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是原产中国的多年生藤本果树,广泛分布于中国低纬度到高纬度地区。随着猕猴桃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种植区域的不断北扩南移,异常气候变化严重限制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其中低温胁迫已经成为影响猕猴桃果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围绕低温胁迫对猕猴桃的生长、生理生化影响及猕猴桃低温胁迫应答分子机制3方面进行综述,为猕猴桃抗低温胁迫研究以及抗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主产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Xuxiang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0,0.3,0.6,0.9,1.2 LL-1)对猕猴桃低温储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适宜体积分数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可以延缓徐香猕猴桃维生素C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上升;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并推迟两者高峰期的到来,减缓其衰老进程;同时可抑制储藏期间丙二醛的升高;提高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好地保持细胞膜完整性。综合考虑认为:0.9 LL-1的-鄄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徐香猕猴桃低温储藏保鲜效果较好。图6参21  相似文献   

3.
根据猕猴桃生长发育特点和低温冷害灾害特征,结合西畴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西畴县猕猴桃生产情况,通过分析确定造成猕猴桃种植低温冷害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区划指标。采用文山州8个大监站1986-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取文山州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ArcGIS对西畴县猕猴桃种植进行精细化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分析出西畴县除南部边缘、西部边缘、中部及北部的少部分高海拔地区以外,大部分区域猕猴桃种植低温冷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1-MCP对低温贮藏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秦美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 Ferguson.var.Qinmei)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在低温下对猕猴桃果实生理和品质的影响。0~2℃冷库贮存时,1-MCP能延缓猕猴桃硬度降低、重量损失、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有显著的保鲜效果。低温下1-MCP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作用,降低呼吸强度和推迟呼吸高峰出现,同时延缓乙烯释放高峰出现的时间。1-MCP保鲜的机理可能存在对乙烯受体抑制和乙烯合成抑制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省猕猴桃主要产区早春冻害调查和不同地区受冻原因及冻害程度分析,得知:中华猕猴桃品种冻害较重,美味猕猴桃品种冻害较轻,提出黔中地区和黔东地菊发展猕猴桃生产的最适范围,以及防范早春低温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延娟  董明  王强  吴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6-8638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热处理贮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翠"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热水处理果实,置于0-1℃冷库低温贮藏,定期检测呼吸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含糖量整体低于对照组;54℃热处理可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38℃热水处理8 min,可保持较高的猕猴桃果实硬度;38℃热处理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果实Vc含量损失相对较少。[结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不同组合都会对"皖翠"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的低温贮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低温预贮[(5±1)℃3d]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及转录因子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贮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和抑制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增加,有效地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CBF转录因子的表达,在贮藏末期失水较少,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可见,低温预贮处理可以减轻‘红阳’猕猴桃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冷害发生,促进CBF转录因子的表达,对控制‘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丹东地区主要栽培的7份软枣猕猴桃资源为试材,采用田间自然收集枝条和一次采集枝条放于人工控制低温(4℃)2种不同方式进行需冷量计算,研究其在不同方法下的需冷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方式对萌芽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在室内人工低温条件下软枣猕猴桃的需冷量在480~912 H,在自然条件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下软枣猕猴桃的需冷量分别为246~491、545~1744、363~480.5 C.U,且人工条件下龙成2号和丹凤一号的需冷量均低于自然条件下,而海佳和见丰魁绿高于自然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提高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以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为试验材料,统计不同温水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不同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不同低温层积时间+赤霉素浓度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60 min时的发芽率最高,为45.1%。珍珠岩和基质配比为0∶1时,发芽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滤纸),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低温层积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组合处理下,赤霉素浓度在150 ~900 mg/L,种子发芽率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层积14 d、赤霉素浓度为0 mg/L时,发芽率最高,为74 %。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变温培养条件下温水浸种60 min,低温层积14 d,使用纯基质做萌发床。  相似文献   

