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免疫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为理论根据,利用RT-PCR法获得了猪水泡病病毒(SVDV)HK/70株的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SVDV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的不同方面及其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综合评价了SVDV结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细胞表位,并计算出一些潜在的抗原位点。结果表明,VP1蛋白含有的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最多,但其他结构蛋白也含有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有的甚至有可能成为优势抗原表位或对优势抗原表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学猪水疱病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大约有4种不同的基因型。该病毒与人的库克萨基病毒B5型有共同抗原病毒经56℃条件下1小时即可灭活,在pH2.5~12.0环境下可以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3.
猪的水疱样疫病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协同感染引起猪以皮肤(多数在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房部)黏膜上发生水疱、浅表性溃疡等损伤为特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热性、间接接触性传染病的总称,这些病原体可能是口蹄疫病毒(FMD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猪水疱病病毒(SVDV)、猪痘病毒(SPV)或猪水疱疹病毒(SVEV)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泡病病毒(SVDV)和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三种病原体的多重RT-PCR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用这三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FMDV、SVDV、VSVR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同时得到了三条特异性条带,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FMDV(208bp)、SVDV(862bp)、VSV(638bp),且对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核酸扩增结果为阴性;三种病毒RNA模板检出的最小量均为10fg。试验证明,此方法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FMDV、SVDV和VSV这三种猪水泡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bp,125bp和300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相似文献   

6.
猪水疱病的临床意义、防控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966年10月该病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通过口/鼻和静脉注射途径,用猪圆环病毒(PCV)实验性感染未吮初乳仔猪,检查其病毒和抗原的分布,分别用病毒分离和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查PCV和抗原。结果,在机体组织中都检出了PCV抗原,特别是在脾、胸腺和肺。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中未检出PCV抗原或病毒。检查自然发生流产/死胎母猪的胎儿,结果从同一农场两窝死产仔猪的2份血清和1份脾脏病料中分离出3株PCV;检查160份胎儿血清,未检出PCV  相似文献   

8.
猪水泡病病毒(SVDV)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病原,它也可感染人,并可为人的柯赛奇 B_(?)型病毒(CB_(?))抗血清所中和。SVDV 核苷酸全序列分析表明,它与柯赛奇 B 型病毒的相关性甚至高于柯赛奇 B 型病毒之间的相关性。蚀斑技术对这二种病毒遗传变异的研究乃至疫苗毒株选育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蚀斑技术在许多教科书中均有阐述,但不同病毒的蚀斑条件有所不同,某些细节问题有可能是产斑成败的关键。我们摸索的蚀斑条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不仅适应于 SVDV 和 CB_(?),也适用于口蹄疫病毒(FMDV)。因而推测,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小核糖核酸病毒。本文将重点阐述关键细节,希望能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鉴别猪塞内卡病毒A(SVA)、猪水疱病毒(SVDV)、口蹄疫病毒(FMDV)的方法,针对3种病毒的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毒的TaqMan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SVA和FMDV病毒基因以及SVDV阳性质粒,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的阳性样品cDNA或DNA无交叉反应,对3种病毒核酸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应用该方法对2019-2022年采集的吉林省部分地区267份病料和本实验室留存的3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未检出SVA、FMDV以及SVDV。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方法有利于对3种病毒进行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可给快速准确鉴别致猪水疱症状病毒性疾病提供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猪水疱病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疱或溃烂为特征。本病于1966年10月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1973年1月国际兽疫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并制定条例。现就本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病毒概述1.1 理化特性 猪水疱病病毒(Swine vesiculardisease virus,SVDV)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22~  相似文献   

11.
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常呈地方性或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新生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防制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对发展养猪生产(尤其是专业化猪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猪细小病毒(PPV)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主要发生在春秋产仔季节。据报道.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荷兰、南非、南朝鲜、美国俄亥俄州等随机抽查的结果,其阳性率为40·7-99·6%。我国京津地区、沈阳、哈尔滨和大连受检猪的阳性率分别为875%、68.5%、40.7%和32.2%…  相似文献   

12.
《猪业科学》2010,(4):26-26
<正>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966年10月该病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3.
从5份粪样(3份采自腹泻猪,2份采自3月龄临床健康猪)分离到呼肠病毒,命名为OS-324通过交叉中和试验确定这些分离株的血清型为Ⅱ型呼肠病毒,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不同于其他呼肠病毒,呼肠病毒中和抗体调查揭示,Ⅱ型呼肠病毒广泛流行于冈山地区的猪群,本文是从猪分离到Ⅱ型呼肠病毒的首篇报告。  相似文献   

14.
猪水疱病(SVD)是一种需要报告的猪病毒性疾病,被列入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A类疾病之中.1966年首次在意大利见到本病的爆发.以后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报告有本病发生.本病的病原体为SVD病毒(SVDV),该病毒通常分类为人柯萨奇病毒B5的猪变异体,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从临床角度看,SVD并不太重要,很少引起死亡,一般只对肥育计划产生轻微的影响.但是,由于SVD的临床症状不能与口蹄疫的临床症状相区分,从而妨碍了猪和猪产品的流通和国际贸易.本文对SVD和SVDV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的繁殖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导致猪群特别是仔猪阶段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它传染病。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溶血型链球菌等。故而,猪圆环病毒又称为猪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是1974年Tischer从猪传代肾细胞系PK-15中作为一种污染物首次分离出来的。1982年将其命名为猪圆环病毒。血清学调查表明,在德国、加拿大、英国、北爱尔兰、美国等猪群中PCV抗体广泛呈阳性。在我国,郎洪武等检测PCV抗体总阳性  相似文献   

17.
孙凌志 《猪业科学》2010,27(4):42-43
<正>猪水泡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蹄冠、趾间、蹄踵以及偶见唇、舌、鼻镜和乳头等部位周围皮肤或黏膜上发生水泡为特征。1病原本病病原为猪水疱病病毒(SV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是球形,病毒无囊膜,不含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对pH3.0~5.0表现稳定,病毒对环境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是在荷兰免疫良好的母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RV)传播的定量研究。在3个猪群,对母猪经常进行了PRV的gE(即gI)抗体检测(试验A)另外99个猪群,每年对母猪同时检测抗体1~2次(试验B),试验A曾有6次PRV引进,试验B曾有53次PRV引进,都没有导致明显的病毒传播,再生率R(由一头感染性母猪引起继发感染的平均数)明显小于1,我们得出结论,在母猪群中PRV可通过预防接种被清除。  相似文献   

19.
应用IFA和免疫酶染色法(IEA)分别对家猪屠宰工人和饲养员及其猪肺组织和血清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与抗体(抗-EHF),结果屠宰工人和饲养员EHF隐性感染率随着工龄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呈正相关关系(r=0.95;0.98)。特别是从EHF病毒抗原阳性猪的饲养员抗-EHF率高达20%(2/10),而EHF病毒抗原阴性猪饲养员未见感染(0/50),不同疫区猪带毒率和抗-EHF阳性率均  相似文献   

20.
猪水疱病自杀性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用保真酶扩增获得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1BCD基因,克隆于DNA复制子载体pSCAl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BCD。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豚鼠免疫试验表明,自杀性DNA疫苗pSCA/1BCD可诱导SVDV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