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粉及杏皮渣膳食纤维为主要原料,研究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最佳配方:杏粉添加量8.00g,杏皮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2.00g,粒度140目,CMC-Na添加量为0.300g,黄原胶添加量为0.25g,果胶添加量为0.15g,木糖醇添加量6.00g,柠檬酸添加量0.08g,食盐添加量0.30g。该产品杏皮渣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1%,属于高纤维、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猪肉为主要原料,将梨渣膳食纤维添加到香肠中,进而开发出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香肠。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梨渣膳食纤维营养香肠的最佳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为5.0%,脂肪添加量为15.0%,大豆蛋白添加量为5.0%,玉米淀粉添加量为8.0%,制成的产品能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及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陇南油橄榄加工废弃物果渣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膳食纤维,复配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添加木糖醇、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和D-异抗坏血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营养成分和特性分析,并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依据国家标准对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呈紫褐色,粉状态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休止角和滑角均小于40°,总膳食纤维(TDF)得率为46.43%。该产品果香浓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0.05 mg/kg),未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大肠杆菌和真菌数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体外试验表明,陇南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橄榄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理化性质.[方法]考察了颗粒大小、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橄榄渣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橄榄渣160目、乙醇浓度60%、料液比1:7 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在些条件下橄榄渣总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86.81%,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4.96 g/g、2.45 g/g、6.00 ml/g、18.11mmoyg.[结论]该研究可为橄榄渣膳食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对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为提高苹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果汁厂苹果渣,经醇沉、干燥、粉碎后,制得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研究pH及过氧化氢浓度对改性苹果渣得率、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物理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其中,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包括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re, TDF)含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re, IDF)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 SDF)含量,物理性质包括改性苹果渣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堆积密度、颜色,结构特性包括改性苹果渣热稳定性、超微结构,并检测改性苹果渣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结果】(1)过氧化氢溶液的pH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时,经酸性(pH 3.8)、中性(pH 7)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TDF含量、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SDF含量、堆积密度较原果渣无显著变化,颜色变暗。经碱性(pH 11.5)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SDF含量显著提高,持水力、膨胀力、颜色等理化性质均得到极大改善,堆积密度增加,TDF含量较未处理苹果渣有所提高。热重及超微分析结果表明,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及超微结构与原果渣相比无明显差异,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下降,超微结构变得紧密平滑。(2)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也具有显著性影响。在pH为11.5的碱性条件下,使用不含过氧化氢的溶液处理后,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与经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相似。随着过氧化氢浓度逐渐升高,苹果渣SDF含量逐渐增加,SDF含量由3.30%增加到19.02%-28.32%,提高476%-758%,膨胀力、颜色逐渐改善,堆积密度增加,持水力先上升后下降,苹果渣得率、TDF、IDF含量逐渐下降,持油力未得到改善。此外,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升高,苹果渣结构性质也发生变化,苹果渣热稳定性逐渐降低,结构变得更加松碎。(3)过氧化氢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处理过程中可完全分解除去,改性苹果渣中无残留。【结论】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提高苹果渣SDF含量并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的改性方法,改性效果与过氧化氢pH及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笋头是笋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是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的膳食纤维原料。传统的热水法制备的笋头膳食纤维由于纤维颗粒大,口感粗糙,在食品中添加应用易造成品质下降。为了推动笋头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复合酶法改性工艺对笋头膳食纤维的粒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热水法制备的笋头膳食纤维为原料,以纤维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复合酶添加量、时间、温度和pH值对纤维粒径的影响。根据单因素结果,进行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为基础的响应面优化试验。比较分析了改性前后笋头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变化。【结果】复合酶法改性笋头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20%(纤维素酶∶木聚糖酶=1∶1),温度47℃,pH 5.4,时间2.0 h。以优化后的复合酶解法处理的笋头膳食纤维的纤维粒径(D_(90))由(146.2±0.21)μm降低至(97.2±0.14)μm。相对于改性处理前的笋头膳食纤维,改性笋头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度分别提高1.30、2.16和1.64倍。【结论】经过工艺优化的复合酶法可显著减小笋头膳食纤维的纤维粒径,并显著提高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度等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有利于推动笋头膳食纤维在功能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OH对梨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30.0 mg/mL,提取时间2.38 h,液料比9.58∶1,温度89.63℃,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4.12%;梨渣膳食纤维对O2-.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41.32%和60.28%,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碱解化学方法提取大枣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再将其与面粉混合制成大枣膳食纤维馒头。利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试验条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大枣膳食纤维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最佳的制作工艺为大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3%、加水量70%、发酵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制成的膳食纤维馒头感官评分高、口感俱佳。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大枣膳食纤维馒头感官评分高,可为制作该新型馒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花生蛋白饮料等产品生产中的副产物花生渣,改进而包的营养,将花生渣添加到面粉中,以不同配比制作花生渣面包,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根据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综合分析,研制出色香、味美、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85 g、花生渣粉25 g、酵母粉1.6 g、食盐0.5 g、砂糖30 g、酥油6 ...  相似文献   

10.