10.
真空渗糖法加工低糖猕猴桃果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猕猴桃为原料 ,采用低温真空渗糖技术 ,研制开发出低糖猕猴桃果脯。试验中探讨了硬化护色条件、去皮液的参数及真空渗糖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低温贮藏是最广泛采用的贮藏法。如何低温贮藏好猕猴桃,以缓解采收峰期销果压力、延长应市期、加工期和使果实增值等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影响猕猴桃低温贮藏的主因有以下几个,应予注意。   一、不同的种和品种间的耐贮藏性有差异:美味猕猴桃绝大多数比中华猕猴桃耐贮,贮期是它的 2— 3倍,如“华美一号”、“金魁”等美味猕猴桃一般可贮藏 4— 5个月,而中华猕猴桃的“华光 1号”和“ 2号”、“早鲜”等贮期难超 2个月。就是同一个种的猕猴桃冷贮性差异亦很大,一般晚熟品种比中熟品种耐冷…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果实在常温下极易软化和腐烂变质,即使放置于0~4℃的低温冷库中,也很容易产生各种霉菌。为深入研究猕猴桃采后果实的主要致病菌,以湖南猕猴桃主产区病果为试材,分离筛选出3种具有较强致病性且具有独特性状的致病菌。经过初步筛选发现,川芎和高良姜提取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严重危害猕猴桃产业。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在四川省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对四川省猕猴桃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分析总结低温多雨是四川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并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巴中、广元、雅安、宜宾以及绵阳等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情况和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发现品种、海拔和树龄与溃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表现为在被调查的4个品种中,红阳最感病,徐香最抗病;海拔越高,溃疡病危害越严重;溃疡病发病程度随树龄的增加逐渐加重。在此基础上对猕猴桃溃疡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建议,皆在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陕西猕猴桃主产区气候特点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陕西猕猴桃主产区遭遇了自1957年以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根据周至、眉县气象站的资料统计,2008年1-2月气温异常偏低,低温持续时间长,降水明显偏多。持续异常低温和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使相当一部分猕猴桃果树越冬芽受冻严重,部分嫩枝、枝条明显受冻,致使相当一部分猕猴桃萌动偏晚,生育期推迟,畸形果、落果比例偏大,将对今年我省猕猴桃产量和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软枣猕猴桃对低温胁迫生理变化规律,为引种、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幼苗为试材,通过4℃低温处理,以25℃(常温)为对照,测定软枣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SOD、POD活性均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加剧,MDA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冬季,贵州省西部地区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全面评估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利用贵州西部地区的水城、盘州、六枝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192个加密区域自动站的日平均温度、降水量等资料,分析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茶树、红心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1月28日至2月13日贵州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为-5.8(韭菜坪站)~6.9℃(牂牁江站),降水量为0.2(花戛站)~36.7 mm(勺米站)。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露天蔬菜、茶叶、草莓等作物造成一定的冻害,气象条件利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生成和潜伏,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测预警系统报警6次。此次持续低温冻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8万元。  相似文献   

18.
徐存素 《农技服务》2014,(4):115-115
<正>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丁香假单胞杆菌引发的低温性细菌病害,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传播快、危害重、是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但该病并非顽疾和癌症,是可控可防的。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技术,采取科学管理,培养抗性,以防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危害症状1.1感病枝干症状  相似文献   

19.
以苍溪红心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为试验材料,通过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样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样品的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维生素C含量亦逐渐降低,且贮藏前期降低较快,后期渐缓。贮藏温度对猕猴桃样品的硬度影响较大,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冷藏的猕猴桃后熟变软速度较缓慢。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品质较好的低温真空油炸猕猴桃脆片,采用理化测定及感官评分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预处理过程中切片厚度、冷冻温度、护色液3因素对低温真空油炸猕猴桃脆片感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厚度2毫米,冷冻温度零下18~零下20摄氏度,0.1%柠檬酸护色液为最佳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