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猪肺炎支原体对免疫细胞因子IL-1β的影响,将8头60日龄的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攻毒组。攻毒前先进行血清抗原抗体凝集试验。攻毒组当天进行Mhp人工攻毒,剂量为5头份.头-1。分别于攻毒7d、14d、21d后采样处理,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在三个时间点血清IL-1β含量都高于空白对照组。攻毒组在攻毒后14d血清IL-1β含量高于攻毒后7d血清IL-1β含量。攻毒组在攻毒14d后血清IL-1β含量高于攻毒后21d血清IL-1β含量。猪肺炎支原体使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显著增强,可以通过检测IL-1β来判断是否患有猪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2.
杨明凡  张锋  唐湛伟  苗舜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2-7172,7174
[目的]为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方法]选择没有免疫接种过IB疫苗的30日龄健康公鸡150只,设计4组试验: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于攻毒前5 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第3组于攻击强毒后2 d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制剂;第4组为攻毒后不给药作为对照组;另设1组鸡只用于安全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对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仕群  阳刚  郭正富  李远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58-17659
[目的]研究五倍子、黄芩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防治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0、1.0%、2.0%、4.0%)饲喂草鱼,7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结果]中药复方添加量为2.0%与4.0%时,对草鱼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率为80.7%,这2种剂量的药饵组与无药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能有效防治草鱼细菌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4.
探明复方白头翁胶囊(白头翁、秦皮、三七等)对腹泻犬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腹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选用体重(3.0±0.5)kg左右的健康幼犬30只,随机分为3个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大肠杆菌攻毒),C组(中药治疗组,大肠杆菌攻毒+白头翁胶囊治疗),每组10只。实验期为3 d,第四天取小肠各段组织,并制作石蜡切片。测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V/C值,用组织学方法研究肠绒毛形态极其变化。结果表明:(1)中药治疗组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2)中药治疗组各段肠隐窝深度均小于阳性对照组(P〉0.05),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3)各组V/C值大小依次为阴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复方白头翁胶囊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的治疗作用与保护肠绒毛和促进肠上皮细胞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制的具有健胃和增强猪体免疫抵抗力、抗应激、抗菌促生长作用的中药添加剂“多效禽禽壮”,在基础日粮中按3%添加饲喂24头断奶仔猪,经30d饲喂观察,结果头均增重,试验组为14.57kg/30d,对照组为13.04kg/30d,增重效果提高11.73%,经t检验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明显,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净增值2.50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苦参碱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利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诱导小鼠肺炎模型,将32只昆明小鼠均分为空白对照组、PCV2组、苦参碱处理组(40mg/kg)和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4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5mL PCV2,攻毒后的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对应药物,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d。在攻毒后的第11天,观察小鼠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qPCR检测PCV2 Cap基因,IL-1β、IL-6、IL-8和TNF-α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炎症因子、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显著抑制PCV2感染诱发的肺间质增宽现象。2)苦参碱可显著降低肺脏PCV2病毒载量(P<0.05)及炎症因子IL-1β(P<0.05)、IL-6(P<0.000 1)、IL-8(P<0.000 1)和TNF-α(P<0.000 1)的mRNA和蛋白(P<0.000 1)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WH株人工感染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动物模型,为探讨PCV2的致病机理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奠定基础.[方法]将PCV2 WH株通过颈部肌注和滴鼻感染PCV2抗体阴性的7周龄仔猪,攻毒后第4、7d用钥孔血蓝蛋白(KLH)进行刺激,第7、11 d再腹腔注射巯基乙酸,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单独KLH刺激).攻毒后第35 d扑杀所有试验猪,观察其组织病变,并取肺脏、淋巴结组织提取病毒DNA,用PCR检测PCV2;取试验猪的肺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心脏、膀胱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攻毒组仔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攻毒后第35 d扑杀所有试验猪,剖检发现阴性对照组未出现病理变化,而攻毒组仔猪有明显病理变化,从其病变的肺脏、淋巴结、肾脏、脾脏、肝脏、心脏组织中均能检测到PCV2.HE染色结果显示,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为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缺失、间质性肾炎、肝脏肝窦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肺脏支气管上皮细胞呈明显阳性,部分肺泡巨噬细胞可见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胞浆内;肠系膜淋巴结均出现较强阳性信号,主要位于淋巴细胞的胞浆内;肾间质细胞呈明显阳性.