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泛沙地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泛沙地上进行毛白杨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带状、穴状2种整地方式,8种不同整地规格,毛白杨幼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无明显差异,大规格整地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也无明显影响。但大规格整地显著增加造林成本,以挖60~80cm见方的植树穴为宜。  相似文献   

2.
以油松、侧柏为材料,在黄龙县试验研究了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等不同整地方式以及50cm×40cm×3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等栽植穴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为穴状整地和50cm×40cm×30cm栽植穴规格最好,建议该地工程造林选择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50cm×40cm×30cm。  相似文献   

3.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攸县设置了反映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7年定期、定位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在湿地松人工造林的各项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良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幼林抚育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而整地方式与规格对幼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造林株行距(A)、不同整地挖穴规格(B)对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成活率、幼林高度及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2.0 m×2.5 m造林株行距(A)+60 cm×50 cm×40 cm整地规格(B)最好,1年生幼林平均成活率达95.6%。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三分选,七分管。”如何加强杉木幼林管护,关键是及时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适时抚育扩穴当年进行练山整地、大穴造林的山场,根据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该树幼龄期喜荫的特点,只在9月中旬搞一次刀抚轻锄扩穴抚育最好。上半年由于造林前的炼山整地、栽植等营林工序,林地杂草不易丛生.土层疏松,幼树根系正在进行恢复生长,苗木对造林地生态因子不适,进行抚育作业会影响幼树的成活和生L,不抚育生长出来的杂草反而创造了自然的环境条件,可提高幼树的成活率。国铐洞口桐山林场通过五年的试验对比,杉木当年造林抚育两次的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屏边县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全垦松土抚育对北美红杉幼林(3年生)树高、地径生长有利,其他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垦整地和穴状整地二种整地方式对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方式对株高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著大于全垦整地方式;不同整地方式对成活率、地径生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德化葛坑国有林场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秃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6月份穴状抚育,9月份全垦抚育对秃杉幼林树高、胸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9.
不同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屏边县进行的不同整地方式及不同抚育措施对北美红杉幼林树高、地径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带状整地和全垦松土抚育对北美红杉幼林(3年生)树高、地径生长有利,其他整地方式及抚育措施对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连续多年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造林密度、不同覆盖保水对辐射松(Pinus radiata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地带采用水平沟、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2.4~7.8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1.0~7.6个百分点,高生长量提高7.8 cm~28.4 cm,地径生长量提高0.28 cm~0.84 cm。(2)水平沟整地比短册状、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层含水量全年分别提高1.29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旱季分别提高1.36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雨季分别提高1.16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层含水量全年提高0.80个百分点,旱季提高0.01个百分点,雨季提高1.72个百分点。(3)采用1.5 m×2.0 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  相似文献   

11.
以 1年生南酸枣和湿地松为试验材料 ,于沿海岩质典型岸段分别就种植穴大小和磷肥蘸根、ABT生根粉沾根、选用容器苗、覆草、集团造林等共 12个技术组合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提高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分别是集团造林、选用容器苗及磷肥蘸根 ;而有利于提高南酸枣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其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技术措施为截干和ABT生根粉沾根处理。试验结果同时表明 ,种植穴大小对南酸枣和湿地松的成活率及其 3年生幼树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沙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气候变化异常,致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低。试验得出:整地比未整地地块造林成活率提高17.09个百分点;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6.3个百分点;未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林农复合经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抚育方式;采伐迹地造林,整地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事活动整地,可及时清除伐根,改善地力。  相似文献   

13.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泸定县大渡河干旱河谷区营养袋育苗与雨季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定县大渡河流域属干热干旱河谷地带,常规育苗造林成活较差。本文使用云南松、辐射松、岷江柏3种树种开展营养袋育苗和大田育苗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3种树种的营养袋育苗较常规育苗在出苗率、1 a生苗高、地径、须根长度、须根数量等方面,其增幅都在20%~71%间,差异显著;同时在对三种树种采用雨季营养袋造林和常规裸根造林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前者较后者在当年成活率,年均高生长、年均地径生长,3 a保存率,都有着显著差异,且营养袋造林成活后抗逆强、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信丰县油山营林林场采用炼山整地挖穴造林和捡带(不炼山)整地挖穴造林以及捡带(不炼山)边挖穴边种树3种不同方式营造杉木林,进行幼树生长、成活率、保存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该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方式在幼林的前两年对杉木幼树生长及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捡带(不炼山)整地挖穴造林方式比炼山整地挖穴和捡带(不炼山)边挖穴边种两种处理费用分别高出25%和28.6%,而炼山整地挖穴造林和捡带(不炼山)边挖边种两种处理费用基本持平。因此把造林成本、水土保持效果和森林防火风险等因素考虑进去后,捡带(不炼山)边挖边种植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生长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湿地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 ,对 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 ,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 ,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较 ,带状混交林中湿地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 ,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 ,土壤理化性质良好 ,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混交 ,湿地松受压严重 ,保存率、生长量低 ,应及时对厚荚相思进行适度修枝 ,增加林内透光度 ,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辽西北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选取抗旱能力较强的侧柏为供试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植苗造林、覆膜造林及客土袋造林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当年入冬前调查成活率,3年后调查保存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客土袋造林方法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确定客土袋造林方法为最适合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文冠果造林质量,提出延安黄土高原地区以造林地选择、整地方式、造林季节、苗木规格、造林方法、栽植密度、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8个方面为核心的文冠果造林技术。对延安市及其自然地理条件相似地区文冠果造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福清沿海岩岸低效黑松防护林现状,采用不同整地方式、不同苗木、不同造林密度及不同抚育施肥措施,对1 500hm2的低效黑松防护林进行更新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是适宜的更新改造树种;迎风面采用条状劈带整地、块状挖穴,背风面采用全面劈杂炼山、块状挖穴,并进行施肥、抚育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促进幼林的生长,使岩岸基干林带防护功能得到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不同造林因子对湿地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文章从施肥方式、立地选择、林地小气候、土壤质地、种苗类型和苗木质量等方面对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土壤中合适的水分是提高湿地松成活率的关键,合理施肥,立地条件优越,小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质地良好,容器苗和壮苗造林均能提高湿地松的成活率及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因此栽植湿地松时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类。如果条件允许可施基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湿地松时,应采用容器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