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探究苦荞水提液的化感作用及其相关的化学成分,以2种农田恶性杂草马唐和三叶鬼针草为供试植物,测定苦荞水提液的不同有机相萃取物的化感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苦荞水提液的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水提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均对马唐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的化感抑制率最强,当浓度为2.00 mg/mL时,供试植物的化感响应指数为-1.00,抑制率达到100.0%,其次是石油醚相,正丁醇相的抑制率最差。总体上,3种不同萃取物对马唐的抑制作用大于三叶鬼针草,对根长抑制率大于茎长。苦荞水提液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中含量大于0.5%的化学成分有41种,其中石油醚相的主要成分为4-乙基苯酚,含量占26.8%,乙酸乙酯相的主要成分为四氢薰衣草醇,含量占20.7%。本研究初步证实,苦荞对农田杂草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含有活性的化学成分,其化学成分的活性特征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有效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中草药资源,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奠定研究基础。本研究以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菌,对川芎、黄柏、连翘和地锦草乙醇提取物的16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观测了抑制菌丝生长效果最好的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连翘乙酸乙酯萃取物和黄柏正丁醇萃取物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3.68 mg/mL和5.82 mg/mL;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为11.29 mg/mL,且在菌丝生长IC50浓度下导致菌丝形态异常。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来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挖掘天然植物抑菌成分,以楼葱全株为原料,测定其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以灰葡萄孢菌、扩展青霉、黑根霉、链格孢菌为供试菌株,利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依次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水提物>水相,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楼葱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对4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黑根霉高度敏感,其中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最强,对黑根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56和6.25 mg/mL.相关性分析显示,楼葱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抑菌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楼葱中的多酚、类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乙酸乙酯相是挖掘天然植物抑菌成分的主要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4.
正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研究人员近期采用叶蝶法测定了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溶剂萃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用硅胶柱层析进行了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拒食活性成分分离;用核磁共振谱(NMR)进行了拒食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用MTT法测定了拒食活性成分对SL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黎药艾纳香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化学成分预试法研究不同艾纳香提取部位的抑菌活性成分。醇提水悬萃取法依次获得艾纳香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水相部位。供试样品浓度依次为1、0.5、0.25和0.125 mg/mL。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部位活性最强,在1 mg/mL浓度下对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的抑制率均达到71%。乙酸乙酯部位对菌株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58%和69%。结合化学成分薄层预试验,推测石油醚部位中的主要抑菌成分为挥发油和萜类成分,乙酸乙酯部位中主要为黄酮类成分。这意味着艾纳香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富含抗植物病原菌的萜类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花金鸡菊叶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凤  罗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177-182
本研究以大花金鸡菊叶为供试材料,于室内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甲醇、乙醇和蒸馏水3种溶剂提取物在0.625g?L-1处理浓度下对夏至草和稗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乙醇溶液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高,且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研究表明该溶剂的最佳提取浓度为100%。该浓度乙醇溶液所获得的大花金鸡菊叶提取物在不同处理浓度下对夏至草和稗幼苗的生长均显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得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夏至草胚根/胚轴(0.159g?L-1/0.595g?L-1)和稗种子根/胚芽鞘(0.489g?L-1/3.43g?L-1)。进而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该浓度乙醇溶液的提取物进行了液液萃取,获得含水相在内的4个萃取相,它们在2g?L-1的处理浓度下对生菜、小麦、夏至草和稗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以石油醚萃取相最高,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五脉地椒粗提物对果蔬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浸法以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五脉地椒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得到5种粗提物组分,测定5种萃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葡萄轮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抑菌试验(生长速率法)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水萃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在质量浓度10 mg/mL下,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4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肿柄菊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妮娜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272-275
为了寻找防治植物病原菌的新型植物源杀菌剂,采集肿柄菊地上部分,分别收集了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其对作为靶标生物的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在120 h,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蚕豆基腐病的效果最好,抑制中浓度(EC50)最低为0.68 mg/mL。因此,肿柄菊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牛心朴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将牛心朴子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采用不同的活性测试方法研究了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并对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生物碱3部分供试样品的触杀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触杀(Lc50=4.3048 mg/mL)、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胃毒活性较弱。3部分供试样品的活性顺序为:生物碱(Lc50=2.9854 mg/mL)>乙醇提取物(Lc50=4.3048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Lc50=55.8676 mg/mL)。可见牛心朴子对小菜蛾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其中生物碱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其开发作为植物源农药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土木香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土木香甲醇、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土木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土木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05 g/mL时,对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95%,96.30%。在乙醇提取物不同的萃取组分中,石油醚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的石油醚、甲醇、乙酸乙酯、乙醚以及水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其浸提液对白菜发芽及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种皮和胚乳甲醇相抑制物质对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达100%,种皮的石油醚相、乙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强于胚乳,胚乳水相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水相中低浓度处理的种皮抑制作用大于胚乳,高浓度处理时则相反;种皮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白菜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大于胚乳,而乙醚相和水相中则相反。胚乳中各相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石油醚相、水相;对发芽率和根长生长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和石油醚相。种皮中各相对苗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和水相,对白菜籽发芽率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防治果蝇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采集肿柄菊地上部分,分别收集了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比较了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果蝇的胃毒、驱避、触杀及熏蒸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在10 mg/mL时对果蝇胃毒效果最好,72 h可达93.33%;3种提取物在50 mg/mL时对果蝇均有很强的驱避效果,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在8 h可达100%,石油醚次之,可达85%;乙酸乙酯及乙醇提取物在50 mg/mL时对果蝇熏蒸效果最好,120 min可达100%;3种提取物对果蝇的触杀效果均较低。因此,肿柄菊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绿色农药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海带石油醚相活性物质对番茄溃疡病菌的抑菌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揭示海带活性物质抑制番茄溃疡病菌的作用机理,为绿色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活性追踪法获得海带抗菌成分,从扫描电镜、膜电位、活性氧、胞内蛋白、细胞周期多角度进行机理研究。追踪检测结果表明,海带石油醚萃取相抑菌效果最佳(P<0.05),其抑菌圈直径为26.00 mm。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海带活性物质作用后番茄溃疡病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膜两侧电位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可达17.49%~56.60%、胞内活性氧含量增长1.19~3.98倍、胞内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番茄溃疡病菌占比明显降低。研究结果揭示出海带活性物质主要作用病菌细胞膜,造成自由基累积、阻滞正常传代,最终达到杀灭病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acute toxicity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n-butanol extract,ethyl acetate extract and water extract to mice.[Methods]The medium 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测定,狼毒根在氯仿、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三种萃取物中,氯仿的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最高,为77.95%,其50mg/ml的浓度触杀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为95.00%。氯仿萃取物对甘蓝蚜的拒食活性最好,校正拒食率达到了87.85%。在氯仿萃取物的四个浓度中,(50mg/ml)的拒食活性最高,达到了91.84%,25mg/ml和16.67mg/ml的拒食率分别为87.04%和87.71%,12.5mg/ml的拒食活性仍然达到了84.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