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宛田红花油茶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宛田红花油茶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及育苗方法进行试验和对苗木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宛田红花油茶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宛田红花油茶大田育苗播种量以420~450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35.2cm,地径平均0.55cm.根系较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径生长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红花油茶嫁接苗木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给红花油茶嫁接育苗生产技术与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红花油茶1年生嫁接苗各形态生长指标值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10个红花油茶嫁接苗的苗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红花油茶嫁接苗木各形态生长性状指标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间的苗高、成活率、叶片数、一级侧根粗的变化幅度较大,各生长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多齿红山茶、大茅山、大果红山茶及厚叶红山茶嫁接苗的成活率较高;一级侧根粗、主根粗、地径与成活率等指标在红花油茶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据决定地位。还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法分析得出了10个红花油茶品种嫁接苗木质量的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3.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5-2006年对毛红椿的播种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于3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出苗,7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高生长最快,9月中旬以后进入缓慢生长,至10月底苗木停止生长,其高生长量可达100 cm以上,最高可达150 cm;21、27、33、45株/m2 4种留苗密度实验表明,苗木地径生长与留苗密度密切相关,留苗越密则地径越小、高度越小,留苗越稀则地径越大、高度越小。生产上建议播种量为15 kg/hm2,留苗密度以30~33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乌桕苗期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优良的乌桕苗木,通过收集不同种源优株乌桕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观测种子及其幼苗植株生长特性,分析不同种源子代苗高、地径生长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子代幼苗在6月中旬进入速生期,7月进入生长高峰期,8月中旬进入缓慢生长期,10月生长速率下降且较快;不同种源优株子代苗高、地径生长呈显著差异;依据生长状况将子代幼苗划分为4类,其中编号21为种苗中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米老排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时期和施氮量,观测了1年米老排苗期的生长节律,并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方程;分析了100mg/株、200mg/株、400mg/株、600mg/株和800mg/株5个氮素营养水平对米老排苗木5-10月份生长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老排苗高和地径的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R_H~2=0. 990,R_D~2=0. 978,P0. 005),生长节律表现出"慢-快-慢"的阶段性节律;(2)氮素营养对米老排苗高生长的影响要早于地径;(3)米老排的速生期始于6月中旬,最佳施氮量为200mg/株。  相似文献   

6.
对楝树苗木物候、苗高、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楝树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上旬;而地径也呈现出相同规律,第1次比苗高早30天左右,第2次与苗高时间相同;苗木生长期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阶段,年生长周期245天.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育苗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5个杉木优良品种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杉木优良品种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1年生时生长表现最优,其苗木高,地径粗,苗木健壮;邵武卫闽杉木第2.5代、第2代苗木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一般;三明市郊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9.
分别在云南威达元宝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元宝枫种植基地(位于昆明市晋宁县)的山脊、坡地和平地,对元宝枫1年生和2年生苗木群体的株高、地径及叶片数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苗木群体在此3个生长性状上均存在极丰富的变异。其株高变异系数为47.838%~70.890%,地径变异系数为42.505%~57.497%,叶片数变异系数为60.698%~68.140%。苗木经移栽消除植株的密集生长竞争和环境差异后,该苗木的生长性状依然表现出“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的趋势,表明元宝枫苗木生长性状所存在的丰富变异主要是基因型差异造成的。据此,对元宝枫进行早期优株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红花木莲播种苗的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花木莲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地径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比苗高迟30~40d,分别在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将苗木生长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关键育苗技术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苗率、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大腹异木棉Ceiba insignis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景观树种。通过对其实生苗株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进而划分生长时期。调查发现,一年中苗木株高存在2次生长高峰,分别在6月和8月,地径于8月出现1次生长高峰。Logistic方程拟合度高,根据该曲线模型的特点,将苗木一年中生长阶段划分为生长初期(1—3月)、速生期(4—10月)、生长后期(11—12月)3个阶段,与其生物学特性相似且易混淆的同属植物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生长过程也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存在差异。