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州鲈对15种饲料原料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胃-肠"两步法测定了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5种饲料原料的体外消化率,并与银鲈(Bidyanus bidyanus)体内消化率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州鲈对秘鲁鱼粉、喷干血粉、豆粕、花生麸、玉米蛋白粉、酵母膏、破壁酵母7种原料的体外消化率较高(干物质>45%,蛋白质>71%),对玉米、DDGS消化率较低(干物质<17%,蛋白质<61%),且大部分原料的体内、外消化率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体外消化率的结果可为加州鲈饲料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黑水虻幼虫作为鲤鱼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采用离体处理和在体饲喂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建鲤和框鳞镜鲤两种鲤鱼对黑水虻幼虫的消化率。结果表明:(1)建鲤对黑水虻幼虫干物质消化率(29.93%)与黄粉虫(32.35%)、鱼粉(32.63%)的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黑水虻幼虫粗脂肪离体消化率(55.56%)与黄粉虫(57.45%)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均显著低于鱼粉(79.36%)(P0.05),对黑水虻粗蛋白的离体消化率(26.08%)与黄粉虫(27.95%)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低于鱼粉(32.45%)(P0.05)。(2)框鳞镜鲤对黑水虻幼虫的干物质(61.28%)、粗蛋白(82.53%)、粗脂肪(86.02%)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鱼粉(干物质63.15%、粗蛋白87.36%、粗脂肪88.31%),其中粗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鱼粉(P0.05)。研究提示,黑水虻幼虫可用作建鲤和框鳞镜鲤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以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配制试验饲料,测定初始体质量为(23.30±0.32)g的花鲈对鱼粉(FM)、豆粕(SBM)、花生粕(PNM)、棉粕(CSM)、菜籽粕(RSM)和玉米DDGS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能、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花鲈对6种饲料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3.85%~75.08%,其中PNM、CSM、RSM和DDGS与FM相比分别显著降低(P0.05)。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88.10%~94.55%,其中FM显著高于CSM(P0.05)。对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超过75%,CSM与FM相比显著降低(P0.05),SBM和DDGS显著低于其他各种饲料原料(P0.05)。对磷的表观消化率为29.03%~87.39%,其中SBM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花鲈对FM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对CSM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与其他原料相比显著降低(P0.05)。花鲈对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为47.27%~98.90%,其中对SBM和PNM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FM最为接近。结果表明,花鲈对PNM和SBM的干物质、粗蛋白、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FM比较接近,可以作为饲料中替代FM的植物蛋白源。  相似文献   

4.
青鱼对8种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国产鱼粉、蝇蛆粉、玉米蛋白粉、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米糠8种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1%的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60.17±1.28)g的青鱼27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试验鱼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饲喂1周后采用自排法收集粪便待测。结果表明:8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以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是62.17%~86.47%、83.34%~95.84%、78.93%~100.06%、37.33%~81.99%、66.75%~89.86%、86.33%~96.58%。在8种饲料原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大豆粕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棉籽粕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米糠的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各饲料原料中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以蝇蛆粉最低。由此可见,大豆粕和玉米蛋白粉是青鱼的优质植物蛋白质源,可适量替代鱼粉;蝇蛆粉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都较低,在青鱼饲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过高;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也是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源,在青鱼饲料中适量添加既有利于饲料的营养平衡,还可降低饲料成本;米糠作为青鱼的能量原料必须保持新鲜,并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欧洲鳗粗酶液对鱼粉、发酵豆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啤酒酵母、蝇蛆粉、膨化大豆、豆粕、花生粕、红虫粉等10种单一蛋白源以及另外5种复合蛋白源酶解7 h的体外消化率以及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以期筛选出最有可能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结果表明:(1)最有望部分或全部取代鱼粉的植物性蛋白源为啤酒酵母、发酵豆粕和花生粕,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为62.75%、55.15%、49.45%和78.50%、70.70%、85.70%;动物性蛋白源中红虫粉和蝇蛆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鱼粉差别不大,粗蛋白质消化率红虫粉蝇蛆粉鱼粉。