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 RAPD 技术对 E.tenella 早熟株、鸡胚株、亲本毒抹和田间分离的抗药株进行研究,发现本研究选育的 E.tenella 早熟株与亲本毒株间 DNA 多态性存在着差异,证实该早熟侏已发生了遗传变异,但变异程度不大;而鸡胚株及抗药株却比早熟株的变异程度大。建议 RAPD 技术可用于艾美耳球虫株间差异及其球虫株间关系距离的检测.对经细胞培养的 E.acervulina 早熟株及其毒株和抗药株的基因组 DNA 进行多态性比较研究,发现该3株球虫间的变异程度大于 E.tenella 各虫株间的变异,即不同来源的 E.ac-ervulina 各虫株间的相似性小于 E.tenella 各虫株间的相似性,表明不同球虫其种内变异程度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 RAPD 技术可作为球虫株间变异的分子标记方法及其球虫株间关系距离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蜜蜂(Apis cerdna cerana 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为实验材料,进行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营养杂交,然后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检测亲本和营养杂交后代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经过营养杂交,亲本蜜蜂与营养杂交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小,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特有DNA条带发生了转移.说明通过营养杂交,基因可能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3.
利用赤霉菌毒素作选择压,在MS基上用小麦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研究了它们愈伤组织形成及幼苗分化;分化成株的再生植株在田间接种鉴定了它们的抗病性。在毒素作用下.品种间杂交幼胚外植体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但数量明显低于未经毒素处理的外植体。田间抗性鉴定结果,不论是中抗组合,还是抗病组合中.毒素压下获得的再生株的抗性比亲本都有增强,中抗组合中高抗单株出现率平均比亲本增加35.7%,抗病组合中抗病单株比亲本增加32%。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利用品种间杂交幼胚作外植体离体筛选抗病再生株,亲本抗性很关键,亲本抗性强.其再生株的抗性提高的幅度大.筛选出抗病单株的机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RAPD技术,对日本群体♀×黄河群体♂的杂交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评价杂交对中华鳖种质资源的影响,为优良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本试验从4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2个扩增较好的引物,在日本群体♀×黄河群体♂的杂交子代、日本群体子代、黄河群体子代和太湖群体4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76个位点,其中129条(73.30%)呈现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了8条,扩增出的片段分子量在300 ~2 500 bp之间.多态位点比例、Nei 基因多样性指数以及Shannon信息指数大小顺序为:杂交群体>日本群体>黄河群体>太湖群体,杂交子代比亲本子代的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4个群体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在0.835 l~0.954 4之间,遗传距离在0.046 7~0.180 2之间,杂交群体子代与亲本黄河群体子代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相似度最大.试验结果表明,中华鳖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丰富的,杂交活动会加剧遗传多样性的产生,这对中华鳖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木瓜实蝇是我国口岸经常截获的危险性害虫之一,该虫是桔小实蝇复合种中最具经济重要性的种类。选取了区分桔小实蝇复合种的一些形态特征对木瓜实蝇实验种群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木瓜实蝇雌虫产卵管长及雄虫阳茎长因个体而异,在亲代与子代间不存在遗传稳定性。雌虫产卵器基节长与其第5腹节背板长比值,雌成虫构成dm翅室的CuAl脉长与其产卵管长比值,以及雄成虫构成dm翅室的CuAl脉长与其阳茎长的比值分别是1.25,1.15及0.73。这3个特征值在亲代与子代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具有遗传稳定性,是鉴定木瓜实蝇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蒿柳雌株与雄株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差异及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 ℃/30 ℃(白天温度/晚上温度)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叶片电导率(EC)、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分析各生理指标在雌株与雄株间的变异系数(VC)及分化系数(VST)。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蒿柳EC值、O·-2产生速率显著上升,但雌株EC值和O·-2产生速率显著大于雄株;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升高,但雄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下降,但雄株的4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高温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各生理性状的变异系数(VC)较为接近,说明各生理性状在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间的变异较为一致。