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替米考星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替米考星β-CDP微球,以包封率和产率的回归分析综合得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替米考星β-CDP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P微球3 g、替米考星0.25 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 h、搅拌速度6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率为83.32%,包封率为67.61%。以优化工艺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161.35μm;替米考星进入到β-CDP微球中的内部,且以无定形的状态分散在聚合物载体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论]替米考星β-CDP微球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为成球材料,以壳聚糖和PVA为覆膜材料,制备负载阿维菌素的凝胶微球。以载药率、包封率和溶胀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条件,各组分质量分数:海藻酸钠1%、氯化钙4%、壳聚糖2%、PVA 2%、戊二醛1.5%。同时,测定了阿维菌素凝胶微球的溶胀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微球在pH 7时溶胀率最大,温度和pH对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兽药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淀粉微球,采用L16(45)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对微球形态、粒径分布进行观察;用吸附载药法制备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对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38.75μm,粒径分布在20~60μm,载药量为8.38%,包封率为84.2%,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氟沙星肺靶向微球制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生物降解的明胶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选择正交设计优化空白明胶微球生产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二氟沙星肺靶向明胶微球。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微球中二氟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优选所制的二氟沙星肺靶向明胶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8.33μm,粒径分布在5.0~25.0μm的微球达到95.71%,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包封率为62.43%,载药量为13.71%。采用动态分析法研究体外释药特性,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在12h处药物释放量达到65%,24h内药物释放量达到71%。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二氟沙星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PLA)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制备农药传输系统可有效防止敏感型药物降解,延长农药的持效期。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O/W)制备了聚乳酸纳米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聚乳酸浓度等因素对纳米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微球的形貌进行表征,用纳米激光粒度仪对纳米微球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Tween20为表面活性剂,当Tween20浓度为0.01~0.03 g/mL、聚乳酸浓度为0.02 g/mL、有机相与水相比为1∶10,通过超声乳化可制得粒径为230~250 nm的纳米微球,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成球性。进一步制备了聚乳酸-嘧菌酯纳米微球,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粒径的关键因素,当Tween20浓度为0.03 g/mL,所得纳米微球的粒径为236 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可达81.38%和27.11%。本研究可为环境友好型聚乳酸纳米农药缓释微球的制备提供技术和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阿维菌素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以生物可降解型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阿维菌素微囊,考察其形态特征及微囊的体外动态释药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囊内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结果显示:1)3批生物降解型阿维菌素微囊外观均一、光滑,平均粒径为48.2μm;2)微囊平均载药率为(13.14±0.61)%,平均包封率为(66.35±3.10)%;3)体外释药结果表明,微囊内药物无突释现象,达到缓慢释放和长效制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包埋法制备替米考星淀粉微球。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综合平衡法对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替米考星交联微球的形貌及表面形态。[结果]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替米考星0.02 g,可溶性淀粉4 g,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95 g,乳化剂(m_(Span80):m_(Tween80)=2∶1)0.75 g,反应时间1.5 h,在优化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替米考星淀粉微球载药量为1.63%,包封率为81.4%;微球大小分布均匀,外观圆整,表面粗糙多孔。[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扩大了替米考星的应用,为替米考星的剂型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SiO2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辣椒素/SiO2微球,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优化。【方法】以油包水包油(O/W/O)复乳法制备辣椒素/SiO2微球,采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检测微球形态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包封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外油相稳定剂羟丙基纤维素(HPC)、水相稳定剂聚乙二醇(PEG)、亲水性表面活性剂Tween 20和亲油性表面活性剂Span 80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用O/W/O复乳法制得了具有中空结构的辣椒素/SiO2微球,微球平均粒径(4.62±0.12)μm,分散系数ε为0.76。在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优选出较高包封率的微球制备参数组合为:HPC与Span 80含量分别为外油相质量的1.5%和0.5%,PEG与Tween 20含量分别为水相质量的4.0%和0.5%。【结论】优选出了包封率较高的辣椒素/SiO2微球制备参数,成功制备了辣椒素/SiO2微球。  相似文献   

9.