(2)在0~7h,各种蛋白源酶解氨基酸生成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对植物性蛋白源来说,啤酒酵母氨基酸生成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性蛋白源,其次是发酵豆粕、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较低的为菜籽粕、膨化大豆、豆粕。对于动物性蛋白源来说,红虫粉体外消化生成氨基酸的量明显高于鱼粉和蝇蛆粉。这一结果说明红虫粉和啤酒酵母是优质的蛋白源,很容易被鳗鱼消化吸收利用。(3)对于混合蛋白源混1、混2、混3、混4、混5来说,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分别为:混1混2混5混4混3;混2混1混5混4混3,而原料中粗蛋白含量为混3混4混5,其鱼粉添加量分别为80%、70%、60%,混1、混2均不含鱼粉,这说明鳗鱼对几种植物性蛋白源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均高于鱼粉,这也与之前单一蛋白源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黄霉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一采用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315尾,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4、8m g/kg黄霉素,经饲养21d后,各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分别为49.4%、53.1%、56.9%,其中添加8m 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平均体重为100g的鲫鱼45尾,以三氧化二铬作指示剂进行消化试验,各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4.4%、66.8%、66.5%,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9.5%、82.5%、83.3%,添加4、8m g/kg黄霉素均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有提高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1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三氧化二钇(Y2O3)为指示剂,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旨在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分别为:白鱼粉(俄罗斯)、低温蒸汽红鱼粉(秘鲁)、国产直火干燥鱼粉、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秘鲁)、下杂鱼粉、血球蛋白粉、烘干血粉、鸡肉粉、肉骨粉、肉粉、酵解羽毛粉、水解羽毛粉和全虾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0±0.1)g的凡纳滨对虾1 260尾,随机分为1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各组对虾分别投喂相应试验饲料1周后,采用虹吸法收粪,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3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分别为58.11%~76.91%、64.17%~93.57%、52.44%~95.62%、43.00%~95.21%、39.11%~76.47%和63.48%~94.06%。各饲料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白鱼粉、低温蒸汽红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酵解羽毛粉、水解羽毛粉和烘干血粉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白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白鱼粉、低温蒸汽红鱼粉、国产直火干燥鱼粉和进口直火干燥鱼粉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血球蛋白粉和烘干血粉(P<0.05)。13种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白鱼粉的干物质、总能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水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烘干血粉的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由此可见,不同来源和品质的鱼粉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不同;鸡肉粉、肉骨粉、肉粉和全虾粉可作为凡纳滨对虾的优质蛋白质源,在实际生产中可部分替代鱼粉;羽毛粉和血粉由于所采用的加工工艺不同,其营养物质组成有所不同,导致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差异,在配制饲料前需对其进行营养价值的评定。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开发利用卤蝇蛹壳作为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采用离体消化法进行了卤蝇蛹壳消化率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卤蝇蜗壳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舍量分别为32.31%、7.49%和19.45%.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与鲤鱼肠道粗酶液离体消化法对卤蝇蛹壳消化后得出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9.84%和47.99%,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36.49%和41.61%.初步认为卤蝇蛹壳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其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其几丁质含量较高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如何降解几丁质以提高其粗蛋白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模拟鸭肠液中鸭肠液酶粉剂的批次来源与活性贡献对玉米、豆粕、小麦麸消化能力的影响,为模拟鸭肠液中鸭肠液酶粉剂的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采用嵌套设计,其中独立变量为鸭肠液酶粉剂的批次来源,设3个处理水平,分别为鸭肠液酶粉剂批次1、2、3;嵌套变量为模拟鸭肠液中鸭肠液酶粉剂提供的消化酶活性比例(以胰蛋白酶为基础),设4个处理水平,即0(共用)、25%、50%、75%,分别测定10种模拟鸭肠液对玉米、豆粕、小麦麸3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结果表明:1)3个批次的鸭肠液酶粉剂制备的模拟鸭肠液对玉米、小麦麸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表观能值、真能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豆粕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表观能值、真能值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干物质真消化率(71.75%~72.24%)有显著影响(P<0.05)。2)同一鸭肠液酶粉剂批次内,酶粉剂提供的消化酶活性的比例从25%增加到75%时,玉米、豆粕、小麦麸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表观能值均显著降低(P<0.05),但干物质真消化率相对稳定(最大绝对差值0.95%,相对差值0.95%),酶水解物真能值在鸭肠液酶粉剂提供的消化酶活性的比例从25%增加到50%的范围内也相对稳定(最大绝对差值0.17 MJ/kg,相对差值0.89%)。