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为豆科植物根瘤固氮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WOS),从建库到2020年初根瘤固氮对豆科植物影响的相关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 5.5.R2软件对其发表时间、期刊、研究机构、国家、研究主题与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共检索中英文文献4886篇,包括中文文献3015篇和英文文献1871篇。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国、中国和巴西发文量居于前三位,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发文数量最多。涉及期刊940种,以微生物学、土壤和农业类期刊为主,其中《大豆科学》和《PLANT AND SOIL》发文量较多;根瘤固氮对豆科植物抗逆性影响和根瘤菌基因与遗传多样性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研究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根瘤固氮发生及调控机制、根瘤菌基因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根瘤菌的分类、鉴定及应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科植物(legumines)作为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一直以来被广受重视。根瘤菌(Rhizbium)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而且对周边生态环境无影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系是生物固氮效率最高的,占生物固氮总量的65%以上。深入研究这种共生固氮体系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根瘤菌的分类、鉴定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根瘤菌的分类、形态水平、生理生化水平、细胞组分、核酸分子水平的鉴定和根瘤菌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根瘤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元素对共生固氮潜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固氮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课题,而共生固氮又是生物固氮的主体部分,因此研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根瘤)的固氮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对根瘤固氮潜力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阐述了各营养元素影响根瘤固氮潜力的机制,并对根瘤固氮潜力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科技     
《种业导刊》2012,(4):36
华中农业大学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近日,植物学权威期刊《植物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忠明课题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技术,在模式豆科植物中克隆到一个调控根瘤菌共生信号及根瘤形成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发展有机水稻,以红花草-有机水稻轮作培肥水田土壤肥力,研究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花草的合理种植、培肥地力提供依据。2012—2013 2年稻后茬种植红花草,过冬前分别单独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对红花草产草量、固氮根瘤菌数量、固氮根瘤菌重量的影响及种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草前期补施氮、磷、钾,氮素对红花草的影响较大,在施氮75 kg/hm2(N 46%)时,产草量最高,固氮根瘤菌数量最多,固氮根瘤菌重量大;种植后土壤全氮变化表现为不同施氮量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磷、施钾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速效磷变化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钾各处理增幅趋势表现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变化表现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变化趋势是随肥料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施氮150 kg/hm2(N 46%)、施磷300 kg/hm2(P2O5 12%)时,土壤速效钾增幅达最大;土壤有机质变化表现为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种植红花草,前期适当补施氮、磷、钾,可以提高红花草产草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紫花苜蓿自身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品种WL319为试验材料,通过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和避光处理相结合,测定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紫花苜蓿在非避光、避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光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非避光条件下,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避光条件下,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根瘤菌SD101不能发挥其与紫花苜蓿共生固氮的优越性,光合速率比不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中华根瘤菌SD101的紫花苜蓿光合作用恢复程度没有不接菌对照好。由此可见,紫花苜蓿与中华根瘤菌SD101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在适宜的光照下才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大豆-玉米轮作对土壤固氮细菌的影响,以玉米连作为对照(MMM),以nif-H基因为指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豆-玉米2年轮作周期(MSM)和大豆-玉米-玉米3年轮作周期(SMM)下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大豆-玉米轮作下0~20、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均显著增加。固氮细菌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在0~20、20~40 cm土层均为轮作高于对照,轮作下MSM显著高于SMM;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0~20 cm土层轮作显著高于MMM;20~40 cm土层MSM显著高于MMM。在门水平上,MSM和SMM的0~20、20~40 cm土层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MMM。在属水平上,2个轮作类型0~20 cm土层的慢生根瘤菌属、弗兰克氏菌属和纤毛菌属相对丰度显著较高;20~40 cm土层慢生根瘤菌属、伪食酸菌属、地杆菌属和固氮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较高;MSM 0~20、20~40 cm土层慢生根瘤菌属、甲基孢囊菌属和固氮弧菌属较SMM均提高。方差分析表明,固氮细菌丰度指数(Chao1和ACE指数)与有机质、碱解氮...  相似文献   

8.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的形成、特点及其应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体系是生物固氮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文献法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对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关系的概念、形成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进行生物固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李向东  吴爱荣 《作物学报》1996,22(1):96-100
覆膜夏花生有利于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的形成,使花生早结瘤、多结瘤、早进行共生固覆;覆膜降低结荚以前的固氮酶活性,但有利于中后期固氮酶活性的提高和维持,可延缓根瘤衰老、延长根瘤固氮时间。覆膜对花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与固氮酶活性正好相反,结荚以前较高、中后期较低。与露地相比,覆膜花生前期利用土壤和肥料氮较多,而中后期则可主要靠根瘤固氮来提供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10.
非豆科作物结瘤的方法包括:酶-PEG法,杂交突变法,改组nod D法和Rhizobia Parasponia法。利用这些方法均能使非豆科植物结生根瘤,但这些根瘤均不能固氮。本研究选用萼田菁及其根瘤菌为材料,能使小麦结瘤氮。同时提出将豆科植物DNA以大片段为单位通过花粉管途径转入非豆作物,回接该豆科植物根瘤菌,使其在转化植株上进行定向突变,从而获得结瘤固氮工程植株和有效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1.
