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同粗料对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奶牛饲喂不同粗料对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以北方牧场饲喂4种粗饲料的8l头泌乳奶牛为试验对象,测定其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牧草组c9,tll CLA在脂肪酸中的含量和产量最高,其值分别为7.4 g/kg和4.43 g/d.结论:粗料可以影响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随机抽取杨凌地区80头荷斯坦泌乳奶牛的240个乳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乳样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奶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平均为2.7±0.17(mg/g fat);奶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场地、年龄、胎次、乳脂率、产奶量等均影响乳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随着年龄、胎次的增加.共轭亚油酸含量上升,不同场地奶牛乳样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差异较大(P〈0.05)。  相似文献   

3.
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trans-18:1亚油酸钙盐(Ca-tFA)或共轭亚油酸钙盐(Ca-CLA)测定乳脂变化。45头荷斯坦奶牛(115d,产奶期),饲喂添加400g EnerG Ⅱ(棕榈油脂肪酸钙盐)对照日粮(51%饲草,以干物质为基础)2周;之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组,每组9头,分别饲喂对照日粮、添加100g Ca-CLA的日粮和分别添加100、200、400g Ca-tFA的日粮,饲喂4周。各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数没有受到影响。乳脂率从3.39%(对照组)降到3.3%(100g Ca-tFA)、3.04%(200g Ca-tFA)、2.98%(400g Ca-tFA)和2.54%(Ca-CLA)。乳脂量(对照组1.24kg/d)随Ca-tFA添加量的增加分别下降了60、130、190g/d,Ca-CLA组下降了290g/d。添加Ca-tFA增加了内源cis-9-共轭亚油酸的合成。所以日粮中添加Ca-CLA或Ca-tFA乳中总CLA含量相似。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a-CLA增加了乳中trans-10 CLA、cis-12-18:2CLA的含量,但trans-18:1CLA异构体的水平没有改变;添加Ca-tFA组乳中多数的trans-18:1CLA异构体含量增加,但trans-10、cis-12-18:2CL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乳脂降低与乳中trans-10CLA、cis-12-18:2CLA和其它成分的含量无关,可能与trans-10-18:1CLA异构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在奶牛饲料中配合鱼粉和挤压大豆(ESB)能否提高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  相似文献   

5.
饲喂油菜籽对放牧牦牛乳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饲喂经高温高压处理的油菜籽对放牧牦牛乳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的影响.选择15头母牦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放牧);低饲喂量组(L组,放牧加饲喂油菜籽100 g/yak·d)和高饲喂量组(H组,放牧加饲喂油菜籽200 g/yak·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g/yak·d油菜籽对牦牛的乳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没有影响,饲喂200 g/yak·d油菜籽能显著提高乳产量以及各乳成分的产量(P<0.05);(2)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油酸(c-9-C18:1)是放牧牦牛乳脂中含量较高的3种脂肪酸,饲喂油菜籽显著提高乳脂中硬脂酸(C18:0)的含量(P<0.05);(3)N、L和H组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含量分别是1.23%,1.15%和1.18%,饲喂油菜籽对各组CLA的含量和脱饱和酶指数无显著影响,牦牛乳中c-9,t-11-CLA的含量较高,平均为总CLA含量的98.60%.  相似文献   

6.
选择235头健康的中国北方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为避免日粮和季节的影响,奶牛饲喂同种日粮,采集同一天的乳样,测定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脂肪酸组成,研究胎次对乳中CLA含量和△^9-去饱和酶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中c9,t11 CLA含量平均为5.14mg/g脂肪酸,变化范围1.5~10.5mg/g脂肪酸。初产奶牛的c9,t11 CLA平均含量为5.19mg/g脂肪酸,而经产奶牛的c9,t11 CLA平均含量为5.11mg/g脂肪酸,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产与经产奶牛之间的c9 C14:1去饱和酶指数和c9 C16:1去饱和酶指数差异显著(P〈0.05)。初产奶牛的c9 C18:1去饱和酶指数和c9,t11 CLA去饱和酶指数与经产奶牛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牧草物候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本研究在甘肃省甘南牧区选取平均体重为(234.9±10.5) kg的10头带犊甘南牦牛作为研究对象(自然放牧),分别于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采集试验牦牛采食牧草、乳和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以期探明牧草物候期对牦牛瘤胃液和牧草中脂肪酸组成与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P<0.05),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瘤胃总挥发酸(TVFA)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8.
3 脂肪营养 本次大会有多篇关于提高畜产品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含量的论文。其中,饲喂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鱼油可特别提高CLA含量,尤其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一系列空间与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其中C9T11CLA等异构体具有抗癌、抑癌、减肥、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保健功能。给奶牛饲喂CLA专用饲料,可以使牛奶中天然CLA含量大幅度提高。由于CLA专用料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饲喂可能影响瘤胃里的发酵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析共轭亚油酸(CLA)诱导奶牛低脂乳症对牛乳脂肪球膜甘油磷脂含量的影响.选取体况相近、泌乳中期的1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试验期12 d,第1天至第6天每头牛饲喂基础日粮+CLA 400 g·d-1,第7天至第12天恢复为饲喂基础日粮,每天记录产奶量及采食量,分析乳成分及乳脂肪球(MFG)粒径参数,对...  相似文献   