综合上述结果,不同批次来源的鸭肠液酶粉剂制备的模拟鸭肠液在消化能力上是相等的,模拟鸭肠液中鸭肠液酶粉剂对消化酶总活性的贡献在25%~50%消化能力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体外发酵技术,探讨活性干酵母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日粮营养素消化率的影响,以明确较为合理的添加水平.6个酵母水平(0、0.5、1、1.5、2和2.5 g/kg)分别添加到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用90 mL来自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1:2)体外混合,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1.5 g/kg添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累积产气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1.5和2 g/kg添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粗蛋白消化率;酵母添加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半纤维素的消化率、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量、氨态氮质量浓度和pH没有影响(P>0.05);2.5 g/kg添加水平较1.5 g/kg添加水平显著降低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纤维素消化率.酵母添加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瘤胃丙酸含量及丙酸/乙酸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对鱼粉(国产)、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菜籽粕、米糠、豆粕、酶解羽毛粉、棉籽粕、小麦麸、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按照基础饲料和待测饲料原料7∶3的比例构成,并添加0.5%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挑选初体重为(290.02±2.82)g的鳙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随机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剩余10组为试验组分别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9.9%~85.7%、73.5%~88.3%、81.2%~91.1%和81.9%~86.3%。2)在10种饲料原料中,米糠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酶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65.59%~99.17%,且都以小麦麸较低。由此可见,鳙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豆粕和花生粕,而酶解羽毛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小麦麸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铜鱼肠道、肝胰脏对四种蛋白质饲料的离体消化率测定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铜鱼(Coreiusheterodon)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4种饲料蛋白质的离体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①铜鱼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的干物质离体总消化率为菜粕50.18%>鱼粉50.13%>豆粕49.11%>棉粕32.90%,而对粗蛋白的离体总消化率为:鱼粉41.92%>豆粕40.88%>菜粕23.68%>棉粕21.39%;②铜鱼对4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和粗蛋白体外消化能力为:中肠>肝胰脏>前肠>后肠。  相似文献   

13.
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指示剂研究吉富罗非鱼幼鱼对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10种饲料原料分别为玉米蛋白粉、玉米柠檬酸渣、玉米胚芽粕、普通豆粕、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麦芽根、鱼粉和蚯蚓粉,试验日粮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选用初体重为(7.05±0.09)g的吉富罗非鱼苗495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1种试验日粮,收集的粪便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0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分别为41.7%~98.9%、90.6%~99.6%、73.1%~98.8%、49.5%~99.6%、45.4%~99.7%和83.3%~100%.在10种饲料原料中,鱼粉、蚯蚓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表观消化率较高;玉米柠檬酸渣和蚯蚓粉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高;玉米胚芽粕和蚯蚓粉的磷表观消化率较高.蚯蚓粉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最高,麦芽根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最低,大豆浓缩蛋白的磷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各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一致.由此可知,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可视为鱼粉的优良动植物替代物,大豆浓缩蛋白、普通豆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略低于大豆分离蛋白、蚯蚓粉和鱼粉,麦芽根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4.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酵母水解物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作为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比例的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56 d的室外养殖试验,试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试验分析了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比例达33.33%)时,较对照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提高了8.16%,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则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4.78%和9.43%(P0.05),提高了机体免疫力。