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清宫药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本试验利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了清宫药对实验性急性家兔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P<0.05)。结果显示,清宫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炎是炎症仅局限于子宫内膜的病理过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中药以其副作用小残留低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经过科学试验,得到了许多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疗效确实的中草药方剂.如清宫消炎混悬剂、清宫液、宫炎清、清宫药、“孕宝”等,临床上也有根据中兽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把子宫内膜炎分为湿热型、血瘀型、虚寒型和气血两伤型四种类型来治疗的。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机理主要有抗茵作用、抗炎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增强子宫收缩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清宫散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利用小鼠进行离体子宫收缩实验。结果显示:清宫散对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使其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子宫收缩力加强,与加药前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益母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清宫促情灵”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采用复方中草药子宫灌注剂——"清宫促情灵"治疗各种类型的奶牛子宫内膜炎,以验证其治疗效果。具体方法是:用输精管将"清宫促情灵"注入子宫内,每次100mL,隔天一次。经对21头患有各种类型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治疗,病轻的1~3次即可治愈,病重的或慢性的病牛经4~5次治愈,严重的6~8次治愈。结果表明该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健康奶牛及用药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宫散能改变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异常状况,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60S-1)还原黏度、全血低切(6S-1、12S-1)还原黏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清宫散能明显改善患牛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瘀,加快产后恶露的排除。  相似文献   

6.
三种药物制剂治疗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疾病。有关本病的治疗,国内外报道较多,其治疗方法和药物制剂组成不尽相同,疗效各异。结合本牛群状况,探讨各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筛选某种有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和方法,对提高奶牛繁殖力实属必要。本试验进行了“清宫液”、“宫净”和“露它净”等三种药物治疗效果的观察比较。现将三种药物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择脓性或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奶牛56例采用复方新斯的明配合“清宫药,,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新斯的明组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其中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89.7%,71.2%;对照抗生素组为65%,50.0%;对照空白组为44.4%,22.2%。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升高、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子宫内微生态的改变与奶牛子宫的健康状态有关,文章对奶牛产后子宫内微生物的组成和有关致病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是造成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导致奶牛的子宫粘膜出现脓性炎症,从而使奶牛的子宫内膜炎产生。在对奶牛的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时,普遍的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但是经过对药物效果的观察发现,抗生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为奶牛产后易患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从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内分离到多种细菌.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生素治疗,由于治疗药物的滥用,造成子宫灌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对奶牛繁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中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它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理化性和生物性二类,病原菌的侵入可通过上行性感染和下行性感染的途径造成子宫炎的发生,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直肠检查和内窥镜检查仍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规的诊断方法,但仍有待于探索简便准确的新诊断方法。恢复子宫张力,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和炎性分泌物排出,抑制或消除子宫内感染病菌是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子宫,全身疗法,抗生素和激素疗法以及中药治疗等。创建新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开发疗效好的药物将是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制剂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繁殖类疾病,会推迟奶牛的发情时间,影响配种率.本文首先对急性、慢性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及其直肠检测结果进行概述,然后从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角度提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最后提出加强日常管理、做好产后护理、中药调理精血、掌握好发情规律、适时配种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清宫药的抗炎药理学作用,观察清宫药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小鼠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和纸片肉芽肿模型。结果表明,清宫药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及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渗出和纸片引起的肉芽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用。提示清宫药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效应作用,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子宫内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是危害养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引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疗法、激素疗法、生物学疗法和中药疗法,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激素等的残留,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炎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作者阐述了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中药复方制剂的抑菌抗炎活性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为科研人员在筛选抗菌消炎中药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因该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因除了有细菌、真菌、支原体等一系列病原微生物以外,激素紊乱、遗传、疾病等奶牛自身因素以及营养、环境和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因素同样也会导致本病发生。因其病因因素较多,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论文以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从诱发该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和不当的人为因素等方面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细菌感染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兽医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问题,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中草药制剂将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新的治疗手段。设计了8种单提复配中草药配方、6种共煎中草药配方以及12种中西药复合配方,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了上述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3种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优选出了最佳配方7A(中西药复合配方)。该配方对3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作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于在兽医临床使用的药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试管稀释法原理,研制组装新型吸管式药敏检测盒,并对该药敏检测盒的准确性、稳定性进行验证,然后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新型吸管式药敏检测盒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对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治疗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新型吸管式药敏检测盒适于在兽医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采卵后鉴定为子宫炎的供体母牛,用土霉素、土霉素和前列腺素(PG)、清宫液3种治疗方案对子宫炎供体牛进行了治疗.对采卵的处理情况和后续的子宫卵巢机能恢复后再配种受胎情况,冲胚时间至治疗后第1次发情时间,冲胚时间至受胎时间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差异显著(P<0.05).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相比,子宫炎供体牛治疗后出现首次发情和冲胚至受胎时间明显缩短,首次出现发情分别平均缩短1.56 d、3.27 d,冲胚至受胎时间分别平均缩短10.25 d、12.39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