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天水苹果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水苹果园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苹果园施用肥料主要有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菌肥3大类。其中施有机肥的果园占调查果园的44.1%,化肥中复合肥为100.0%、尿素为62.7%。基肥中,平均每667 m~2施用N肥量为38.35 kg,P_2O_5为19.10 kg,K_2O为17.72 kg;追肥中,平均每667 m~2施用N肥为29.93kg,P_2O_5为20.67 kg,K_2O为9.78 kg。以平均施用量为标准对调查果园施肥量进行了"很低、偏低、合理、偏高、很高"5级分类,基肥中处于合理区间的果园N为42.4%,P_2O_5为30.5%,K_2O为23.7%,总体表现为N合理偏低、P_2O_5合理偏高、K_2O偏高;追肥中处于合理区间的果园N为20.3%,P_2O_5为35.6%,K_2O为23.7%,总体表现为N不平衡、P_2O_5和K_2O偏高。因此,增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降低磷、钾肥是今后天水苹果园施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日光温室黄瓜氮(N)、磷(P_2O_5)、钾(K_2O)的适宜施用量,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_2O_5、K_2O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N、P_2O_5、K_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N、P_2O_5、K_2O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861.5 kg·hm~(-2)、306.1 kg·hm~(-2)和1 082.0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降至0;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688.4 kg·hm~(-2)、320.2 kg·hm~(-2)和1 230.2 kg·hm~(-2)时,边际品质效应降为0。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达138 000 kg·hm~(-2)以上,同时品质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665.5~827.6 kg·hm~(-2),P_2O_5 267.9~334.3 kg·hm~(-2),K_2O 1 043.1~1 235.0 kg·hm~(-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1︰0.40︰1.53。  相似文献   

3.
在荔浦县县域施肥指标体系下建立起来的荔浦芋施肥指标及肥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验证并校正优化。结果表明,以现有荔浦芋施肥配方(N∶P_2O_5∶K_2O=20∶10∶18)和用量(荔浦芋667 m~2目标产量2 250 kg,施纯氮(N)50 kg、纯磷(P_2O_5)25 kg、纯钾(K_2O)45 kg、花生麸75 kg、鸡粪1 000 kg)为基础进行微调校正,经寻优组合,在球茎单个重、纵径、横径、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保持不变,优化化学肥料配方是N∶P_2O_5∶K2O=1∶0.51∶0.92,相对应的667 m2纯氮、磷、钾肥料用量分别是N 49.0 kg、P2O525.0 kg、K_2O 45.0 kg,即为荔浦芋推荐施肥配比与肥料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磷肥用量一定水平下,氮、钾肥不同比例及施用时期对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_2O_5、K_2O总用量分别为12、10、20 kg/667 m~2,处理7(100%P_2O_5、60%N、40%K_2O作基肥,20%N、30%K_2O作苗肥,20%N、30%K_2O作现蕾肥)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360.3 kg/667 m~2;处理1(N、P_2O_5、K_2O全作基肥)马铃薯产量最低,为985.9 kg/667 m~2;磷肥用量一定时,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施用较好,马铃薯可增产123.4~374.4 kg,增产率12.5%~37.9%,平均增产222.7 kg,平均增产率为25.8%。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苹果主产区果园施肥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果农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辽宁省苹果主产区苹果园化肥减施潜力,为科学施肥提供指导,于2016年8—9月,采用实地走访结合问卷记录的方式调查分析了2015年辽宁省苹果主产区肥料施用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苹果园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为24 476 kg/hm~2,其中低于合理用量的比率占到50%以上;化肥氮(N)、磷(P_2O_5)、钾(K_2O)投入量均值分别达到694、467、605 kg/hm~2。折算后,有机肥和化肥中N的总投入量均值达到800 kg/hm~2,过量施用的比率接近85%;P_2O_5总投入量均值达到756 kg/hm~2,过量施用的比率为97%;K_2O总投入量均值达到867 kg/hm~2,过量施用的比率超过85%。肥料施用次数和时期随意性大,氮磷钾三要素比例不合理。综上,辽宁省苹果园有机肥投入相对不足;养分总投入过量现象严重,磷过量最为严重,氮、钾次之;化肥投入普遍过量是果园氮磷钾养分投入过量的根本原因,化肥的减施潜力巨大;氮磷钾三元素投入比例需要调整,果农科学施肥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栽培模式下,采用N、P、K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番茄品种'洛番15号'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探索该番茄的最优配比施肥参数,找出施肥量与产量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产量模型方程分析可知,番茄产量大于7 500 kg·667 m~(-2)的最优N、P_2O_5、K_2O配比区间为:施N量16.95~24 kg,施P_2O_5量11.63~15 kg,施K_2O量20.93~27 kg;氮磷钾配比施肥参数最优设计为:N、P_2O5、K_2O配比施肥量为20.25 kg·667 m~(-2)、12.88 kg·667 m~(-2)、24.53 kg·667 m~(-2),即N∶P_2O_5∶K_2O=1.57∶1∶1.9。  相似文献   

