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蔗糖为原料,减压酯交换法合成辛酸蔗糖酯。大豆蚜虫室内防治试验表明,在施药5 d后,4、8mg/mL两个浓度处理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就达到80%左右,效果较好。烟粉虱大田防治试验表明,辛酸蔗糖酯对烟粉虱卵、低龄若虫、伪蛹及成虫防效优异,对成虫击倒速度快,防治效果可达到80%以上。由于合成辛酸蔗糖酯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而且对人畜无害,原料来源丰富,成本合理,附加值较大,环境友善,可发生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乳酸乙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李媚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69-15470,15474
[目的]研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催化制备乳酸乙酯。[方法]以乙醇、乳酸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间歇催化合成乳酸乙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对合成乳酸乙酯的影响;并通过重复试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在不分离产物情况下,制备乳酸乙酯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酸醇摩尔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以乳酸加入质量计)为5%,反应时间为1h,乳酸的转化率达42.48%。[结论]该研究为乳酸乙酯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化学催化方法制备鱼油三甘酯。[方法]采用酯交换反应,以鱼油乙酯和醋酸三甘酯为原料,制备三甘酯型鱼油,同时研究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基于醋酸三甘酯的质量)、反应温度、物料比(油乙酯和醋酸三甘酯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鱼油三甘酯制备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对鱼油三甘酯产物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制备鱼油三甘酯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为甲醇钠,用量为三甘酯质量的3.0%,反应温度为100℃,物料比为鱼油乙酯过量5%(相对于醋酸三甘酯),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产物三甘酯含量大于80%。[结论]通过此方法可实现鱼油乙酯向鱼油三甘酯的转化,成本较低,扩大了鱼油类产品在医药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改进AE-活性酯的合成方法,采用亚磷酸三乙酯代替传统的三苯基膦为脱水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1 1,V V)作为反应溶媒,得到的AE-活性酯外观为淡黄色结晶粉末,产率89.55%,熔点130~132℃,纯度99.14%.确定了以冰乙酸为溶剂、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检测AE-活性酯纯度的方法.实验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为AE-活性酯的合成和纯度测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季戊四醇和异辛酸为原料,以固体超强酸树脂为酯化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固体超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1.2%,酸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5,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5.5h,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收率可达98.5%。红外光谱表明,酯化反应较为完全。  相似文献   

6.
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无溶剂微波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取代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和无溶剂条件下以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香豆素-3-羧酸乙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利用正交设计探讨了实验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时间6 min、醛与丙二酸二乙酯摩尔比1:1.3和催化剂用量0.3 mL.在优化条件下,香豆素-3-羧酸乙酯的产率为39.2%~85.9%.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该优化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催化合成2'-羰环戊基甲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己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经Dieckmann缩合反应合成2'-羰环戊基甲酸乙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优选了2'-羰环戊基甲酸乙酯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的影响效能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 min,催化剂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1:1,在此条件下,常压合成目标物的产率可以达到99.5%.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烷基酯的简易合成方法.以二氯亚砜为催化剂,通过投料比、反应温度、pH 值等的实 验探索,得到了对氨基苯甲酸烷基酯合成的最佳条件;采用此优化条件,对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的 收率分别达到95.7%,95.6%,91.9%,91.5%.合成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坏血酸柠檬酸酯的酶法合成与抗氧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丙酮体系中合成抗坏血酸柠檬酸酯AC.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就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加酶量4 g/L、柠檬酸乙酯与抗坏血酸的底物量的比为1:3、含水量为0、反应温度40 ℃;以大豆油为底物,对其抗氧化性进行测定,抗坏血酸柠檬酸酯在大豆油中的添加量为0.05%时,表现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说明抗坏血酸柠檬酸酯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和应用潜力的新型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以栀子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进行乙酯化反应,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酯化反应产物羟基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栀子油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7∶1,催化剂用量为栀子油质量的1.6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 h,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酯化反应产物的羟基值为146.62 mg(KOH)/g.  相似文献   