吴曼  毛林  刘璇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4):144-153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重金属研究现状,总结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为花生重金属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促进花生优质安全生产发展。本文通过英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文CNKI 数据库对花生重金属进行检索,基于文献计量学观点及 CiteSpace V分析,对花生重金属的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国家、著者信息、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的计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库里国内外最早关于花生重金属方面的文献发表于1978年;自1987至2018年的40年中,花生重金属研究论文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之后,是花生重金属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花生重金属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有花生壳、吸附、去除、金属硫球蛋白等,2013年至今新兴热点有稳定化、生物炭、植物修复等。花生重金属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重金属对花生生理及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研究;二是以花生壳为重金属吸附剂原料方面的研究。中国在花生重金属研究领域发文量占有显著优势,但论文被引频次有待提高。发文机构中占半数的为农林类高校和科研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农业及学术力量雄厚的大省,如山东省、广东省等。经过多年发展,花生重金属研究领域的作者群初具规模,但高产活跃作者群聚集度不够,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而国际合作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通过图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上述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于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研究国家为中国,2015年开始国内外发文量出现波动,2017年后逐渐上升。WoS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占比31.65%,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浙江大学,占比9.49%,其次是伊朗的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中国、伊朗、西班牙等国家。CNKI中国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研究热点与趋势基本一致,专注于褪黑素处理对果蔬贮藏品质、代谢、抗氧化能力、货架期和冷害的影响,主要围绕桃、樱桃、猕猴桃、芒果、黄瓜、荔枝、葡萄、番茄等果蔬展开。关键词聚类图谱结合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褪黑素处理对于维持果蔬贮藏品质、抑制冷害作用将继续保持其研究热度。此外,关于褪黑素处理的分子机制将会成为研究的前沿内容,应用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的研究有增加趋势,番茄可能作为一种模式植物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以上计量分析结果可为褪黑素作为一种新型保鲜剂的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在全球的研究趋势及热点,基于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核心期刊为数据源,从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关键词以及共被引文献多个方面对2006-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表明:(1)2006-2...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是一种吸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在改良土壤、修复污染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探究国内外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研究布局和未来发展态势,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下载的2000—2021年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及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WOS和CNKI自带分析工具,从年度发文量及发文趋势、重要研究机构、重要期刊来源和作者、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突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并加以应用方面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外文发文量占比最高的是中国,表明了中国对该领域及其重视;该领域目前关注的重点有农林废弃物、热解温度、吸附机理等角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CRISPR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筛选出的803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8 R3和Excel 2019分析CRISPR技术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基金、期刊、关键词等。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CRISPR技术的年发文量在2014-202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综合类院校、农业类院校和农科院是CRISPR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郑州大学段广才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毕延震,均为1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2107篇,占比26.24%。高频关键词表明,当前农业领域CRISPR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关键词中心性大小表明基因编辑、基因敲除、水稻等是当前国内CRISPR技术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编辑效率、盐胁迫、活性氧、马铃薯、生长发育、过表达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该论文从宏观上了解掌握CRISPR技术,为我国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客观分析国内氮沉降研究现状,总结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旨在为氮沉降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氮沉降”为主题词,从CNKI数据库中得到2009—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754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关键词、作者、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氮沉降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资助基金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氮沉降研究经历快速增长和稳定发展2个阶段;(2)研究内容涵盖氮沉降、大气氮沉降、土壤呼吸、氮添加、湿沉降等;(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是最主要的研究机构;(4)四川农业大学的涂利华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5)《生态学报》是刊登氮沉降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研究投入最多的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7.
虎杖是国内外广泛分布的重要中草药和工业原料植物,准确把握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对虎杖种植和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以2002—2022年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文献为基础数据,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系统分析了虎杖研究现状、动态和前沿热点。2002年以来国内外对虎杖研究关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从国际范围看,中国是虎杖研究合作影响力最高国家,发文量占全球的44.8%。国内外虎杖研究热点主题分别形成17个聚类,国内热点包括其药用价值、生长特性、离体培养,白藜芦醇、虎杖苷、大黄素、绿原酸、总蒽醌等功能成分提取、药效和利用等。国际热点包括蒽醌类、白藜芦醇等功能成分提取分析及其抗氧化、抑制细胞增生等医药健康用途、新活性物质鉴定、作用分子机理、合成生物学、能源和农药利用、生物入侵和生物控制等。研究确证了中国研究单位和研究者的优势和影响力,为深化虎杖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8.
梁丽  孙巍  张学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0):155-164
为分析动物资源育种领域研究态势,研究国家和机构的合作交流情况,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29种代表性英文期刊进行领域文献搜集、清洗和规范化;借助CiteSpace、SCIMAT工具进行分析,探讨领域合作交流情况、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解读,邀请领域专家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研究结果的客观合理性。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美国发文量在该领域居世界首位,英国、德国是该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中国与荷兰合作交流关系紧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最活跃的机构,中国机构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没有表现的很活跃。大学在本领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动物资源育种领域存在7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是特定品种研究(牛、猪、羊、鸡)、激素研究、遗传机制、肉产量与质量、消化与营养、动物疾病防治和发育调控。其中关于牛的育种研究是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重点研究热点方向和主题。采用方差分量的定量研究热点只出现一段时间,随后消亡。2012—2014年新增的热点为育种产业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不断向经济学、科学学等学科拓展,出现了与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结构增长的现象。动物资源育种技术研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动物育种产业的影响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焦点。该研究通过对动物资源育种领域知识演化、发展动态的分析,可为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林朝晖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308-313
度假区开发是近年来国内外度假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回顾国内外的度假区开发研究成果,国外相关研究在度假区开发生命周期理论、滨海度假区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成果;国内侧重于度假区开发的宏观规划研究、个案定性研究等,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学科背景及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展望未来研究可从度假区开发理论体系、大规模实证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主体及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