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西洋梨低温贮藏出库后常温货架期期间的品质变化问题,将采后不同处理的‘阿巴特’西洋梨果实在低温(0±0.5)℃冷藏120 天后再进行常温(25℃)货架5 天的品质研究。对‘阿巴特’西洋梨进行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处理、1 μL/L 1-MCP处理、热水处理、热水+果蜡处理、果蔬洗涤剂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二苯胺处理(0.20%)、乙氧基喹处理(浓度分别为0.10%、0.20%和0.30%),研究其在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虎皮病和好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等品质变化。不同处理的‘阿巴特’果实在货架期间的外观、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均为极显著变化。1-MCP处理和热水处理的‘阿巴特’在降低虎皮病发生和保持好果率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1-MCP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期间均提高了果实的果肉硬度,热水+果蜡处理、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0.20%二苯胺处理的‘阿巴特’均在货架后期保持了果实的果肉硬度;壳聚糖涂被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初期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MCP处理在预防货架期虎皮病发生、提高好果率、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等方面的综合效果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南、北高丛蓝莓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南、北高丛蓝莓引种上海后,品质及花色苷抗氧化能力表现出的差异。以上海地区主栽的5个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品质、花青苷、总黄酮含量以及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 assay)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布里吉他’(Brigitta)的果形最大,达2.87 g;‘奥尼尔’(O’Neal)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3.44%;可滴定酸含量较低,酸固较高,果实风味浓郁;‘蓝丰’(Blue crop)酸固比最高,为11.8。蓝莓果实总黄酮、花色苷的测定中,‘埃利奥特’(Elliott)的花青苷及总黄酮含量均最高,同时DPPH和FRAP的测定值也最高。测定结果均反映出引种上海后,‘奥尼尔’(O’Neal)品质最好,适合做鲜食品种;‘埃利奥特’(Elliott)抗氧化能力最强适合做保健品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3.
探讨生物有机肥与‘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品质、化学品质及风味之间的影响,为德宏瑞丽地区‘东试早’柚适宜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提供参考。以11 年树龄‘东试早’柚为试材,测定‘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化学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30 kg/株,单果重、果肉重、纵径、横径最佳,此时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最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最高。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40 kg/株,单果重下降,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有机肥与还原糖、总糖、Vc和感官风味评价呈显著相关;感官风味评价的综合满意度与还原糖、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东试早’柚的品质,生物有机肥用量以30 kg/株为宜。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物有机肥与‘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品质、化学品质及风味之间的影响,为德宏瑞丽地区‘东试早’柚适宜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提供参考。以11年树龄‘东试早’柚为试材,测定‘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化学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30 kg/株,单果重、果肉重、纵径、横径最佳,此时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最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最高。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40 kg/株,单果重下降,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有机肥与还原糖、总糖、Vc和感官风味评价呈显著相关;感官风味评价的综合满意度与还原糖、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东试早’柚的品质,生物有机肥用量以30 kg/株为宜。  相似文献   

5.
2个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金太阳(Prunus armeniaca‘Golden-sun’)和魁金杏(Prunusarmeniaca‘Kuijin’)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变化机理,利用常规品质指标测定方法,研究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三个成熟期杏果实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杏品种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升高,在完熟期均达到最高,‘魁金’高于‘金太阳’;果实硬度和有机酸含量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完熟期达到最低,‘魁金’低于‘金太阳’,‘魁金’果实品质优于‘金太阳’。2个杏品种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均与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杏果肉颜色的变化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蜜脆’、‘红盖露’、‘华硕’3 个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的果实表现特性,对其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 个苹果品种平均单果重介于190~280 g,为大果型,果形指数介于0.81~0.89,果形较端正;‘红盖露’的果实硬度高达11.7 kg/cm2,口感较硬,其次是‘华硕’(8.8 kg/cm2),‘蜜脆’口感酥脆,硬度最低为8.1 kg/cm2;三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介于13.6%~16.4%,普遍高于‘红富士’和‘嘎啦’,固酸比高低依次为‘华硕’(6.07/1)、‘蜜脆’(4.08/1)、‘红盖露’(2.80/1),华硕果实口味甜酸、蜜脆酸甜适口,而红盖露酸甜;果实水解后还原糖含量为10.8%~13.2%、还原糖含量为7.0%~8.4%、Vc含量为2.53~2.90 mg/100 g;3 个苹果品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分布趋势一致,矿物质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K>P>Mg>Ca>Na>Cu>Fe>Zn;不同苹果品种矿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蜜脆’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K、P,‘华硕’苹果中含量最高是Mg、Na和Cu,‘红盖露’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Zn、Fe、Ca。3 个苹果品种品质及营养成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伊犁河谷推广。  相似文献   

7.