苹果渣膳食纤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并对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色泽保护进行了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干燥率及膳食纤维的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其蛋白质、粗纤维、乙醚提取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且其持水力显著高于化学法制取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这表明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活性高,有较好的预防和保健功能.通过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和EDTA混合液护色处理,它们对提高膳食纤维白度有一定效果,但它们的浓度变化对提高苹果渣膳食纤维白度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苹果渣膳食纤维干燥率的测定,可知发酵好的苹果渣中80%以上是水分和挥发物,而苹果渣膳食纤维只占18.70%左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渣制取膳食纤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广泛功能特性,膳食纤维及其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简称SAFCs)可选择性地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进而起到预防糖尿病、降低血糖血压、控制体质量、提高免疫力、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效果.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膳食纤维的分类、理化性质、功能特性以及影响机体健康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对残次裂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残次裂枣为原料,分别采用化学法、酶解法和发酵法制备红枣膳食纤维,通过对其理化特性(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功能特性(阳离子交换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和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分析处理工艺对残次裂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方法提取的SDF在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NO_2~-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其对应的IDF,而胆固醇清除能力却显著小于其对应的IDF;采用酶解法和发酵法制备的SDF在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NO_2~-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显著优于枣粉,化学法制备的SDF除持油力和葡萄糖吸附能力优于枣粉外,其他测定项与枣粉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方法制备的IDF比枣粉具有更加良好的理化特性。[结论]不同处理工艺对残次裂枣SDF和IDF的理化特性、功能特性和抗氧化能力均产生较大影响,酶解法是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营养组分、理化特性及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丰富青稞加工方式。【方法】以青稞为试验材料,将蒸煮后老化不同时间(0、6、12、18和24 h)的青稞粉进行炒制,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观察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微观结构的影响;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法,研究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短程分子结构、结晶特性及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研究蒸煮-老化预处理对炒制青稞粉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炒制青稞粉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减少;但不经老化处理的炒制青稞粉(0-Roasted)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有所增加。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淀粉颗粒受到一定程度破损,偏光十字逐渐消失;短程分子结构受到破坏。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粉的相对结晶度降低;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炒制青稞粉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加,结晶形式由原来的A型转变为V型,表明形成淀粉-脂质或淀粉-蛋白质-脂质复合物。蒸煮-老化预处理炒制青稞粉L*值降低,而a*和b*值增加。与生青稞粉相比,蒸煮-老化预处理使炒制青稞粉的典型糊化峰消失,终值黏度逐渐降低;同时使炒制青稞粉持油力显著增加,但持水力缓慢下降。体外消化试验表明,与生青稞粉相比,热加工可提高青稞淀粉的消化性能;但与未老化炒制青稞粉相比,老化6—24 h炒制青稞粉的快消化淀粉含量减少6%—16%,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蒸煮-老化预处理可改变炒制青稞粉的营养组分和理化性质。蒸煮后老化6 h的炒制青稞淀粉消化性能降低,有助于稳定血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人群理想的主食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添加外源阿魏酸和茶多酚对蓝莓渣在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总酚、总黄酮、花色苷、膳食纤维含量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蓝莓渣中添加阿魏酸和茶多酚可有效保护或转化在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干燥的蓝莓渣中的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和膳食纤维,还可以很好地保持蓝莓渣的色泽;添加阿魏酸和茶多酚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更加适合蓝莓渣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棉渣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特色农业废弃物棉渣进行堆肥化处置,以牛粪为调理剂,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牛粪对棉渣堆肥发酵的影响,探讨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物料理化性质的差异,并依据发芽指数(GI)评价物料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牛粪可以加速物料升温,提高主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添加牛粪处理的T值(终点C/N与初始C/N之比)比对照组提前12 d降到0.6以下,且发酵后GI较高,对植物毒性较小。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以中层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中层总有机碳(TOC)下降速率和总氮(TN)上升速率最快,深层次之,表层最慢。深层易形成厌氧区,物料腐熟较慢,堆肥腐熟之前深层GI最低,完全腐熟之后各层之间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考察添加燕麦麸皮粉对哈尔滨红肠质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以燕麦麸皮粉(超微粉碎至200目)为原料,考察燕麦麸皮粉不同的添加水平(0,2.5%,5%,7.5%,10%)对哈尔滨红肠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麸皮粉的不同添加水平对香肠的品质特性影响显著。添加燕麦麸皮对香肠硬度、弹性、凝胶性等质构特性影响显著,对香肠的粘附性、咀嚼性等特性影响不显著。燕麦麸皮对香肠的蛋白质含量、p H影响不显著,显著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水分含量。燕麦麸皮以7.5%的比例添加到香肠中,香肠品质得到提升,香肠质构特性得到改善,对香肠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酿酒葡萄皮渣副产物膳食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纤维素酶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从而提高葡萄皮可溶性膳食纤维(Grape Soluble Dietary Fiber,GSDF)得率,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液料比11:1(mL/g),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62 min,酶添加量1.4 mg/mL时为改性技术最佳工艺条件,得率为33.68%;改性后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4项功能性质指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全粉、豆渣粉对小麦粉的化学组分、色泽、功能特性和糊化粘度特性的影响,为研发高膳食纤维功能型烧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可以增强小麦粉的吸水性能、溶胀性能和胶凝性能,但是当添加量大于20%后,小麦粉色泽显著变差;豆渣粉的添加可以提高小麦粉的营养价值,添加10%后,小麦粉膳食纤维含量高于6%。快速粘度分析(RVA)显示,小麦粉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最低粘度、衰减值、回升值均随马铃薯全粉和豆渣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添加马铃薯全粉和豆渣粉能增强小麦粉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2)以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4因素包括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3)采用酸法和酶法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1)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HCl浓度0.389mol/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75min,料液比1∶20;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纤维素酶用量2.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10min,料液比1∶20。(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酸法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7%~45%;纤维素酶液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4%~42%。佳美葡萄所得的SDF含量最高,分别为455.2和421.0mg/g,其次为霞多丽(438.6和401.8mg/g),而西拉最低,分别为277.2和242.8mg/g。【结论】HCl与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可行的,且HCl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量普遍高于纤维素酶液,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