11.
美国Dhiman等学者进行2个试验来确定给奶牛提供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日粮对牛奶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①:36头奶牛分为对照组和5个处理组。对照组奶牛的日粮包含51%饲草和49%谷物(DM基础)。在处理组中,谷物分别由  相似文献   

12.
共轭亚油酸 (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总称 ,包括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共轭亚油酸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等的乳脂及其肉制品中 ,在一些植物中也发现了共轭亚油酸但含量非常少。一般来说动物产品中所含有的共轭亚油酸较植物油中多 ;反刍动物组织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较非反刍动物高。1 生物学功能1 1 促进脂肪分解与改善体脂组成 饲喂试验表明 ,CLA能显著降低动物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增加。其机理可能与CLA对动物体内几种与脂质代谢有关的酶活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 ,CLA可以提高脂肪组织及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山羊乳腺阴外动脉血和乳静脉血中共轭亚油酸(CLA)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9只健康、体重(38±3) kg的泌乳期[泌乳天数(210±15)d]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羊,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奶山羊分别饲喂0、7.26和12.10 g/d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经预试期30 d后,分...  相似文献   

14.
高雁 《饲料工业》2005,26(16):60-60
实验研究在日粮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12头产后30~45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4x4拉丁方设计。在试验的每一个时期,每组奶牛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处理:①对照组,基础日粮中不添加植物油。②添加500g棉籽油。③添加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添加大豆油对山羊瘤胃培养液中共轭亚油酸及氢化中间产物累积规律的影响,大豆油的添加量为0和100mg/瓶。结果表明大豆油组cis-9,trans-11CL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培养8h时含量达到最高,为6.05mg/g干物质;大豆油组trans-10,cis-12C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培养16h时,大豆油组总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最大,为11.61mg/g干物质;大豆油组的trans-10C18:1和trans-11C18: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培养过程中,二者含量始终增加。大豆油组总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总顺式C18:1脂肪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选用1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组饲喂4种日粮中的一种,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4周,研究饲喂鱼油(FO)、浓缩玉米酒糟可溶物(CDS)作为额外添加亚油酸或两者同时添加时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日粮中不添加FO和添加0.5%FO,不添加CDS和添加10?S,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采用全混合日粮(TMR)自由采食,粗料和精料比例为55∶45(以干物质计),含16.2%粗蛋白质。对照组、FO组、CDS组和FOCDS组粗脂肪分别为2.86%、3.22%、4.77%和5.02%。FO组、CDS组及两者同时添加的日粮分别与不添加FO组和不添加CDS的日粮组相比,对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体增重和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各日粮组乳蛋白产量(33.3 kg/d)、能量校正乳、乳蛋白、乳糖和乳中尿素氮相近。与不饲喂FO和CDS相比,饲喂FO和CDS降低乳脂百分率(4个试验组分别为3.85%、3.39%、3.33%和3.12%)和乳脂产量。饲喂FO和CDS提高trans-11 C18∶1(十八碳烯酸),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每100 g脂肪酸中CLA含量分别为0.52、0.90、1.11和1.52 g)和trans-10 cis-12 CLA浓度(100 g脂肪酸中分别为0.07、0.14、0.13和0.16 g)。FO和CDS对cis-9,trans-11 CLA的影响没有互作作用,但对十八碳烯酸趋于提高方面存在互作作用。添加CDS可提高trans-10 C18∶1,饲喂FO和CDS血浆中十八碳烯酸与cis-9,trans-11 CLA比率高于乳脂中的比率,这表明饲喂FO和CDS促进乳腺组织中十八碳烯酸合成cis-9,trans-11 CLA。日粮中添加占干物质0.5%的鱼油和富含C18∶2 n-6脂肪酸的CDS提高牛奶中CLA含量,降低乳脂百分率。  相似文献   

17.
苜蓿青贮对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在日粮中分别用0、27%和54%的苜蓿青贮代替玉米青贮,共3种处理日粮、对30头高产奶牛乳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牛乳中的共轭亚油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苜蓿青贮替代玉米青贮能有效提高牛乳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玉米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青贮饲料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大约为2~4 mg/g,说明青贮饲料中存有亚油酸氢化微生物,乳酸菌可能是最主要的亚油酸氢化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驴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谱法,对来自于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43头驴乳样中的轭亚油酸(CL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驴个体间,乳中CLA含量差异较大,平均为32.18 mg/L±15.19 mg/L,其中最高可达为51.08 mg/L,最低仅为6.26 mg/L;但以乳脂中的含量计,CLA在乳脂中的含量很高(2.57 mg/g~87.60 mg/g),平均为14.54 mg/g,而牛乳中仅为1.80 mg/g。(2)采用紫外光谱法可对驴乳中CLA含量进行快速检测,且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发现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及其他对动物健康有益的生物学活性。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中,奶制品是人类饮食中CLA的主要来源。许多营养学家研究提高乳中CLA含量的营养学方法,发现日粮脂肪酸能够影响乳中CLA含量。本文综述了CLA在奶牛体内的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影响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主要日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