采用风味类型不同的4个甜瓜品种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可溶性固形物和芳香物质等风味品质。结果表明:日本甜宝(TB)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其次是雪奶香(XNX),泽甜十里香(ZT)第三,风味4号(FW)最低;但FW中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成熟期XNX的Vc含量最为丰富;在花后25/35 d时FW的芳香物质以6和9碳醛类为主,其他3个品种则以醇类为主,尤其是9碳醇,随着果实的成熟,芳香物质总量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乙酸酯类,FW的酸类和含苯化合物增加显著。在36/46 d时芳香物质的总含量为XNX最高,其次为ZT,TB第三,FW最低,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的糖酸比、芳香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及其特有芳香物质的差异共同导致了品种间风味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不同品种桃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加工特性评价体系,为桃果实的品种筛选、品质分析、贮藏加工提供参考依据,以10个品种的蒙阴蜜桃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感官性状、质构特性、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在感官性状、质构特性、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上存在差异,供试的10个桃品种中,白桃九号在质构特性、VC含量、糖酸比、固酸比、果汁特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既适合鲜食又适合加工的优良桃品种;新世纪、黄金绣的果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感官评分均较高,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黄金毛桃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口感偏酸,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降酸以保证产品口感;寒露蜜、红焗油、黄焗油、红芙蓉的VC含量较高,可加工成高VC含量的产品;黄金蜜三号、中蟠十七口感较为软糯,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甜度高,适合鲜食,同时需要注意后期的运输贮藏环节。聚类分析结果将10个桃品种分为3个类群,可根据不同果实类群特性进行加工与贮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果间距留果对‘翠冠’和‘丰水’梨产量与果实品质的问题,本试验以‘翠冠’和‘丰水’梨为试材,采用果间距法留果,研究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翠冠’和‘丰水’2个品种的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单株产量、石细胞含量却随着果间距的增大呈降低趋势;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果形指数、果心比例、果实硬度影响不大;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都是在果间距25 cm处理时达到最大。研究表明,‘翠冠’和‘丰水’在疏果时将果间距控制在25 cm时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综合评价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品质,选择具开发利用前景的品种,测定11个杏品种果实的3项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和8项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类胡萝卜素、Vc、固酸比、糖酸比),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测杏品种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显示,11个杏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等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但变异程度不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实单果重与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与Vc、可溶性糖与糖酸比、固酸比与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Vc、Vc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02%,表明影响杏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糖酸比、固酸比、可食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根据这几项指标数据杏农可以进行品种选择,杏育种者可以确定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前景。