各生理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VST)为17.06%,说明高温胁迫下各生理性状在雌、雄株间的变异小于雌、雄株内(无性系之间)的变异。综上所述,高温胁迫下蒿柳无性系在生理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但雄株具有较强的调节、适应能力。因此,在育种工作中适当多选择雄株优树,有助于获得耐热性强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 meriatenella)3-1E基因的ORF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E.tenella杨陵(YL)株总RNA中扩增3-1E基因,并将扩增产物与pMD18-T easy载体进行连接并测序,用DNAstar 5.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分离的E.tenellaYL株3-1E基因与其他虫株相比,核苷酸有9个位点发生变化,其中7个位点的变化引起了相应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其他2个位点的变化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对2006年和2009年分离的YL株3-1E基因的核苷酸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有两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变化。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E.tenellaYL株3-1E基因同种间与E.tenella甘肃株遗传关系最近,同属间与E.acervulina法国株遗传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以枣雄性不育种质‘JMS2’为母本、酸枣优系‘邢16’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杂交获得的179株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杂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亲差异互补SSR引物JSSR311一次性鉴定出所有子代均为杂种,实现了该组合大量杂交后代的快速、高效鉴定。随机选取21对SSR引物,在杂交后代中共扩增出46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24个,多态性比率52.17%。经遗传分析,杂交后代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Hei)平均值为0.42,说明杂交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UPGMA聚类分析显示,杂交后代个体及亲本间相似系数介于0.64~0.97,在相似系数0.70附近可将杂交后代分为3大类,其中第1大类由172个子代与母本聚在一起、占子代总数的96%,第2大类由2个子代与父本单独聚为一类,表明杂交后代与母本JMS2的遗传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亲本与杂交子代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APD技术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其杂交子代(O.aureus ♂×O.niloticus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4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13个,分别用于这3个罗非鱼群体的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显示,3个罗非鱼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52.78%、44.36%、44.99%;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分别为0.9102、0.9121、0.9043;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0898、0.0879、0.0957;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248、0.2450、0.229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0922、0.1040、0.1329。同时得到可用于鉴别3个群体的9条特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微线蛋白-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柔墩艾美耳球虫(Eimeria lenella)微线蛋白—2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F.tenella广东株(EtGD)子孢子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EtGD微线蛋白—2(EtMic—2,GD)的cDNA序列。PCR产物连接到质粒pGEM—T—easy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E.tenella北京株和豪顿株的MIC—2比较,开放阅读框架(0RF)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70%(1023/1026)和99.61%(1022/102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间分别有两个氨基酸不同,同源性为99.41%(340/342),经DNAsisstl.02分析,这种差异可影响EtMic—2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1.
以金针菇颜色控制位点纯合白色品种和杂合黄色品种为亲本,选择强生长势单核菌株单-单杂交,利用双重荧光染色法鉴定单核菌株和杂交菌株真实性。从真实性杂交菌株中筛选生理生化特性差异较大及农艺性状优良杂交菌株。结果表明,多数杂交菌株同工酶谱带与亲本不同,少数与亲本相同但迁移率不同。杂交菌株与亲本相似系数在0.80以下时,生育期或产量更易表现超亲遗传。杂交菌株子实体颜色分为白色和浅黄色两类,其中白色杂交菌株产量表现超双亲遗传较多。筛选出商品性状优良且早熟6 d、增产4.7%白色杂交菌株HB17;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5.1%白色杂交菌株HB47;商品性状良好且增产14.4%浅黄色杂交菌株HB13。  相似文献   

12.
