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真胃变位是指牛的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是牛的常发病,特别高产乳牛发病多。左方变位,是真胃由右下腹部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其扭转程度较轻,进展较慢,临床症状较轻,不易诊断。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是真胃向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方,从而将真胃置于肝区后的右腹壁与饥窝之间(右后上方变位),或者向右前方呈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上方,从而将真胃置于网胃和膈之间(右前方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即右方扭转.  相似文献   

3.
真胃变位可引起奶牛的消化机能障碍,并导直肠检查时,可于右侧肋骨后缘,左肾前下方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摸到变位的真胃后缘形似半球,压之有弹性,可感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到真胃内充满液体和气体,与瘤胃界限分明。瘤胃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背面膨满,于右侧“钢管音”明显处(1~12肋间)髋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关节下角水平线上斜向前下方穿刺,抽取穿刺液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检查,为橙红色液体,有的呈酱油色,含细小草末,称为…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奶牛真胃变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一些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到目前为止,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无一致性结论,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试验采用山羊作为实验动物,对其实施人工左方变位并进行瘤胃插管和真胃插管,以制作真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与此同时,通过外周血液、胃内容物连续取样,以动态观测动物模型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一种常见病型,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至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几乎只发于乳牛,尤其多发于4-6岁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150~180日龄期间宁夏滩羊瘤胃相关微生物菌群(溶糊精琥珀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反刍兽月形单胞菌、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小韦荣球菌和产甲烷菌)数量、pH和VFA含量的影响。选取112只(公母各半)、体重接近(29±1.25)kg、体况良好的105日龄宁夏滩羊,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组Ⅰ,Ⅱ,Ⅲ和Ⅳ),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从处理组Ⅰ到Ⅳ,日粮能量分别为7.08、8.09、9.10和10.11 MJ·kg~(-1);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04%、9.19%、10.34%和11.49%。能量与蛋白质比值不变(约为0.88)。试验期共75d,其中预试期15d。分别在150和180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羊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测定其pH,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待测瘤胃内容物的VFA含量;提取瘤胃内容物基因组DNA,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对这些相关微生物进行绝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仅对反刍兽月形单胞菌的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黄色瘤胃球菌、溶糊精琥珀酸弧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不同日龄和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瘤胃液pH均无显著影响(P0.05);瘤胃液中乙酸含量随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不同瘤胃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丙酸含量与小韦荣球菌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5),而戊酸与小韦荣球菌的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3,P0.01)。与日龄相比,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相关瘤胃微生物数量以及VFA的含量影响更大;瘤胃VFA、pH与相关瘤胃微生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和  相似文献   

8.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右方扭转) 2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可分为右方不全扭转和右方扭转2种,右方不全扭转指真胃在其正常位置向前或向后发生位置改变的疾病。右方扭转指真  相似文献   

9.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5].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1)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2)真胃向前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也叫真胃扭转.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6-11].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动到左侧腹腔,处于瘤胃和腹腔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着它的纵轴发生顺时针方向扭转,转到三胃的后上方位置,处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右方变位一般呈急性  相似文献   

11.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是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据报道,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左方变位时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胃中挥发性脂肪酸(VFA)能明显抑制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导致真胃弛缓。VFA中对动物体代谢作用最为重要的有乙酸、丙酸和丁酸,其中乙酸含量最高,占VFA总量的70%~75%。试验进行了不同浓度的乙酸及其钠盐对真胃平滑肌收缩影响的研究,表明8~20mmol/L和21~35mmol/L的乙酸能显著抑制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强度(P0.01);40~50mmol/L乙酸能增大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强度(P0.05);60~75mmol/L的乙酸和2~5mmol/L乙酸钠对离体真胃平滑肌的收缩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在一年内共治疗奶牛的真胃变位 3例 ,其中治愈 2例 ,死亡 1例。 3例奶牛的真胃变位都发生在产后 2 0d左右 ,现将诊治情况作一报道。1 临床症状牛的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 3例奶牛表现为厌食高能量的饲料 ,产乳量与采食量均下降 30 %~ 5 0 %。随着病程的延长 ,病牛不吃或吃一点草 ,反刍减少或不反刍。病畜精神沉郁 ,脱水 ,眼窝下陷明显 ,体温、呼吸、脉搏正常。常伴有轻度腹痛 (如后肢踢腹 ) ,发生瘤胃膨气 ,随着病程的延长 ,瘤胃内容物逐渐变为液状 ,腹围变大 ,腹部下沉。通常便量减少 ,带有肠粘膜…  相似文献   

14.
1发病原因本病发生在以糟粕为主的养牛区,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蛋白饲料过多,精料搭配不当,习惯于以料水饲喂,造成奶牛的真胃消化紊乱,使真胃弛缓。这样弛缓的真胃就容易从网胃和瘤胃前的下部间隙,或瘤胃的底部钻入左侧造成变位。2症状与诊断真胃移位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至三周内出现病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或突然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左侧最后肋骨部隆起,粪便减少呈黑灰色,用手推动腹侧常有荡水音。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叩诊时,可听到钢管音,穿刺试验时,内容物酸臭,pH值在2~4。当右侧变位(扭转)时,食欲和反刍停止,粪便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奶牛真胃变位以左方变位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6岁的奶牛,常见于泌乳早期,大部分确诊的病例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从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近几年来,随着饲料中精料比重的增加,产奶量的直线上升,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笔者用下面的方法治疗了8头奶牛,除1头奶牛复发淘汰外,其它牛均治愈.现以1头患病奶牛为例,把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即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移到了瘤胃与网胃的左侧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肉牛不同敏感程度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条件下瘤胃细菌群落和Toll样受体(TLR)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肉牛易感酸中毒组(AS,n=3)和不易感酸中毒组(AR,n=3)分别采集瘤胃乳头和瘤胃内容物。使用PCR-DGGE和qRT-PCR方法来分析瘤胃细菌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AR组与AS组相比,瘤胃内容物(P=0.001)和瘤胃上皮(P=0.002)细菌群落均存在差异。AS组瘤胃内容物细菌16SrRNA基因拷贝数比AR组高十倍,AR组瘤胃上皮细菌16SrRNA基因拷贝数与瘤胃pH呈正相关(r=0.59,P=0.04),而与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呈负相关(r=-0.59,P=0.05)。与AS组相比,AR组瘤胃上皮TLR2和TLR4基因表达量更高。这些结果加深了对瘤胃微生态和宿主基因表达变化的认识,有助于防止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两种形式之一,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其特征为积液、腹痛、腹胀和脱水等症状,多数病例集中出现在产后1个月内.笔者在奶牛场手术治疗若干例真胃左方变位的奶牛,奶牛均痊愈,在此将手术治疗要点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集约化饲养的飞速发展,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所谓奶牛真胃左方变位(LDA)就是指真胃(皱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的空隙移位至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并导致一系列生理指标范围改变,而引起消化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严重影响到了奶牛的养殖效益和高产奶牛的使用年限。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