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体外培养的牛环形泰氏焦虫考赫氏体不同培养代数的牛只反应性和抗蜱叮咬再感染的免疫原性。试验分五批进行。使用的免疫接种物分别为 L—7系18代、L—7系35代、L—7系42/45代(二次免疫)、L—8系、L—9系6代、L—8系18代和L—9系18代混合、L—8系和 L—9系19代混合材料。免疫接种一个月后以蜱叮咬再感染,观察免疫牛的免疫性。结果表明:1.牛环形泰氏焦虫考赫氏体经体外组织培养继代,毒力迅速减弱。2.接种第6代和18代培养物的牛获得了坚强的免疫力。接种 L—7系35代和42/45代培养物的牛,再感染时发病较重。部分动物死于泰氏焦虫病。由此推断,对牛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坚强的最适宜的制苗代数应在10~20代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4.94、9.89 μmol/L)的丙二醛(MDA)及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观察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不同浓度(50、100、200 mg/L)、不同作用时间(3、6、9、12 h)下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形态及相关酶活力的变化,以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4.94或9.89μmol/LMDA均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P<0.05),致使贴壁细胞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酶漏出及细胞抗氧化酶活力降低.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9h后可显著地促进细胞生长及提高细胞总蛋白含量(P<0.05),改善细胞生长状态,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 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效果较好,其细胞生长状态能达到正常组水平.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培养液中MDA浓度,同时能降低MDA导致的细胞内酶漏出,提高MDA损伤的细胞抗氧化能力.由结果可知,对于4.94、9.89 μmol/L MDA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的损伤,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12 h内对细胞均有保护作用,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 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使细胞生长状态接近正常组水平.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可能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途径起到对草鱼离体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肿瘤制剂”是根据鸡支原体制剂原理制备而成,用马立克氏纯化处理强毒株以不接种任何疫苗鸡制备的血清制品,其有效成份是干拢素或单克隆抗体;马立克氏强毒株培养物经乙醚处理及高温差多次冻溶而制备成的裂解自溶物,并与其它药品混合后加入佐剂而制成。有关治疗方法国外已有报导,我们对此做了探讨。染症时,证明用“肿瘤制剂”于鸡马立克氏病的治疗已初步观察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密度发酵和普通深层通气两种方法培养含K88、K99、987P、F41菌毛抗原的四株猪埃希氏大肠杆菌,对其培养液进行活菌数、OD值、pH值、效价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运用高密度发酵方法培养,各菌活菌数可达4.1×1010~4.9×1010CFU/mL,效价为211~213;运用普通深层通气方法培养,各菌活菌数为0.51×1010~0.59×1010CFU/mL,效价为24~25,可选择高密度发酵方法替代普通深层通气方法培养,用于制备猪埃希氏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四价菌毛提纯苗。  相似文献   

5.
<正>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疤疹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以内脏、肌肉、皮肤、淋巴瘤的形成和周围神经的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到目前为止,各国研究成功并已使用的MD疫苗有如下三类。1同源病毒疫苗这种疫苗是由致弱的MDV或由自然无毒力的MDV制备的,早在1969年,就分别通过用CK细胞和CEF培养物做病毒传代而获得了致弱的毒株。同年,有人用DEF培养物也分离了一个自然无毒力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粪样分别置于4℃~8℃冰箱,28℃和37℃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记录虫体数量,统计不同温度条件下滋养体生存时间。28℃恒温条件下,将粪液加入不同稀释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及洛克氏液)中,观察滋养体的活力及数量;采用同样的观察方法,统计滋养体在双相培养基以及免血水培养基内的生存时间。在28℃和37℃恒温条件下,分别观察滋乔体在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米粉)及不加米粉的RSS培养液内的生存时间。结果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在体外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8℃,在洛克氏夜中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在RSS培养基及双相培养基中可在培养24h时达到高峰。在含有诺氟沙星的兔血水培养基中,滋养体的数量可在培养后96h达到高峰,生存时间可达到180h。结论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病死牦牛体内分离出3株大肠埃希氏,用改良Mundell产毒液体培养基分别培养,培养物经高速离心,过滤,使用滤液做兔回肠结扎试验,乳鼠灌胃试验和大鼠回肠环袢试验.结果表明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产生肠毒素,阐明了牦牛腹泻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蛋鸡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疫苗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床采集的蛋鸡病料进行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和致病性分析.分离出了克雷伯氏菌;同时制备了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保护性及免疫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发病鸡群分离的克雷伯氏菌制备的灭活疫苗性能良好、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为试验材料,添加于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培养液中,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细胞生长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及5个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YC-1~5组),各组均设9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培养孔。对照组的培养液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水溶物,YC-1~5组的培养液中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mg/L。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5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细胞形态无损伤,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3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5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在添加后6 h时显著增强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3 h时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乳酶脱氢酶(LDH)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6 h时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9 h时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12 h时YC-2、YC-3、YC-4、YC-5组显著降低(P<0.05)。各时间点(3、6、9、12 h)各酵母培养物水溶物组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在6~9 h时GPT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培养液中添加1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促进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适宜浓度为50~200 mg/L。  相似文献   

