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20,(5)
新吉林黑猪作为东北优良的地方品种深受养殖户的喜爱,做好日常饲养管理是提高新吉林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母猪窝均产活仔数是衡量规模化猪场生产力和母猪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是养猪生产运行中的重点。而母猪生产中,生产性能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种猪选育、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等方面对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关键因素进行简单的阐述及分析,并总结影响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窝重、年产胎次,是测定母猪繁殖力高低的3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其繁殖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就必须努力提高母猪繁殖力,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母猪繁殖力是决定母猪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年产仔窝数、初生窝重、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等都是衡量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PSY。母猪繁殖力强有助于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母猪繁殖力主要受遗传、营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介绍通过科学选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治来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增加窝产仔数及提高分娩率、提高胚胎存活率、提高母猪的利用率、提高仔猪的断奶重、重视病毒性繁殖疾患的免疫接种和防疫防控等方面简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以期为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群体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母猪群体的繁殖力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猪场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窝重大,会降低猪场饲养管理的各项成本.根据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可从调整猪群结构、缩短繁殖周期、优化母猪饲养管理条件和提高配种技术等方面来提高母猪群体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繁殖力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增加母猪的产仔数,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繁殖力关系到仔猪的产仔数,母猪的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能力等,从而直接关系到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生猪养殖的重点工作。提高繁殖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做好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给不同阶段的母猪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加强母猪的饲喂管理和日常的管理,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现介绍母猪繁殖力的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8.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的难题是产仔数少,造成猪场的繁殖力下降,猪群补充困难.如果加大母猪存栏,提高产仔窝数,势必增加母猪的饲养成本,而且还造成母猪舍的紧张,在实际生产中,要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以便在生产中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提高母猪繁殖力可使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数增加,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繁殖力对养猪企业有重要意义。母猪的繁殖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猪窝数、窝均产仔猪头数及断奶仔猪头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要从其决定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1.
母猪生产是生猪养殖中的重点,本文简述了影响母猪生产力的主要原因,结合本场实际,从后备母猪妊娠母猪胎次等方面对提高母猪生产力进行总结。提高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能提高母猪生产能力,降低母猪生产成本。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分娩率与窝均产活仔头数。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母猪的繁殖力入手,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7.对于不同的猪群,还要分别做好下列饲养管理工作: 2.3.7.1.母猪:提高母猪生产力是提高养母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决定母猪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因此,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窝数和产仔数,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 2.3.7.1.1.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运用生理、营养的科学新成果,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使母猪早发情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1保持母猪群合理的年(胎)龄结构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公、母猪繁殖力研究的新进展。虽然有些观点仍处于探索阶段,可能离实际应用还有几年,但有些观点已在商业生产中得到验证。多年来,有些繁殖措施对提高肉猪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公、母猪是猪场的基本生产单位。猪场的统计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每次配种所产活仔数的增加,经济效益也会增加。配种和妊娠的生产成本和窝产仔数无关,也就是说,不管母猪产仔数是8还是12,在配种和妊娠期间,人工、饲料和其它费用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对养猪生产者来说,提高公、母猪的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仍处于优势地位。1 群体繁殖力的…  相似文献   

15.
饲养能繁母猪进行商品仔猪生产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的特点,已成为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而母猪繁殖力的大小,特别是产仔数、断奶窝重、年产仔胎次等则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需要从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产仔数、断乳重等方面着手研究。其中在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方面,国外多应用仔猪早期断乳。目前国内对仔猪早期断乳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加,但由于我国目前动物性饲料来源不足、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母猪繁殖性能高低是决定整个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然而当前规模化猪场所饲养的国外种猪的繁殖性能较差,限制了猪场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产仔数是猪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由于母猪窝产仔数的遗传力低。所以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效果不显著。为此。人们希望探索窝产仔数指标选择以外的途径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针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是养猪业的基础,饲养母猪的主要目的是繁殖仔猪,提供健壮的猪源,若不撑握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要点,就会导致母猪产仔数少,年生产力低,养殖经济效益下降,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因素出发,结合基层实际,介绍规模化猪场母猪、仔猪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和要点,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年产窝数,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以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评价母猪繁殖力是看每头母猪年平均育成多少仔猪。它取决于产仔数、成活率和母猪年产仔窝数,而母猪分娩间隔主要受哺乳期长短影响,所以,70年代以来人们在养猪生产中尽量通过缩短哺乳期,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以达到提高母猪年产仔数,增加效益的目的。据国际养猪协会(PIG INTERNATIONAL)最近对西欧调查情况看,1972—1982年10年时间里哺乳期平均缩短了26天(平均断奶期为30.9  相似文献   

20.
正规模化猪场为了提高猪场的管理效率和母猪的繁殖力,推广母猪的工厂化、批次化生产技术,这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窝产仔数。特别是外来杂交母猪自然产仔数本来不多,通过激素调节后,窝产仔数出现不同程度增加。但由于品种原有的生理结构和自然特性,很难承受多仔哺乳、并达到健康断奶目标。为此,根据母猪的泌乳需求,在原哺乳母猪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了相应的微量物质,拟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体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