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发酵乳制品酸马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马奶是一种传统发酵奶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有关于酸马奶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论述观点结合酸马奶的历史和前人的研究工作,从酸马奶的化学组成、微生物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多样性以及酸马奶如何促进身体健康和对疾病的治疗有怎样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酸马奶的生理生化特性,阐释酸马奶具有一定的保健和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酸马奶发酵中乙醇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国家4个地区的酸马奶中共分离筛选出多株酵母菌,并筛选出3株酵母菌在实验室条件下与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制成酸马奶,测定发酵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乙醇含量逐渐上升,酵母菌与乙醇含量、酸度、风味之间相互影响,3株酵母菌及其组合的发酵能力各有不同。同时通过测定成熟酸马奶在4℃下保存时酵母菌的活菌数数量,了解酵母菌在酸马奶中低温保存下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疆塔城地区传统发酵酸马奶中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和耐药谱分析,确定乳杆菌组成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涂平板法分离,结合生理生化、属引物和16S rRNA基因扩增进行鉴定。[结果]从7份传统酸马奶中鉴定得到20株乳杆菌,L.plantarum为优势种。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具有耐受性,多重耐药菌株占85%。[结论]传统酸马奶中蕴含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值得进一步研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奶露的研制与开发刘金山,梁焕遵,朱永定,杨春贵(新疆八一次学院食品系)(阜康县畜牧局)奶露系以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净化、杀菌、发酵,添加稳定剂,均质后接种酸马奶菌种,采用生物方法,研制成的一种类似酸马奶风昧的饮料。该饮料醇香味浓、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5.
马奶成分分析及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马奶的化学组成,介绍马奶及制成品的营养价值、医疗价值。对加速我国马乳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酸马奶中乳酸菌产酸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研究了牧民手工自制以及工厂化生产的酸马奶中分离出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对其中15株乳酸菌进行了产酸能力的测定,对511与K2进行了与酵母菌组合发酵试验,研究其酸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5株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各不相同,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培养24 h pH值在4.0以下,产算能力弱的乳酸菌培养24 h pH值在5.0以上。在组合发酵试验中,酸度组合二〉组合一〉组合三。  相似文献   

7.
酸马奶中酵母菌5.8 S rDNA及ITS的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将两株从酸马奶中分离提纯的酵母菌,提取单菌株基因组DNA,用一对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 PCR 扩增它们的5.8S rRNA和ITS基因,连接入pMD19-T载体,克隆鉴定后,测定序列,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合系统发育树及5.8 S rDNA和ITS的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J14和S33判定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酸马奶中传统的酵母菌分类主要依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鉴定方法,实验首次利用5.8S rRNA和ITS基因扩增和测序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8.
马奶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主要现代畜牧产业。本文主要利用2018年6月中旬至8月末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乌格木尔嘎查牧户家的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及日马奶产量等资料,分析气候因素对马奶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气象服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采自新疆和内蒙古6个牧区的混合酸马奶样品中乳酸菌的总DNA,利用PCR扩增其16SrRNA的V3区段,建立由标准菌株组成的参考梯度,对其进行PCR-DGGE,藉此鉴定菌株,对不能鉴定的菌株切胶回收进行测序鉴定,并分析比较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种乳酸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马乳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短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干酪乳杆菌;且嗜热链球菌为所有样品中的共有菌株;马乳酒乳杆菌、短乳杆菌及瑞士乳杆菌是新疆酸马奶中的优势菌株,而内蒙古样品中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品种枣树的耐寒性,以冬季1—2月份天津市大港初代冬枣、二代冬枣、马牙枣、马奶枣等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分别测定了不同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水分、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奶枣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最高,马牙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二代冬枣的丙二醛含量最高,初代冬枣均较低。综合分析显示:耐寒性依次是:马奶枣马牙枣初代冬枣二代冬枣。  相似文献   

11.
酸马奶酒中有机酸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酸马奶酒中有机酸和酒精的组成,据此配制了人工模拟酸马奶酒,评价酸马奶酒中有机酸、酒精对细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乳酸起主要作用,醋酸和酒精起增效作用。当乳酸和醋酸其未解离部分的浓度分别大于0.683%和0.256%时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拉盖开发区景观格局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TM影像信息,通过判读和ARCINFO系统处理获得了乌拉盖开发区景观空间结构现状的数量特征,为研究该地区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景观生态监测、景观设计和规划、景观保护和管理以及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菌根生物技术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菌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土传病害、抗干旱、耐瘠薄、抗盐碱、重金属毒害土壤修复等方面的讨论,论述了菌根生物应用技术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仔猪免疫人工乳配方的研制及其生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牛乳作为主要原料,从猪血中提取免疫球蛋白G(1gG)作为主要免疫物质,同时加入其他营养物质配制免疫人工乳。以41头新生仔猪作为试验动物,以来食母乳的仔猪作为对照组,对免疫人工乳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出生后3d内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具有较高的成活率;(2)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生后不同时间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仔猪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的能力;(3)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其生后不同时间的血液中1gG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有利于其主动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连续2a处理的基础上,于1999年秋集中观察了草群、羊草和贝加尔针茅生长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次重复处理之后,累加效应显著。草群和主要种的高度、盖度随处理时间的推移和留茬高度的降低而呈直线或波动性下降;单位面积羊草植株数和单位株丛贝加尔针茅植株数也以相同的方式减少。下降和减少的程度比第la处理后加大。与CK相比,所有时间和留茬处理的生长指标都明显降低,揭示了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选择丘间宽阔平地设置研究样地,在围栏封闭条件下,以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双样方随机区组的方法,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对植物进行了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的刈割研究,观察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因不同处理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判断对整个群落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群落主要种到整个草群,其处理当年及返青后的高度、盖度、植株数量等指标基本上随刈割强度加大和刈割时间推后而降低,繁殖活动状态也是依相同的顺序而变差,1年1次处理的效果即很明显且有残效。为合理安排草地的利用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到形成网络是当今世界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阐述美国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研究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21世纪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球磨机齿轮传动的设计变量处理成随机变量,将可靠度做为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建立了球磨机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以齿轮传动的体积最小为目标圆柱齿轮传动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在黄棕壤、灰正土和灰油砂土上施钼后,对12种蔬菜作物产量、品质及植株含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施钼可以显著地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并使大部分蔬菜的VC增加;灰正土施钼,对开春蔬菜效果较好;灰油砂土施钼,对蔬菜基本没有增产效果,该土如在夏季施钼,易引起蔬菜作物产,严重者可造成钼中毒。尽管不同种类蔬菜吸钼量存在差别,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差别明显低于土壤供钼水平的差别,因此,不同种  相似文献   

20.
鸡卵巢癌是鸡的1种高发性肿瘤,仅次于鸡马立克氏病,尤其在成年经产鸡群中,其发病率位于各种肿瘤之首,根据对23例鸡卵巢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大多属于腺癌,癌细胞多为低柱状或立方体,单层或多层排列呈明显的腺管状。病因学调查发现,长期饲喂霉变饲料,卵巢慢性炎症以及过度接受光照是引发鸡卵巢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