[结论]用PCV2WH株攻毒联合KLH和巯基乙酸反复刺激断奶仔猪能成功复制出PMWS,为后续PCV2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及PMWS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研究银翘散抗试验性鸭大肠杆菌病的作用。体外抑菌作用测定银翘散水煎液对鸭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125 g/mL;体内抑菌作用通过对15日龄雏鸭的攻毒与治疗试验,发现各组鸭的死亡数和死亡时间与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X2检验,第4组(攻毒前3 d开始以10 g/kg体重连续给药)、5组(攻毒前开始7 d以1 g/kg体重连续给药)、6组(攻毒前7 d开始以1 g/kg体重连续给药)的存活率与第7组(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银翘散可以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为芪草多糖、金莲免疫散复方制剂在中华鳖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华鳖稚鳖饲料(CP47)为基础饲料,分别添加金莲免疫散和芪草多糖复方制剂2g/kg饲养60d后,测定中华鳖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分析2种复方制剂对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利用嗜水气单胞菌1×109cfu/mL进行攻毒试验,测定其存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相比,饲料中添加金莲免疫散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的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芪草多糖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金莲免疫散组、芪草多糖组的攻毒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高15.78百分点和13.56百分点,证明2种复方制剂能提高中华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cCHM)添加剂对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及脾脏IFN-γ、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控作用及适宜用量。【方法】选用(35±2)日龄断奶、体质量相近的獭兔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只幼兔。对照组饲喂添加0.1 g/kg杆菌肽锌的日粮(不含抗生素等其他药物),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复方中药5 g/kg(cCHM1组)、10 g/kg(cCHM2组)、20 g/kg(cCHM3组)的日粮,60 d后,取脾脏和盲肠样品,测定盲肠微生物活力和数量,检测IFN-γ、IL-10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HM2组獭兔盲肠内容物氨氮(NH3-N)浓度降低21.62%,菌体蛋白(MCP)含量提高16.81%,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不及抗生素,但cCHM2组、cCHM3组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31%和16.50%,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提高了脾脏IFN-γ、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cCHM2组和cCHM3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中药添加剂可改善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断奶獭兔的肠道健康;该试验条件下复方中药添加剂的适宜用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研究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抗菌肽在仔猪养殖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生长试验选取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健康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基础日粮+500 mg/kg酵母肽、基础日粮+300 mg/kg枯草肽和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300 mg/kg枯草肽,预饲期7 d,正式试验28 d。诱导腹泻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健康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和基础日粮+500 mg/kg酵母肽,预饲期7 d,正式试验8 d,前3 d用未经氯化消毒井水拌料饲喂诱导腹泻,后5 d用氯化消毒井水拌料饲喂。【结果】(1)生长试验中日粮添加不同剂量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诱导腹泻试验中,酵母肽成剂量依赖性降低仔猪腹泻率;(2)添加500 mg/kg酵母肽显著提高仔猪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3)添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等剂量的LPS,早、晚肌注相应药物。实验持续15 d,分别于攻毒后0 d、5 d、10 d、15 d,各组随机抽10个样本。在注射LPS后0 h、2 h、4 h6、h,测定雏鸡直肠温度,结果:(1)急性实验中,扑尔敏组2 h、4 h体温显著降低(P<0.05);而西咪替丁组和扑和西联合组在2h时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2)慢性实验中,0 d5、d体温无显著差异;10 d、15 d扑尔敏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15 d扑尔敏组、扑和西联合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内源性组胺主要是通过H1受体介导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接种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雏鸭生长及发育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11日龄雏鸭分为5组,分别为攻毒组、攻毒+30 mg水飞蓟素组、攻毒+10 mg水飞蓟素组、10 mg水飞蓟素组、空白对照组。试验期内正常喂食及饮水,并每隔3 d空腹测定一次体重,观察动物发病及死亡情况。于攻毒后的第15 d和第30 d测定动物吻尾长度,于攻毒后第30 d扑杀,并测定腹脂重以及各内脏器官指数。【结果】用致死量鸭肝炎病毒攻击后,雏鸭在96 h内死亡严重,死亡率达75%(第1组);30、10 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死亡率分别为20%和0(第2组,第3组)。第1、第2组的幸存者显示出显著快的增重和发育速度,胴体构成发生了明显改变,内脏指数显著降低,胸肌指数显著上升。10 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可有效抑制病毒的促生长发育效应,但30 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却没有抑制效应。【结论】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可显著促进存活雏鸭的生长发育,水飞蓟素对鸭肝炎病毒的促生长发育效应具有双相性作用,在较低剂量时可发挥抑制作用,但在较高剂量时抑制作用丧失。  相似文献   

14.