11.
 为对丽江滇西高原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作出评价和适合当地提供基础,采用蜂蚜同接技术,在18个简易温室塑料小棚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并进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1)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d后与20d后,数量分别达到接蚜时的10倍与20倍,寄生率为7.83%与9.15%。在烟蚜繁殖的同时,寄生蚜数量也在增加,且寄生率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为单株饲养烟蚜茧蜂创造条件。(2)接蚜15d,烟蚜数量达到994头/株,是接蚜时的8倍,僵蚜数量61头/株;接蚜20d,烟蚜达到1344头/株,是接蚜时的11倍,僵蚜数量284头/株。烟蚜的快速繁殖为烟蚜茧蜂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同时,烟蚜茧蜂的繁殖能力也相当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求。(3)放蜂烟田比对照烟田少使用农药3次,生物防治效果显著,达82%,农药施用金额平均减少4.12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石菖蒲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供试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有效中浓度EC50介于4.06~7.23mg DW/mL,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 分别为4.03,2.88mg DW/mL。石菖蒲乙醇提取物25.0mg DW/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37.32%,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增效剂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5.20%,与施保克、农抗120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型真菌提取物及其多糖组分对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的17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及其多糖组分,用半叶法在心叶烟上分别从预防(施用提取物24h后接种病毒)、钝化(提取物与病毒混合后接种)、治疗(接种病毒24h后施用提取物)3个方面进行抗TMV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6种食用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对TMV有较好的预防和钝化作用,预防效果最好的真菌为火碳菌,预防效果达到99.95%。火碳菌、奶浆菌、扫把菌、白奶浆菌、美味牛肝菌、黄虎掌、黄牛肝、黑虎掌、冬瓜菌、红乳菇、北风菌的水浸液对TMV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火碳菌、青杆菌等9种食用菌的多糖组分与其子实体浸提液对TMV的抑制效果相似,表明其多糖组分具有抑制TMV的主要活性成分。实验真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如钝化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在70%以上的有扫把菌、黄虎掌和冬瓜菌。其中,火碳菌和黄牛肝等对TMV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用菌及其多糖可作为环保型农药及生物保健产品的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臭氧(O3)浓度升高对城市森林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沈阳城内油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O3浓度,约45 nmol/mol)相比,在O3浓度升高(80±8 )nmol/mol条件下,油松针叶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8.36%~45.95%和11.35%~20.84%;羧化效率降低,降幅为7.50%~26.59%;叶绿体ATP酶活性受到抑制,但Ca2+ ATP酶活性与Mg2+ 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同时O3浓度升高抑制了油松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说明O3浓度升高对油松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盐胁迫下外源基因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以同时培育的转入果聚糖蔗糖转移酶(SacB)基因、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及未转基因的美丽胡枝子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5%、1.0%、2.0%)NaCl处理对3种试验材料的耐盐性及盐胁迫下的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进行盐胁迫时,3种试材的这几项指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转基因的美丽胡枝子在积累脯氨酸、可溶性糖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转入BADH基因的美丽胡枝子在积累甜菜碱上要强于非转基因植株及转入SacB基因的植株;尽管在盐胁迫强度增大的情况下,3种植株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了,但两种转基因植株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没有明显大于非转基因植株;两种转基因植株可明显抑制丙二醛在植物体内的快速积累。   相似文献   

16.
AtPIP5K2基因参与拟南芥盐胁迫的调节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不同机制来适应环境中的各种胁迫,如盐碱、干旱等.该研究从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对盐反应不敏感的突变株系eto(enhanced tolerance to osmotic stres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表明eto突变株系早期生长发育对盐胁迫不敏感.TAIL-PCR分析表明eto突变株系中T DNA插入在拟南芥1号染色体上(BAC F3M18的27502位置),位于拟南芥At1g77740基因起始密码子前487 bp处,该基因编码磷脂酰肌醇-4-磷酸 -5-激酶(AtPIP5K2),共分离分析表明T-DNA插入与盐不敏感性紧密连锁.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克隆拟南芥AtPIP5K2基因cDNA,其开放读码框为2 265bp,编码755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PIPK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PIP5K2与植物PIPKs基因氨基酸相似性高达62%~75%,但与其他生物物种PIPKs基因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仅为33%~37%;AtPIP5K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PIPKs基因所具有的高度保守区域“PIPKc"、“MORN repeat".进一步分析表明AtPIP5K2基因在拟南芥根及莲座叶片中表达量较强,并且由于T-DNA的插入,使eto突变株系与野生型相比,其AtPIP5K2基因过量表达,表明AtPIP5K2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参与调节拟南芥适应盐胁迫的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7.
 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其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植品种影响着病害的发生程度, 研究疫霉病菌的生理小种十分重要。本文采用鉴别寄主在田间的抗病反应与采集菌株在TTC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颜色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圃中烟草黑胫病菌小种进行了鉴定。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别寄主Nicotiana nudicaulis, L8, NC1071,N. plumbaginifolia, MD609, NC95对烟草黑胫病菌表现为抗,N. stocktoii表现为中抗,Barley 21表现感病,结合已报道的8个小种的寄主反应,判断该田块黑胫病菌为0号生理小种,从该大田中随机采集的4个烟草品种潘圆黄、BL-921,CV78-5,K326上的烟草黑胫病菌,根据培养物引起TTC固体培养基颜色变化的情况,分离纯化的4个菌株均显示0号和1号小种的特征,故所鉴定病圃中烟草黑胫病病原为0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8.
山梨醇对枇杷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梨醇作为游离枇杷原生质体的渗透压稳定剂,效果较同质量分数的甘露醇差,但随着山梨醇质量分数的提高,原生质体得率递次升高,至16%时,可达1.3×106g-1.原生质体经液体培养在附加一定浓度糖类的培养基上,可出现第1次细胞分裂并持续分裂,10%蔗糖加5%山梨醇是原生质体早期培养最合适的稳压剂兼C源,效果比单用蔗糖或山梨醇好.原生质体起源的愈伤组织,只有转入以3%或5%的山梨醇为C源的培养基中,才能分化茎原基并进而再生植株;转入含蔗糖的培养基,不能分化,继代数次,愈伤组织褐化.分化茎原基的愈伤组织与一般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相比,其山梨醇含量和山梨醇脱氢酶的比活力,均显著升高.且愈伤组织内出现了一些结构变化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细胞没有中央液泡,只有小液泡,细胞器非常丰富.这种愈伤组织的显微结构特点与上述山梨醇代谢活跃相平行,共同构成茎原基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及其近缘属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来自UBC#9)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出现清晰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3个,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分别为2、3个,5′简并基序引物4个.引物(AC)n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最多,其次是5′简并基序引物和(GT)n.所有(AG)n引物和6个(TC)n引物中的5个产生多态性条带,说明甘蔗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AG/TC重复序列.总的来看,不同属间平均出现11.6条多态性条带,属内9.5条,种内有6.6条.对32个引物的特征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与Irvine的分类结果非常相似.由此可见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分类、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品种特征图谱的建立中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