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88-892
为了探讨成年牦牛肺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脏中CTGF和FGF-2的准确分布位置和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TGF主要分布于肺支气管及其分支上皮细胞,表达程度较强;少量分布在肺血管上皮、平滑肌细胞,表达程度较弱。FGF-2大量分布于肺支气管及其分支、肺动脉以及肺小动脉平滑肌层细胞,呈强表达;在内皮细胞细胞质中也有分布,其表达强度弱于平滑肌。结果表明,CTGF和FGF-2共同促进了成年牦牛肺脏对高原适应性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在1岁牦牛肺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方法:选取1岁牦牛肺脏组织作为试验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牦牛肺脏组织的形态并检测HIF-2α在牦牛肺脏器官中的分布。结果:血管外膜、肺泡导管、末端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中HIF-2α的表达为强阳性。结论:通过分析HIF-2α于牦牛肺脏组织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得出低氧能够促进HIF-2α在牦牛肺脏中的表达,进而推测HIF-2α因子对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牦牛肺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方法:选取1岁牦牛肺脏组织样本,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牦牛肺脏组织的形态并检测VEGF在肺脏器官中的分布。结果:肺脏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为强阳性。结论:通过分析VEGF于牦牛肺脏组织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得出VEGF对其肺脏血管网的构建有着促进功能,进而推测VEGF因子对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方法对初生、幼年、成年及老年牦牛肺中CTGF和FGF-2的准确分布位置及其表达量进行研究。IHC结果显示,CTGF主要分布于终末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克拉拉细胞和管壁平滑肌细胞,肺动脉内皮细胞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且在初生组和老年组表达量最高;FGF-2主要分布于终末细支气管管壁平滑肌和肺动脉管壁平滑肌,在所有年龄段都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TGF和FGF-2在不同年龄组牦牛肺均能检测到表达,CTGF在初生组和老年组表达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5);FGF-2在初生组和幼年组表达量显著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CTGF在初生组转录水平最高,且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FGF-2在老年组转录水平最高,其次为成年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CTGF和FGF-2对牦牛肺适应性结构的形成和适应性过程有关,在初生和老年阶段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褪黑素受体(MTNR)在牦牛子宫中的定位及表达与妊娠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检测未妊娠、妊娠25~45 d、妊娠50~85 d、妊娠90~110 d牦牛子宫中MTN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TNR免疫阳性产物在牦牛子宫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肌层平滑肌细胞均有表达;不同妊娠阶段牦牛子宫中的基质细胞和肌层平滑肌细胞中均有MTNR的表达,但其差异性不显著(P〉0.05);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MTNR表达强度随着妊娠阶段时间的增加且差异性显著(P〈0.05);腺上皮细胞中的MTNR在妊娠后期表达强度增加且差异极显著(P〈0.01);腔上皮细胞的MTNR在妊娠后期表达强度降低(P〈0.01)。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高原牦牛肺脏的组织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牦牛肺脏对高原低氧的适应性过程的结构基础,通过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1日龄、5月龄和成年牦牛肺脏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日龄、5月龄和成年组牦牛肺动脉中膜肌层所占管径的比例(MT%)均较高,分别为10.71%、12.53%和11.18%;1日龄牦牛细支气管管壁已形成一层完整的平滑肌层。牦牛呼吸道杯状细胞的分泌颗粒电子密度高,在颗粒中心有低电子密度的区域;Clara细胞的分泌物是有膜包裹的致密分泌颗粒、少量致密分泌颗粒和灰白色物质混合的分泌滴。1日龄、5月龄牦牛肺动脉受低氧的影响较大,内皮细胞增殖明显,呈立方状,突入管腔呈栅状排列;平滑肌细胞肥大呈立方状、细胞器显著增多;各年龄组牦牛血-气屏障厚度均很薄,与低海拔地区大鼠接近,1日龄、5月龄和成年组厚度分别为0.445、0.506和0.423μm。以上结果表明,低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细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在5月龄牦牛表现最为显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低氧对牦牛肺脏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弱。这种结构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表明牦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肺脏逐渐适应了高原低氧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中黄体生成索受体(LHR)的定位及表达变化,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牦牛子宫中LHR的表达,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表明,LHR免疫阳性产物在牦牛子宫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肌层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肌层平滑肌细胞中LHR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表达最弱,发情后期表达增加,间情期表达最强(P<0.05);子宫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中LHR的表达在发情期最强,间情期最弱(P<0.05);血管内皮中LHR在发情期和发情前期表达很强,发情后期和间情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LHR参与了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牦牛子宫功能变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高原藏羊和平原绵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集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二者睾丸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中EPO表达分布差异性进行分析。H&E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结构均正常,绵羊生精小管形状较藏羊更为规则,且生精上皮细胞数量较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中均能检测出EPO,但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绵羊睾丸组织。