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畜禽业》2014,(12)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生产力和受胎率的重要因素,治疗好子宫内膜炎可将奶牛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来。文章介绍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选择奶牛场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5头和肉牛场中患有子宫内膜炎的肉牛10头,给予阴道及直肠检查、微生物培养及B超等多种方法检查,并予以抗生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疗效。结果奶牛治愈率为92.0%,肉牛治愈率为100.0%,经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过程中,应推行多种诊断方法,并及时予以抗生素子宫灌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毕长德 《畜禽业》2012,(12):87-89
<正>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黏膜的浆液性、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也是导致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病因饲养管理不当,运动场泥泞积水,牛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菌;牛体、助产者手臂、器械消毒不严格,助产操作不当;分娩后母牛抵抗力下降、子宫颈口开张,环境中的病原菌经阴门、阴  相似文献   

4.
韦敏业 《畜禽业》2009,(6):87-88
<正>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提高奶牛的繁殖率,解决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繁殖力降低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4年应用"宫炎康"在裕隆、西郊、高草、安宁等乡治疗牛子宫内膜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发病情况根据配种站繁殖配种卡片整理,成年母牛产犊后90d未能受孕及育成牛满24个月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Bartlett估计在每个感染牛的泌乳期花费为106美元[1]。另外,子宫内膜炎往往会导致不孕,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难孕牛的17%以上。由此可见,奶牛子宫内膜炎所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12)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发生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引起母猪屡配不孕、发情不正常甚至流产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结合实践经验,综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及种类、发病原因、预防措施以治疗方法;并对目前基层兽医工作者常用的三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最通常使用的青链霉素子宫内投药治愈率仅为23.3%,明显低于使用头孢菌素治愈率80.4%和使用中西药制剂的治愈率84.6%。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12)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该病不仅影响奶牛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还是导致奶牛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很复杂,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根据临床经验,介绍了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大鹏 《畜禽业》2012,(2):48-50
近十几年来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异常活跃,但对子宫内膜炎的防治研究大多采用自然病例,由于发病程度、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不尽一致,所以试验结果很难比较。通过在实验室中建立家兔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使其发病程度尽量相同,从而深入研究其微细结构的生理病理变化,以便更好地探讨诊断和中草药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8~12 h)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患牛不仅不能正常配种受孕,影响产奶量及母牛繁殖功能,严重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给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有关资料表明,在健康牛群中的发病率为3%~12%,平均为7%。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粘膜表层或深层引起的子宫粘膜的黏液性和脓性炎症过程。母猪子宫内膜炎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许多猪场都有此病,尤以规模化猪场和引入的纯种母猪易发,患猪往往发情不正常或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即使是妊娠期也易发生流产,被  相似文献   

12.
韩和祥 《畜禽业》2007,(7):38-39
<正>狭义的子宫蓄脓症是子宫内贮留大量脓汁并伴有子宫内膜囊泡性增生的疾病。增生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囊泡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脓肿等与本病难以区别,所以统称为子宫蓄脓综合症较为合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发情后2~3个月内的未经产或经产而屡配不孕的中、高龄犬。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通常是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治疗困难,尤其在控制药物残留、提高乳品质量的形式下,给奶牛子  相似文献   

14.
钟耀清 《畜禽业》2005,(9):48-49
2004年,笔者在八步区某瘦肉型种猪场应用甲硝唑和抗菌素等药物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一年来共处理子宫内膜炎病猪34例,对卡他性(粘液性)的子宫内膜炎治愈率达82.4%,对浓性(或粘液性浓性)的子宫内膜炎治愈率达66.7%,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选取81头患有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做临床治疗试验,试验组用中药复方"益孕液"+乳酸环丙沙星,对照组用土霉素,结果表明:复方"益孕液"+乳酸环丙沙星的有效率为91.3%,痊愈率为87.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说明,复方"益孕液"结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抗菌消炎、诱导发情和提高受胎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翠芳 《畜禽业》2001,1(9):55-55
1 发病情况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畜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母猪繁殖场中常年发生,造成猪场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柳州市郊区某个体养殖场36头母猪,在2000年7月至12月发现母猪阴户内有粘液脓性分泌物;母猪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断奶后母猪食欲不振,且屡配不上.  相似文献   

17.
对129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应用宫炎康混悬剂配合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猪子宫内膜炎是许多经产母猪产后的常发病,后备母猪也时有发生。近年来笔者采用阴道冲洗及配合抗生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发病病因1.1后备母猪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特指母猪产仔后发生的子宫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母猪分娩后的数天之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易于扩散后引起子宫浆膜和子宫周围炎,并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可能导致该母猪长期不孕;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养殖场户中发病率较高。主要分析总结细菌性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与防治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连明德 《畜禽业》2008,(4):74-75
<正>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是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临床上以慢性较为多见,常由急性未及时或未彻底治疗转化而来。发病原因多见于产道损伤、难产、流产、子宫脱出、阴道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