并根据其生长规律研究成果及广州市气候环境提出相应栽培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福建、广西和广东的5个不同红锥种源成苗物候期和苗木高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节律,可将苗期划分为生长初期(4~6月)、生长盛期(7~8月)、生长缓慢期(9~10月)和休眠期(11~12月)4个时期;不同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1.48%和86.25%,遗传变异分析初步认定福建华安和广西凭祥的种源表现良好,应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福建安溪的种源表现中等,有发展潜力,需进一步观测和改良;表现较差的为福建南靖和广东信宜的种源。针对红锥生长节律并结合育苗实践,总结出苗木在各个时期的关键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柏苗高15 d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柏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为3月1~30日,幼苗期为4月1日~5月30日,速生前期为6月1~15日,速生期为6月16日~9月30日,生长后期为10月1日~12月30日。速生前期和速生期的净生长量只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8.5%,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30.0%、34.9%。因此结合福建柏的生理特性提出幼苗期、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福建柏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楠木人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楠木撒播与条播及遮荫与不遮荫的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楠木苗木生长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出苗期,从3月上旬~4月上旬;幼苗期,从4月上旬~6月上旬;速生期,从6月上旬~10月上旬;生长后期,从10月中旬~12月中旬。不同播种方式对苗木出苗率有一定影响,条播出苗率高于撒播;对苗木高和地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顺昌县开展无患子播种育苗试验,重点研究了其苗期生长动态,掌握无患子在一年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实生苗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在6月到9月,其中以7月到8月生长最快,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41.8%,进入9月后苗高生长放缓;地径增长旺盛时期在8月至9月,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20%左右。进入10月后,无患子实生苗的生长逐渐以增粗为主,11月后,苗高生长基本停止。复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苗高基本一致,即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8月间。11月后幼苗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因此,复叶片数出现生长曲线出现回落现象。同时,单株最大小叶叶长和叶宽的增长高峰期也分别出现在7月和8月。无患子实生苗从8月上旬开始有单株萌发侧枝, 8-10月单株侧枝数增加较为迅速,11月后侧枝基本停止萌发。但侧枝基径和枝长的生长并未有明显放缓或停滞。说明,此时的地上部分物质积累主要用于侧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红锥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锥博白、浦北、东兰3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率2年生苗木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都显著,均呈"S"型生长模式。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博白种源和浦北种源较好,东兰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17.
青栲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青栲的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种子随采随播育苗,1年生苗木高生长达49 cm,地径达0.75 cm;幼苗的年生长节律明显,高、径生长的高峰期分别在7—11月、8—11月,5年生青栲幼林平均树高达2.5 m、平均胸径2 cm,其生长量低于同龄木荷幼林。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中,青栲纯林受损指数低于木荷、红楠纯林;在柳杉+青栲异龄混交林中,青栲个体的受损低于纯林。  相似文献   

18.
依兰香(Cananga odorata)为热带木本香料植物,树姿优美,花期长,花香浓郁,原产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本研究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引进4个依兰香种源,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发现:1.5 a生依兰香苗期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其中,5M种源生长较快,其树高达0.55 m,地径0.61 cm,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3.5 a生种源试验林平均树高可达4.32 m以上,地径10.44 cm以上,胸径6.38 cm以上,且生长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抗寒能力较强;种源1K和3L较早进入始花期;从适应性和早期生长表现来看,种源2P和5M优于种源1K和3L。这些研究为我国香料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利用,以及在城市林业中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毛冬青(Ilex pubescens) 是我国南方常用中药,药材来源主要为野生资源。文章通过引种野生 毛冬青,开展繁育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冬青种子具休眠性,导致出苗不齐;采种时间为 10— 12 月,可用随采随播方式播种,播种后约 67 d 开始出土,春季发芽率约 20%,采用低温沙藏略可提高种 子发芽率。毛冬青当年苗平均苗高 33.24 cm,平均地径 4.08 mm,速生期为 5—10 月,苗高 Logistic 拟合 曲线为 y=34.710/(1+66.416exp-0.638× 月份)。毛冬青苗期采用搭棚遮荫(50% 光照)对苗木的生长有利,平均 苗高、地径、苗木存活率、合格苗率比全光照增加 5.81 cm、0.7 mm、16 及 26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秃杉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秃杉苗高15d的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秃杉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1日~5月31日)、幼苗期(6月1日~7月31日)、苗高速生期(8月1日~10月31日)、苗木生长后期(11月1日~11月30日),其中苗高速生期的高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64%。根据各时期苗木生长的特点,提出了各时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秃杉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