采用锐孔法,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胶囊,以微球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设定反应时间为50 min,通过L16(45)正交实验得出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温度为40℃,海藻酸钠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5%,乳化剂量为50 mL,啶虫脒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3。所得微球囊心和壁材之间没有化学键合,对啶虫脒的释放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球对阿司匹林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祥英  陈其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291-3293,3313
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球,利用红外光谱、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微球进行表征,研究微球对阿司匹林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固定变量法探讨投药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已成功酯化交联合成变性淀粉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42.61μm,粒径在80μm以下占93.7%;微球表面粗糙多孔,外观圆整,由原淀粉颗粒的晶体形态变为无定性态;在交联剂用量1.5 g,反应时间3.5 h,投药量22 mg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微球的载药量达到21.48%,包封率达到97.63%,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阿司匹林吸附载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筛选番茄红素微乳配方,得到了Tween 80/乙醇/柠檬烯/水的食品级O/W型微乳体系.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形态,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微乳的粒径,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红素的含量,考察微乳中番茄红素在体外模拟肠液中的释放速度及其包封率.结果表明,微乳的平均粒径为(43.0±2.35)nm,在一个月内微乳液的粒径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微乳液的体外释放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对照液,6 h累积释放量达90%;微乳中番茄红素的包封率高达97%,放置1个月内未出现分层、破乳现象,包封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根碱壳聚糖微球的最优制备方法,并对微球进行外观粒径表征和体内外研究。本研究建立了血根碱含量测定的HPLC法,运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血根碱壳聚糖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利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外观形态,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球粒径及其分布。采用动态透析法取不同时间点的血根碱原料药溶液和血根碱壳聚糖微球溶液,并考察两种溶液的体外释放度,最后进行药动学方程拟合。对不同组小鼠注射血根碱原料液和血根碱微球液,不同时间取组织血测定,观察体内分布及靶向性。结果表明:血根碱HPLC含量测定得曲线方程y=2.530 0x+43.323 1(R2=0.999 8,线性范围为10.0~50.0μg/mL)。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得最优处方:血根碱投药量60 mg,壳聚糖用量70mg,乳化剂用量5%,戊二醇用量0.25mL、水油体积比3:10,醋酸浓度2%、搅拌速度500r/min和交联时间3.5h。观察到血根碱壳聚糖微球形态近似球形及表面较光滑,测定得平均粒径(8.17±0.16)μm,粒径分布为...  相似文献   

13.
李芝  李卫宁  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22-9023
[目的]探索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方法]以啶虫脒为囊心药物,以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作为载体材料,采用锐孔法制备啶虫脒缓释凝胶微球,以包封率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啶虫脒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探讨壳聚糖缓释微球对啶虫脒的缓释性能。[结果]啶虫脒缓释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25 g/L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啶虫脒的浓度比为2∶1、1.5%氯化钙、戊二醛浓度为5%。所制备的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缓释凝胶微球的包封率达48.56%,并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缓释时间达60 h以上。[结论]制得的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明胶微球对啶虫脒有控制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丁香酚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备的微囊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海藻酸钠为囊材、丁香酚为囊心、吐温-80为乳化剂制备丁香酚微囊,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微囊的形态、药物包封率及其挥发性进行检测。【结果】丁香酚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5 g/L,海藻酸钠与丁香酚质量比为1∶1,吐温-80添加量为0.3%。按以上工艺所制备的丁香酚微囊呈圆球形,表面光滑,粒径为35~65μm的丁香酚微囊占76.1%~78.4%,丁香酚含量为820.7~823.5 mg/g,包封率为87.5%~87.8%。100℃加热后10 h,微囊中丁香酚的挥发率为13.4%,而原料药丁香酚的挥发率为42.4%(P<0.01)。【结论】确定了丁香酚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所制备的微囊圆整光滑,包封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微球调剖堵水技术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增产的有效手段。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核壳结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微球,对其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际应用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微球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和较好的球形度,同时粒径分布均匀,尺寸在10~30μm,通过改变投料比能够实现对微球粒径大小和核壳尺寸的有效控制;在60℃条件下,微球随着吸水膨胀天数的增加,粒径发生明显的膨胀变大过程,膨胀倍数可达20~50倍;核壳聚合物微球具有出色的封堵能力,岩心封堵率达到99.16%,说明该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为基质材料,制备了啶虫脒缓释微球,优化了影响微球载药量,包封率,释药时间的制备工艺条件如温度、交联时间、羧甲基壳聚糖与明胶质量比等.在最佳的条件下,制备的啶虫脒凝胶微球的载药量为9.21%,释药时间可达7d以上,达到了控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离子交联法制备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的方法,并优化了工艺条件,以低温超速离心法评价了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的显微形态,以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呈球形,外观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31.1±10.2) nm,平均包封率51.2%±2.9%.相比恩诺沙星原料药,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在1 h内减少约60%药物的释放,24 h总释放度为79.9%.说明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快速、简便、操作性强,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制剂缓释性能强,适于作为新剂型在水产药物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二步法制备酒石酸泰乐菌素明胶微球,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微球的外观、粒径与其分布、含量、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粒径为11.26μm,粒径范围5~25μm的微球占83.7%,球内含药量43.75%。冰箱或室温放置时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禽霍乱疫苗,并对制成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 μm,包封率为8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43.95%.由于该疫苗的抗原包封率高,缓释性能好,且重现性好,简单易行,适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罗望子胶和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天麻素为模型药物,采用交联法制备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戊二醛浓度、罗望子胶和壳聚糖浓度,载体与天麻素比、水与油相比对微球质量的影响,对微球进行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及形貌表征,并测定其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25%,罗望子胶浓度2%,壳聚糖浓度1.4%,载体与天麻素比为15.83:1,水与油相比为3:1,此条件下微球包封率为74.68%,栽药量为1.64%。形貌分析表明微球尺寸分布均一,粒径为103.6纳米左右。天麻素—罗望子胶—壳聚糖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