7.
韩兴斌  王鹏云 《蔬菜》2016,(10):26-29
为摸清西吉县红蒜苗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采用"3414"完全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施肥量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建立红蒜苗施肥肥效模拟数学方程及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效应方程一次、二次项系数说明增施N、P_2O_5、K_2O肥均能促进红蒜苗产量增加,增产效果K_2OP_2O_5N,但过量施肥会降低红蒜苗产量,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通过回归分析初步得出西吉县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葫芦河川道区农民种植红蒜苗施肥最佳标准为:667 m~2目标产量2300~2 500 kg,在基施农家土杂肥3 000 kg的基础上,需施纯N 18~20 kg、P_2O_5 12~14 kg、K_2O 10~12 kg,其中30%纯N、100%P2O5、100%K_2O播前一次性基施,另外70%纯N在退母期前追施50%,在蒜白速生期前追施50%。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优化配方施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及V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1中优化配方施肥在氮、磷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42%、61.47%,钾增加29.07%的情况下(N 4.35 kg/667 m~2、P_2O_52.89 kg/667m~2、K_2O 9.68 kg/667 m~2),产量增加20.04%,VC含量增加32.52%,硝酸盐含量降低31.56%;土壤2中优化配方施肥在施用氮、磷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100%、100%,钾增加3.8%的情况下(N 0 kg/667 m~2、P_2O_5 0 kg/667 m~2、K_2O 7.79 kg/667 m~2),产量增加49.19%,VC含量增加101.63%,硝酸盐含量降低51.37%。土壤1和土壤2结果比较发现,在不同肥力土壤中,优化配方施肥处理的小白菜都取得了较高的产量、较好的品质,但在不同肥力土壤中最优施肥量不一样,具体施肥量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种类考虑。  相似文献   