‘金荷包’、‘凯特’、‘兰州大接杏’、‘晚红杏’、‘新疆杏晚熟’5个品种的营养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橘小实蝇对桃果的危害风险,以'大久保'、'川中岛'、'中蟠11'、'岱妃'、'中华寿桃'等品种及'莱山蜜'未成熟、近成熟、成熟的果实为材料,探究橘小实蝇在不同品种及3个成熟度果实上的产卵量,测定不同桃果果实生理指标,分析果实品质与橘小实蝇产卵量的相关性;并选取在生产中较为常用的果袋,测定其对橘小实蝇产卵的阻隔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筛选适宜陕北榆林地区种植的优质沙棘种质资源,将‘实优一号’、‘深秋红’、中国沙棘、‘北欧一号’、‘无刺大果’5个沙棘品种引种到榆林地区,待生长初期结束,测定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函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别对不同沙棘品种的农艺性状与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引种至榆林地区的沙棘品种存活率以‘深秋红’两年生最高,达99.02%;通过农艺性状分析得出,移栽至榆林地区的5个沙棘品种在株高、冠幅及地径粗生长量上除中国沙棘外均有所增长;通过对比生理指标结果得出,5个沙棘品种各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移栽后除‘无刺大果’以外沙棘的丙二醛含量从初期到末期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上,末期的‘无刺大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除中国沙棘外的品种(P<0.05);从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上可以看出,除‘实优一号’与‘无刺大果’外,其余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含量有所增加;在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上,‘实优一号’、‘无刺大果’的游离脯氨酸增长量最大,分别为24.6、23.65 μg/g;在叶绿素含量比较中,‘北欧一号’与中国沙棘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通过存活率、农艺性状评价及抗旱性评价综合分析得出,两年生‘深秋红’是最适宜引种至陕北榆林地区的优质沙棘树种。  相似文献   

13.
余甘子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经济树种,但目前对国内余甘子产业的总体生产情况还没有系统的统计和研究报道,产业链发展情况也还不清晰。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访谈、文献分析和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掌握了国内余甘子主产区的生产、加工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国内余甘子总栽培面积约3.8万hm2,主产区包括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主栽品种有‘高黎贡山糯’、‘盈玉’、‘甜种’、‘粉甘’、‘蓝丰’、‘玻璃甘’、‘大玉余甘’等,加工企业有上百家,分布在南方各省,加工产品主要有果干、蜜饯、果汁、果茶、余甘子粉、含片等。总体来讲,余甘子产业还存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不够、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精深加工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问题,建议增加产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重视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开发利用、加强余甘子产业主体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产业链向下延伸。  相似文献   

14.
旨在通过科学评价花生品种的综合品质,为推广和利用花生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国家北方地区22个大果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用隶属函数法算出22个花生品种5项主要品质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值。隶属函数值高于对照’花育33号’(0.44)的品种有7个分别是’中花224’(0.62)、’荷花1615’(0.55)、’济花1208’(0.51)、’徐0607-5’(0.48)、’云花1号’(0.47)、’开农91’(0.46)、’濮花55号’(0.45),其中,’中花224’油酸含量大于75%且O/L>10,可作为优质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利用;’荷花1615’、’云花1号’、’徐0607-5’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可作为优质鲜食花生品种;’济花1208’、’开农91’、’濮花55号’含油量较高,可作为油用加工型花生品种。’中花224’、’荷花1615’、’济花1208’、’徐0607-5’、’云花1号’、’开农91’、’濮花55号’,这7个品种综合品质较优,适宜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苦瓜的氮钾肥施用方式,提高苦瓜中皂苷含量,选取苦瓜低皂苷含量品种‘206’、高皂苷品种‘优佳4号’为试验材料,以中皂苷品种‘疙瘩绿’为对照,采用根尖无损伤检测法,检测苦瓜根对氮和钾离子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优佳4号’根对氮离子的吸收显著高于‘疙瘩绿’和‘206’,而在幼苗期、幼果期对钾离子的释放比‘206’分别低40%和63.5%。田间栽培时以苦瓜品种、氮、钾元素为变量进行正交设计,并进行施肥验证,‘优佳4号’吸收氮元素和保有钾元素的能力更强,在低氮和低钾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高皂苷。中高含量的氮钾元素可以显著提高低皂苷品种的皂苷含量。在栽培生产中,高皂苷品种施肥可适当采用低氮和低钾措施,低皂苷品种要采用高氮和高钾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速无籽西瓜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于2020年开展10个无籽西瓜新品种异地展示示范试验。通过测定与评价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坐果习性及果实相关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均为优良。