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为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牦牛肺脏各支气管中的表达差异性,本试验以高原牦牛肺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牦牛肺脏各支气管中EPO的分布与表达差异进行研究。H&E染色结果表明牦牛肺脏组织结构正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PO在各支气管均有表达且黏膜皱襞为强阳性表达,平滑肌层、黏膜下层和外膜呈弱阳性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牦牛肺脏各级支气管中EPO表达程度表现为黏膜上皮细胞强于平滑肌细胞、黏膜下层细胞与外膜细胞;且EPO在各级支气管均有表达,说明EPO对牦牛肺脏低氧适应性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高原牧区低氧环境下藏绵羊与大尾羊颌下腺组织学结构的异同及EGF、EGFR、eNOS的表达特点,为分析反刍动物颌下腺生理机能提供形态学参考。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藏绵羊和大尾羊颌下腺组织结构特点及EGF、EGFR、eNOS的定位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藏绵羊颌下腺浆液性腺泡比例大于兰州大尾羊。AB、PAS、AB-PAS在黏液性腺泡及混合性腺泡阳性表达,浆液性腺泡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GF在藏绵羊颌下腺纹状管、闰管上皮细胞及浆液性腺泡表达量显著低于大尾羊,EGFR在藏绵羊颌下腺浆液性腺泡纹状管基底膜阳性表达高于大尾羊,eNOS在藏绵羊与大尾羊浆液性腺泡、纹状管内均呈阳性表达,三者在黏液性腺泡均无表达;统计学分析表明,藏绵羊颌下腺EGF与eNOS表达极显著低于大尾羊(P0.01),EGFR则显著高于大尾羊(P0.05)。高原牧区藏绵羊颌下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EGF主要在纹状管分布,EGF与EGFR结合部位主要在纹状管基底膜处,在浆液性腺泡细胞增殖及分泌等方面发挥作用。兰州大尾羊颌下腺内eNOS表达较高且在浆液细胞及纹状管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可能与高寒低氧环境中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索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在藏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来检测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在藏羊皮肤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在藏羊皮肤的角质层呈棕黄色的强阳性表达,在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外根鞘、内鞘小皮中呈集中的阳性表达,在毛根呈现少量阳性表达。根据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促进藏羊皮肤组织表达的结果,进而推测出低氧促有丝分裂因子对高原动物低温缺氧适应性环境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适应性研究对于了解高原土著动物的遗传进化和高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HIF(hypoxia inducible factor)是氧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低氧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实验旨在研究HIF-1α和HIF-2α基因表达特征在藏绵羊低氧适应中的意义。采用RT-q PCR技术对藏绵羊HIF-1a和HIF-2a基因进行了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的8种组织(心、肝、脾、肺、肾、大脑、小脑和脑干)中均有表达。HIF-1α基因在肺和小脑中有高水平表达,其他依次是肾、脑干、大脑、心、脾和肝。HIF-2α基因在肺中表达水平最高,其他依次是脑干、心、肾、小脑、大脑和肝。结论:该研究首次证实,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脾、大脑、小脑和脑干中均有表达,且HIF-1α在小脑中的表达水平较高。HIF-1α和HIF-2α基因在藏绵羊上呈表达广泛性和组织差异性,与其他高原土著动物有着类似的表达特征。这种个别组织HIF-1α和HIF-2α表达水平的提高提示,其正是维持低氧环境下生物体功能活动正常运转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藏羊与小尾寒羊在心脏组织学上的结构差异以及hif低氧适应因子在两者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差异。试验采用了组织学技术手段与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心脏组织结构特点与心肌各个部位hif基因的相对表达含量。结果表明,藏羊心肌纤维显著发达于小尾寒羊;藏羊心肌hif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在个体样本中右心hif表达量显著高于左心。因此可以推测心肌的发达程度和hif因子的高量表达对于机体适应高原环境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3头成年高原藏羊的睾丸采用血管铸型、常规石蜡切片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在高寒低氧环境中,藏羊睾丸精索血管分布的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藏羊精索睾丸动脉螺旋卷曲并发出分支分布到附睾,睾丸动脉表面覆盖蔓状静脉丛;回流睾丸血液的集合静脉纵向走行形成静脉网包裹在睾丸表面,汇集至睾丸门附近形成特殊的“束袋口”构筑,紧缩回笼汇集形成蔓状静脉丛;精索部动脉和静脉各自形成三级分枝,小静脉及静脉毛细血管网与动脉滋养血管小分支之间形成广泛的吻合支.藏羊精索部血管形成了特殊的高原适应性微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7.