由此看来,藏羊在长期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过程中,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适应性变化,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高于绵羊睾丸组织,对藏羊睾丸低氧适应性有重要调控作用,说明EPO可能与藏羊在高原环境下维持正常繁殖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HSP70在牦牛肠道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选择6头份健康成年(3~6岁)牦牛的肠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免疫印迹(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SP70在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SP70在牦牛小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均有表达,其中小肠黏膜上皮的柱状细胞呈强阳性表达,杯状细胞未见表达;小肠腺的肠腺细胞和肌层的平滑肌细胞也呈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HSP70在大肠中的定位表达与小肠相似,在大肠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三层结构中也均有表达,其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内散在分布的结缔组织细胞中,而固有层内大肠腺细胞仅在细胞核有表达,细胞质呈阴性。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析得出,从小肠的前端到大肠末端,HSP70的表达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盲肠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且盲肠和结肠中HSP70的相对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P70mRNA在盲肠中的相对转录量最高,分别是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2、1.68、1.06、1.43和1.52倍。本试验显示牦牛肠道中HSP70呈广泛性阳性反应,HSP70基因和HSP70蛋白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揭示了HSP70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所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异同,为HSP70在反刍动物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培养牦牛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利用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和支气管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牦牛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第二代细胞制作细胞爬片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和免疫荧光分别对培养的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两种方法都获得了牦牛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细胞活性好,纯度高;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呈梭形、圆形、多角形等,细胞核深染,细胞质淡红色;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中,明显可见细胞的纤毛;免疫荧光鉴定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核呈亮绿色,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为上皮细胞,可进一步为牦牛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粘附模型的建立提供材料和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探究中华竹鼠肺脏的组织结构,掌握其组织学特征,为中华竹鼠的人工养殖和野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解剖方法、石蜡制片和H-E染色技术,对中华竹鼠的肺脏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竹鼠的肺脏由被膜、实质和间质构成。被膜由外层的间皮和间皮内侧的嗜酸性较强的弹性纤维构成。实质由肺内小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终末大量的肺泡构成,其中各级小支气管均无软骨片;从小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黏膜上皮逐渐变薄,杯状细胞、血管、腺体逐渐减少,平滑肌相对增加。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竹鼠肺间质大部分较发达,肺内小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讨黑熊胆囊的组织学特点,试验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黑熊胆囊壁的微细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熊胆囊壁是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黏膜层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黏膜上皮主要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无杯状细胞,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发达的由单层矮柱状上皮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腺;黏膜上皮和管状腺上皮细胞核均位于细胞中下部,核上胞质内均含有PAS反应强阳性颗粒,且在黏膜上皮表面和黏膜固有层管状腺腔内可见少量PAS阳性分泌物。肌层为平滑肌,肌纤维方向不规则。外膜为浆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生牦牛小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特点,试验采用常规H.E.染色、改良甲苯胺蓝(MTB)染色和糖原及多糖高碘酸-Schiff试剂染色技术对1日龄大通新生牦牛小肠黏膜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以及数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犊牦牛空肠的小肠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最高,回肠和十二指肠依次降低;空肠的V/C值分别比十二指肠和回肠高72.75%和74.66%;空肠的黏膜厚度最厚,回肠和十二指肠依次降低,三者之间厚度差异均显著;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最厚,回肠和空肠依次降低,三者之间厚度差异均显著。1日龄犊牦牛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相对稳定(P0.05);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最多,空肠和回肠差异不显著;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均显著。说明1日龄犊牦牛空肠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各肠段免疫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牦牛胃中的分布特点和表达量的差异性变化。采集8头健康成年牦牛的胃组织,采用组织学染色方法研究皱胃腺体间细胞的类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分别检测HSP70在不同胃的分布及表达量。结果表明:嗜银染色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发现,皱胃腺体间含有大量的内分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牦牛瘤胃、网胃、瓣胃,HSP70的阳性表达仅见于黏膜上皮细胞层,角质层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而基底层、颗粒层和棘层的部分细胞呈中等阳性表达,部分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皱胃阳性反应的范围较广,不仅黏膜表面上皮细胞有表达,胃腺间的内分泌细胞及壁细胞也呈阳性表达。