其中‘京珑-2’、‘京珑-3’是小果型品种,与中大果型相比,单瓜质量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果皮较薄,适宜设施栽培;‘莱卡红4号’、‘雪峰新二号’、‘津花蜜2108’等3个品种在7个不同试验点的抗枯萎病性表现更突出且总体表现较为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建议先进行小面积试种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综上所述,本研究参试品种有5个品种在全国7个省份的表现均较为稳定且在抗枯萎病性、坐果习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本试验为无籽西瓜的选育与生产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自主研究培育的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在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组成成分之间差异。以‘wod’系列白羽肉鸡和爱拔益加AA为素材,测定7周龄时各个品种的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以及胸肌中风味前体物质、矿物元素、微生素等成分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wod168和wod178的屠体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极显著低于wod188和AA(P<0.01),翅膀率极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wod168的胸肌肌肉pH和嫩度极显著小于AA(P<0.01),肉色的L值和b值显著高于AA(P<0.05)。wod168胸肌肌肉氨基酸总量、矿物元素总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肌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品种。wod168产肉性能不及其他品种,但其胸肌肌肉肉品质更佳,更符合消费者对优质肉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蝴蝶兰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品种蝴蝶兰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差异,对不同品种蝴蝶兰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蝴蝶兰抗冷栽培、抗冷品种选育及抗冷生理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逐步降温的方式,观察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16个蝴蝶兰品种的叶片形态特征及各项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16个蝴蝶兰品种进行耐冷性综合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  相似文献   

19.
旨在筛选氮素和磷素高效利用的小麦品种(种质),为高效小麦育种和肥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试验共设3个处理:对照处理(CK)、低氮处理(LN)、低磷处理(LP),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产量,参考小麦良种攻关养分利用效率鉴定公式,计算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氮素利用效率鉴定指标(NUI)≥1.300,磷素利用效率鉴定指标(PUI)≥1.100,认定为氮素和磷素养分高效材料。共筛选出20份氮素利用高效材料,分别为‘淄麦28’、‘临麦4号’、‘泰山27’、‘良星66’、‘烟农999’、‘山农23’、‘山农29’、‘山农30’、‘鑫麦296’、‘烟农21’、‘良星517’、‘AN01’、‘烟农173’、‘烟1212’、‘师栾02-1’、‘泰科麦34’、‘泰山28’、‘泰田麦118’、‘烟181’和‘山农25’;共筛选出15份磷素利用高效材料,分别为‘淄麦28’、‘山农23’、‘山农29’、‘山农30’、‘山农20’、‘裕田麦119’、‘良星517’、‘山农111’、‘AN01’、‘烟农19’、‘烟1212’、‘泰科麦34’、‘良星66’、‘山农25’、‘裕田麦118’;共筛选出9份氮磷均高效利用材料,分别为‘淄麦28’、‘山农23’、‘山农29’、‘山农30’、‘良星517’、‘AN01’、‘烟1212’、‘泰科麦34’和‘泰田麦118’。通过计算养分利用效率筛选出的资源高效型品种(系)和种质,为小麦资源高效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植株及籽粒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永优1573’、‘永优1593’、‘郑单958’、‘先玉335’等4个玉米品种,设置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9万株/hm2 5个密度梯度,测定8个产量性状和不同生育期4个植株性状及3个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在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叶面积指数(LAI)逐渐增加,百粒重、单株叶面积(LA)逐渐减小。从拔节期开始,LALAI均显著增加,散粉期达到最大值;籽粒灌浆前期百粒重快速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LALAI降低。籽粒粗淀粉含量(CT)、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含量(CF)受籽粒发育和种植密度的双重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永优1573’的CP较高,‘先玉335’的CT较高,‘郑单958’的CF较高。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配合田间水肥管理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营养品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