为儿童花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社区花园对健康影响的国际研究体系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花园作为绿色城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功能是国外新近研究热点.文中基于国外数据库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社区花园的内涵与功能演变过程,并从理论构成、影响内容、影响机制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阐述社区花园对健康影响的国际研究体系.目前社区花园的健康理论构成以社会生态学和行为健康学为主,影响内容包括生理、心...  相似文献   

9.
基于康复花园理念的广东省中医院环境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复花园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许多研究证明,良好的植物景观和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和医院工作人员压力的缓解具有显著的效果。文章以康复花园理念为出发点,对广东省中医院室外园林进行调研,对康复花园景观节点、空间类型、景观要素构成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以期为康复花园的设计和营建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凤花园环境景观园林设计的分析 ,探讨城市住宅绿化如何把握体育、文化、娱乐、自然、教育等方面功能的综合平衡 ,寻求创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教育逐渐重视起来,森林公园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文章主要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总结其开展的自然教育系列活动分为静态展示型、游戏互动型、动态寻觅型,并针对如何在森林公园经营中实现自然教育功能提出相应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自然教育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主体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建设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剖析了自然教育的意义和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由运营管理、场地设施、产品服务和组织保障为构建要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并结合新冠疫情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湿地近十年来变化和管理情况,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评估.根据红树林湿地管理主体、管理要素、管理形式等情况,将深圳红树林湿地管理模式划分为粗放式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模式、风水林管理模式、自然保护小区(公园)管理模式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5种类型.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效果最好,自然保护小区(公园)模式和受委托管理模式次之,粗放式管理模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蒿坪保护站为例,在对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以及受破坏情况阐述的基础上,不仅对目前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如贫困所导致的社区居民对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商业因素的渗入以及旅游项目开发过度且管理不到位等,进行了分析,而且还结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实现该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改善当地社区生活水平、改善保护区的管理以及旅游开发应慎重并朝生态旅游方向发展等。本文提出的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其他保护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村林业的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林业(或称社会林业)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林业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介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施行乡村林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中国发展乡村林业历史悠久, 文章通过介绍几种典型的乡村林业模式, 论述了中国乡村林业的发展概况.作者认为, 中国的乡村林业实践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中国推行乡村林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社区共管的基础提出了适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Within agroforestry research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relevance of this management practice, 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buffalo ponds and forest gardens in the Badulla district, Sri Lanka. The cultivation of multi-storeyed agroforests around small water reservoirs allows the combined management of veget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ponds are primarily used for storing water, regulating streamflow, catching sediments and wallowing of water buffaloes. The inclusion of the ponds increases the multifunctional nature of the forest gardens,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water,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thus optimizes the complementary nature of forest gardens in the total farm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顺,法制建设不完善,资金的筹措渠道少和投入严重不足和与社区发展不协调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拓宽自然保护区资金渠道,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市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社区民众参与程度不深;缺乏旅游管理人才;科研工作开展不足、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加强与外界联系;多渠道筹措资金;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引进人才;注重科研,完善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