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雨  许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73-2375
基于1979~2008年邯郸市30年的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了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结果表明:邯郸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调和与不协调相互交错→调和基本调和→基本协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动态趋势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理论对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借鉴协和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陕西省不同阶段的城市化与耕地面积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面积就会减少6.318个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表现出由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变,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总体呈现出“勉强调和与基本调和—不协调—调和、基本协调与较协调”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对1980—2010年芜湖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进行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耕地面积协调度水平最低,协调度平均值为0.202,出现不协调类型频率最高;城市化—粮食产量协调度和城市化—人均粮食产量协调度总体状态较理想,出现调和以上状态次数居多,协调度平均值在0.45以上.表明芜湖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大多时候难以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处于衰退状态;粮食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变化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衰退趋势显著削弱了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因此,要维持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的高协调度关系,就要综合耕地面积与耕地利用及人口增长等多方面考虑,从而合理评估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安徽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机理研究提供借鉴,科学合理推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贵阳市19962010年的耕地面积和城市化率为数据基础,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协调度模型计算两者的协调度,并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确定各年度的协调情况。结果表明:贵阳市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6,两者间的协调度偏低,整体上处于调和、基本调和和勉强调和状态,2002年、2008年和2010年处于不协调状态。为此,在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 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任平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222
在分析1978要2011 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 的理论关系与定量模型,并对两者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院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耕地总 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整体减少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理论框架下的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难以实现,城 镇化水平每增加1 个单位,耕地面积相应减少5.743 个单位;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协调度表现出阶段性特 征,整体呈现出野基本调和、调和要要勉强调和、不协调要要基本协调、较协调冶的状态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 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家兵  刁承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5-2686,2723
分析了永川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的相关性,找出城市化发展使耕地减少的原因,并对永川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刘宝涛 《吉林农业》2014,(21):12-13,4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建设占用耕地趋势日趋激烈,耕地面积锐减,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地区,耕地保护俨然成为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稳定、生态安全的重要瓶颈。为此,必须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有力地促进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以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本文以汪清县为例,全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面临的窘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汪清县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