10.
<正>犬埃里希氏体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由蜱传播的犬传染病。病原为立克次体科埃里希氏体属的犬埃里希氏体,革兰氏染色阴性,以单个或多个形式寄生于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内膜空泡及血小板内。传播媒介主要是血红扇头蜱,易感动物包括家犬、野犬、山犬、  相似文献   

11.
在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蚀斑测定中,通过对不同的稀释液、吸附条件、维持液残留量、培养液存放时间及计数时机等进行蚀斑计数的比较试验,分析了影响斑测定的因素,为准确的进行蚀斑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蚀斑测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鸡马立克氏病 HVT活疫苗蚀斑测定中 ,通过对不同的稀释液、吸附条件、维持液残留量、培养液存放时间及计数时机等进行蚀斑计数的比较试验 ,分析了影响蚀斑测定的因素 ,为准确的进行蚀斑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旭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259-259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疤疹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以内脏、肌肉、皮肤、淋巴瘤的形成和周围神经的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到目前为止,各国研究成功并已使用的MD疫苗有如下三类。1同源病毒疫苗这种疫苗是由致弱的MDV或由自然无毒力的MDV制备的,早在1969年,就分别通过用CK细胞和CEF培养物做病毒传代而获得了致弱的毒株。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疫苗病毒在DF-1细胞系上的最佳培养工艺以及由此方法制备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对鸡的保护效力,通过进行培养基和血清选择、病毒在DF-1细胞上接种稀释度和接种方式选择以及滴度测定,并制备以DF-1细胞为基质的CVI988和FC-126病毒疫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检验合格后与其他商品苗进行保护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探索了CVI988和FC-126病毒在DF-1细胞系上的培养工艺,以DF-1细胞为基质制备的疫苗也取得了和其他商品苗保护率相当的良好效果,因此推断DF-1细胞可以作为马立克氏病疫苗病毒的传代细胞培养候选基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及时监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培养、驯化及制苗过程中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送检材料进行了监测.结果在不同批次的送检材料中分别发现了支原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鸡贫血病痛毒等,表明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MDV培养物的纯度进行直观快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猫巴尔通氏体病是由巴尔通氏菌(Bartonellahenselae)感染引起的。虽然猫感染后极少表现临床症状,但最近5年对猫巴尔通氏体病和人猫抓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病因巴尔通氏菌为小革兰氏阴性菌,现认为是由节肢动物(跳蚤)传播的。最近的猫巴尔通氏体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感染与跳蚤肆虐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对于野猫。2病理长期的菌血症会在感染猫中发生,初次感染会造成一过性淋巴结病变和低热,尽管菌血期不会持续作用很长时间。3临床症状在少量病例中,巴尔通氏体病被描述为自身限制性病,发热持续2~3天,同时伴有嗜睡、对环境刺激无反应、…  相似文献   

17.
细胞标本取材和制片方法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简要介绍了印片法、穿刺法、沉淀法等活细胞标本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验中对影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蚀斑计数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没培养时间的细胞,不同的疫苗稀释方法和不同的培养温度与时间等测定的蚀斑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而用含琼脂糖营养液覆盖与不覆盖培养法及在含5%CO2条件下的培养法测定的蚀斑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检测微小牛蜱体内携带立克次氏体的种类,无菌条件下提取微小牛蜱总DNA,以设计的引物RPCS.569P/RPCS.1262n和通用引物RPCS.877P/RPCS.1258GCn扩增立克次氏体gltA基因,DGGE电泳分离,选取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微小牛蜱之卵、饱血雌成蜱、半饱血雌成蜱、雄成蜱内均只含2种立克次氏体;测序、分析显示分离菌为立克次氏体属斑点热群。说明微小牛蜱具有潜在斑点热病源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0.
犬埃里希氏体病( Canine Ehrlichiosis)是一种蜱传播性的、犬埃里希氏体引起的、临床症状多样的、致死率较高的犬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发现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由于多以蜱为传染媒介,因此目前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厌食、鼻液增多、衄血、贫血、血小板较少、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及丙球蛋白升高等症状[3-4].目前国内有关于犬埃里希氏体病的病理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详尽报道的少见.本文通过采用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技术,对一例疑似犬埃里希氏体感染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患犬具有典型的浆细胞增生肝炎及浆细胞增生性肾炎等特征性变化.同时采用病原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血清学诊断,最终确诊为犬埃里希氏体感染.该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将为犬埃里希氏体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