由此可见,酵母水解物可作为一种蛋白原料,配合豆粕部分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鱼粉,不会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体外消化法,研究不同工艺酶解发酵部分原料对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发酵同时进行的生产工艺配合饲料粗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单酶解组和单发酵组分别提高11.19%、7.43%和7.48%,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膨化对饲料原料鱼体离体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菜籽、菜麦(菜籽∶小麦,1∶1)、豆麦(大豆∶小麦,1∶1)3种饲料原料。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干物质离体消化率高于未膨化饲料原料离体消化率,即膨化菜籽(23.46%)>未膨化菜籽(22.21%),膨化菜麦(26.95%)>未膨化菜麦(15.74%),膨化豆麦(32.79%)>未膨化豆麦(19.36%);对粗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为:未膨化菜籽(46.36%)>膨化菜籽(38.51%)、膨化菜麦(39.24%)>未膨化菜麦(28.34%)、膨化豆麦(52.43%)>未膨化豆麦(46.16%);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44.71%)>未膨化菜籽(44.24%)、膨化菜麦(36.59%)>未膨化菜麦(29.00%)、膨化豆麦(43.54%)>未膨化豆麦为(30.04%)。这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的消化要好于未膨化饲料原料,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离体消化法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糖蜜酵母、血球蛋白粉、鱼粉和肉骨粉的消化能力。草鱼对4种高蛋白饲料原料干物质的离体消化率为血球蛋白粉(36.80%)>糖蜜酵母(31.14%)>鱼粉(26.10%)>肉骨粉(9.40%);对4种高蛋白饲料原料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为糖蜜酵母(56.12%)>血球蛋白粉(43.63%)>肉骨粉(30.38%)>鱼粉(26.62%);氨基酸生成量为糖蜜酵母的水溶氨基酸生成率明显高于其它3种,差异极显著,鱼粉的水溶氨基酸生成量略高于血球蛋白粉和肉骨粉,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产饲料中这4种高蛋白饲料原料部分替代鱼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欧洲鳗粗酶液对鱼粉、发酵豆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啤酒酵母、蝇蛆粉、膨化大豆、豆粕、花生粕、红虫粉等10种单一蛋白源以及另外5种复合蛋白源酶解7 h的体外消化率以及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以期筛选出最有可能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结果表明:(1)最有望部分或全部取代鱼粉的植物性蛋白源为啤酒酵母、发酵豆粕和花生粕,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为62.75%、55.15%、49.45%和78.50%、70.70%、85.70%;动物性蛋白源中红虫粉和蝇蛆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鱼粉差别不大,粗蛋白质消化率红虫粉>蝇蛆粉>鱼粉.(2)在0~7h,各种蛋白源酶解氨基酸生成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对植物性蛋白源来说,啤酒酵母氨基酸生成量明显高于其他植物性蛋白源,其次是发酵豆粕、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较低的为菜籽粕、膨化大豆、豆粕.对于动物性蛋白源来说,红虫粉体外消化生成氨基酸的量明显高于鱼粉和蝇蛆粉.这一结果说明红虫粉和啤酒酵母是优质的蛋白源,很容易被鳗鱼消化吸收利用.(3)对于混合蛋白源混1、混2、混3、混4、混5来说,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分别为:混1>混2>混5>混4>混3;混2>混1>混5>混4>混3,而原料中粗蛋白含量为混3>混4>混5,其鱼粉添加量分别为80%、70%、60%,混1、混2均不含鱼粉,这说明鳗鱼对几种植物性蛋白源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均高于鱼粉,这也与之前单一蛋白源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恒温摇床中,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体外酶解玉米、豆粕、小麦和菜粕,从而评估木聚糖酶对这些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初步确定最佳添加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①木聚糖酶对小麦的粗蛋白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添加量为2000 U/kg时,效果最佳;②木聚糖酶对菜粕的能量、粗蛋白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有增加的趋势,添加量为500 U/kg及3000 U/kg时效果较好;③木聚糖酶对玉米的粗蛋白消化率基本在60%左右,对豆粕的粗蛋白消化率则在70%左右,对小麦和菜粕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80%左右和65%左右,粗蛋白消化率依次为小麦>豆粕>菜粕>玉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吉富罗非鱼(GIFT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对鱼粉、豆粕、菜粕、棉粕、橡胶籽饼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30%待测原料组成,并以1.0%的三氧化二铬(Cr_2O_3)作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73 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投喂2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原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3.86%~73.66%、88.70%~93.15%、90.09%~94.27%、64.62%~73.47%、69.33%~86.46%和91.92%~94.80%;(2)5种饲料原料中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总能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鱼粉、豆粕、菜粕中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高于棉籽粕和橡胶籽饼;(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86.69%~96.81%之间,各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一致。由此可见,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菜粕、豆粕、棉籽粕、橡胶籽饼,且植物蛋白源之间的利用效率相当,可视为吉富罗非鱼幼鱼的优质植物蛋白源,在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可适量添加,既有利于饲料的营养平衡,还可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