且阳性反应主要集中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免疫组化和WB结果均表明,HSP70在牦牛皱胃表达量最高,瘤胃、网胃及瓣胃依次递减,部位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牦牛皱胃腺体间含有大量嗜银性内分泌细胞,HSP70在所有胃中均有分布,且在皱胃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胃,提示HSP70可能与牦牛胃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GDF-8)在肌肉的分化和生长中有负调控作用,但其是否参与调节动物生殖活动证据仍然不足。为研究GDF-8蛋白在牦牛发情周期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差异,从屠宰场采集卵泡期和黄体期牦牛输卵管峡部、伞部和壶腹部组织样品,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牦牛卵泡期和黄体期输卵管的肌层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中均有GDF-8阳性细胞分布,特别是壶腹部和伞部黏膜上皮细胞表达GDF-8蛋白较丰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GDF-8蛋白在牦牛卵泡期和黄体期输卵管的峡部、壶腹部和伞部也均有表达,但存在表达差异,卵泡期壶腹部和黄体期输卵管伞部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综上所述,GDF-8蛋白在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达较为丰富,提示GDF-8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瘦素受体在小尾寒羊组织中的表达,试验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对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皱胃和十二指肠的瘦素受体(OB-R)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H.E.染色显示各组织结构正常,细胞形态均清晰可见;SABC染色可见在下丘脑的神经元胞质、脑垂体的腺垂体细胞、皱胃胃体部固有层的壁细胞和十二指肠固有层肠腺的柱状细胞均可见大小不等的棕黄色颗粒,呈阳性表达。表明瘦素对小尾寒羊的消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瘦素受体对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LRP6和VEGFR2在不同年龄段牦牛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两者对牦牛肺低氧适应性结构形成和可能的调控作用。选取新生(1~7日龄)、半岁(5~6月龄)、成年(3~6岁)和老年(7~10岁)健康牦牛肺组织样品各5头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肺组织中LRP6和VEGFR2的表达量和准确分布位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RP6和VEGFR2在初生和半岁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半岁与老年组牦牛的表达量均差异显著(P0.05),成年和老年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LRP6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和其分支的上皮细胞以及肺泡Ⅱ型细胞,其表达较强;少量分布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较弱;VEGFR2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及其分支的上皮细胞、管壁平滑肌细胞和肺泡隔细胞以及肺泡Ⅰ型细胞中,其表达较强;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也有分布,但表达较弱。综上表明,LRP6和VEGFR2不仅在不同年龄段的牦牛肺组织中表达量具有差异性,而且它们对高原环境下牦牛肺适应低氧适应性的结构形成和维持可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宁夏某羊场发生一起以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病原,采集濒死病羊的病理组织,应用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等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检测和诊断。结果显示,细菌分离培养获得3株支原体分离株,分子进化分析发现其均属于绵羊肺炎支原体,与国际标准株Y-98的序列一致性为100%。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泡上皮细胞坏死、增生,支气管管腔内和肺泡腔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对不同脏器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绵羊肺炎支原体主要集中于肺脏和气管内,且肺脏的阳性组织百分比最高,其次是支气管和气管。结合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羊场所发疾病为运输应激后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导致,该病原侵染并定植于肺脏、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引起羊严重的呼吸道病症。  相似文献   

19.
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 GDF-8),又称为肌肉抑制素(Myostatin),在动物体内广泛参与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如调节蛋白质、糖和脂的代谢等。本试验通过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GDF-8在妊娠期牦牛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结果显示GDF-8蛋白在妊娠期牦牛输卵管不同部位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输卵管壶腹部的表达量相对较高(p 0.05);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GDF-8蛋白主要分布在牦牛妊娠期输卵管的肌层细胞、黏膜层细胞、固有层细胞和纤毛细胞中。根据试验结果推测,GDF-8与胚胎的早期发育有关。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DF-8在牦牛生殖器官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二氧化碳对动物呼吸系统影响的机制,试验选取40只30日龄健康状态良好的KM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第2~4组小鼠饲养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分别是1 500,2 500,3 500 mg/m~3,试验周期为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对肺脏和气管壁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IL-6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呼吸性终末细支气管的黏膜层、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壁黏膜层分布最多,TNF-α在肺泡隔、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布最多,其平均灰度值均为第4组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第1组(P0.05或P0.01)。说明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小鼠肺脏和气管壁中IL-6和TNF-α的表达量增多,高浓度二氧化碳会使肺脏和气管壁黏膜发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