藏羊对严酷的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很强,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畜种之一,开展藏羊与低海拔绵羊脑血管形态的比较研究,可为探讨藏羊的高原适应性机理奠定基础.研究以高原藏羊—欧拉型藏羊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滩羊脑为试验材料,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运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二者脑动脉系统的结构特性开展研究.比较发现,藏羊和滩羊脑动脉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同,但藏羊的大脑后交通动脉、上颌动脉的管径显著比滩羊粗,其它脑动脉管径平均值也略大;藏羊脑硬膜外异网显著长于滩羊;藏羊主要脑动脉中的侧支更发达,伸展较长,细小分支更丰富.藏羊有相对发达的脑动脉系统,利于向脑组织有效供血,可能是藏羊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构特征之—.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对高海拔藏猪(ZZ)和大约克夏猪(YZ),低海拔藏猪(ZB)和大约克夏猪(YH)的肾脏组织EPO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大约克夏猪处在高海拔应急状态下时,EPO的表达量高于藏猪;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大约克夏猪EPO的表达量较藏猪低,但高于低海拔大约克夏猪。说明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主要因素为EPO的稳定表达,高原大约克夏猪肾脏组织内EPO的高表达,是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生理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9.
旨在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肽Y(NPY)在不同发育时期藏绵羊睾丸的组织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的相关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0.5、2、5、8、12及18月龄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GP9.5和NPY的分布特征。PGP9.5和NPY在0.5月龄藏绵羊睾丸组织表达量较低,生殖母细胞中基本无表达,但2月龄时,PGP9.5表达量增加极显著(P0.01),且同年龄段PGP9.5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NPY(P0.01),至18月龄时,PGP9.5和NPY表达量明显升高,且与0.5月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二者在12月龄及以后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均为阴性。PGP9.5在Sertoli细胞阳性信号随睾丸发育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至18月龄时基本无表达,其在各年龄段Leydig细胞及其周围血管壁呈阳性表达。NPY在Leydig细胞的阳性信号较弱,2月龄及以后各发育阶段睾丸Sertoli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血管壁的表达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中,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PGP9.5和NPY的表达差异与Sertoli细胞发育及精子发生调控关系密切;PGP9.5在Leydig细胞强阳性,表明其与激素合成分泌相关,NPY表达随着月龄而增强,有利于加强睾丸血管舒缩以适应对低氧的调节,或在局部血液循环与Sertoli细胞之间物质传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究萨福克羊、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采集萨福克羊血液21份,西藏河谷型绵羊41份,萨藏杂交肉羊血液24份。结果显示,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P0.05)。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球蛋白(GLB)含量显著低于萨福克羊(P0.05),白蛋白/球蛋白(A/G)值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肌酐(CRE)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P0.05)。研究表明,不同绵羊群体血清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引入品种和杂交改良群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抗病性和自身免疫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INHA基因在公绵羊繁殖中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HA基因在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公羊和低繁殖力苏尼特羊公羊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等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INHA基因在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上腺、附睾,在其他组织中均呈痕量表达。INHA基因在苏尼特羊睾丸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肾上腺的表达量高于小尾寒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INHA基因可能主要在睾丸中对公绵羊繁殖功能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明云南高原乌金猪与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差异。采集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30头(公母各半)血样,检测乌金猪和约大乌猪血液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目(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氧饱和度生理表征参数。屠宰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12头(公母各半),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肝、肺、肾、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皮肤、肌肉、胰腺、睾丸或卵巢12种组织中HIF-1α、VEGF、EPO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乌金猪HGB和RBC极显著(P0.01)高于约大乌猪,而HCT和MCH低于约大乌猪,乌金猪氧饱和度高于约大乌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乌金猪与约大乌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检测到HIF-1α、VEGF、EPO基因mRNA的表达;在低氧适应基因中,HIF-1α基因在肝、肺、胰腺、肾和皮肤组织表达量最高,VEGF基因在肝、肺和胰腺表达量最高,EPO基因在肾和肝表达量最高;HIF-1α、VEGF、EPO基因在两猪种中的表达量趋势一致,约大乌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高于乌金猪的表达量;母猪低氧适应基因的总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乌金猪低氧适应生理表征参数明显高于约大乌猪,在多数组织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基因的表达高于乌金猪。但对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藏羊肺脏中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表达特性,揭示藏羊高原适应性,试验选取不同海拔生活的藏羊肺脏组织,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脏中HIF-1α的表达。结果表明,较高海拔藏羊肺脏被膜厚度和肺泡平均大小与较低海拔藏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被膜中弹性纤维占比、单位面积内肺泡数量、肺泡隔中毛细血管含量、肺泡隔厚度显著高于较低海拔藏羊(P0.05);HIF-1α在较高海拔藏羊肺脏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较低海拔地区藏羊(P0.05)。研究表明,藏羊肺脏结构出现适应性改变,且肺脏中HIF-1α蛋白表达与其生存海拔有关。  相似文献   

14.