研究马尾藻多糖脂质体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及抗病毒活性的影响。首先,选用72尾SPF南美白对虾,分为脂质体组和对照组,饲喂7 d后,测血淋巴上清中总蛋白含量,酚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然后,选用2批180尾SPF南美白对虾分别观察多糖脂质体对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或桃拉病毒对虾的保护作用,将180尾对虾随机分为6组,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药物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脂质体剂量组,饲喂7 d后攻毒,攻毒后观察7 d,记录发病数、死亡数。结果表明,在免疫试验中,脂质体组酚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极显著升高;在抗病毒保护试验中,多糖脂质体各剂量均能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高剂量组存活率最高。说明马尾藻多糖脂质体对南美白对虾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并能提高其抗病力。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测定SPF白来航蛋鸡的肝脏体重比、肝脏生化指标和酶活指标,研究家禽在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A)对肝脏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21日龄SPF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攻毒的蛋氨酸缺乏组、正常蛋氨酸组(MET组)、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组,和未攻毒对照的蛋氨酸组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未攻毒情况下和攻毒情况下HMA组相对于MET组肝脏体重比均降低,且攻毒时差异显著(P<0.05);与MET组相比,HMA组在未攻毒情况下,肝脏的蛋白浓度相对高而攻毒时相对低,HMA组的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不足;在攻毒情况下,HMA组相对于MET组肝脏的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PK)的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HMA on the proportion between the liver weight and the body weight, the liver biochemical and enzyme index on the SPF chicks infected by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 Total 50 specified pathogen free(SPF) chicks at 3 weeks old,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five groups, which included lacking methionine diet group, DL-Methionine(MET) supplementation group and, HMA upplementation group those were all challenged by IBDV, then, the DL-Methionine(MET) supplementation , and HMA upplementation ones. Each group was with 10 replicates. The trial had lasted for 3 week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rtion between the liver and the body weight of the HMA group was lower thanthose of MET groupunder both cas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under IBDV challenge(P<0.05). Compared to MET group, the total protein of the HM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one whil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IBDV groups.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HMA was somewhat low. Compared to the MET group, the enzymatic activity including GPT, APK and APK in the HMA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相似文献   

16.
仔猪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哺乳仔猪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比较了4种猪PRRS疫苗免疫后抗体变化。结果表明,哺乳仔猪PRRS母源抗体随日龄增加而逐步降低,至40日龄时已全部转阴,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四种猪PRRS疫苗二免后,试验组猪群平均抗体水平均阳转,其中3种弱毒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灭活苗,差异极显著,弱毒疫苗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单栏饲养,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2%中药复方、基础日粮 0.02%粘杆菌素和基础日粮。于试验开始后第7 d、14 d和28 d每个处理随机取5头,处死后无菌采集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肠段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显著增加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随着断奶后中药复方日粮饲喂时间的延长,DGGE图谱泳带数量增加,说明中药复方显著增加了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P<0.05)。上述结果提示,该中药复方可促进肠道有益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增加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有效提高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周学玉 《农技服务》2008,25(5):82-82
选取9窝(共90头)日龄一致、体重相近的新生"定远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窝(30头),Ⅰ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2周+1%中药制剂,Ⅲ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2%中药制剂2周,进行为期31d的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制剂能够有效地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9.
王彬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6):169-170
将90头25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0.1%和0.2%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进行28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础日粮中适量添加中药复方有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的趋势,并且添加了0.2%中药复方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1取10日龄三黄肉鸡175只,随机均分成7组,6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辣椒、1.0%栀子、5.0%青皮、5.0%青蒿、0.5%中药A和0.5%中药B粉,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适应期4 d后连续饲喂4周,比较鸡脚部皮肤的颜色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B的增色效果最好,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试验2取10日龄三黄肉鸡75只,随机均分成3组,中药B组在日粮中添加0.5%中药B;化学色素组添加30 mg/kg加丽素黄和10 mg/kg加丽素红;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适应期4 d后连续饲喂4周,比较脚、胸和颈部的皮肤颜色和脚、胸部皮肤及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药B组皮肤颜色和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化学色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