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由单卵囊接种建立)挑选出单孢子囊,制备成单孢子囊胶囊,给鸡接种后建立5个克隆,传代后提取DNA,用已筛选的13条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克隆均获得RAPD图谱,有特异条带。5个克隆中C2和C3相似值为0.993 1,C4和C5相似值为0.992 7,C1与C2和C4的相似值分别为0.931 6和0.875 3。鉴别结果表明C1为1个克隆,C2和C3为1个克隆,C4和C5为1个克隆,说明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中的4个孢子囊的基因组成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柔嫩艾美耳球虫YZ株SO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 im eria tenella)YZ株折光体SO 7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核苷酸及氨基酸进行序列分析。以纯化的发育7 h的E.tenella YZ株卵囊孢子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两步法RT-PCR技术扩增出SO 7基因特异性片段。将扩增出的片段插入pUCm-T载体,随机选择经蓝白斑筛选、PCR及酶切鉴定为阳性的两个克隆分别进行测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个阳性克隆所含插入片段的DNA序列完全一致,含全长为651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富含AGC和CTG重复序列,编码区核苷酸与LS18株和B J株的同源性都为99.5%,与HB株同源性为99.4%,与GD株同源性为99.7%。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LS18株和GD株的同源性都为99.1%,与B J和HB株同源性为98.6%。通过对其蛋白抗原性、表面可能性、亲水性、柔性区、二级结构等参数预测表明,YZ株核苷酸的变异未引起其蛋白主要特性和B细胞表位的变化。该结果为研制E.tenella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1 500个陆地棉杂交组合分析杂种优势与其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探讨能否利用大规模杂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提高陆地棉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以期为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来自15个国家和中国23个省(市)的305份陆地棉核心种质为亲本,采用L×T(Line×Tester)杂交设计配制1 500个杂交组合。2012—2013年,在中国南北方13个生态环境下考察其株高、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等10个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分析F1杂种优势、亲本间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并采用4种方式(Cor1—Cor4)计算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0个性状中亲优势(MPH)均值的变幅为1.70%—7.40%,平均为4.36%,按父本不同将F1分成5组(A,E),其MPH均值A>E>B>C>D;超亲优势(HB)均值的变幅为-4.17%—1.87%,平均为-0.17%,A、B和E组的HB均值皆为正。10个性状在5组中除D、E组的马克隆值之外,其他性状普遍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其中,单铃重和纤维长度的中亲优势在5组中均以正优势为主(达80%以上),最大值分别为34.01%和9.83%,对应的超亲优势分别为24.25%和5.80%。F1和亲本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单铃重、株高、纤维长度、伸长率和整齐度指数整体表现出一定的超亲优势。父本(测试种)与300个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2.280—61.430,平均为21.550,5个测试种与母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C>E>A>B,其中,最近值为11.721,最远值为33.271。按最小方差聚类,将305个陆地棉亲本划分为2个主群,包括5个亚群。4种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因样本量、遗传距离变幅和父本不同其结果有所差异,相关性随样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强。其中,Cor1是Cor2结果的整体体现;Cor3与Cor1和Cor2相比,部分性状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有所不同;Cor4的相关性最弱。综合来看,遗传距离与衣分、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遗传距离与其他性状的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因采用的分析方案不同,结果有所不同;在4种方案中,除整齐度指数外,遗传距离与超亲优势的相关性整体表现负相关。其中,遗传距离与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和衣分的超亲优势相关性较强。【结论】陆地棉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存在正负和强弱差异,且样本量越大相关性越强。说明基于大规模杂交组合研究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确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为下一步端粒酶活性检测奠定基础,根据已克隆发表的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信息,设计了由4个端粒重复序列串联的寡聚核苷酸探针(TTTAGGG)4,并以生物素地高辛标记。将该探针与经BAL31-EcoRⅠ酶切后的E.tenella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E.tenella基因组DNA与探针杂交获得了清晰的杂交条带,随BAL31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进一步证明了E.tenella端粒DNA重复序列为5-′TTTAGGG-3′,且此重复序列在E.tenella染色体的末端。  相似文献   

16.
孙秀梅  田培荣  方素芳  顾小龙  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51-10152,10177
[目的]为肠艾美耳球虫的早熟选育及兔球虫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个不同地区肠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只,并对6株肠艾美耳球虫的繁殖力进行比较。[结果]衡水株排卵量最多,张家口株次之,胶南株排卵量最少。睢宁株的排卵量接近胶南株,如皋株、通江株相近,在感染后第8.5~9天均有排卵,各虫株的排卵高峰期相似,第13天排卵量达到峰值,第21天接近0。[结论]不同地理株肠艾美耳球虫的排卵量不同,但排卵高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0个姬菇杂交菌株及2个亲本菌株进行分析,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42个供试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11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1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2个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286~0.8537,在相似系数0.6680时,42个菌株聚为7类,两亲本各聚一类,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为研究对象,对其顶质体rpo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他顶复门寄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顶质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堆型艾美耳球虫不同来源虫株均获得了469bp的目的片段,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发现,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的顶质体rpoB序列完全一致,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2.75%,而与刚地弓形虫和疟原虫的相似性分别为67.23%和64.62%。首次报道了堆型艾美耳球虫rpoB序列,显示rpoB基因序列保守,不同来源堆型艾美耳球虫虫株的序列没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理株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盲肠病变记分、每克粪便含有的卵囊数、粪便记分、肉鸡增重等检查方法对来自山东、吉林、黑龙江、北京4个不同地区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将上述各株球虫分别接种10日龄AA肉鸡,并于接种后5d开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株(S株)的致病性最强,黑龙江株(H株)和吉林株(J株)的致病性次之,北京株(B株)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