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K+3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2):115-118
动物机体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缺氧严重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肌肥大等都与组织供氧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绵羊长期生长于氧分压低的高原环境中,不仅对低氧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年来藏绵羊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及其抗病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5 (PRDX5)是一种硫氧还蛋白,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研究PRDX5基因在藏绵羊(Ovis aries)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3月龄、1周岁和3周岁)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克隆了PRDX5基因的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PRDX5基因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RDX5基因CDS区全长659 bp,可编码219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PRDX5以α-螺旋为主,无信号肽;系统进化树显示,藏绵羊PRDX5基因与山羊(Capra hircus)亲缘关系最近;1周岁(性成熟期)和3周岁(成年)藏绵羊睾丸中PRDX5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 <0.01)高于3月龄(性成熟前),但PRDX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P <0.01)低于3月龄,且两者在性成熟后趋于稳定;PRDX5蛋白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推测PRDX5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影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 SHH)在不同品种绵羊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以探索SHH与羊毛弯曲形成的关系,选取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E染色法观察2种绵羊背部皮肤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探究2种绵羊背部皮肤中SHH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HE染色显示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背部皮肤毛囊的组织结构存在毛囊数量及弯曲程度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显示,SHH蛋白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均有表达,在美利奴羊背部皮肤中的毛乳头、毛基质、内外根鞘、皮脂腺和表皮细胞中显著表达,在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的毛基质、内外根鞘和皮脂腺中显著表达;光密度分析显示,美利奴羊背部皮肤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美利奴羊SH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Western blot显示,美利奴羊SH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提示:羊毛弯曲的形成与其组织结构有关,并受SHH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 SHH)在不同品种绵羊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以探索SHH与羊毛弯曲形成的关系,选取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E染色法观察2种绵羊背部皮肤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探究2种绵羊背部皮肤中SHH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HE染色显示美利奴羊与小尾寒羊背部皮肤毛囊的组织结构存在毛囊数量及弯曲程度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显示,SHH蛋白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均有表达,在美利奴羊背部皮肤中的毛乳头、毛基质、内外根鞘、皮脂腺和表皮细胞中显著表达,在小尾寒羊背部皮肤中的毛基质、内外根鞘和皮脂腺中显著表达;光密度分析显示,美利奴羊背部皮肤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美利奴羊SH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Western blot显示,美利奴羊SH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提示:羊毛弯曲的形成与其组织结构有关,并受SHH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观察成年牦牛隐睾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高原环境对其生殖微环境的影响。应用HE、Masson’s、Gomori’s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成年牦牛隐睾与单侧正常睾丸、正常睾丸组织结构特点,进而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统计。与正常组睾丸相比,隐睾生精小管管径极显著减小(P0.01),基膜增厚,腔内生殖细胞丢失,散在少数幼稚型Sertoli细胞,胞内线粒体变性且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褐素颗粒;间质内胶原纤维增生,间质/管腔面积比极显著增大(P0.01),Leydig细胞数量减少,胞内线粒体肿胀,间质血管数量减少,管壁增厚皱缩,血管内皮细胞内含大量脂褐素颗粒;睾丸实质部分钙化。单侧正常组睾丸生精上皮细胞为3~4层,Sertoli细胞发育成熟,少见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间质/管腔面积比与正常睾丸无明显差异(P0.05),Leydig细胞数量较多,内质网丰富呈一定扩张状态,线粒体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EGF及VEGFR2在隐睾组与单侧正常组、正常组睾丸均表达于Sertoli细胞、Leydig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偶见表达;隐睾组VEGF表达量较正常组、单侧正常组睾丸明显下降(P0.05),VEGFR2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单侧正常组(P0.05);单侧正常组VEGF及VEGFR2表达量较正常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原低氧环境,牦牛隐睾血管发育受阻,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局部钙化,Sertoli细胞发育异常严重影响生精功能;单侧正常睾丸Leydig细胞数量增加,而其中线粒体数量减少,发育程度较正常组织有所降低,隐睾组织中VEGF与VEGFR2可能参与调节双侧睾丸生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比较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及其受体在性成熟前后藏绵羊睾丸组织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1.0、1.5、2.0岁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研究TGF-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I, TGF-βR I)的表达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TGF-β1在藏绵羊睾丸组织中弱表达,性成熟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1.5岁藏绵羊睾丸组织中TGF-βRⅠ表达均显著高于1.0及2.0岁(P<0.05)。2)各年龄组TGF-β1主要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Leydig)及小血管内皮细胞,1.5岁藏绵羊在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Sertoli)亦有中等阳性表达,其他年龄组在生精上皮弱表达;TGF-βRⅠ在各年龄组生精上皮均有表达,1.0岁时在Leydig细胞无明显表达,1.5岁时强表达于圆形精子、Leydig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2.0岁时在Leydig细胞及毛细淋巴管亦见阳性表达,但明显弱于1.5岁。3)各年龄组TGF-βRⅠ表达明显强于TGF-β1,TGF-β1表达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GF-βRⅠ在1.5岁时较1.0及2.0岁表达差异显著(P<0.05)。综上表明,高原地区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1和TGF-βRⅠ的阳性表达随着性成熟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提示性成熟前后TGF-β1及其受体通过调节Sertoli细胞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各年龄段藏绵羊睾丸组织TGF-βRⅠ及TGF-β1阳性表达以Leydig细胞变化最为明显,为进一步分析TGF-β1/TGF-βRⅠ信号通路随着性成熟发育参与调节Leydig细胞生物合成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