9.
以7年生供佛杏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A,N∶P_2O_5∶K_2O=2∶3∶1;处理B,N∶P_2O_5∶K_2O=3∶3∶1;处理C,N∶P_2O_5∶K_2O=3∶4∶1;处理D,N∶P_2O_5∶K_2O=2∶3∶3;对照CK,N∶P_2O_5∶K_2O=0∶0∶0)对杏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及杏树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树整个生育期内,杏园土壤养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施肥可提高0~80 cm土层养分含量。与CK相比,处理A、B、C、D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4.56%、13.34%、18.05%和23.28%。多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处理D(N∶P_2O_5∶K_2O=2∶3∶3)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最高,分别为12.12%、0.73%、16.75,是提高杏园经济效益的最佳肥料配比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二是与起垄栽培、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下垂果枝修剪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根据树势和产量水平分期施用氮磷钾肥。三是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或石灰改良土壤。总量控制以果定量亩产4 500千克以上的果园氮肥(N)20~30千克/亩,磷肥(P2O5)10~15千克/亩,钾肥(K2O)15~25千克/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蔬菜施肥方法,确定福建漳平地区蔬菜氮肥适宜的施用量,促进农户降本增效,作者开展了白菜“2+X”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0%优化氮区(N_(3)P_(2)K_(2))处理白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4 180.2 kg),无氮肥区(N_(0)P_(2)K_(2))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 280.0 kg),70%优化氮区处理、优化氮区处理白菜产量居中。由此可见,在磷、钾水平一致的条件下,白菜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建议漳平地区白菜生产按130%优化氮区处理,即每667 m^(2)施纯氮(N)22.5 kg、纯磷(P_(2)O_(5))5.0 kg、纯钾(K_(2)O)12.0 kg施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设施蔬菜施肥状况及减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352个设施蔬菜地块的施肥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查明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估算肥料减施潜力。结果表明,北京市设施蔬菜养分投入量普遍超过推荐施肥量(养分超标率72%)。不同设施类型施肥量差异较大,其中日光温室每季蔬菜平均氮磷钾(N、P_2O_5和K_2O)投入总量分别为858 、409、572 kg · hm~(-2),明显高于塑料大棚每季蔬菜平均氮磷钾投入总量593、317、438 kg · hm~(-2)。设施蔬菜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基施,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养分投入总量的贡献分别为66%和52%。不同蔬菜种类肥料减施潜力巨大,其中甘蓝、黄瓜和茄子总养分相对减施潜力分别为61%~62%、43%~48%和18%~47%。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N∶P_2O_5∶K_2O)分别为1∶0.47∶0.66和1∶0.53∶0.73,表明钾肥比例相对不足。建议加快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设施蔬菜施肥技术指导,尤其要降低日光温室的氮、磷肥投入量,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1970~1984年在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米哈洛夫》试验基地进行了试验,试材为接于安托诺夫卡实生苗上的普通安托诺夫卡,1970年定植。果园土壤为生草灰化中性壤土。耕层腐植质含量2.8%,P_2O_5为3.0毫克/100克土,K_2O为11.0~13.5毫克/100克土。土壤pH=5.4,吸收性盐基饱和度为81.6%。试验方案:处理1:每年施N_(60)P_(90)K_(60);处理2:每年施N_(180)P_(90)K_(60);处理3:每年施N_(60)+5年1次P_(450);K_(300);处理4:每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3 400余万亩,苹果化肥折纯总用量约210余万吨。2002年以来苹果化肥用量对全国化肥用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0%,因此苹果化肥用量零增长对实现2020年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有重要意义。另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统计,我国苹果园纯氮用量已经由2008年的24千克/亩增加到2013年33千克/亩,而欧美苹果园纯氮投入量为10~15千克/亩,可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的推荐施肥方案。【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在库尔勒市大致等间距选定100个香梨园,运用GPS定位技术进行田间调查与采样,并结合室内养分测定,分析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并根据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制定了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的推荐施肥方案。【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树龄8~10 a(年)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属于5级缺的水平,树龄12~15 a、16~20 a、22~25 a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属于4级平的水平。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树龄段的‘库尔勒香梨’园有效磷含量均属于3级平的水平。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树龄8~10、12~15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3级平的水平,树龄16~20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1级丰的水平,树龄22~25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2级丰的水平。【结论】树龄8~10 a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2O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76、80、20 kg·hm~(-2)。树龄12~15 a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58、258、30 kg·hm~(-2)。树龄16~20 a的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_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32、374、38 kg·hm~(-2)。树龄22~25 a的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_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为300、476、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大拱棚早春西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设置常量施肥处理(T1)、减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2~T4)、优化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5~T8)等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拱棚早春西瓜生长、叶片及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在应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常量施肥T1(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5 kg,P_2O_5为15 kg,K_2O为15 kg)相比,化肥减施(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0 kg,P_2O_5为10 kg,K_2O为10 kg)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T2~T4处理促进了西瓜主蔓的伸长,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与T1、T5纯化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T1相比,T2、T3处理的西瓜产量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优化施肥(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7.64 kg,P_2O_5为5.11 kg,K_2O为8.48 kg)T5及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的T6~T8处理产量呈降低趋势。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同时增加了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有机酸的形成。优化施肥各处理的糖酸比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增施有机肥提高了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当化肥氮磷钾减量33.3%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产量虽未显著增加,但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西瓜风味品质改善;当化肥氮减量49.1%、磷减量65.9%、钾减量43.5%及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时,产量降低显著,但西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1985—1988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比惯用施肥年施氮量减少一半的经济施肥仍可获得高产优质,叶片矿质元素及土壤养分含量亦保持正常水平。推荐福建丘陵地椪柑亩产2500—3000公斤的每亩年施纯氮25—40公斤,N:P_2O_5:K_2O=1:0.4—0.5:0.8—1.0,其中有机肥约占50%。  相似文献   

18.
以紫花苜蓿为试材,采用‘3414’部分实施方案,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旱地紫花苜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下,各茬次紫花苜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限制密度下的种群Logistic增长模型;5年生旱地紫花苜蓿获得最佳产量栽培的氮磷钾施肥量方案为N2P4K3,即纯N为54kg·hm~(-2),P_2O_5为135kg·hm~(-2),K_2O为15kg·hm~(-2),产量为466.2t·hm~(-2)。  相似文献   

19.
实地调研了河北省燕山苹果产区肥料投入现状、土壤养分含量,采用产量差分析法探究了最佳养分投入量。结果表明:河北省燕山苹果产区有机肥平均施入量为5 088.02 kg/hm~2,占比较低,以猪粪、羊粪为主,遵化县投入比例最高;无机肥N、P_2O_5、K_2O投入量分别为523.95、418.35、465.45 kg/hm~2。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加深呈降低趋势,其中0~20cm土层有效磷、有效铁含量均达到了丰富水平,但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地区间以遵化县碱解氮含量最高,昌黎县有效铜含量最高。产量差模型分析显示,燕山苹果园最高产量下N、P_2O_5、K_2O投入量分别为525.54、481.07、590.95 kg/hm~2。  相似文献   

20.
胡庆文  林英  刘诗煜 《花卉》2016,(14):86-87
正通过试验,得出类似生态环境下,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比,建立施肥指导数学模型。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本区朱昌镇双堰村进行,试验地块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较强代表性。1.2供试材料参试蔬菜为莲花白,肥料品种为毕化尿素(含N量46﹪),单价1.88元/kg;磷肥(P_2O_5含量12﹪),单价0.75元/kg;氯化钾(K_2O含量60﹪),单价4.60元/kg;折合纯量单价分别为N4.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